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松落针病与红松生物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Lophodermium maximum B.Z.He.et Yang引起的红松(Pinus koraensis sieb.et zudd.)落针病,在我省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较为严重地威胁了红松人工林的生产。本文通过主要林分因子大致相同的三块典型样地51株调查生物量的样木、11株解析木样木、39株标准木样木,研究由红松落针病的为害而造成的不同患病级间的生物量损失与材积损失。得出,林木因落针病所引起的损失是一整体的动态损失,是一个以时闭(年)为系数的累积变量。同时拟合出各患病级林木的器官生物量方程,对防治森林病害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疏伐与修枝对人工红松果材林生长与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强度的疏伐、修枝处理,以期找到合理的人工林改建果材林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红松的蓄积量和结实量均为不进行疏伐(CK)<20%强度疏伐<35%强度疏伐<50%强度疏伐;结实品质50%强度疏伐明显优于其他强度的疏伐;修枝可以促进红松的生长结实。适当强度的疏伐、修枝有利于红松人工林的生长结实。  相似文献   

3.
红松人工林林木直径生长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辽宁省草河口人工林红松(Pinuc Koraiensis Sieb.et Zucc.)为试材,采用自制的树干径向生长测微仪及数量化理论的方法,研究了气温、相对湿度、地温、降雨量和光照时间等气象因子与红松林木直径生长量的相关性,并获得了它们的相关方程式。  相似文献   

4.
浅析东北珍稀树木红松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红松既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同时也是东北地区极为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近年来,随着红松人工林生产条件的改变、林分组成面积的变化以及人类干预活动的增加,红松人工林病虫害的种类也随之增多,其危害正日益突出。因此,要不断对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种类以及防治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的营林治理技术措施进行思考和研究,以加强红松病虫害的防控管理和红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一、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种类  相似文献   

5.
正确地评价森林立地质量和恰当地划分森林立地类型是科学造林、合理经营森林、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文章为帽儿山红松人工林立地研究之二,在划分了红松人工林立地类型的基础上,又对其立地质量进行了评价。采用数量化多元分析方法,建立了红松人工林优势高与土壤类型、A层厚度、坡向、坡度、坡位、海拔、土壤厚度7项立地因子的数量化回归模型。其复相关系数(0.788 3)达极显著程度。可用于帽儿山地区红松人工林立地生产力预测。所编制的“帽儿山红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表”给出了帽儿山红松人工林立地等级的得分区间,藉此。可将帽儿山红松人工林13个立地类型评为好、较好、差三个等级。  相似文献   

6.
红松人工林单木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前言 红松(Pinus koraiensis)在我国进行人工栽培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但大规模发展红松人工林是在解放后才开始的,现有红松人工林多处于幼龄阶段。如何更好地经营管理红松人工林,使其达到速生、丰产、优质,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用单木生长模型模拟林分生长的方法(简称为单木法)对研究森林的经营管理特别有效、为了使单木法在我国也能得到充分应用,本文以红松人工林为对象初步对单木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天然红松林的大量消耗,红松人工林面积的不断增加,红松病虫害的危害也日益突出。因此,在红松人工林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有必要深入了解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危害情况,提出行之有效的营林治理技术,提高红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水平。本文分析了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种类,并对防治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的营林治理技术进行了相应的探讨,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以黑龙江省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old et Zuccarini)人工林主要分布区域的标准幼龄林(初植密度2 500、3 300株/hm2,地位指数12、14、16 m)为研究对象,利用韦布尔(Weibull)函数预测株数保存率为85%时不同立地指数的红松人工林在10 a时的直径分布;依据红松人工林幼龄标准林分数据,利用人工红松单木-林分基础模型和球果模型构建的林分模拟器对标准林分进行生长模拟,在传统经营优化模式中嵌套单木造材优化,构建单木造材优化嵌入传统林分经营优化中的红松人工林精准经营模式(简称“精准林分经营优化模式”);以木材和球果总净现值最大为目标,对比精准林分经营优化模式、传统林分经营优化模式的差异,分析造材优化对林分经营优化结果、林分经营措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约束间伐强度和固定下层伐的条件时,与传统经营优化模式相比,精准林分经营优化模式使总经济效益提升6.5%~9.1%。立地条件越好,精准林分经营优化模式对木材净现值增长率、年均木材产量、主伐时林分平均胸径的增量影响越显著,而对年均球果产量、球果净现值增长率的增量影响较小。在...  相似文献   

