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精准施肥、精量播种、节水灌溉、机械采收科技植棉方式的普及推广,新疆博州地区的棉花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但是棉花的品质有所下降.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的棉纺企业不景气,皮棉销售竞争压力大,低品质皮棉不仅经济效益低而且销售困难.如何能在进一步提高博州地区棉花产量的同时使棉花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是当前博州地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棉花生产强县之一的新疆轮台县具有悠久的棉花种植历史,从2005年起棉花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棉花也成为轮台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棉花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本县大力推广棉花"矮、密、早"栽培技术模式,使农民在种棉上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由于前几年棉花临时收储制度的执行,棉花生产旱涝保收,棉农收入稳定,农民种植棉花积极性高涨,棉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耕地资源有限,促使一些低产田、次宜棉区进入棉花生产环节,  相似文献   

3.
新疆从外地引进种植的棉花品种在北疆地区占有一席之地,如目前在新疆广泛推广的冀棉958,由于其在新疆种植的丰产性及抗病性均较好,得到了当地棉农的认可,在棉花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疆各种业公司、农业生产部门及科研单位也都在积极尝试引进棉花新的资源及品种(系).现在北疆地区多数从河北、河南、山东等黄河流域棉区引入棉花新的资源及品种(系),并进行种质的鉴定、品种(系)的示范及推广工作,为新疆棉花品种的改良、创新及应用奠定了基础.但在引种和利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引种时注意改进,以进一步推进新疆棉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比重超过60%,地膜覆盖在棉花生产中已成为一项应用广泛的常规栽培技术。由于普通聚乙烯(PE)地膜降解难、回收难,其应用所带来的残膜污染呈现日益加重的趋势。大量的残膜造成耕地质量下降、棉花减产及次生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据新疆环境监测部门调查,新疆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棉田地膜污染区。在当前崇尚绿色环保、改善生态环境的大背景  相似文献   

5.
新疆是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而喀什地区又是新疆的主要产棉区之一,棉花面积占全自治区的1/5。近几年,棉花面积已稳定在20万公顷以上。喀什地区自80年代初期就推广地膜覆盖和“矮、密、早”的栽培模式。棉花面积不断扩大,单产、总产逐年提高。至1998年,全地区种植棉花20.78万公顷,总产28.64万吨,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378.5kg,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记录。1999年种植棉花21.33万公顷,计划总产30万吨。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施氮量增加和棉花面积不断扩大,棉铃虫的发生为害也逐年加重。由于1998年冬暖,棉铃虫越冬基数大,1998年小麦长势好,加之喀什地…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疆棉花耕地连作障碍突出、肥水管理粗放、全程机械化比例偏低等因素导致的棉花生产成本高、棉农植棉效益下降等问题,分析了实现棉花生产机械化和轻简化转型升级的途径,总结了新疆棉花全程机械化机艺融合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精量精准播种、种植模式、深松、水肥药一体化、化学调控、无人机飞防、化学脱叶、机械采收、秸秆还田与残膜回收等各项技术,以期为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先导和引领示范。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与棉花间套种植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是徐淮地区大蒜、洋葱与棉花立体种植模式的有益补充,通过对该模式技术的集成和示范,介绍了徐淮地区马铃薯与棉花间套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生产技术,该模式利用马铃薯与棉花共生期短且共生期互相影响小的特点,既能解决土地冬闲问题、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作物总产量,又能提高种植者收益,巩固棉花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8.
中棉所12在巴楚县推广获得成功②吴大虎新疆巴楚县种子站843800巴楚县地处南疆棉区,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全县现有耕地4万hm2。常年棉花种植面积2.3万~2.6万hm2,是新疆重点产棉县。1994年前,已多年种植苏联108夫大铃棉品种,由于种植年代久...  相似文献   

9.
选取16份在黄河流域棉区(山西省运城市)多年选育已稳定纯合的高代棉花品系,研究其在新疆植棉区种植后的铃重、衣分和纤维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为后期开展引种试验及品种选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大多数山西选育的棉花材料在北疆早熟植棉区和南疆早中熟植棉区种植后铃重和衣分增加;除个别棉花材料外,大部分山西棉花材料在新疆植棉区种植后的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伸长率、马克隆值、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降低,纺纱质量下降。因此,纤维品质的下降可能是阻碍山西棉花材料在新疆早熟及早中熟植棉区示范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建议在将山西棉花材料引种到新疆时,选择纤维品质较优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疆阿克苏地区机采棉面积的激增,棉花质量出现下降,存在颜色级下降、长度偏短、成熟度不够等现象。为全面了解阿克苏地区棉花纤维品质变化情况及成因,阿克苏地区农业农村局组织有关人员深入植棉县(市)种子管理站、种业企业、棉花加工企业、棉纺企业、种植大户开展调研。结合调研分析,认为影响棉花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品种、种植管理、采收、收购和加工工艺等,并从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大优质棉花品种选育与管理,开展配套生产技术研究与规范棉花种植管理,规范棉花采收、加工行为,强化棉花质量监督检查,合力打造品牌棉花,促进信息互联互通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对提升该地区棉花质量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青爽 《中国棉花》2008,35(4):34-35
河北产棉区人口多耕地少,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棉田实行问套复种,更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经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河北省深州市总结并筛选出了生产上技术成熟、便于推广、效益明显的棉田间套高效作物栽培模式,即棉花-西瓜双膜种植和棉花-绿豆间作种植.  相似文献   

