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免疫程序不合理 养兔户应制定合理免疫程序,按程序定期接种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才能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两次免疫间隔时间过长过短均不可取.免疫间隔时间过长,兔体抗体水平很低则易感染该病;免疫间隔时间过短,兔体本身抗体水平很高,此时接种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则会使疫苗中抗原物质与兔体内抗体物质中和,从而使抗体水平下降而易感染该病.部分养兔户为保险起见,隔不多时便打一次疫苗,甚至一月一次.  相似文献   

2.
从疑似感染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病兔体内分离到1株病毒,病兔表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全身实质脏器出血等典型病变。取病兔肝脏做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分离毒株可以凝集1.0%人"O"型红细胞,可以被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阳性血清中和,对家兔的LD50为10-6.75/ml,是一株对家兔具有高致病力的强毒株,对分离毒株进行RT-PCR检测为阳性,说明该病兔感染了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本病毒的成功分离和鉴定为发病兔场找到了致病原,为兔瘟疾病的诊断和防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彭高瞻 《湖南农业》2004,(10):18-18
兔瘟即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一种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急性烈性传染病.该病潜伏期短,发病迅速,发病率高,致死率高.本病除接种疫苗外,还可取仙人掌(按兔多少而定)捣碎取汁,拌于饲料或掺入饮水中,让兔自由采食,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4.
1、病毒性传染病 (1)兔瘟 兔瘟学名兔急性病毒性出血症,也称为兔传染性肝坏死,兔传染性出血症,兔X病,是由一种20面立体对称结构的球形病毒引起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潜伏期短、发病迅速、死亡率高,呈爆发群发性流行.该病主要感染3月龄左右的青壮年兔,幼兔发病较低.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早春、晚秋是多发季节.带毒兔、病兔是主要传染源,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  相似文献   

5.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病理学诊断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RHD)俗称兔瘟,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性败血症。潜伏期短,发病快,死亡率高达100%。该病自7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成为兔的最严重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一、病毒性出血症. 俗称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秋和冬季发生更为严重;哺乳期的子兔未见发病,幼兔2月龄以后逐渐增加对本病的易感性,青年兔和成年兔易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1.病毒性出血症(兔瘟)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毁灭性传染病,死亡率95%~100%。病兔、隐性感染兔和康复兔是主要传染源。主要是接触传染,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伤口和黏膜传染。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用于预防兔出血症的疫苗主要有兔病毒性出血症组织灭活疫苗、兔出血症-巴氏杆菌二联灭活疫苗和兔出血症-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联灭活疫苗。兔出血症-巴氏杆菌二联灭活疫苗最常用。1兔出血症组织灭活疫苗1.1种毒从自然发病死亡兔中分离鉴定。0.5ml能使青年兔100%死亡。HA效价14log2以上。具有兔病毒性出血症的典型特征。1.2制造要点选择非免疫的健康青年兔,人工接种RHDV强毒,接种剂量0.5ml/只,肌肉注射。无菌采取死亡兔的肝脏、脾  相似文献   

9.
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又称兔瘟,是由免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易感兔发病率、死亡率高达40%~90%。该病自1984年首次在我国江苏省发现以来,国内外均有相关的报道,该病的发生和蔓延给世界养兔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幸奠权 《新农村》2015,(2):30-31
<正>兔瘟是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俗称,是由兔瘟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发病率高,传播迅速,死亡率可达80%~100%,对养兔业危害极大。1.流行特点(1)流行季节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秋和冬季多发,高温季节发病相对较少。一般多从10月开始发病,寒冬季节为暴发期,到翌年的5—6月份逐渐平息,7—9月发病较少。潜伏期为1~3天。(2)发病年龄该病不分品种各类家兔均易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免疫荧光PCR检测方法,参照GenBank中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能检测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荧光PCR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灵敏度可达1.38LD_(50)·100μL~(-1),该法对兔巴氏杆菌、兔大肠杆菌、兔沙门氏菌、兔水疱性口炎病毒(RVSTV)和兔轮状病毒(RRV)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试验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对兔病毒性出血症进行现场快速鉴别诊断,为兔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断及防控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兔瘟是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俗称,由兔瘟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来势凶猛,传播迅速,发病率极高,病期较短。该病四季均易发生,以春、秋、冬季发病较多。各类品种的家兔均易发生,但以长毛兔对此病最为敏感。兔瘟主要发于2月龄以上的青、壮年兔,3月龄以上的成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达95%以上,幼兔发病率较低。此病对养兔业可造成毁灭性的经济损失,须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1病因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或称兔出血症。本病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征是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呼吸急促,死前发出尖叫声,口鼻流血。剖检可见支气管和肺部充血、  相似文献   

14.
兔出血症发病概况及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严重危害养兔业,因而引起国际兽医界的高度重视,1989年,国际兽疫局(O IE)将该病正式列为“国际动物保健编目”B类传染病。本文主要对20年来RHD的发病、佐剂灭活疫苗、细胞培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出血及实质器官水肿、瘀血和出血为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6.
<正>1病因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或称兔出血症。本病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征是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呼吸急促,死前发出尖叫声,口鼻流血。剖检可见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15,(13)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989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该病正式列为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本病发病和死亡率极高,对养兔生产危害极大。1流行病学病兔、病死兔、隐性感染带毒兔、带毒野兔以及其内脏器官、附属物、排泄物等是本病的传染源。病毒可通过粪尿、皮肤、呼吸和生殖道排出体外,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传播感染。尤其是2月龄以上的青  相似文献   

18.
一、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常呈暴发流行,对养兔业有巨大的威胁.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秋和冬季发生更为严重;不同年龄表现不一.哺乳期的仔兔未见发病,幼兔2月龄以后逐渐增加对本病的易感性,青年兔和成年兔易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19.
春季气候多变,昼夜温差较大,家兔经冬季寒冷的营养消耗,体质较弱,抗病能力较差,极易感染、暴发各种传染性疾病。 1.早春是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的多发期,要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及时注射兔瘟疫苗。对于兔病毒性出血症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  相似文献   

20.
绩溪县浩寨兔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绩溪浩寨发生的兔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及攻毒试验,确诊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兔病毒性出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