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蚯蚓生态毒理学发展迅速,在评价土壤污染风险等方面显示出较大应用潜力。本文概括了当前广泛应用的生态毒理学实验方法,从蚯蚓对污染土壤的改良作用、蚯蚓个体对污染物质的响应、蚯蚓微观指标对污染物质的响应3个方面阐述了蚯蚓在生态毒理试验中的应用,并对蚯蚓生态毒理学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
农药对土壤跳虫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虫是弹尾类动物的俗称,是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成员.作为农药毒理学研究对象,已有40多年研究历史.跳虫作为评价农药对土壤毒性效应的指示生物,在土壤生态毒理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9年出版了白符跳繁殖毒性试验准则,使之成为标准毒理学试验动物.本文在参考了国内外农药对跳虫毒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不同试验方法、不同试验水平入手,介绍一些常用的研究指标,探讨各种研究方法的利弊,分析影响试验结果的各种因素;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讨论和预测.  相似文献   

3.
污染土壤修复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对如何解决我国土壤污染与农产品安全问题提出了几点意见。首先,应根据土壤污染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置策略,对于中、轻度污染土壤可通过污染物形态的生物可利用性调控原理阻断、降低其生物可利用性,对于严重污染程度的土壤则要采取化学淋洗等方法,同时要注意修复过程中二次污染问题。其次,应加强土壤缓解机理、污染土壤对生物早期伤害的生态毒理学诊断和致毒机理方面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开展土壤修复基准及土壤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豪  张松林  阚保强  张威  王旭 《甘肃农业》2011,(3):92-92,94
蚯蚓是土壤污染状况的重要指示生物之一.近年来,蚯蚓生态毒理试验广泛应用于污染土壤的质量评价,其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日趋完善.概述了蚯蚓生态毒理诊断的一些试验方法,包括急性毒性试验法,田间生态毒性试验法,污染环境的生物检测法和微观生物指标检测法.并在此基础上,从蚯蚓处理生活垃圾与农业有机废弃物以及污水的蚯蚓过滤处理、蚯蚓对...  相似文献   

5.
对阿特拉津在农田土壤中的行为进行了分析,着重评述了阿特拉津的吸附机制与影响因素、化学降解、生物降解、生态毒理、生物修复,最后提出微生物降解法修复阿特拉津污染农田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
1978-1981就读于浙江农业大学,获农药残留与环境毒理方向硕士学位;1985年11月-1988年2月在德国Fraunhofer环境化学和生态毒理学研究所及霍恩海姆大学植物医学系,访问学者,从事农药残留及环境毒理  相似文献   

7.
1978-1981就读于浙江农业大学,获农药残留与环境毒理方向硕士学位;1985年11月-1988年2月在德国Fraunhofer环境化学和生态毒理学研究所及霍恩海姆大学植物医学系,访问学者,从事农药残留及环境毒理研究;1993年3-10月在德国萨尔兰大学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系,高级访问学者,从事农药代谢降解研究。  相似文献   

8.
1978-1981就读于浙江农业大学,获农药残留与环境毒理方向硕士学位;1985年11月-1988年2月在德国Fraunhofer环境化学和生态毒理学研究所及霍恩海姆大学植物医学系,访问学者,从事农药残留及环境毒理研究;1993年3-10月在德国萨尔兰大学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系,高级访问学者,从事农药代谢降解研究。  相似文献   

9.
1978-1981就读于浙江农业大学,获农药残留与环境毒理方向硕士学位;1985年11月-1988年2月在德国Fraunhofer环境化学和生态毒理学研究所及霍恩海姆大学植物医学系,访问学者,从事农药残留及环境毒理研究;1993年3-10月在德国萨尔兰大学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系,高级访问学者,从事农药代谢降解研究。  相似文献   

10.
1978-1981就读于浙江农业大学,获农药残留与环境毒理方向硕士学位;1985年11月-1988年2月在德国Fraunhofer环境化学和生态毒理学研究所及霍恩海姆大学植物医学系,访问学者,从事农药残留及环境毒理研究;1993年3-10月在德国萨尔兰大学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系,高级访问学者,从事农药代谢降解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用于土壤污染生态毒理诊断的蚯蚓生物标志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蚯蚓用于土壤污染生物标志物的主要类型,包括酶活性作为土壤污染的生物标志物、溶酶体中性红染色保持时间、热休克蛋白、金属硫蛋白、组织和超微结构变化、DNA损伤、大分子加合物等;并对几种生物标志物机理、特性、检测实例以及在污染土壤生态毒理诊断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以经过5a植物修复处理后的石油污染土壤为供试土壤(柴油初始投加量分别为5 000,15 000,30 000 mg/kg),用重量法测定了土壤中残留矿物油含量,同时,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供试植物,以种子发芽及根伸长试验、早期幼苗生长试验、叶片内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P450)含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等为指标对受试土壤进行生态毒理学综合评价.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中的矿物油均  相似文献   

