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古代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农学著作,计约600多种,其中最著名的有西汉时期氾胜之的《氾胜之书》(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成书于公元533—544年),宋代的《陈旉农书》(成书于1149年),元代官修的《农桑辑要》(成书于公元1271—1313年)和王祯的《农书》(成书于公元1313年),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成书于公元1628年)等。在这些著名的古农书中都有关于作物病害的记载,有的农书中还辟有专门的章节讨论作物病害。关于古农书有关植物病害的知识,以往研究甚少,裘维蕃(1953)和张斌成(待发表)  相似文献   

2.
贾思勰,后魏(公元386——534年)时山东益都(今寿光县)人,曾任高阳太守。当时有两个高阳郡,一个郡治在今山东临淄附近,另一郡治在今河北省高阳境内,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在山东的高阳,因所著《齐民要术》中涉及山东的地名较多。如书中所说济州、齐州、青州、山东、西安(故址在今山东益都境内)、广饶(今山东广饶)等。虽然《要术》记载的范围较广,如畜牧涉及长城以外,加工利用涉及江南(当时江南还不在后魏国土内),但重点还是以山东为主的黄河中下游。贾氏是山东人,又在山东做官,因此,在其著作中反映出山东农林生产和技术状况。  相似文献   

3.
黑稻的开发利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黑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名贵水稻类型。据古农书《齐民要术》记载,我国北魏时期(公元286~534年)即有种植,至今已有1500年以上栽培历史。由于种种原因,过去一直未能广泛开发利用。近儿年,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粮食商品经济的发展,黑米经少量投放国内外市场以后,其较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引起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极大关注和欢迎。  相似文献   

4.
《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1,2)。《齐民要术》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耕作制度进行了具体详实的描述,其中涉及了耕作制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很多复杂的农业技术术语,其中虽然没有出现耕作制度一词,但是对  相似文献   

5.
《齐民要术》作者贾思勰为官高阳太守,郡治究竟在北魏青州高阳(今山东临淄境内)还是瀛州高阳(今河北高阳县),研究者认识不一,多有分歧。本文通过研究北魏职官制度和王爵封授制度发现,两处高阳郡有王国封地与一般治郡的区别,这是辨析贾思勰为官"高阳太守"郡治的新思路。依据王国封地与一般治郡职官称谓不同以及诸王"不之国"和"刺史任州回避封地"制度为前提,查找到的史证依据显示,北魏青州高阳一直是高阳王的封地,而贾思勰为官高阳太守的郡治为瀛州高阳。  相似文献   

6.
"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特别为全体中国农民设立的伟大节日,既是广大中国农民庆祝和享受农业丰收的重要节日,也深刻体现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国家意志。北魏时期贾思勰所创作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就归纳出食为政首、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用之以节的农业发展思想精髓。鉴于《齐民要术》在中国农业史上的重要地位,以书中涉及的山东中北部地区为例,结合文献记载,探讨"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历史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7.
以《齐民要术》《魏书》中的史料为基础,从政治、经济、文化3个方面对北魏社会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北魏在政治方面奴隶制与封建制并存;经济方面重视经济作物与贸易;文化方面凸显"胡汉共融",尤其在饮食习惯上。  相似文献   

8.
<正>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安全历来是国家安定的首要之务。"渤海粮仓"山东项目区的科技人员自2012年"渤海粮仓"项目立项以来,以黄河三角洲作为主阵地,扎根盐碱地,让昔日的盐碱荒滩变成了丰饶秀丽的沃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渤海粮仓"山东项目区首席专家欧阳竹投身盐  相似文献   

9.
6世纪时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533-544)是中国农史上的一部重要代表作。全书92章共11万字,论及各种谷物栽培、农具、畜牧、兽医、农作物及食品加工、蔬菜、果树及茶竹等各个方面,堪称古代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此书除在中国流传外,还在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以及欧洲各国有广泛影响。早在18世纪,《齐民要术》部分内容已被介绍成法文,在巴黎出版的《北京耶稣会士关于中国人历史、科学、技术、风俗、习惯等纪要》(Mémoires concernant l'histoire,  相似文献   

10.
《齐民要术》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综合性农书,对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具有重要价值。长期以来,人们一般将成书背景置于整个魏晋南北朝这一长期分裂混乱的时段中考察,起到了深化认识书中内容的积极意义,但就成书时间以及书中透露信息来看,仍显得过于遥远、牵强,难具说服力。本文通过对北魏建国后以及北魏末年以来历史的考察,发现《齐民要术》成书时间与六镇之乱为先导引起的长期动乱以及东魏政权存在时间十分吻合,书中记载的农业生产地域与当时变乱破坏的农区高度重合。这一时间与地域的高度重合,说明高度发展的农区在北魏末年变乱中遭受严重破坏以及东魏北齐时鲜卑化潮流兴起,或是《齐民要术》成书的直接背景。  相似文献   

