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就MV(Machine Vision,MV)技术在水产养殖、水产加工等渔业领域中的应用作了初步探讨。首先就其原理在渔业生产中的应用作了分析,以水产养殖和水产加工为例,说明在渔业生产中如何应用MV技术。对MV技术在渔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并揭示了MV技术在替代人工作业中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监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不同的监控目标,选用不同的监控手段,可以保证对水质的各项参数进行长期、连续、及时的监测;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可以跨越空间的障碍,实现远程监测;采用计算机视觉图像技术可以更多的获取鱼类生物量信息,为水产养殖的科学化管理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甜菜碱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甜菜碱水产养殖上应用研究的情况,归纳为诱食,防渗,抗脂肪肝作用及部分替代胆碱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周进 《河北渔业》2003,(6):3-5,24
依据近 2 0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就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基因转移、病害防治以及生物修复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旨在为相关科研及生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海洋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养殖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海洋生物技术为我国渔业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拓展空间和发展机遇,本文综述了近期来海洋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重点对转基因技术,染色体操作,水产动物性别控制,藻类育种工程,鱼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以及海洋自然产物与药物的开发进行了评述,并对海洋生物技术在不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水产养殖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水产养殖产生的部分废水也会污染周围环境和水体。因此,水处理技术在水产养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述了对于水产养殖水的处理研究以及现状,如何实施才能做到经济适用的综合处理模式,以及养殖用水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7.
水处理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水产养殖中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指出经济适用的综合处理模式和养殖用水的再利用将是今后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刘海芳  王凡 《水利渔业》2008,28(2):69-70
在水质净化处理中,气浮技术有其独特的功能.它能将溶解性有机物及悬浮物通过气泡的吸附形成泡沫被去除,适用十集约化水产养殖中闭合循环水处理.就气浮分离技术的原理、发展、应用情况以及水产养殖水体净化的研究现状、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阐述,为该项技术的完善和加快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膜分离技术在水产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分离技术是 2 0世纪 6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单元操作。由于它在分离物质过程中具有不涉及相变、无二次污染、结构紧凑、易于自动化操作等诸多优点 ,发展相当迅速 ,被国际上公认为 2 0世纪末至2 1世纪中期最具有发展前途 ,甚至会导致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沿技术 ,现已成为世界研究的热点[1,2 ] 。目前 ,膜分离技术最多应用在工业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等方面 ,在食品工业中也得到广泛应用[3~ 5] 。膜分离技术应用于水产品加工业的优越性主要有 :1 分离过程在密闭系统中、常温下即可进行 ,无相变 ,过程避免和减轻了热和氧对风味物质和营养成份的…  相似文献   

10.
鱼肉蛋白质在超高压下变性凝胶化,再经低温保存,可得到比加热凝胶高得多的凝胶强度。水溶性蛋白质也同样发生凝胶化。这样,用通常的加热方法不能得到高凝胶强度的鱼种如沙丁鱼,软鳟等。可采用加压-加热方式。制造鱼糜制品,鱼糜可不经漂洗、还可低盐化。鱼肉膏和鱼肉浸出物物超高压下酶解。制造天然调味料,有可能消除苦味,生鱼片,海胆也可使用超高压杀菌,本文对上述内容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鱼苗自动计数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鱼苗计数方法.对采集到的鱼苗灰度图像进行分析,通过数据拟合方法建立图像中鱼苗所占像素点数与鱼苗数的关系,并由此对鱼苗进行计数.采用常用的数字CCD摄像头,配合自行编写的图像处理软件,建立鱼苗计数试验系统.试验结果表明,点算图像内45尾、50尾鱼苗时,计数的准确率可达95%以上,计数时间在3 s以内.  相似文献   

