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安徽省六安地区5个规模化猪场采集48头患有子宫内膜炎病猪子宫分泌物,分别进行致病菌分离鉴定,共分离细菌52株,检出率为108%。分离到的细菌有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它们分别占总检出菌株数的36.5%、30.8%、19.2%和7.7%、5.8%。对分离的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进行了抑菌试验,两种细菌均对头孢曲松、氟苯尼考、先锋霉素等药物敏感性较好,对部分药物出现严重耐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弄清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种类和数量。[方法]本试验对张掖市百万头肉牛基地患子宫内膜炎的60头母牛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从60份样品中分离出8种共计174株细菌。对所有分离株进行10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恩诺杀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卡那霉素、氟苯尼考均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敏感: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氟苯尼考均对蜡样芽孢杆菌、三种葡萄球菌和两种链球菌敏感。[结论]说明在实践中需要采取综合预防和治疗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规模化猪场经常出现的问题。引起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是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它们侵入到母猪的子宫内膜表层或者深层从而引起子宫炎症。该疾病主要发于经产母猪,次要发于后备母猪。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某规模化猪场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类型及筛选可用于临床的敏感药物,试验对该猪场的4头母猪子宫脓液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4份脓液中共分离到4株细菌,经培养特性、生化鉴定和动物试验鉴定为溶血性不动杆菌1株、铜绿假单胞菌1株、产碱杆菌2株,且均有较强的致病性;15种药物中,溶血性不动杆菌仅对先锋霉素、头孢氨噻和痢特灵高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和产碱杆菌对左氧氟沙星、氟哌酸和恩诺沙星高度敏感,对其他药物的敏感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母猪繁殖过程中的主要疾病之一,常导致受胎率不高,繁殖率低,死胎多,产后母猪食欲不好,少奶,乳猪发生黄白痢等诸多疾病。如果发展成顽固性子宫内膜炎后,还会增加生产母猪淘汰率。据调查,在工厂化养猪生产中,因子宫内膜炎淘汰的母猪占淘汰生产母猪的60%以上。本人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就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诊断要点、治疗预防措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母猪的子宫内膜炎是由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营养性等多种因素所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细菌性子宫内膜炎,如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细菌感染,以两种以上菌感染为多见。在规模化猪场由于子宫内膜炎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增加。防治母猪子宫内膜炎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母猪繁殖过程中的主要疾病之一,常导致受胎率不高,繁殖率低,死胎多,产后母猪食欲不好,少奶,乳猪发生黄白痢等诸多疾病.如果发展成顽固性子宫内膜炎后,还会增加生产母猪淘汰率.据调查,在工厂化养猪生产中,因子宫内膜炎淘汰的母猪占淘汰生产母猪的60%以上.本人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就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诊断要点、治疗预防措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规模化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规模化猪场普遍发生的疾病,尤其以夏季为甚。为了提高对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本试验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即应用中草药水剂(主要成分为淫羊藿、益母草、红花等)、复方左旋氧氟沙星(含甲硝唑)对母猪子宫内膜炎进行了综合治疗试验。治疗50头病猪,治愈38头,1个疗程的治愈率达到76%,比传统治疗方法提高了5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母猪的子宫内膜炎是由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营养性等多种因素所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细菌性子宫内膜炎,其中以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细菌感染,以两种以上的感染为多见。在规模化猪场由于子宫内膜炎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增加,已经引起规模化猪场领导层的重视,防治母猪子宫内膜炎势在必行。 1 病因  相似文献   

10.
