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不同产地的15种酸枣种子为试材,研究种子性状和营养成分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酸枣种子基本属于卵圆形,果核核型指数多分布在1.21~1.30,占总资源的40.0%;②出仁率最高值为24.56%,多分布在13.50%~15.00%,占总资源的40.00%;③酸枣仁中同样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多为0.7~0.8 mg/g,维生素C质量分数最高为3.0~4.0 mg/g;④酸枣在长期实生繁殖中双仁率变异较大,而核体积变异较小;⑤单核质量可以作为双仁数量及千仁质量的预选指标,单核质量与单仁质量及双仁率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以上; ⑥应用隶属函数值法科学地筛选出种子特征优良程度较高的3种酸枣类型,即SX9、SX10和SX11。  相似文献   

2.
为鉴别优良酸枣野生资源,以10个产地野生酸枣果实及酸枣种仁生品为试验材料,测定酸枣果实的营养成分、生物活性成分及酸枣种仁的生物活性成分皂苷A和皂苷B含量,并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酸枣果实的营养成分中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和氨基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9±0.83) mg·g-1、5.35%±2.40%、(32.05±17.45) mg·g-1和(9.39±3.65) mg·g-1;生物活性成分中平均维生素C、多糖、总黄酮、总酚含量分别是(43.88±18.26) mg·100 g-1、(51.12±16.48) mg·g-1、(47.57±15.73) mg·g-1和(25.34±17.58) mg·g-1。酸枣种仁活性成分皂苷A含量最高的为山西吕梁,含量为0.429 mg·g-1,最低的为山西长治,含量为0.138 mg·g-1。酸枣仁皂苷B最高含量的为北...  相似文献   

3.
赵永光  常丽新  侯文龙  赵颖  李晓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24-8524,8527
为阐明野菜的营养价值。对常见的泥糊菜、蓟菜、雪见草、苦菜和附地菜可食用部分的营养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5种野菜的营养成分差异较大,灰分含量为1.61%~2.97%,粗纤维含量为1.23%~2.21%,粗脂肪含量为0.40%~1.00%,Vc含量为0.09%~0.19%,钾含量为5040.43~8463.48 mg/kg,钠含量为331.59~2 835.97 mg/kg,钙含量为1983.64~3985.59 mg/kg,铁含量为6.24~122.07 mg/kg。5种野菜的有害元素硝酸盐含量较低,为0.0020~20.0088 g/100 g(FW),完全符合安全食用标准。这5种野菜都富含灰分、粗纤维、粗脂肪和维生素C,并含有钾、钠、钙、镁、铁等矿物质,尤其富含钾、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评价沙葱种子的营养价值。[方法]以野生沙葱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及常规分析法测定了沙葱种子中几种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沙葱种子中脂肪和总糖含量较高,其次为淀粉,蛋白质含量较低;总糖中以多糖为主,占总糖的57.31%;富含Vc,含量达263.49 mg/100g FW。沙葱种子含有18种氨基酸,以谷氨酸含量最高,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28.4%,必需氨基酸营养比较均衡,SRC为38.37;沙葱种子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2.15%,人体必需脂肪酸含量为74.92%,亚油酸74.57%,PUFA/SFA比值为11.78。[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沙葱种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通过对河北省15种蔬菜品种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为人们日常的膳食结构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室内测定的方法测了土豆、胡萝卜、豆角、番茄等15种蔬菜的矿质元素、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测定。【结果】在这15种蔬菜中茴香蛋白质含量最高(7.77g/100g·FW),苦瓜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106.52mg/100g·FW),钙含量最高为油菜(6.72g/100g·DW),胡萝卜镁含量最高(56.09mg/100g·DW),黄瓜铜含量最高(1.84mg/100g·DW),锌含量最高是莴苣(8.86mg/100g·DW)。【结论】所测定15种蔬菜的蛋白质、镁、铁、锌不能满足人体的日常需求,但油菜(6.72g/100g·DW)、黄瓜(2.03g/100g·DW)、芹菜(2.95g/100DW)含钙量较高,可以满足人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蓝果忍冬果实中主要糖酸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的分析蓝果忍冬的食用价值,为高效利用优异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2个蓝果忍冬资源的果实中主要糖酸组分及其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42个蓝果忍冬资源果实中主要可溶性糖为葡萄糖,含量在1222~5582.6 mg/100 g,平均值为3412.5 mg/100 g,果糖含量为792.5~3324.7 mg/100g,平均值为2121.1 mg/100 g,还有少量的山梨醇,2种主要的可溶性糖,果糖和葡萄糖比为1:1.61;柠檬酸含量最高,占总酸含量的62.2%,含量每100 g在1029.8~3215.6 mg之间,平均值为1959.6 mg/100 g,苹果酸次之,含量为434.3~1616.6 mg/100 g,平均值为828 mg/100 g,苹果酸占总酸26.2%,其他有机酸含量较低。蓝果忍冬品种间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为26.11%~106%,其中柠檬酸变异系数最小,草酸最大。  相似文献   

7.
