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蓉 《四川蚕业》2007,35(3):45-46
南充蚕区危害桑芽的瘿蚊主要有桑瘿蚊(Colarinia S P)和桑橙瘿蚊(Diplosis Mori Yokyame),它们都具有分布广、发生量大、蔓延扩展迅速、高峰期短、世代重叠和为害严重等特点。本文初步探明了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药剂防治为辅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记述了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象甲科(Curculionidae),同翅目(Homoptera)蚜科(Aphididae),膜翅目(Hymenoptera)瘿蜂科(Cynipidae)等3个目10个科的72种主要柞树害虫,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植物种类及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域,为有效控制天牛类、象甲类、蚜类、瘿蜂类等柞树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3.
4.
近些年来,在我省养蚕区发现一种瘿蜂对蒙古栎芽的危害不断加剧,经鉴定为柞枝球瘿瘿蜂Diplolepis japonica Ashmead(1904)。柞枝球瘿瘿蜂在我省每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寄主冬眠芽内越冬,次年随着芽的萌动开始发育。被害株主要表现为新生枝少、树叶稀,树势极其衰弱,影响了栎树的生长和养蚕数量。  相似文献   

5.
2002—2006年通过对柞枝球瘿瘿蜂的生活史及生活习性研究得知,该虫在黑龙江省1年发生1代,以卵在寄主冬眠芽内越冬,次年随着芽的萌动开始发育。受寄生刺激后膨大的蒙古s芽瘿,严重地影响了栎树的生长发育,被害株主要表现为新生枝少、树叶稀、树势极其衰弱,严重影响了柞蚕的饲养。采取合理安排蚁蚕场的剪伐布局、及时摘除虫瘿后集中销毁、适时采用药剂药杀的综合防治措施,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程淑红 《四川蚕业》2011,39(3):44-44,51
桑橙瘿蚊具有传播快、为害大、防治难等特点。桑橙瘿蚊主要为害桑树顶芽使顶芽弯曲变形直至发黑腐烂,造成桑树封顶、腋芽萌芽反复多次后,桑树枝条短、侧枝丛生、叶片小、叶质老化,桑叶产量和质量下降。因此加强对桑橙瘿蚊防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向东  涂勇  陈伟 《中国蚕业》2007,28(3):90-91
桑瘿蚊(Contarinia sp.)又名桑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已上升为攀西地区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安宁河流域、金沙江流域、雅砻江流域的蚕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以安宁河流域的西昌市、德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柞树种类形态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柞树种类可分为辽东栎、蒙古栎和波罗栎三种.辽东栎和波罗栎资源很少,多于蒙古栎混生,很少见到连成一片的辽东栎和波罗栎资源.现就三种树种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应用价值作个介绍:  相似文献   

9.
栽桑养蚕是宁都县农业产业化的一项特色产业,自1998年在黄陂镇山堂村首次发现桑芽瘿蚊为害以来,近几年呈明显蔓延加重势头。2001年至2006年间黄陂、黄石两个乡镇67hm^2桑园受桑芽瘿蚊暴发为害,损失达六成以上,导致桑园全部挖毁,至今无人恢复栽桑养蚕。2006年以来又有固村、小布两个乡镇约80hm^2桑园受到桑芽瘿蚊的严重为害,损失惨重,已经严重影响到蚕桑业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程淑红 《广西蚕业》2011,48(2):16-17
桑橙瘿蚊具有传播快、危害大、防治难等特点。桑橙瘿蚊主要危害桑树顶芽使顶芽弯曲变形直至发黑腐烂,造成桑树封顶与腋芽萌芽、桑树枝条短、侧枝丛生、叶片小、叶质老化,桑叶产量和质量下降。应采取翻耕除草、土壤撒药等措施加强防治桑橙瘿蚊。  相似文献   

11.
桑橙瘿蚊(Diplosis mori Yokoyama)是一种以幼虫寄生于桑树顶芽吸食汁液为害桑树的微体害虫。该虫体型小、发生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一旦发生,来势凶猛、蔓延迅速、为害严重、防治难度大、容易暴发成灾,是近几年来淮安市夏秋季桑园主要害虫中危害性较大的虫种。被其为害的桑树多  相似文献   