李书 《当代畜牧》2023,(11):106-107
子宫内膜炎是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高发病,常给生猪养殖场造成严重损失。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规模化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母猪子宫内膜炎致病分离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头孢噻呋、林可霉素对大肠埃希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均为高度敏感;红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对以上3种细菌均为低敏感。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将南平市某种猪场90头子宫内膜炎病猪进行分组治疗试验。将90头母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30头母猪,治疗组A,用药敏试验敏感药物头孢噻呋进行治疗;治疗组B,用药敏试验敏感药物林可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组C,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做为治疗对照组;另外选择30头健康母猪做为健康对照组。治疗试验显示,母猪子宫内膜炎用敏感药物治疗有效,且治愈后的母猪受胎率、产仔数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两例确诊为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的犬进行了病原的研究。用阴道采样法采集子宫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生化鉴定,结果第1例因连续使用抗生素,而分离不到细菌;第2例分离到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犬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对临床使用较多的青霉素和链霉素有很大的耐药性,而对头孢唑啉、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药物较为敏感,为临床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福建省南平市6个规模化种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调查研究发现,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较高,平均高达23.6%,对生产的影响较大。发病率与不同的胎次、季节有明显的关系,同时与不同猪场的饲养生产管理水平有较大关系。饲养生产管理水平高,发病率相对低些,反之则发病率稍高,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采集10头已确诊临床型奶牛子宫内膜炎患牛的子宫内容物,通过需氧和厌氧培养,根据细菌形态学及细菌生化特性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分离鉴定出3种27株细菌,分别为溶血性链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感染率为100%,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率为70%,非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率为30%。链球菌中,缺陷乏养球菌、毗邻乏养球菌和粪肠球菌所占比例较大。10份样品均分离到细菌,感染率为100%,其中绝大部分为多菌种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5.
试验以腹泻仔猪肠道为试验材料,对其肠道内容物进行细菌学检查及分离,对从肠道内容物分离得到的优势菌进行形态特征、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分子鉴定,判定为大肠杆菌。此菌株对供试的小白鼠有致病性,测其LD50为1.26×107 CFU/只。菌株对供试的氧氟沙星等敏感;对庆大霉素等中度敏感;对林可霉素等耐药。推断此菌株是导致仔猪腹泻致死的主要病原菌。利用病死猪肠道制作自家苗,给产前母猪注射,其后代仔猪腹泻率大幅降低。研究弄清了四川某猪场仔猪腹泻的原因,减少了猪场的经济损失,也为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定参考,为临床早期合理用药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6.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原分离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和掌握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猪场猪子宫内膜炎的情况,取母猪的子宫内容物分别采用显微镜观察法、鉴别培养法和生化试验方法,鉴定出有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这四种细菌,并将鉴定出来的细菌做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敏感,对链霉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苯唑青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噻肟钠耐药;沙门氏菌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头孢噻肟钠敏感,对链霉素、阿米卡星中度敏感,对青霉素、苯唑青霉素产生耐药性;大肠杆菌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头孢塞肟钠敏感,对链霉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苯唑青霉素耐药;中药复方制剂对体外抑菌试验有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对山东省4个大型奶牛场的60头子宫内膜炎患牛进行调查、采样,并用常规方法对细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共分离到细菌59株,其中分离率最高的是埃希氏大肠杆菌10株(16.95%)、葡萄球菌属8株(13.6%)、芽孢杆菌属6株(10.2%)、链球菌属5株(8.5%)(其中溶血性链球菌2株)、棒状杆菌属5株(8.5%)、不动杆菌属5株(8.5%)、双球菌5株(8.5%)、肠杆菌属4株(6.8%)、沙门氏菌3株(5.1%)、克雷伯氏杆菌属2株(3.4%)、耶尔森菌属2株(3.4%)、摩拉杆菌属1株(1.7%),而且分离到了梭菌属3株(严格厌氧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致病菌对喹诺酮类药物、阿莫西林、土霉素及氨苄青霉素等耐药率较高,而对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则较低。  相似文献   

18.
以某湖羊场发生的乳房炎病例为对象,通过细菌分离鉴定及生化试验,并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确定主要致病菌及其耐药特性,为该场湖羊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试验共分离得到30株细菌,其中葡萄球菌8株,占26.7%;大肠埃希菌22株,占73.3%。检测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导致该场湖羊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这两种病菌对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和多西环素高度敏感,而对阿莫西林、大观霉素和培氟沙星等有耐药性。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针对该羊场湖羊乳房炎的相应治疗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病因复杂,难以防制,给奶牛饲养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通过对某奶牛场的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从105份样品中共分离出76株细菌,经培养特性、染色镜检、生化鉴定等试验,鉴定出无乳链球菌58株,占分离菌的76.32%;大肠杆菌18株,占分离菌的23.68%。本试验结果表明,无乳链球菌是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其次是大肠杆菌。这为奶牛乳房炎的防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