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水稻烂秧严重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星 《植物医生》2001,14(3):30-31
水稻烂秧是水稻育秧期间的常见病 ,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一般死苗率在15 %左右。2001年由于水稻育秧期间长期低温阴雨 ,秧苗素质差 ,死苗现象严重。县农业局于4月26~30日在全县各乡镇开展了多点调查统计 ,全县旱育秧苗、水秧苗及两段秧寄插秧苗普遍长势较差 ,部分秧田(土)烂秧严重。全县烂秧面积达334hm2,占秧田面积的25 % ,旱育秧地死苗率平均为25.3 % ,个别旱育秧地死苗率竟高达82 % ,水育秧田死苗率平均为32.4 % ,个别水育秧田死苗率高达76.8 % ,寄插秧田死苗率平均为19.7 % ,个别秧田死苗…  相似文献   

2.
水稻秧苗期极易发生死苗现象,严重影响正常插秧期。正确判断死苗原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保证苗齐、苗匀、苗壮,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关键。1死苗的原因1郾1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水稻苗床覆盖塑料薄膜以后,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膜内温度逐渐增高,使肥料发酵加快,肥料发酵放热进而使膜  相似文献   

3.
自水稻旱育秧推广以来,每年3月下旬至4月,水稻秧苗出现青枯、黄枯死苗现象,死苗率一般在5%~50%。严重的可达80%以上,死苗是目前推广水稻早育秧的老大难问题。为了更好地防治水稻青枯、黄枯等死苗现象.笔者现介绍水稻旱育秧死苗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烟草苗床期极易发生死苗现象,给烟草大田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正确判断死苗原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保证苗齐、苗匀、苗壮,是夺取烟叶高产高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经过3a的调查、观察发现,水稻肥床旱育秧的死苗现象有肥害死苗、干枯死苗、高温烧苗、青枯死苗、药害死苗、病害死苗、虫害死苗等7个类型,并试验提出了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白秆病,是由镰刀病菌Gibberella moniliforme Sheldon引起的一种病害,在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近年来,四川省广安市发生十分严重,已经成为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2003年调查全市冈优725、冈优527、冈优19、D优527等品种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发病病株率7.1%~1%,平均10.2%,发病严重的个别苗床病株率达26%~52.2%,平均39.7%.发生面积占全市旱育秧的11%.  相似文献   

7.
祝春强 《植物保护》1998,24(1):26-26
旱育秧要警惕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肥床旱育秧推广以前,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在安徽省广德县极少发生,但近年在培育旱秧的肥床里,该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害,并随秧苗移栽,迁延至水稻大田。据广德县示范繁殖农场水稻旱育稀植6.7hm2示范片的4块苗床调查,苗床总面积...  相似文献   

8.
水稻旱育秧死苗及应急防治措施陈桂欢(广西来宾县植保站,546100)我县早春干旱频率较高,缺水影响到早稻适时播种,导致插期推迟,误过季节,晚稻生产被动。为了克服干旱缺水对早稻适时播种的影响,1991年以来我县较大面积采用了日本水稻专家原正市先生创造的...  相似文献   

9.
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治理措施张启明,汤瑞香安徽省颖上县病虫测报站236200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作为我国“八五”和“儿五”期间的重点推广项目,近几年由北向南迅速普及。这一技术的关键之一,是改传统的水育秧为旱育秧。我们在协助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过程中发...  相似文献   

10.
肥床旱育秧池一代螟虫发生及防治徐桂庆徐蕾李群耿跃颜治国(江苏省邗江县植保植检站225002)水稻肥床旱育秧技术在我县推广面积不断扩大,1996年已达1.27万hm2,占水稻面积的47.3%。常规育秧(半旱秧)防治螟虫时秧田需保持水层,旱育秧在秧池无水...  相似文献   

11.
济宁市的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是棉苗立枯病 (Rhizoctonia solani), 其次是棉苗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gossypii)、红腐病 (Fusarium moniliforme)等.其发生程度除受种子带菌、土壤带菌影响外,主要与棉苗定植后的气候条件相关.据统计资料表明,济宁市 1990~ 2003年 14 a中,发生程度中等偏上年份有 8 a(1992、 1993、 1996、 1997、 1999、 2001、 2002、 2003). 2003年棉花苗期病害在全市大发生,发生面积达 6.57万 hm2,占棉花种植面积的 75.8%,且发病早,持续时间长,死苗率高.据鱼台、金乡县调查, 4月下旬 60%苗床发病,严重苗床病株率达 30%, 5月上、中旬大田普查,病田率达 100%,病株率平均达 55.5%,最高 86.5%,死苗率 5%~ 10.5%,高的达 20.3%,田间缺苗断垄严重.全市发生程度与发生面积也超过以往任何一年.  相似文献   

