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研究中,重组自交系是一种比较有用的群体。但建立一个重组自交系群体通常是很费时的。本文讨论了就某一物种的特定杂交组合而言,建立一个重组自交系群体所需的自交代数,并提出了估计所需自交代数的方法。数值分析表明,即使将每条染色体当作1个分离单位的话,建立一个重组自交系群体所需的自交代数也比通常认为的来得多(例如,对于一个具有10对同源染色体的物种而言,至少需要自交11代)。因此,这在实际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热带玉米光周期敏感性的遗传机制,利用温热组合黄早四×CML 288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了一个包含278个组合的永久F2群体,分别在海南三亚、河南郑州和洛阳、北京昌平和顺义等5个地点3种光周期环境中进行田间鉴定.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3种光周期环境下共检测到16个不同的玉米叶片数相关QTL.位于第4染色体的QTL...  相似文献   

3.
马卡小麦耐湿性的RAPD标记及定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一个耐湿的马卡小麦(Triticum macha Dek.et Men,普通小麦的变种)种质(编号49)和不耐湿的小麦宁麦3号为亲本,用一粒传法构建成由115个F6代重组自交系组成的遗传群体。对亲本及其重组自交系的耐湿性鉴定表明,群体的耐湿性接近主峰分布。选择极端耐湿和不耐湿的重组自交系组成两个池,利用164个RAPD引物对其进行多态性分析,发现引物S1249在亲本和池间均检测出多态性。群体分析表明,该多态性位点与耐湿性呈极显著相关,它所解释的耐湿性表型变异为13.9%。用中国春缺体—四体初步确定,与马卡小麦耐湿性相关的这个位点定位在5A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4.
对大拇指矮和偃展1号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后代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并调查其抽穗期、开花期、株高、穗长、单株穗数、单穗小穗数、单穗结实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9个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上述性状在重组自交系后代中表现出双向超亲分离,根据抽穗期、单株穗数、单穗结实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这5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优良株系的筛选,均得到超高亲的株系,为进一步利用该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小麦品种改良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5.
为发掘小麦中影响叶片表面粉质化的关键位点,对小麦茎叶表皮粉质化蜡质的基因进行遗传定位。以141份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利用已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对四川推广品种川麦32的叶片表皮粉质化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目标性状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表现为单基因遗传,且被定位于2D染色体短臂上。  相似文献   

6.
利用重组自交系合适世代(F7或F8)的单株具有一定杂合率的特点,在重组自交系的一个家系内,选择到水稻每穗颖花数(SPP)、株高(PH)和抽穗期(HD)3个性状同时分离的2个单株。以这2个单株为亲本快速构建F2群体(F2-NIL)。由于这2个单株背景高度一致,故这个群体就是快速构建的近等基因系群体。后代测验结果为3个数量性状中的每一个性状的3种基因型分离数目均相同(29,63,33),且卡方测验符合1∶2∶1的孟德尔分离比例,表明3个数量性状——每穗颖花数、抽穗期和株高均表现为质量性状分离。利用这个群体定位了一个位于第8染色体上、同时控制水稻每穗颖花数、抽穗期和株高3个性状的多效区段RM310~RM126,这个QTL可以解释这3个性状的很大的表现型方差(66.0%~81.1%)。利用后代测验结果,定位了控制这3个性状的基因位置。控制3个性状的基因和QTL位于相同的位置,QTL遗传效应的方向也相同,表明控制3个性状的遗传机制更可能是一因多效的结果,而非3个紧密连锁基因单独控制的结果;同时也表明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近等基因系的方法是快速构建近等基因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及其遗传连锁图谱,对小麦重要农艺性状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分析,为发现小麦新基因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配制普通小麦品种(系)早穗30和偃展1号的杂交组合,通过一粒传的方法培育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DarT(diversity arrays technology)标记、ISBP(insertion site-basedpolymorphism)标记以及抽穗期和株高的功能标记绘制其遗传连锁图谱并通过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interval mapping,CIM)对多个环境下的抽穗期、株高、千粒重、穗粒数、每穗小穗数、穗长等农艺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培育出由219个F7家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了含481个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检测出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的26个与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QTL,其中9个QTL能够在至少2个环境下重复;研究还发现了3个QTL聚集的"QTL簇",其中4D染色体上的矮秆基因Rht2所在区段控制株高与千粒重,5D染色体上的Vrn-D1-WMS212区间控制抽穗期、穗粒数与每穗小穗数,7B染色体上wPt4230-wPt4814区段控制抽穗期、穗粒数、株高与穗长。【结论】构建的小麦遗传作图群体可成功地用于重要农艺性状分析;矮秆基因Rht2与春化基因Vrn-D12个发育相关基因均与多个重要农艺性状有关;在7B上可能存在与发育相关的重要新基因。  相似文献   