为油梨品种选育及种子中化学成分在食品、医药等行业的应用提供参考,采用直接灰化法、蒽酮法和指示剂滴定法等方法检测海南(儋州、白沙)、云南(瑞丽)和广西(南宁)16份油梨种子资源的含水量、灰分、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质、总酚和总黄酮7种化学成分,并对国内油梨资源与国外油梨品种Hass进行比对。结果表明:7种化学成分含量在大部分油梨资源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含水量、灰分和总酚含量在16份油梨资源间差异较小,而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质和总黄酮含量在16份油梨资源间差异较大。与其他15份国内油梨资源比较,Hass种子含水量[(55.76±0.15)g/100g FW]和可溶性糖含量[(0.69±0.03)g/100g FW]最低,灰分含量[(0.99±0.02)g/100g FW]最高,可滴定酸含量[(1.80±0.00)g/100g FW]较低,其他成分处于中间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湿栽水芹(Oenanthe stolonifera D.C.)在春季生长适宜的最低土壤含水量,设置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60%~70%、70%~80%、80%~90%和90%~100%等4个梯度,来比较湿栽水芹新品系D07和G0601在春季3~5月的产量和品质差异。结果表明:D07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90%时产量最高、其粗纤维含量为6.48 mg/g FW,G0601在土壤相对含水量90%以上时产量最高、粗纤维含量为6.64 mg/g FW。粗纤维含量均为各处理最低,且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较高。因此,综合产量与主要品质指标得出:土壤相对含水量80%是适宜D07生长的土壤含水量下限,土壤相对含水量90%是适宜G0601生长的土壤含水量下限。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蔬菜和水果兼用型印榕仙人掌的栽培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分析了红果类型印榕仙人掌果实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印榕仙人掌果实含粗蛋白0.59%,粗脂肪0.08%,粗纤维2.06%,总糖9.26%,且糖类物质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占总糖含量的88.34%;氨基酸总量为180 mg/100 g,种类齐全,鲜味氨基酸(Glu和Asp)占31.11%,甜味氨基酸(Ser、Gly和Ala)占20.00%;含Ca50.30 mg/100g,P 40.49 mg/100 g,Fe 2.92 mg/100 g,Vc 12.62 mg/100 g,V<,B2> 0.09 mg/100 g,高于苹果、梨、桃等普通水果;含芦丁、桑色素、槲皮素3种黄酮类化合物,总含量为2.30mg/100g.  相似文献   

10.
摘蕾对百合品种“索邦”和“黄天霸”种球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百合杂种系的"索邦"(Sorbonne)和OT杂种系的"黄天霸"(Manissa)在我国百合切花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其种球生产技术,是解决种球生产国产化的基础。为生产大规格种球,以"索邦"和"黄天霸"12~14 cm的鳞茎为材料,研究在种球生产过程中,花蕾摘除时期对其鳞茎大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索邦"在花蕾1 cm时摘除最好,种球鲜重平均达49.16 g,围径平均达16.93 cm,植株高度平均达62.10 cm,可溶性总糖含量(FW)平均达到63.47 mg/g,蔗糖含量(FW)平均达到57.93 mg/g,淀粉平均含量(FW)为219.54 mg/g,与对照形成极显著差异;"黄天霸"在花蕾1~2 cm时摘除效果最好,其中,1 cm摘除花蕾收获的种球鲜重量为55.31 g,围径平均为17.12 cm,植株高度达70.17 cm,可溶性总糖含量(FW)达到75.60 mg/g,蔗糖含量(FW)达到68.16 mg/g,淀粉含量(FW)为257.53 mg/g。对于2个品种,在开花当天摘除花蕾和花开放后摘除的效果较差,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农家柿品种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为高营养型优良柿品种的选育及品质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72份浙江省农家柿资源为研究对象,对13个柿果实营养指标值进行变异分析、指标值分布频率分析和Kolmogorv-Smimov(K-S)检验、概率分级及相关分析等。【结果】浙江省172份农家柿果实的含水量为62.22~85.63g/hg,平均为78.96g/hg,主要分布在75.00~85.00g/h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07~29.06g/hg,平均为17.26g/hg,主要分布在14.00~20.00g/hg;可溶性糖含量为7.73~16.83g/hg,平均为11.60g/hg,主要分布在9.00~14.50g/hg;淀粉含量为0.03~4.21g/hg,平均为1.12g/hg,主要分布在0.03~2.00g/hg;粗纤维含量为0.32~1.76g/hg,平均为0.80g/hg,主要分布在0.25~1.50g/hg;粗蛋白含量为0.12~2.04g/hg,平均为0.48g/hg,主要分布在0.25~0.60g/hg;维生素C含量为0.92~51.45mg/hg,平均为17.25mg/hg,主要分布在3.30~20.00mg/hg;β-胡萝卜素含量为18.40~1 350.90μg/hg,平均为238.44μg/hg,主要分布在18.40~400.00μg/hg;类胡萝卜素含量为3.90~114.70μg/g,平均为30.82μg/g,主要分布在6.70~33.40μg/g;磷含量为4.92~50.95mg/hg,平均为20.70mg/hg,主要分布在13.00~27.00mg/hg;钙含量为2.61~22.64mg/hg,平均为7.72mg/hg,主要分布在4.00~12.00mg/hg;钾含量为88.26~420.22mg/hg,平均为176.74 mg/hg,主要分布在100.00~225.00 mg/hg。