12.
伍明祥  吴娟 《植物医生》2003,16(4):12-13
水稻纹枯病是玉屏县水稻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常年发生面积为 2 333hm2 次 ,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 5 .6 % ,为害损失粮食 5 5 .6万kg。因此 ,进一步掌握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 ,搞好预测预报 ,指导大面积的综合防治 ,是目前全县水稻生产中亟需解决的紧迫问题。1 发生规律全县一般在 7月 4日始见病斑 ,在 7月 19日前病情较为稳定 ,扩展较慢 ,病株多为 1级即始病期 ,7月 19日~ 8月 10日发病进入高峰期。这期间 ,田间病丛率、病株率和病情指数上升较快。 7月 2 4日调查病丛率为 76 % ,病株率为 13.6 8% ,病情指数为2 .85。 8月 5日病丛率…  相似文献   

13.
烟草苗床期极易发生死苗现象,给烟草大田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正确判断死苗原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保证苗齐、苗匀、苗壮,是夺取烟叶高产的关键。1)有机肥不腐熟引起的死苗。烟草在苗床期,当塑料薄膜覆盖以后,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膜内温度逐渐增高,使肥料发酵加快,肥料发酵放热进而使膜内温度继续上升,造成烧苗、死苗现象。症状:①畦面有灰白色斑点,像撒有红薯面一样,轻者成点,重者成片;②烟苗黄而不长,根尖初为黄褐色,随后变成黑褐色。防治对策:选用无虫、无病、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施用前要反复翻捣,使之充分腐烂…  相似文献   

14.
在日光温室生产中.瓜菜作物从苗期到拉秧,常会发生死苗(秧)现象,且发生原因复杂,救治难度大,是温室管理中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为了进一步摸清死苗(秧)原因,以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救治方案.笔者2008年对温室瓜菜作物定植后的死苗(秧)原因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预防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赤斑黑沫蝉属同翅目沫蝉科。为害水稻、玉米、大豆、红薯等多种作物 ,被害作物叶片逐渐枯黄 ,严重为害可造成作物整株枯黄死亡 ,减产十分严重。20世纪90年代初赤斑黑沫蝉在思南县玉米、水稻等作物上仅零星发生为害。近年来由于暖冬气候和农户对赤斑黑沫蝉防治方法不当 ,使赤斑黑沫蝉在玉米、水稻上发生呈上升趋势。1995年全县稻田发生面积1600hm2,占全县稻田面积8.9% ;1998年稻田发生面积8000hm2,占全县稻田面积46.15% ,1999年稻田发生面积11333hm2,玉米发生面积1467hm2,占全县稻田、…  相似文献   

16.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经灰飞虱传毒的一种病毒病 ,近2年来 ,该病害在宝应县水稻上的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 ,给水稻高产、稳产带来一定的影响。结合宝应县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防治情况 ,笔者就该病害的发生原因、防治对策进行了初步分析。1发生情况2001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3.86万hm2,其中粳稻3.4万hm2,品种以武育粳3号为主。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面积为1.2万hm2,均为粳稻田 ,而籼稻田则基本未见。发病时间一般为栽后20~30d。就产量损失而言 ,一般田块在1 %以下 ,个别田块甚至造成绝收。2000年发生面积为1…  相似文献   

17.
水稻旱育秧田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随着水稻旱育秧新技术的推广,如何防治好旱育秧田的地下害虫尤为突出,地下害虫的危害常引起秧苗成条成段失水青枯、死苗等,已成为制约该项技术推广的一大障碍。为进一步控制其发生危害,我们在常规使用呋喃丹防治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和示...  相似文献   

18.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是川、渝水稻增产显著的农业技术。但是,以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为主的苗床期病害危害严重。为筛选防治水稻旱育秧苗期病害的新型杀菌剂,我们通过室内和田间药剂浸种试验,从发芽势、发芽率、田间出苗率、相对防效和有无药害...  相似文献   

19.
<正>稻飞虱是房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呈加重发生态势,2013年发生面积为0.62万hm2,占全县总面积的77.5%,严重影响房县粮食生产安全。目前,防治稻飞虱的农药品种很多,但效果不一,为探索稻飞虱防控新药剂,且了解该产品在房县水稻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防治效果和安全性,2013年进行了本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药剂:65%呋虫胺水分散粒剂(青岛中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20.
稻瘟病是南宁市邕宁区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常年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比例在10%~15%。但是,2011年晚稻穗颈瘟发生严重,受害严重的田块颗粒无收,是近20a来发生最严重的一年。笔者根据调查监测结果,现对其重发生原因作初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