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准确判断池塘养殖鱼类是否健康,及时诊治鱼病,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 1注重现场调查 首先是对养殖水域的水环境和周围环境状况进行了解。在有鱼病发生的水域,要了解底泥、水质、水温和水色变化等情况;了解是否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养殖水域。再要了解饲养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前甲鱼(鳖)养殖多采用的是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方式,池塘载鱼量大,水质环境差,发病率较高,养殖效益低。解决水质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频繁的换水。但过多换水带来了诸多弊端,水环境的频繁变化使甲鱼多处于反复适应状况中,对摄食生长极为不利。作为最理想的甲鱼养殖模式应是生态养殖,养殖环境应是洁净的水体,适宜的泥沙底质和水温。  相似文献   

3.
<正>鲍鱼肌肉发达、细嫩可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我国自古以来就把鲍鱼列为海产"八珍"之冠。鲍鱼工厂化养殖采用立体、高密度、流水、充气等精养方式,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水环境可控制、占地少、便于集中管理、养殖效益高等优点。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养殖生产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广大养殖业者参考。1海区选择建场时首先要选择水质条件良好、水质清新、透明度较大且常年相对稳定的海区,无生活及工业污水排入,底质以  相似文献   

4.
<正>1前言伴随着水产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养殖区水质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养殖区海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养殖产品的品质,因此合理、综合的评价养殖区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养殖产品的质量。养殖水质评价是指对某一水域水环境因子的分析,依据相应的标准对其水质优劣状况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对养殖区水质状况的评价,能够掌握养殖区水质的污染现状,以及超标的环境因子,为养殖区海水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合理的评价,找出影响水质的因素,并做适当调整,以其改善水质、保证养殖区产出养殖产品的高产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平塘县大闸蟹养殖始于2011年,初次引种1万只,养殖面积1.13hm^2,当年试验即取得成功。2012年开始规模化示范养殖,目前大闸蟹养殖总面积48hm^2,年产商品蟹50t,最大养殖商品个体重量达0.25kg。现将大闸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产生态养殖技术是综合性较强的养殖技术之一,具有较明显的特点。该项技术要求使用者熟悉并掌握多个领域的知识内容,才能获得高品质的水产养殖产品,既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又能确保水产食品安全。1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要点1.1科学选择优良水产养殖苗种水产养殖户要充分了解养殖水域的水质与水环境状况,对现有的养殖水域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再根据养殖户的经济状况及市场的需求状况,选择适合现有水域、抗病力强、产出率高、深受市场欢迎且养殖效益好的水产养殖苗种。  相似文献   

7.
1 前言 伴随着水产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养殖区水质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养殖区海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养殖产品的品质,因此合理、综合的评价养殖区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养殖产品的质量.养殖水质评价是指对某一水域水环境因子的分析,依据相应的标准对其水质优劣状况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对养殖区水质状况的评价,能够掌握养殖区水质的污染现状,以及超标的环境因子,为养殖区海水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合理的评价,找出影响水质的因素,并做适当调整,以其改善水质、保证养殖区产出养殖产品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8.
1.水:无害无污。良好的养殖水环境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水体的理化状态,符合养殖对象的生理要求并能满足其生长繁殖所需;另一个是良好的生态状态,水体中的生物种类比例可维持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之中。《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定》指出,养殖用水应当符合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等标准,禁止将不符合水质标准的水源用于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9.
姬翔 《畜牧兽医杂志》2019,(4):26-27,31
在水产养殖中良好的水质是保证鱼类正常生长的基础,对于促进水产养殖效益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试验采用复合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产品,对鲤鱼养殖池塘水质状况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在养殖过程中泼洒复方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在不使用任何调水剂条件下,透明度高于未使用组10~20cm,且藻类丰富、微囊藻少,pH维持在7左右,氨氮、硫化物和亚硝酸盐基本稳定,水质得到了优化。  相似文献   

10.
<正>在去年岁末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名蟹大赛上,初次亮相的山东齐河黄河湾大闸蟹就征服评委,一举摘得金杯奖。而这距离齐河县"涉水"大闸蟹养殖产业才不到一年时间。"中国名蟹大赛每四年举办一次,属全国顶级水平。初出茅庐的齐河黄河湾大闸蟹摘此大奖,标志着齐河大闸蟹已经跨入中国名蟹行列,成为全国知名品牌。"齐河县水产局局长赵万宝说。说到大闸蟹,  相似文献   