11.
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的《辞源》修订本第一版,将“嫁枣”一条误注为“嫁接枣树”,这是一个明显错误,今补正如下。《辞源》原文:“[嫁枣]嫁接枣树。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四·种枣》:‘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班驳椎之,名曰嫁枣。’注:‘不斧则花而无实,斫则子萎而落也。’”(见《辞源》第一册第765页)这里,注释者将“嫁枣”和“嫁接枣树”混为一谈,其实不然。“嫁枣”和“嫁接枣树”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园艺技术措施,缪启愉先生在《齐民要术校释》一书中,对此已有明确恰当的注释。《齐民要术校释》种枣注十八说:  相似文献   

12.
《范蠡养鱼经》到梁代就已散失了,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引录了它。笔者认为,《齐民要术》中的《养鱼经》既不是范蠡本人所写,也不是西汉末年无名氏的作品,而是贾思勰在搜集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广泛请教许多有经验的渔民,并经过实际观察,进行比较和验证以后撰写成的。  相似文献   

13.
《齐民要术》卷十“五谷、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中第二十一种“甘蔗”,收录资料四条:第一条释名,标明出出自《说文》,第三条记述交趾甘蔗,注明出自《异物志》,第四条讲种植时期,注明出自《家政法》,只有第二条介绍优良品种——雩都甘蔗,没有说明资料来源。贾思勰为学谨严,他撰著《齐民要术》是“采据经传,(?)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的。这一条也必然有所据。当时,南北分治,雩都是南康郡的一个县,属南朝;贾思勰是北魏高阳太守。估计贾没有亲自来过雩都。“雩都甘蔗”的记述,恐怕只能是“采据经传”了。缪启愉同志在《齐民要术校释》中注释这条作“脱去书名”,是有见地的。  相似文献   

14.
《齐民要术》成书于北魏,其作者为贾思勰。现被大多数农史专家所接受的是,贾思勰为齐郡益都人,与贾思伯、贾思同为同族兄弟,与刘仁之等人颇有来往。本文将结合史料,在前人关于贾思勰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贾思伯等人的生平,进一步考证贾思勰的身世背景,官僚阶层及仕途之路,深入分析《齐民要术》成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农村实用科技》2014,(7):F0004-F0004
郦道元,字善长,汉族,河北省涿州人(公元470年~公元527年),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他博览群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他撰写的《水经注》,总计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堪称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相似文献   

16.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6世纪的农业科学巨著,它也是中国古代肥料科学史籍记载的分界线。《齐民要术》记载了大量中国古代北方地区肥料科学知识,且其所述并非仅局限在北魏时期,也兼具了秦汉以来的北方地区肥料科学史籍资料。本文兼采《汜胜之书》《王祯农书》等史料中有关肥料的篇章,从而尽可能客观地展现中国古代肥料科学知识和应用的发展水平,以期为当前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实施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日本学者对中国古农书的研究,当前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即(一)农学史及农业技术史、(二)社会经济史、(三)民俗学、(四)与文人趣味有关的四个领域,现分别加以介绍。 (一) 就农学史及农业技术史方面来说,由西山武一和熊代幸雄共同完成的《齐民要术》译注工作,堪称划时代的业绩。众所周知,《齐民要术》对华北地区旱地农业技术的系统记叙,以及这一技术体系在生产实践中的形成,即使在世界农业史上也都占有屈指可数的重要地位。而成书时间竟早在公元六世纪时,就更不能不使人为之赞叹。《齐民要术》译成日文的过程,据熊代所说大致如下:早在一九四○年,在当时日本占领下的北京,由北京大学所附设的农村经济研究所,组成中国古农书研究会,着手进行《齐民  相似文献   

18.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6世纪的农业科学巨著,它也是中国古代肥料科学史籍记载的分界线。《齐民要术》记载了大量中国古代北方地区肥料科学知识,且其所述并非仅局限在北魏时期,也兼具了秦汉以来的北方地区肥料科学史籍资料。本文兼采《汜胜之书》《王祯农书》等史料中有关肥料的篇章,从而尽可能客观地展现中国古代肥料科学知识和应用的发展水平,以期为当前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实施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农谚是由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积累所得,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综合性农书,书中虽然只征引了数量不多的农谚,但这些农谚涉及北魏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多维度的展示了北魏农业文明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作为中国最杰出的农书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宋陈旉在自己本人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对《齐民要术》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从而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一部在中国农学史上堪称一流的农书.而这种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于天时论、肥料和土壤改良技术、耘田与节用防奢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