13个营养指标的变异系数为5.16%~86.57%,变异系数最低者为含水量,最高者为可溶性单宁;Shannon-Winer多样性指数为1.64~2.07,最低者为粗蛋白,最高者为可溶性糖。K-S检验显示,粗蛋白含量不符合正态分布,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粗纤维、维生素C和P、K、Ca完全符合正态分布,含水量、淀粉、单宁、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5个指标为偏态分布。数量性状的概率分级表明,含水量的3级分界值为73.7和84.2g/hg,可溶性糖含量的3级分界值为9.2和14.0g/hg,可溶性固形物的3级分界值为13.6和21.0g/hg,淀粉的3级分界值为0.1和2.1g/hg,粗纤维的3级分界值为0.5和1.2g/hg。相关性分析显示,除含水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外,其余指标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浙江省农家柿资源营养成分变异丰富,各营养成分含量呈现多样性,具有选育优良品种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集中研究了沙芥在不同叶龄时期主要营养成分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沙芥可溶性糖、淀粉、维生素C、蛋白质、氨基酸和叶绿素含量最高值出现在8-12片叶期,是沙芥的最适宜采收期。在呼和浩特地区进行人工训话栽培时,其产品新鲜叶片维生素C的含量可达到238.84 mg·100g-1FW,为辣椒维生素C含量117.5 mg·100g-1FW的2倍。因此,沙芥是一种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野生蔬菜。在沙芥的适宜采收期,蛋白质含量≥3mg·100g-1FW,氨基酸含量≥25μg·100g-1FW,可溶性糖含量≥60%DW,淀粉≥40%DW,叶绿素含量≥0.07 mg·g-1FW。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以我国东北地区栽培的8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葡萄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糖酸组分及含量变化。【结果】供试8个葡萄品种成熟果实中总糖平均含量为182.74 mg/g FW, 其中北冰红含量最高(236.82 mg/g FW),红地球最低(139.82 mg/g FW)。葡萄糖和果糖是为主要的可溶性糖,含量约为1.1∶1,均随果实发育逐渐积累;供试品种有机酸平均含量7.64 mg/g FW,以酒石酸和苹果酸为主,占总酸含量87.79%以上, 其中双红含量最高(12.69 mg/g FW),维多利亚含量最低(3.96 mg/g FW)。欧美杂交种藤稔、高妻以苹果酸为主要有机酸(分别占总酸含量52.60%、53.77%),其余6个品种以酒石酸为主(占比47.39%~66.16%)。【结论】葡萄果实中可溶性糖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总糖含量随着果实发育呈上升趋势;有机酸以酒石酸和苹果酸为主,总酸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各品种果实进入糖分快速积累、有机酸迅速分解阶段的先后与其生育期的长短存在对应关系,而糖分快速积累及有机酸快速分解所需时间长短与各品种生长发育周期的长短并无正比例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海南省14份黄皮种质资源的果实性状、种子性状和果实品质特性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14种黄皮的果形以圆球形为主,果皮为黄褐色或古铜色,果肉色泽以蜡白为主。琼11号表现较大的单果重(8.6 g);琼5号每100 g果肉的维生素C含量高达62.6 mg(FW);琼9号果实的可食率较高(55.56%);琼14号果小、皮重、可食率低(26.53%)。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洛阳市植烟土壤346个土壤样品的养分状况。结果表明,该区植烟土壤速效氮、磷、钾和有机质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4.6、10.2、147.9 mg/kg和12.2 g/kg,总体上处于中等含量水平,78.0%的土壤速效氮含量在30~60 mg/kg之间,87.0%的速效磷含量在5~20 mg/kg之间,74.6%的速效钾含量在100~200mg/kg之间,69.4%的有机质含量在10~15 g/kg之间,各养分的变异程度大小顺序为速效磷>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布经K-S检验(P>0.05)符合正态分布;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的含量分布接近正态分布,经K-S检验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6.
