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胥献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684-18688
[目的]比较不同光照条件下不同玉米品种碳酸酐酶(CA)活性的变化情况。[方法]以毕单系列玉米品种(毕单10、13、15、17、18号)为试材,待幼苗长至34叶时在不同光照条件("弱光"、"中光"、"强光")下培养,培养3 d后开始取样测定CA活性,研究不同处理玉米品种CA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在"弱光"至"中光"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各品种的CA活性逐渐升高,但在"中光"至"强光"段,各品种的CA活性普遍下降,其中毕单15号CA活性降幅最大,毕单18号CA活性降幅最小。"弱光"和"中光"处理各品种的CA活性差别较小,而"强光"处理各品种的CA活性差别较大。[结论]在一定范围内,供试玉米品种的CA活性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2.
鲜食大豆区试高产性、稳产性分析方法的评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适定性参数法、变异系数法、高稳系数法和回归系数法等4种分析方法,对参加2005年江苏省鲜食春大豆品种区试的各品种(系)的丰产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这几种方法均可用于鲜食大豆区试结果分析,且分析结果类似,但各有优劣:适定性参数法、变异系数法和高稳系数法计算简便,但结果粗放;回归系数法计算繁琐,但结果精确.笔者认为在鲜食大豆区试汇总时应使用回归系数法.  相似文献   

3.
玉米新品种在秦巴高海拔山区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产量增产百分数、差异显著性、变异系数法、回归系数法、高稳系数法和非参数度量法等多种分析方法 ,对 10个玉米新品种在高海拔山区 4个地点的适应性进行了系统聚类。结果表明 ,农大 10 8、农大 3138、陕资1号、成单 18号、97Q- 16 7和中单 32 1等 6个品种在高海拔山区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潜力和较强的稳定性 ,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小麦区试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运用回归系数法、高稳系数法、变异系数法和适定性参数法对2002年东北春小麦早熟旱地组区域试验各参试品种(系)的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用这4种分析方法得出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也有局部差异。这4种分析方法各有优缺点。回归系数法由于以r2来反映,用b估测各品种稳定性的误差,所以此方法较为科学可靠。但其计算较为繁琐。其余3种方法较易于计算、直观性较强,但比较粗略。  相似文献   

5.
毕单18号是毕节地区农科所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于2007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是贵州山区目前较理想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为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研究提出相应的高产制种配套技术。近两年来,通过对毕单13号高产制种技术的试验研究,总结提出以下高产制种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6.
杂交玉米高产稳产性三系数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高稳系数法,变异系数法和适定性参数对8个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农大3138高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将成为云南省中,高海拔地区,半山区和部分山区推广的杂交玉米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选出更加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开展对高寒地区鲜食玉米引种试验与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品种鲜食玉米的产量,并利用高稳系数法、稳定性参数评析、变异系数法以及回归系数法评析对不同品种鲜食玉米的适应性进行评价,为鲜食玉米在高寒地区的高效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中国北部高原地区谷子(粟)品种高产稳产性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回归系数法、稳定性参数法和高稳系数法 ,对我国北部高原地区新育成的 18个新品种 (系 )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参试品种多数产量较高 ,占 5 5 .5 % ,但其中产量稳定性较差的占多数 ,高产稳产的品种较少 ,仅有铁 93- 115、95汾选 3和承谷 8号 ,占 16 .7% ,其余的均为低产稳产和低而不稳的类型 ,各占 2 2 .2 %。这可能与品种性状的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国北部高原地区谷子(粟)品种高产稳产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回归系数法、稳定性参数法和高稳系数法 ,对中国北部高原地区新育成的 18个谷子品种 (系 )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参试品种多数产量较高 ,约占 55 6 % ,但其中产量稳定性较差的占大多数 ,高产稳产的品种较少 ,仅有 95汾选 3、铁 93- 115和承谷 8号 3个 ,约占16 7% ,其余的均为低产稳产和低而不稳的类型 ,大约各占 2 2 2 %。这可能与品种性状的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应用Eberhat-Russe11法、品种区域试验法AMMI模型相结合,分析了西藏春油菜区试试验4个参试新品种的稳定性适应性,并对几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MMI模型解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明显优于线性回归模型。通过AMMI模型双标图可以看出产量在品种和地点的变异程度,稳定性较好的品种是蜀油8号。品种区域试验AMMI模型分析法测定油菜品种丰产稳产性一个比较简便的方法。若能与回归系数法相结合,则能进一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稳系数(HSCi)法和适应性参数(ai)法,结合变异系数法、产量平均数及回归系数(bi)法,对2005年辽宁省中北部地区玉米品种布局试验的11个品种进行了高产稳产性及适应性综合分析。通过高稳系数法分析得出,辽单127号、东单60号、铁单18号、丹玉39号(CK)、沈玉17号的高稳系数值较高,通过产量平均数与适应性参数联合分析法得出,辽单127号、东单60号、铁单18号的产量较高且适应性参数较小,通过产量平均数与回归系数联合分析法得出,辽单127号、沈玉17号、东单60号、丹玉39号的产量较高且回归系数较小。辽单127号和东单60号高产、稳产且适应性好,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可在试验地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2.
采用2012-2014年国家苦荞品种区域试验汇总资料,通过与常用方法相比较,探讨了Francis-Kannenberg模型分析法、适定性参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在苦荞区试丰产稳定性评价方面的可靠性与适用性。结果表明,Francis-Kannenberg模型分析法和适定性参数法计算简便、结果可靠,可对苦荞品种的稳定性进行基本评价。高稳系数法与产量、变异系数之间表现出极显著的相关性,能较为客观地反映苦荞品种的丰产稳定性水平。同时分析结果表明,晋荞麦6号和定苦2001-9为本轮区试中丰产稳定性最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玉米杂交种产量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变异系数法和回归系数法对 10个玉米杂交种 6个试点 1a结果进行产量稳定性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杂交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量稳定性有较大差异 ,其中豫玉 2 2 ,天禾 3号 ,93-1和掖单 19号高产稳产 ,是较理想的杂交品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谷子品种豫谷18的高产、稳产及适应性。[方法]根据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结果,采用品种稳定性参数、高稳系数法和回归系数法对豫谷18的高产、稳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豫谷18是集高产、稳产及适应性强等特点于一体的综合性状优良的谷子品种。[结论]该研究为豫谷18的推广应用提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玉米杂交种产量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变异系数法和回归系数法对 10个玉米杂交种 6个试点 1a结果进行产量稳定性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杂交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量稳定性有较大差异 ,其中豫玉 2 2 ,天禾 3号 ,93 -1和掖单 19号高产稳产 ,是较理想的杂交品种  相似文献   

