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枣缩果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症状与危害:缩果病是我国各大枣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缩果病的枣果首先在果肩或胴部出现黄褐色不规则色斑,进而果皮出现水渍状,土黄色,边缘不清,后期枣果皮变为暗红色,收缩,且无光泽。果肉病区由外向内出现褐色斑,土黄色松软。病果吃起来味苦。果柄变为褐色或黑褐色。整个病果瘦小,于成熟前脱落。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缩果病的发生对枣果和枣叶片中的MDA、PPO、CAT和PAL活性的影响,测试了发病与不发病的枣树中的叶与果中MDA、PPO、CAT和PAL活性,结果表明:MDA活性整体式呈上升趋势,病叶均大于健叶;在新郑灰枣枣果中,MDA活性呈下降趋势,而且病果均大于健果;在新郑灰枣中,病果和健果的PPO活性均是上升趋势,到完熟期达到高峰,且病果一直高于健果;在扁核酸中病果的PAL活性一直高于健果。  相似文献   

3.
枣树锈病属担子菌门真菌,只为害叶片,发生初期叶片背面散生黄褐色不规则突起,既病原菌的夏孢子堆,如不及时防治,将造大量落叶,枣果失水,皱缩或脱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枣缩果病防治药效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枣缩果病又称铁皮病、黑腐病、干腰病等,枣产区均不同程度发生,在唐县枣缩果病一般在7月中旬发病,8月中旬至9月上旬发病严重。病菌侵入枣果后,常引起果腐和提前脱落,发病初期在枣果肩部出现淡黄色晕环,并逐渐扩大,稍凹呈不规则淡黄色病斑,果肉土黄色,外果皮暗红色,无光泽,果柄暗黄色,提前形成离层而脱落,病果小、皱缩,组织呈海绵状坏死,味苦不堪食用。给农民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从而困扰着果农发展枣树的积极性。为探索一种治疗枣缩果病的最佳药剂,2003年我们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发掘枣缩果病菌可能存在的潜在寄主,为探究枣缩果病的初侵染来源寻找突破口。[方法]用gfp标记的枣缩果病初侵染互隔链格孢菌CN193菌株(CN193::gfp)的孢子悬浮液,以刺伤和无伤两种方式,接种选自枣园周围栽植的番茄、烟草、苹果、梨、毛白杨和加杨,然后,将发病部位病健交界处的组织置于加有10μg·mL~(-1)潮霉素B的PDA培养基上培养,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病组织和从各寄主上分离获得的病菌菌丝。[结果]刺伤接种7 d后,除烟草外,其他刺伤的材料均发病,发病率依次为番茄果实45.8%、苹果果实79.2%、苹果叶片75.0%、梨果实56.3%、梨叶片52.1%、毛白杨叶片66.7%和加杨叶片54.2%;无伤处理的仅番茄发病,其他材料和对照组均未发病。番茄病部组织的荧光清晰可辨;在发病的番茄果实、苹果果实和叶片、梨果实和叶片、毛白杨和加杨离体叶片病部组织分离后长出的菌丝中,均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荧光。[结论]枣缩果病菌能成功侵染番茄、苹果、梨、毛白杨和加杨,并可使各寄主植物产生与番茄黑斑病、苹果褐纹病、梨黑斑病和杨树叶枯病相同的症状,推断番茄、苹果、梨、毛白杨和加杨为枣缩果病菌的潜在寄主,扩大了枣缩果病菌初侵染来源的范围,为进一步开展枣缩果病的防治拓宽了渠道。  相似文献   

6.
一、枣锈病 (一)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部,严重时也危害果实,导致叶片提早脱落,影响光合产物的积累,使树体营养储备不足。发病初期,叶片背面散生淡绿色小点,逐渐变为淡灰褐色或黄褐色,病斑突起,发病先从枣树下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7、8月份叶片开始脱落。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生产中枣树的硼营养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灰枣为研究对象,叶面喷施5种质量分数(0.1%、0.2%、0.3%、0.4%、0.5%)的硼肥,测定枣树不同生育期叶片和枣果的不同形态硼含量及成熟期果实品质指标。【结果】叶面喷施硼肥对枣树叶片和果实中水溶态硼和半束缚态硼含量的影响大于对束缚态硼含量的影响,喷施适宜浓度的硼肥能够显著促进枣树对硼元素的吸收利用,而喷施过高浓度的硼肥抑制枣树对硼元素的吸收利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枣果的蛋白质含量在白熟期与叶片的3种形态硼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枣果的横径、单果质量在膨大期与叶片的半束缚态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枣果的维生素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与叶片及枣果的3种形态硼含量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相关性。不同浓度硼肥处理均不同程度增加了枣果的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其横径、单果质量,其中喷施0.3%的硼肥处理的枣果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33.98%,较对照增加了16.76%,其横径、单果质量、维生素C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1.76%、21.13%、6.09%。【结论】喷施一定浓度的硼肥,能够显著提高枣树叶片和枣果不同形态硼的含量,并且能够...  相似文献   