12.
用路线法在凤城地区柞蚕场、柞林定点调查柞树菌根真菌种类资源 ,并对部分种类的子实体生长期进行了观察。经百余次调查并采集标本请专家鉴定 ,初步查明该地区有 3 5种柞树菌根资源 ,初步掌握了 1 8种柞树菌根真菌子实体年内发生期及发生量。发现多数子实体发生期与气候关系密切 ,雨水调和 ,蚕场土壤保持湿润可连续发生 ;在蒙古柞、尖柞、辽东柞等柞树根际发生较多 ;柞树枝龄 2~ 5龄 ,郁闭度 0 .5~ 0 . 6的蚕场发生较多。  相似文献   

13.
对桑橙瘿蚊在淮安市蚕区的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此虫在淮安地区的发生规律、发生特点、生活习性和暴发原因,并相应提出了已被生产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发现桑瘿纹的发生与气象,环境,土壤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并针对这些关系,提出了一套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江苏省涟水县桑瘿蚊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危害症状的调查,分析桑瘿蚊的发生与温湿度、气流等环境因素和桑园管理的关系。提出在加强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开展联防联治,采取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土壤撒药与顶芽喷药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夏志松 《中国蚕业》2005,26(3):71-72
桑瘿蚊属双翅目(Diptera)、长角亚目(Suborder Nematocera)、瘿蚊科(Cecidomylidae).我国发生的桑瘿蚊有为害桑苗、幼年桑树根颈部的根瘿蚊(又称黄瘿蚊)、为害桑叶的叶瘿蚊(又称黑瘿蚊)、为害桑椹的椹瘿蚊、为害桑树枝条的桑枝斑瘿蚊和为害桑树枝条顶芽幼叶的桑芽瘿蚊等许多种,其中以桑芽瘿蚊分布最广、危害最重.  相似文献   

17.
<正>桑瘿蚊(Diplosis sp.)在我县一年发生6代,各代危害始发期大致为,第一代6月14日,第二代7月1日,第三代7月21日,第四代8月4日,第五代8月17日,第六代为9月2日(各年因气候因素不同,各代危害始发期略有出入)。以第4、5代对桑树危害最为严重。近几年,我县桑瘿蚊普遍发生,发病严重的田块,产叶量要减少三分之二。为了尽快控制该虫的危害,我们于1990~1994年开展了桑瘿蚊发生规律的调查和防治技术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徐卫菊 《四川蚕业》2003,31(3):18-19
桑瘿蚊 (Diplosissp)是我省及全国主要蚕区的成灾桑树害虫 ,发生代数多 ,第 1、2、 3代危害严重 ,特别是第 2代危害最为严重。近年来 ,由于我市栽桑布局的调整 ,改原来的四边桑为发展成片密植小桑园 ,因而 ,桑树害虫的种类逐渐增加 ,病虫的危害也随之蔓延和猖獗。笔者于 2 0 0 1、 2 0 0 2年分别在绵竹市的什地、富新两镇调查发现 :本市桑园遭桑瘿蚊为害 ,梢危害率达 60 % ,株危害率达 91 % ,造成春叶减产 ,夏蚕发种减少 ,严重地威胁着我市蚕业的发展。两年来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通过蚕桑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 ,已经基本摸清该虫…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调查和总结了8年来溧阳市桑瘿蚊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表明该虫一般1年发生6代,以休眠体在土中越冬,其发生不仅与桑园环境有直接的关系,而且与当地的气象因子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调查测报和防治实践,提出以提高蚕农认识,加强田间管理,组织联防等综合防治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桑瘿蚊(Diplosis sp.)属双翅目,瘿蚊科,是广东桑园重要的芽部害虫。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在我省珠江三角洲曾大发生和大流行,给蚕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90年代初期,在粤北蚕区,桑瘿蚊再次爆发成灾。近年来此虫在广州地区发生也很严重。因此,我们对桑瘿蚊开展了综合治理研究,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