16.
毕节市七星关区杂交玉米新品种引进观察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毕节市七星关区杂交玉米新品种引进观察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水平居前3位的是毕试2041(11 460.3 kg/hm2)、SW424(11 445.1kg/hm2)、毕单13号11 100.2 kg/hm2,综合抗性较好的是毕单13号、毕单10号、SW424、毕试2041。株叶型较好的首推SW424,其次是筑黄1号、毕试2041和毕单10号,毕单13号植株稍显高大,均达到活秆成熟水平。生育期最长是毕单10号,为146 d,上述几个品种分别比对照毕节10号短6~9 d。总之,SW424、毕试2041、筑黄1号、毕单13号等4个组合在七星关区中海拔地区示范推广是基本可行的,其中黄粒型在丝黑穗病易发区最好包衣或慎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科学评价滇中山区新引进的6个秋播食粒豌豆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稳定性,采用DPS软件一年多点品种试验的新复极差法、AMMI模型分析和回归系数法,分别对不同海拔试点新品种的综合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参试豌豆品种生育期增长,病情指数呈下降趋势,单株生产力逐渐增大。‘云豌18号’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在3个海拔试点有很好的适应性,与对照品种相比平均产量达极显著水平,而‘云豌38号’和‘云豌25号’属于不稳定品种,仅海拔1758 m试点有很好的适应性,综合表现为一般。‘云豌17号’、‘云豌53号’和‘云豌8号’丰产性低、稳定性差,仅海拔1572 m试点有一定适应性,综合表现为较差,没有推广价值。在海拔为1500~1900 m滇中山区秋播食粒豌豆以‘云豌18号’为最佳品种,该品种在此海拔区域内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丰产性,是一个具有推广前景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采用2011年陕西省烟草区域试验的数据资料,通过与烟草上常用方法比较,探讨Francis-Kannen-berg模型分析法、适定性参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在烟草区试丰产稳定性评价方面的可靠性与适用性。结果表明,Francis-Kannenberg模型分析法和适定性参数法计算简便,结果可靠,可以对烟草品种丰产稳定性进行基本的评价;高稳系数法受产量影响较大,不可以单独对烟草品种丰产稳定性进行评价。同时分析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丰产稳定性最好的品种为秦烟96和YN105。  相似文献   

19.
毕节地区主栽杂交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2年对毕节地区主栽杂交玉米品种,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进行丝黑穗病的抗性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抗性存在明显差异。10个参试品种中,毕单10号、临奥4号、海禾1号为高抗品种,毕玉2号、毕单4号、毕玉4号、贵毕302、黔西4号为中抗品种,贵毕301、安单136为高感品种。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适定性参数和变异系数法,分析了2005年辽宁省大豆区域试验中熟组的10个参试品系的高产稳产性,结果表明铁96027-6、铁96001-7两个品种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其他几个品系综合表现一般,与常规方法得到的高产稳产性相吻合,说明采用高稳系数法对大豆品种进行高产稳产性分析平价是一种准确、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