8.
用Adobe Photoshop进行核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传统的建立一个物种核型图的方法是选择一个分散良好的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拍照、冲洗;将照片上每条染色体一一剪下,测定每条染色体长度及各条臂长,再将染色体人工配对,按一定的规则将配对的染色体排列、粘贴,最后再翻拍成照片。这个流程耗时而繁杂。当一个物种(如人类)染色体数较多时核型分析更是如此。如果染色体间存在交叉重叠,则只能多洗几张照片,沿着可能的轮廓线,将叠在下面的一条染色体连同另一条染色体的残臂一同剪下来体排列在核型图中。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做法会得到令人误会的假象(图1,A,B)。  相似文献   

9.
水稻穗颈维管束及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个偏粳品种“光三”/C418的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SSR标记的连锁图谱,并以此对水稻穗颈维管束数和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分析。在第1,5,8和11染色体上检测到4个控制穗颈大维管束数的QTL。在第5,9和10染色体上检测到3个控制穗颈小维管束数的QTL;共检测到产量及8个与产量相关性状的30个QTL。通过分析穗颈维管束数与穗一、二次枝梗数,穗一、二次枝梗粒数,穗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QTL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及连锁关系,表明穗颈维管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解剖结构;通过增加穗颈大、小维管束数可望增加水稻“库”的容量。保证“流”的畅通。  相似文献   

10.
水、旱稻氮高效QTL定位及其表达的遗传背景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挖掘不同来源水、旱稻亲本的氮高效优良等位变异,研究氮高效QTL表达的遗传背景效应,为水稻氮高效QTL的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旱稻IAPAR-9分别与水稻辽盐241和秋光杂交而创制的2个F7粳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水稻全生育期氮素利用率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分析。【结果】在"IAPAR-9/辽盐241"重组自交系群体中检测出31个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的QTL,分布于除第6、第7和第10染色体外的9条染色体上,氮素利用率相关QTL成簇分布区间有9个;在"IAPAR-9/秋光"重组自交系群体中检测出33个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的QTL,分布于除第4和第10染色体外的10条染色体上,氮素利用率相关QTL成簇分布区间有7个。【结论】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QTL的表达,受遗传背景影响较大。2个群体均检测到的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QTL的成簇分布区间,即第2染色体上的RM3421—RM5404区间以及第8染色体上RM8264所在的相邻区间,可能对水稻氮高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定耐热性不同的3个大白菜品种在高温胁迫下发生的水分和蛋白质代谢的变化,表明耐热的亚蔬1号比不耐热的“106”品种叶细胞具有更高的含水量和束缚水、较大的气孔密度和蒸腾速率、较低的蛋白质降解速率,较耐热的华湘1号的各项生理指标均居于中间水平.高温使细胞膜透性稍有增大,耐热与不耐热品种膜透性增大可能有不同机理.高温胁迫使耐热品种脯氨酸含量迅速增多,脯氨酸可作为大白菜耐热性鉴定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设计,获得了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94(Bt94)的最适液体培养基配方:葡萄糖质量浓度为0.76kgL-1、胰蛋白胨+酵母浸膏为0.8kgL-1、无机盐为0.1kgL-1.采用该培养基进行摇床培养,活芽孢数可达101×1011个L-1.用摇瓶培养液对斜纹夜蛾和小菜蛾进行毒力测定,其LC50分别为355.9951±2.6098和58.2908±1.4262mLL  相似文献   