8.
枣树不同时期叶片氮、磷、钾含量与产量、品质的关系分析表明,6月份叶片含氮量与产量的关系密切,其它未表现出显著性相关。叶片含磷量对枣果品质影响不大,而氮、钾含量与枣果还原糖、总糖、蛋白质关系则较密切。枣果Vc含量与叶片氮、磷、钾含量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梨锈病 ,又称赤星病 ,俗称“羊胡子”,是危害梨树比较普遍的一种病害 ,侵害部位主要是叶片、叶柄、新梢、幼果等 ,病害能引起早期落叶 ,严重时引起叶片枯死 ,影响树势。果实受侵害造成畸形 ,不能食用。1 症状梨叶发病初期 ,在叶片正面产生有光泽的橙黄色近圆形的小斑点 ,后逐渐扩大为病斑 ,表面密生针头大的橙黄色小粒点 (性子器 ) ,分泌淡黄色粘液 ,粘液干后 ,小粒渐变为黑色。病斑背面逐渐隆起 ,正面微凹陷 ,不久在隆起部生出初为淡黄褐色 ,后变为淡灰色的毛状物 (锈子器 ) ,长约 5~ 6 mm。毛状物破裂 ,散出大量黄褐色粉末 (锈孢子 ) ,…  相似文献   

10.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测定了枣花期和果实生长发育期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在枣叶、枣果和枣落果中的含量,分析了这些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对枣果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果实生长发育期,枣果中GA含量高于同期枣叶和落果中的含量,保证果实生长和碳同化物向果实转移,随GA含量迅速提高,枣果开始快速生长.枣果发育期内IAA含量有两次低谷期,枣花受精后,幼果中IAA含量开始下降,5月20日前后为其第一个低谷期,含量为1.71μg/10gFW,其后含量开始回升,6月20日前后为其第二个低谷期,含量为2.58μg/10gFW,此时与叶片中IAA含量差异最大.ABA含量在枣叶和枣果中含量很低,因此枣座果后,幼果中低含量的IAA和ABA不利于枣胚的发育,导致胚早期败育,造成大量落果,7月10日后,枣果中较高的ABA有利于果实中物质转化和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内源IAA、GA和ABA的平衡作用有利于枣果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枣粘虫是近年来危害我省枣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以幼虫危害叶片和果实,严重时将叶片全部吃光,使枣果脱落,造成绝收。本人根据三年来的防治试验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 枣粘虫又名包叶虫、粘叶虫,各枣区均有发生。此虫在我省一年发生三代,以蛹在树皮裂缝内越冬。第一代幼虫发生盛期在5月上旬,时值展叶至枣吊长到2寸左右。幼虫吐丝将1—2片嫩叶粘合一起成饺子形,藏在里面啃食叶肉,随着幼虫长大粘缀的叶片也增多。老熟幼虫在卷叶内结茧化蛹。第二代幼虫发生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此时正是花期及幼果期,幼虫不仅危害叶片,还可危害果实。8  相似文献   

12.
该文研究了枣果采收前后,不同的管理水平导致叶片不同程度提早脱落,对翌年枣树生长发育及枣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微的落叶(30%以下)对枣树翌年生长发育及枣果产量影响不大;随着落叶率的增加,枣树翌年新生二次枝长度、枣吊长度、枣叶面积等生长指标及每吊花数、果数、座果率、单果重明显降低,枣果的成熟度加快,枣果产量和质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3.
1病害症状赤星病病菌主要侵染苹果树的幼嫩组织。1.1幼叶受害开始在叶片正面出现橙黄色、有光泽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病斑,病斑中央橙黄色,边缘淡黄色,表面密生橙黄色针头大小的小粒点,天气潮湿时,其上溢出浅黄色粘液,粘液干后小粒点变成黑色。病斑组织逐渐肥厚,正面微凹陷,背面凸出并生出淡灰褐色毛状物,毛状物先端破裂,散出黄褐色粉未,病斑以后逐渐变黑枯死,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  相似文献   