9.
作为主要人工林树种之一,红松人工林在推广种植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单一林分下红松人工林稳定性差,生物多样性低,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十分严重。本文对红松人工林常见病虫害进行详细介绍,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对东北地区的红松人工林造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人工林与天然林红松木材力学性质在幼龄材与成熟材中的差异。所有力学性质在红讼幼龄材与成熟材中反映的基本趋势是:天然林红松力学性质高于人工林红松。其中,红松幼龄材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和冲击韧性4项指标,天然林红松与人工林红松的差异达0.01水平显著,其次弦切面硬度和弦向横纹抗压强度差异达0.05水平显著。红松成熟材的绝大多数力学性能指标天然林红松与人工林红松的差异也达到0.01水平显著,并且天然林红松力学性质高于人工林红松的基本趋势在红松成熟材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杨树是我国造林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树种之一。本文针对杨树主要病害杨叶黑斑病、杨树烂皮病、杨树溃疡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林业基层单位在杨树病害的防治中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以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皆伐迹地上不同时期营造的红松人工林(林龄分别为26、37、49和62年生,阔叶红松原始林为对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0~20 cm土层范围内土壤总有机碳、总氮、水解氮、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质量分数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了红松人工林植被恢复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不同恢复时段红松人工林土壤总有机碳、总氮和水解氮质量分数表现出随着人工恢复的时间而增加的趋势,62年生红松人工林土壤全氮质量分数与红松原始林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且下层土壤总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高于红松原始林(p0.05),表明人工植被恢复超过60 a时土壤总有机碳和全氮质量分数即可得到有效恢复并接近红松原始林水平;土壤颗粒有机碳质量分数与总有机碳的关系极为显著(p0.01),表现出虽然人工林植被土壤颗粒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低于红松原始林(p0.05),但随植被恢复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的一致性规律,可以认为土壤颗粒有机碳质量分数可作为定量表征红松人工林植被恢复引起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变化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根据人工林和天然林红松的管胞长度、生长轮宽度、生长轮密度和晚材率等性能指标的测试结果,采用最优分割法分析得出:人工林红松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限为15a,天然林红松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限为35a。通过人工林和天然林红松解剖、物理性质的比较,总体上表现为幼龄材性质低于成熟材,人工林材性劣于天然林。  相似文献   

14.
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我国珍贵的用材树种。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是红松的天然分布区,也是主要的红松造林地区,已成林的红松人工林占东部地区造林面积的百分之五,今后将提高到百分之二十至三十,逐步形成我国珍贵的大面积红松人工林。随着对人工林生态效益及全树利用研究的不断发展,有必要以重量作为计量的指标,全面测定、评价这类林分的生产力。本文对东部地区红松人工林现存量及生长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单木及林分的估测方法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并探讨了林分现存量的预报模型,以期为制定正确的经营技术措施提供有效的林木测算技术及有关数据。  相似文献   

15.
温带森林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季节动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温带森林土壤(红松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原始红松椴树混交林、原始红松枫桦混交林及白桦天然次生林5种林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5种林型不同土层(A0、A1、B层)NH 4-N、NO-3-N、有效氮含量季节性动态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型A0层NH 4-N与有效氮含量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其变化规律为6月和8月较低,9月最高.各林型土壤NH 4-N、有效氮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NO-3-N含量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各土层时空变异性强,季节变化趋势差异性大;红松人工林、红松椴树混交林和红松枫桦混交林各土层土壤NH 4-N、NO-3-N、有效氮含量季节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6.
运用真菌学、森林病理学与群落生态的基本研究方法,对红松干 真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经分离培养获得干栖真菌40属(种)、干栖真菌群落的种群组成种类类随着红松干部高度的升高趋于减少,在健康红松下冠层的老枝上分离获得了流获得了流脂溃疡病病原菌,表明该病害是潜伏侵染性病害。  相似文献   

17.
正红松是东北地区极具生态价值的主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也是东北主要用材林树种之一,近年来随着人工林面积的不断增加,人为干预增多,红松林分组成及生产条件发生改变,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加重了红松病虫害的发生。红松相较于其他造林树种,人工林稳定性差,生物多样性低,病虫害的种类多、危害重、发生面积大,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针对以上情况,深入了解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不断提高对人工林的管理水平,通过一定的营林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梢斑螟(Dloryctria mongolicella Wang et sung)是国内近年来新发现的蛀干害虫,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地区,国内仅知为害樟子松(Pinus syvestris)。1984年在吉林林学院实验林场(吉林省蛟河县)的红松人工林内首次发现此虫为害,受害率达11%。该虫一年一代,以幼虫在树干或侧枝韧皮部蛀食为害,侵入途径与红松疱锈病、整枝、虫害等各种伤口有密切的关系。受害部位大量流脂,致使树势衰弱,易披风折、枯死。天敌有螟虫长距茧蜂[Macrocentrus linearis (Nees)]、寄蝇(学名待定)等。  相似文献   

19.
杨树病害是影响杨树生长的重要因素。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吉林省白城地区杨树人工林发生普遍、为害严重且防治较为困难的主要病害为杨树烂皮病、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杨树灰斑病、杨树黑斑病、杨树破腹病。并总结了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病害发生规律的研究表明,在我国北方广阔地域内营植和发展红松人工林,必须采取阳坡造林、阴坡因地制宜营造混交林、小块状分散造林、幼林抚育,特别是实行林木下部枝条的有步骤修剪等系列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