多粘类芽孢杆菌复合生物保鲜剂对桂味荔枝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多粘类芽孢杆菌用于桂味荔枝果实采后保鲜,辅以0.3g/L纳他霉素、1%乳酸钠复配成为生物保鲜剂(DN004),通过浸泡将保鲜剂附着于荔枝表面,贮藏于29~33℃、相对湿度95%~98%环境下,以清水为阴性对照、施保克处理为阳性对照进行桂味果实品质研究。结果显示,贮藏5d后,与清水对照比较,DN004保鲜剂处理的荔枝果实褐变指数低2.7、好果率高31个百分点、失重率低0.09个百分点、花色素苷含量高0.08mg/g(FW)、维生素C含量高1.3mg/100m L;贮藏7d后,可滴定酸高0.049%、糖度高0.9%。可见复合生物保鲜剂处理不仅抑制了贮藏期间桂味果实的呼吸作用,延缓了果实营养成分的下降,还能有效减少果实水分损失,显著提高果实的商品率,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7.
甘薯茎尖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甘薯茎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菜用甘薯茎尖嫩叶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甘薯茎叶含水量为85.20%,总糖含量2.19 g/100 g,蛋白质含量较高,为1.69 g/100 g,维生素C含量较丰富,达到78.03 mg/100 g。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不同朝天椒种质资源维生素C的含量。以50份不同朝天椒种质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朝天椒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朝天椒种质之间维生素C的含量差异较大,最高达233.2 mg/100g,最低达64.1 mg/100g。维生素C的含量与品种密切相关,为朝天椒种植时种质资源的选择以及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以梵净山荠菜和鸭儿芹为材料,对二者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为梵净山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梵净山荠菜中粗蛋白含量较高为(15.84±0.02)g/100g,粗脂肪含量较低为(2.55±0.06)g/100g,氨基酸总量达15.217 g/100g,EAA/TAA为43.46%,EAA/NEAA为89.45%,矿物质元素中以钾和镁的含量最高,分别为12935.2mg/kg和8250.9mg/kg。而梵净山鸭儿芹中粗纤维含量最高为(19.18±0.15)g/100g,粗多糖含量最低为(3.29±0.19)g/100g,氨基酸总量达14.385 g/100g,EAA/TAA为39.88%,EAA/NEAA为77.08%,矿物质元素中以钾和镁含量最高,钙次之,其中K含量为12333.2mg/kg,Mg含量为11028.85mg/kg,Ca含量为1232.7mg/kg。可见,梵净山荠菜是一种较好的高植物蛋白、低脂肪的野菜,而鸭儿芹是一种高维生素、高纤维低糖的野菜,同时二者都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具有较强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信阳市进行连续2年的不同农业废弃物(菌渣、稻壳和麦秸)还田对设施青椒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还田定位试验。研究发现,不同配比的菌渣、稻壳、麦秸均能提高青椒果实叶绿素含量。T6处理果实叶绿素a含量最高,达0.062 5 mg/g FW,其次为T3和T7处理,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叶绿素b含量为0.005 7~0.025 1 mg/g FW,各处理均高于CK;各处理类黄酮含量均低于CK,降低25.42%~61.36%;花青素含量以CK处理为最高;维生素C含量以T6处理最高,为133.93 mg/kg FW;各处理间可溶性糖含量,为3.95%~4.82%;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T1为最高,达3.61 mg/g FW;单果质量以T2处理最大,其次是T1和T6处理,分别达到86.67、67.78、65.93 g。各处理间果长差异不显著,变幅为18.30~22.60 cm;果实横径最大为3.69 cm。产量以T3处理最高,达54 618.08 kg/hm~2,其次是T5和T1处理,较CK分别增产84.65%、32.83%、32.56%。综合品质及产量指标,T3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