13.
太子参茎尖脱毒培养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长约0.5 mm,带有1-2个叶原基太子参茎尖,接种在MS+0.5 mg.L-1NAA+0.5 mg.L-1BA+30 g.L-1蔗糖+6.5 g.L-1琼脂培养基上培养40 d,组培苗出苗率为86.7%;接种在1/2MS+1.5 mg.L-1IBA+0.5 mg.L-1IAA生根培养基,组培苗生根率最高,为93.3%;组培苗成活率为85.2%,定植成活率为100%.采用目测法和指示植物鉴定法检测,初步认为茎尖组培苗不带病毒.小区对比试验表明,茎尖脱毒苗单株产量比种根组培苗增产102.7%.  相似文献   

14.
龙眼果皮过氧化物酶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眼龙眼(D im ocarpus longanaLour.cv.Fuyan)果皮为材料,经硫酸铵盐析分级,以及Stream line Phenyl、DEAE-Cel-lu lose、Phenyl Sepharose H igh Perform ance、Superdex 200 prep grade等柱层析分离,得到由分子质量约45.6 ku的单一亚基组成的4个POD组分,其分子质量分别为290.1、232.1、188.5和170.7 ku.  相似文献   

15.
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密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密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卵期不存在密度效应,卵密度对卵至1龄幼虫的发育速率也不存在密度效应;(2)幼虫期存在明显的密度效应.1龄幼虫密度对预蛹重、幼虫存活率、成虫寿命及繁殖力均有影响.当每叶(豇豆真叶,平均约9cm2)1龄幼虫数超过7头时,死亡率上升,预蛹重减少,成虫寿命缩短且繁殖力下降.因此,在实验种群饲养过程中,最适密度约0.8头cm-2.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苏云金芽胞杆菌发酵后处理工艺的改进,运用超滤及喷雾干燥技术获得新型高效价粉剂.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该粉剂的杀虫效果为目前工厂常规产品的10倍左右.同时,以CS-1991(H3ab)作为标准品,3龄小菜蛾为供试虫,对其进行了毒力效价测定,测定的高效价粉剂死亡机率值与质量浓度对数值的回归方程为y=3.93+1.26x(r=0.98),LC50=6.98mgL-1,效价为47619.08IUmg-1  相似文献   

17.
5种聚集度指标测定和Taylor、Iwao法检验结果表明,香蕉束顶病病株在蕉园中分布的基本成分为极有限的个体群,而基本成分的空间分布型为均匀分布.m*-m和lgS2-lgm的回归式分别为m*=0.0389+0.7613m(r=0.9875**)和lgS2=-0.181+0.7933lgm(r=0.9618**),理论抽样数可由n=(1.0389/m-0.2387)/D2来估计.植物保护上常用的对角线法、五点式、棋盘式、Z字型及平行跳跃式法均适于香蕉束顶病株的田间抽样.在发病率极低的情况下,采用棋盘式和平行跳跃法较佳  相似文献   

18.
以纱笼内的蜜蜂为研究对象,检测纱笼里的蜜蜂对不同体积分数的SO2、与SO2连续接触的时间及外界温度的反应.结果表明,SO2对蜜蜂的毒力LC50为4.15×10-7;在平均温度20℃条件下,蜜蜂连续接触SO2后的寿命LS50比对照组缩短6d;而在平均气温30℃条件下,蜜蜂LS50比对照组缩短15d.因此,SO2废气对蜜蜂的影响应考虑SO2体积分数,蜜蜂与SO2接触时间长短以及外界气温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温度、pH值未经调节(7.0左右)的条件下,鲜鸭粪的TS%=26.36%,CN=14.39,原料干物质产气率为0.19m3kg-1,产气效果佳,料液浓度可高达10%左右,是沼气发酵的理想原料;鲜鸡粪的TS%=29.62%,CN=10.76,原料干物质产气率为0.04m3kg-1,产气效果差,料液浓度为6%~10%.  相似文献   

20.
在越冬期,随着气温的降低香蕉叶片腺苷三磷酸酶(ATPase)活性明显提高,3月份后气温上升,活性开始下降.越冬期间超氧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下降趋势,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台湾蕉SOD、CAT、POD活性下降幅度比柴蕉大.ATPase水解活性和MDA含量明显高于柴蕉,经PP333处理的台湾蕉,SOD、CAT、P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66.77%、86.44%和237.76%,ATPase活性下降24.15%,MDA含量下降21.67%,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香蕉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