13.
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是描述土壤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研究了农药乐果、Cd2+单一污染及乐果与Cd2+复合污染对土壤3大类群微生物数量和主要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2+和乐果复合处理对土壤中微生物生长存在着明显的拮抗作用,复合抑制效应顺序为放线菌>真菌>细菌;而对土壤酶活性均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复合抑制效应顺序为蛋白酶>蔗糖酶>脲酶.单一污染时,100 mg·kg-1乐果的处理可不同程度地抑制这些生物学指标,其中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抑制效应顺序为真菌>放线菌>细菌,对土壤酶活性的抑制效应顺序与乐果和Cd2+合污染顺序一致;50 mg·kg-1浓度的乐果对这些指标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地进行非充分灌溉,通过不同方面研究土壤和作物水分亏缺的诊断方法,从而制定科学有效的灌水指标。对目前非充分灌溉的土壤、灌溉、作物等指标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的阐述,讨论了非充分灌溉决策指标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从目前国内外研究情况来看,应用叶水势、茎直径变化、冠层温度等作物指标来精确诊断作物的水分状况,已逐渐成为非充分灌溉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但其基础理论、监测方法及不同作物的应用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完善。因此,单纯从一种灌溉决策指标出发确定灌溉量是不全面的,如何建立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不同地区、作物的灌溉指标体系将是今后中国重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5.
阳利永  渠甲源  吴献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693-9696,9935
从研究内容、研究区域、研究方法与手段3个方面,概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影响的国内研究现状。基于不同的土壤类型区、地貌单元、行政区、流域以及特定地区,采用统计与计量分析、地统计分析等方法与手段,研究了多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各种土壤养分的影响。最后,总结了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研究内容、研究区域、研究方法、研究时间尺度4个方面指出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土壤碳酸盐几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碳酸盐是石灰性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探索其测定方法对碳循环研究有重要意义。采用不同碳酸盐含量的[HT5”,7SS]土[KG-*4][HT5”,7”]娄[HT5”SS]土为样本,比较CO2吸收法、改良气量法及总有机碳分析仪法测定碳酸盐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方法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改良气量法快速且易于操作,适合大批量样品的测定,但结果稍偏高;总有机碳分析仪法测定的无机碳含量回收率偏低,变异系数相对较大,当土壤无机碳含量较低时尤其明显;CO2吸收法相对于其他两种方法比较稳定,变异系数较小,回收率达到98.46%,但测定相对耗时,适合样品比较多且精度要求较高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以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浓度设置依据并结合实际污染土壤,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Cu、Cd、Pb、Zn、As5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灯心草的联合生理毒性效应及各重金属在灯心草植株内的积累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灯心草地上部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当污染达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上限值,灯心草地上部生物量减产9.15%,但地下部生物量减产趋势不明显,灯心草分蘖数、株高与地上部干重呈显著正相关。生长在矿毒水和铅锌尾矿污染土壤中的灯心草,地上部生物量分别减产28.23%和37.1%,但POD、SOD和CAT3种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在Cd、Pb、Cu、Zn、As复合污染条件下,各重金属在灯心草茎叶和根系中的积累和分布存在差异,且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用综合生态环境效益法,以灯心草为指示植物,可以将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上限值设定为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临界毒性效应值。  相似文献   

18.
土壤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土壤空间分布规律的分析一直是土壤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应用GIS的复合叠置分析、聚类聚合分析、统计学分析等方法,探索了中尺度土壤分布规律及土壤理化性质随海拔高度、坡向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研究发现:地理信息科学方法和技术应用于土壤学研究是可行的,有传统分析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西安市土壤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垂直地带性明显,随地形因子变化土壤理化性质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水稻土有效硅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克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549-11551
[目的]探讨安徽省水稻土有效硅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为硅肥施用提供借鉴。[方法]采取土壤有效硅测定方法间对比分析法以及土壤有效硅含量与土壤性质间相关分析法。[结果]采取不同方法测定有效硅含量间虽有较大差异,但存在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供试水稻土有效硅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多数水稻土有效硅含量低于临界值。土壤母质和基本性质对有效硅含量有较大影响。[结论]安徽省水稻土有效硅测定以浓度1%柠檬酸法和pH4.0醋酸-醋酸钠法方法较好。成土母质、土壤pH、黏粒含量是影响有效硅含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超声波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USE/GC-MS)探究3种浓缩方法对土壤样品的预处理效果。[方法]基于GB/T14550-2003的方法,采用恒温水浴减压法、氮吹法及其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对土壤中18种有机氯农药分别进行预浓缩处理,并利用SPSS软件对其GC-MS分析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恒温水浴减压法和氮吹法的分析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且均优于其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其中氮吹法更适于大批量土壤样品分析的预浓缩处理。[结论]为研究简便、高效的土壤样品预浓缩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