14.
枣叶壁虱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叶壁虱在河南省新郑、西华、灵宝等枣区都有发生,河北、山西等省枣区也有分布。主要危害枣树和野生酸枣的芽、叶、花、果及嫩梢等器官,尤以芽、叶、果受害最重。枣树芽受害后,常延迟展叶抽条。叶子危害初期叶色灰白故有银叶病、灰叶病之称。受害的叶肉增厚质脆,后期叶缘两侧向内纵卷,影响光合作用。花受害后雌雄蕊发育不良,造成落花落蕾。受害的果实常形成畸形果,个别靠果顶部分有果锈。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枣实蝇引诱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枣实蝇行为学研究入手,以“Y”型嗅觉仪分别测试了枣实蝇对红枣和杏两种寄主植物不同新鲜器官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枣实蝇成虫对寄主植物枣和杏不同器官的选择性表现出一定差异。雌虫对枣果的选择性比叶片和花的要强(P<0.05),对枣果、枣花、叶片三者的选择率分别为35%、25%、22%;从枣果不同发育期(青果期、半红期、全红期)的选择性来看,雌虫对半红期枣果的选择性最强,选择率为38%,青果次之,为35%。而雄虫对枣花的选择性较强,选择率为38%,半红期枣果次之,为32%。枣实蝇对杏树不同器官的选择性来看,对果实的选择性比叶片的选择性要强(P<0.05),从杏果(青果、熟果)不同发育期的选择性来看,雌虫对青果的选择性最强,选择率为30%,熟果次之,为28%。雄虫对熟果的选择性较强,选择率为28%,与青果、叶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同一性别不同生理状态的成虫对寄主植物不同器官的选择性表现出一定差异,性成熟的成虫比未性成熟的成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要强。性成熟的枣实蝇雌成虫对半红期枣果的趋性强于枣花与叶片  相似文献   

16.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果树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方针。作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能保证李树健壮、丰产。对于所有的病害,首先要以预防为主,弄清致病菌的种类、发病规律,适时喷药,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李子红点病是李树主要的病害,下面就其为例。 1李子红点病症状   李子红点病属于真菌病害,危害李树及李属植物的叶片和果实。发病初期,侵染叶片,在叶面上产生橙黄色、稍稍隆起的圆形小斑点,边缘较清晰,随着病斑的扩大,颜色变深,病部叶肉也随之加厚,其上密生深红色小粒点。后期叶正面凹陷,背面凸起,上面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  相似文献   

17.
<正>枣烂果病一般分为3种类型,即浆烂型、黑疔型和褐皮型。枣树浆烂病表现为枣果实病斑初为红色水浸状小点,迅速扩大形成侵染点明显的红色病斑。有的表面有明显轮纹,多数病斑表皮下散生黑色小点,病组织土黄色至  相似文献   

18.
一、二斑叶螨的危害。二斑叶螨主要为害桃树,对梨树,葡萄,杏,山楂等危害也比较严重。二斑叶螨以若螨,成螨聚集在果树叶片的背面刺吸汁液,危害轻时,受害叶片失绿,呈浅白色;危害严重时,叶片焦枯脱落;虫口密度大时,在叶片背面结一层白色丝网或在新梢顶端群虫集结呈球状。  相似文献   

19.
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对‘骏枣’枝梢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控制枣树的旺长,科学调节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为红枣生产中合理利用矮壮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6年生‘骏枣’为试材,就喷施低浓度(100 mg/L)、中浓度(133 mg/L)、高浓度(200 mg/L)的矮壮素对‘骏枣’枝梢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进行试验,调查不同浓度矮壮素处理的枣吊长度、节间长度、叶片数与结果性状指标(枣吊结果数、单果质量、制干率)和枣果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喷施不同浓度的矮壮素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其枝梢的旺长,提高果实品质。喷施矮壮素60 d后,3个浓度的矮壮素处理与对照间枣吊增长量和叶片数都呈极显著性差异,其枣吊增长量的大小顺序为CK(喷清水)低浓度(100 mg/L)中浓度(133 mg/L)高浓度(200 mg/L);矮壮素处理的叶片数,中浓度处理与低浓度、高浓度处理间均呈显著性差异;高浓度和低浓度处理的单果质量与对照的相比分别高13.03%和8.19%,且与对照间均呈极显著性差异;高浓度处理的制干率最高,与对照间呈极显著性差异;枣果的酸度和Vc含量受矮壮素的影响最大,其变异系数分别为8.79%与19.81%。就品质指标而言,喷施高浓度矮壮素的效果最佳,明显地提高了枣果中的Vc含量,降低了枣果的酸度,提高了枣果的品质。【结论】喷施200 mg/L的矮壮素的效果最佳,能够促进叶片和果实的生长,显著抑制骏枣枣吊的生长,缩短枣吊的节间长度,增多枣吊结果数,增加单果质量,提高枣果中的Vc含量,降低枣果的酸度,提高枣果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正> 枣龟甲蜡介壳虫,俗名枣虱子属同翅目,坚介壳虫科。危害寄主广泛,包括42个科,近70种植物。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省枣区普遍发生。一般危害1-2年生枝条及叶片,树常因其若虫排泄的糖液引起霉病的发生,造成枝、叶、果变黑、干枯、脱落,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历年来,枣区群众对此害虫的防治抓不住关键时机,结果浪费了人力、物力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