12.
1 国际海事卫星系统(INMARSAT)1.1概述Inmarsat初期时旨在为海上用户提供移动通信业务服务,随着业务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独特的为陆海空用户提供全球卫星移动公众通信和遇险安全通信的业务提供者.Inmarsat面对不同的用户提供Inmarsat-A、B、M、C、Mini-M、F及In-marsat-Aero等多种卫星通信系统,提供全球双向话音、传真、数据等通信服务,满足常规和海上遇险安全通信需要.  相似文献   

13.
羊驼常用的人工采精方法主要是假阴道法采精和电刺激法采精。其精液特性不同于其他家畜及野生动物,主要表现为精液量少、精子密度低及精液呈高粘性,这些因素阻碍了羊驼人工采精及授精技术的发展。采精的精液用于授精时要考虑诱导排卵的方法和时间、精液质量及输精时间等因素。重点讨论了羊驼人工采精和授精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4.
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渔业管理规划与科学的决策。WebGIS作为一种新兴的GIS技术,不仅具有大部分GIS的传统功能,还具有基于Internet的独特功能,对于渔业管理规划与决策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多学科交叉的推动,WebGIS在渔业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和扩展。本文简述了WebGIS的特点和主要开发平台,系统回顾与总结了其在渔业领域的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悬链线和抛物线理论在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依次用悬链线和抛物线理论分析推导了金枪鱼延绳钓具的两种投放方法以及在渔场各水层相同流态下钓具充分沉降后所有钓钩位置包括深度和相互间水平间距的计算公式 ,可用于作业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海洋渔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对海洋的过度开发导致海洋渔业产量日益下降,现代化渔业采用先进有效的技术对保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阐释了中国当前在渔业生产发展中的问题,指出了在渔业现代化进程中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必要性。通过总结现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分析了我国渔业生产发展中的三个主要问题,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北斗卫星导航在渔船安全生产保障系统、渔业生产服务系统以及渔业生产监测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展开论述,实际应用表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其高精度、低成本、全天时、全天候、同时具备短报文通信功能等特点,在现代海洋渔业生产应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专题调查和研究,认为渔业柴油补贴政策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渔民收入、稳定捕捞业生产和渔民情绪,以及推动渔船规范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普遍拥护和肯定。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政策认识误区、政策冲突、执行走样和补贴发放操作困难等问题。针对渔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了四点科学实施柴油补贴政策的建议,即加强宣传引导、消除认识误区;进一步完善政策内容,扩大补助范围;与渔船管理相结合,增强落实力度;加强后续研究,使政策配套和衔接更合理,从而更好地发挥保障民生作用和推进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闽东海区流刺网渔业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2000-2001年对闽东地区流刺网渔业的社会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闽东海区流刺网渔业的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控制内湾,沿岸海域小网目流刺网作业的数量规模;调整近海捕捞结构,优化捕捞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先扶持,达量发展近海和外海大中型流刺网作业管渔业管理意见。  相似文献   

19.
王禹莎  王家迎  辛瑞  柯巧珍  江鹏鑫  周涛  徐鹏 《水产学报》2023,20(1):019516-1-019516-10
鱼类的体重、体长等表型性状是水产养殖和遗传育种中非常重要的经济性状,为了避免人工测量的不确定性、误差随机性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本研究开发出一种基于Mask Reg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ask R-CNN) 的自动化、无侵入式鱼类图像分割和表型性状测量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和控制软件两部分,其中图像采集装置可以测量不同规格鱼类 (体长1~40 cm)。基于Mask R-CNN的控制软件,可以对图片进行目标性状的训练和预测,实现目标数据的测量、存储和管理。本研究利用该装置对477尾3月龄大黄鱼进行了图像采集和基于大黄鱼图像的体长、体高、体重性状预测。研究表明,利用该装置测量的大黄鱼体长和体高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4%。基于体长、体高、体表面积的多元回归模型对体重进行拟合,测量值与真实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99,平均相对误差为4%,对每张图片的平均处理时间为3 s,测量速率是人工的8倍。该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高效、准确地获取大黄鱼体型与体重性状,为大黄鱼种质资源评价、良种选育和种质创新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表型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