12.
)1 1月 1 3日讯 :新棉收购以来 ,各地的价格不一 ,由于一些地方私商争购棉花 ,价格攀升快。近期在新闻媒体的呼吁和工商部门的查处下 ,各地的收购价格略有下降。山东省从 1 0月底~ 1 1月初 ,棉花收购价普遍下降 ,如德州地区、济南市和聊城市每公斤子棉为 4.4元 ,较前一段平均每公斤子棉下降了 0 .2元。但由于阴雨天气 ,收购的棉花水分偏高。新疆棉花进入内地价格低 ,因而销售情况不很好。棉农的意向明年继续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 ,有关人士希望国家尽快出台 2 0 0 0 /0 1年度的棉花收购政策。湖南省沅江市主要种植湘杂棉 2号 ,亩产子棉 1 75…  相似文献   

13.
浅析影响棉花单产因素及科技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兴棉、提高单产、增加效益,是保持我国棉花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但21世纪以来,石首市棉花单产由10年前的1359kg·hm-2下降到1323kg·hm-2。原因何在?笔者就此进行了调查研究。1影响棉花单产因素1.1种植密度不足。当前由于杂交棉的大面积推广,个别种子经销商夸大其词地宣传杂交棉的个体优势,导致自杂交棉推广应用以来,石首棉花种植密度从1995年的每公顷4.36万株下降至2005年的2.59万株,减幅40.7%。由于种植密度过稀,导致棉花投肥量增加、生产风险性加大、棉花的品质和产量下降。据历年农户调查资料显示:棉花公顷平均物质投入由19…  相似文献   

14.
王力  温雅 《中国棉花》2015,42(9):4-8
主要从新疆目前棉花品种种植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棉花品质下降及棉种流通市场无序的深层次原因,力图提出改善新疆棉花品种种植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江西平原洲地棉花矮密早试验初报①方胜树江西彭泽县棉花研究所330066毛超俊江西省棉花办公室330046为了挖掘现有耕地潜力,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经济效益,探索适合平原洲地植棉创高产的新路。1996年按照省棉办的部署,借鉴新疆棉花“矮密早”的栽培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由于植棉比较效益降低,棉花种植面积呈萎缩态势。因地制宜创新棉作制度和提升棉田耕地质量,构建高效的棉饲连作产业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益,是稳定棉花生产的重要举措。鲁北植棉区尝试棉饲连作模式,提高了种植效益,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效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以来豫东地区棉花产业受到金融危机、打工经济、生产资料涨价、机械化程度低、灾害性天气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植棉面积大幅下滑,单产下降,总产减少。由于2011年受自然灾害和价格的影响,豫东地区的棉花种植可能会经历又一次  相似文献   

18.
1博州主要病虫演化趋势 多年以来,由于受到气候、耕种方式、棉花品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新疆博州棉花种植受到病虫害的危害较为明显.不同时期棉花主要病虫的发生、病虫的种类具有显著的不同,主要病虫的演变呈现出以下规律. 1.1棉叶螨和棉花蓟马发生较重 近年来,博州地区棉叶螨、棉蓟马上升为主要害虫,尤其是后者,无论是从发生面积,还是从造成危害程度来看,均呈现出逐年加重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环洞庭湖植棉区包括鄂中南和湘北地区,也是我国最大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光照充足、温度高、无霜期长、雨量充沛,非常适合棉花生长发育,一直是长江流域棉花主产区之一。近年来,由于棉花价格低、市场疲软,伴随劳动力价格上涨,植棉效益不断下降,棉花种植面积逐步减少。为了稳定和恢复该区的棉花生产,在棉花生产中必须采用省工、节  相似文献   

20.
新疆巴州作为我国棉花的重要生产区域,其棉花产业及其经济效益为国家建设和当地乡村振兴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作为重要资源,伴随产生的大量棉花秸秆却没有被利用,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对新疆巴州地区棉花秸秆利用情况的调研,并结合巴州实情,分析了棉花秸秆的燃烧环境负荷及其产业化利用形成的环境经济效益,提出了产业化利用的具体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化利用具有显著环境经济效益,同时能够减少秸秆直接燃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