11.
<正>夏季光照强,池水温度高,养殖动物摄食量大,新陈代谢旺盛,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增多,发酵分解速度加快,水质变坏,造成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大量繁衍,感染侵袭养殖动物,导致病害的滋生和蔓延。夏季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措施落实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年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1改善水体环境水产养殖动物离不开水,水环境的好坏决定着养殖动物能否健康、快速地生长。养殖者必须在当地渔业规划区内从事水产养殖,深入了解周  相似文献   

12.
大闸蟹又称中华绒毛蟹、毛蟹,毛蟹,原产我国,是近10年新兴的淡水养殖优质品种。去年秋季,港澳市场一级大闸蟹(150克/只)每公斤零售价达600—760港元。为发展这一新品种,在长江流域水产专家指导下,我场试养两年均获成功,并初步摸索出一套在我省鱼塘养殖大闸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内蒙古河套地区面积在100~2000亩的天然水面很多,水深大部分在1~3m之间。水底高低不平,而且属于地下水位,不能抽水排干,野杂鱼没有办法彻底清除。放养鲤鱼捕捞困难,很难实现高密度的精养,所以自然养殖的产量低、效益差。在此种水面使用网围养殖,能够增加营养源,提高养鱼产量,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水质的水色变化及调控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水质优劣直接影响到鱼、虾、蟹等水生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是决定水产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水质恶化通常是引起养殖对象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与掌握养殖水体的水色变化,并通过科学调控技术措施来达到所要求的水色,是水产养殖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针对不同水色的变化及调控技术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水产养殖户进行水质调整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产养殖水体的载鱼量较高,投饲施肥的数量大,残剩饲料、肥料和鱼类排泄物增多,在缺少有效水质管理技术的情况下,水质迅速恶化,鱼病和泛池事故频繁发生而难以达到预期的养殖效益。渔业生产实践表明,提高水质管理技术水平,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鱼类生长潜力,增加养殖产量;而且发病和泛池死鱼事故的机率明昆减少,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刘伟新 《兽医导刊》2020,(2):200-200
罗非鱼是近些年国内推出的名优水产品种,有着不错的养殖效益回报.为此,更多跟风养殖罗非鱼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从反馈的养殖效益来看,普遍经济效益不高.文章以提升罗非鱼养殖效益为研究出发点,分析罗非鱼养殖效益不高的原因——水池不利罗非鱼养殖、鱼苗放养管理不善、投饵施肥不合理、防护安全管理不善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就提升罗非鱼养殖效益的技术措施,自挑选好养殖水池,做好消毒杀病虫害;掌控好放养时间,确保上市后有好行情;做好鱼苗选购工作,做好鱼苗放养管理;做好饵料投喂工作,注意池内水质配肥;优化池内养殖管理,调理水池水肥条件等方面做出概述,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哺乳仔猪是养猪环节中的基础,打不好基础就不能创造高效益的养殖条件。健康仔猪可明显降低养殖成本,提高饲料报酬,是关系到整体养殖效益的重中之重。1保温防压饲养仔猪的适宜温度0~3日龄为35℃~29℃;4~7日龄为29℃~25℃,8~14日龄为25℃~22℃,15~21日龄为22℃~20℃。天气寒冷、气温变化较大时,做好哺乳仔猪舍的  相似文献   

18.
正水产动物健康养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多方面科学知识与技术体系的集合,其中,遗传育种、营养免疫、水质调控、生态平衡(包括环境生态与动物体内微生态平衡)是核心。一个集约化养殖场,如果能够重视和提高遗传育种技术、水质调控技术、生态平衡技术、营养与免疫技术,就能够有效地控制病害,得到安全健康的动物产品,提高养殖效益。要提高养殖效益,获得安全优质的水产品,必须尽早实施健康养殖技术。健康养殖就是指动物在人工提供  相似文献   

19.
正养殖效益是畜牧业养殖的重要驱动因素,直接关系到广大养殖户的切身利益和产业发展。由于养殖中所采取的方法和技术等不同,最终产生的成本效益就可能有差异~([1])。因此,根据不同的经济类型区,研究不同养殖方式下的成本和效益,探讨提高肉羊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从而为探索出经济效益最佳的养殖方式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1研究地概况扎鲁特旗位于内蒙古通辽市西北部,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20.
水体环境直接影响到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水质的好坏是关系到养殖效益、养殖风险等各方面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