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希国 《野生动物》2011,32(3):164-166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总面积45.40万km~2,生境多样,有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两大平原分布,也是全国湿地面积较大的省份。是我国东方白鹳的主要繁殖区,但由于湿地开发,人为不同程度地干扰使得东方白鹳的繁殖地不断缩小,繁殖种群数量明显减少。到上世纪80年代末,全省繁殖数量仅有10余个巢。从1990年在全省开始了东方白鹳人工招引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建立了200多个人工巢,有80余个巢被利用。东方白鹳的繁殖数量由10余只上升到现在的150多只。东方白鹳的繁殖种群已经明显回升。今后应该加强对该物种的保护和研究工作,进一步扩大东方白鹳在三江平原的繁殖种群。  相似文献   

2.
<正>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为大型湿地水鸟,2021年2月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东方白鹳主要繁殖地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交界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2.3]。近年来,在东方白鹳的迁徙停歇地,如吉林向海、莫莫格和山东黄河三角洲等,陆续发现东方白鹳繁殖巢;在越冬地,如安徽安庆和江西鄱阳湖区域等,繁殖记录也逐渐增加[4]。最早在2004年夏季,俞长好等[5]发现东方白鹳在鄱阳湖区域的高压电塔上营巢、  相似文献   

3.
正东方白鹳属鹳形目,鹳科,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型濒危涉禽,全球野生数量仅为2 500只左右。大部分人工繁殖东方白鹳成功的案例都是在笼养环境、未剪羽情况下进行,其仍然维持野生环境中树上高处营巢的自然行为。杭州动物园从2008年开始在开放式湿地形态展区内饲养东方白鹳,定期修剪飞羽以控制其飞行能力,2016年第一次成功繁殖东方白鹳雏鸟一只,之后2017~2020年每年至少都能稳定繁殖雏鸟一只。  相似文献   

4.
东方白鹳迁地保护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东方白鹳迁地保护研究的最新成果的总结和归纳,对在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上海动物园于1984年人工繁殖成功东方白鹳尚属首次。据统计目前世界共有88家动物园饲养繁育约552只东方白鹳,其中,中国就有58家动物园饲养东方白鹳342只。我国对东方白鹳的研究偏重于生态、生理、繁殖三方面,并在笼养繁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5.
东方白鹳人工招引方法及在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属鹳形目,鹳科的大型涉禽,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同时也被列为国际重点保护鸟类。世界上东方白鹳繁殖地仅存中国东北内蒙古及俄罗斯远东地区。50年代至80年代东方白鹳在我国黑龙江省分布的数量还较多,近年来,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人类活动越来越  相似文献   

6.
《野生动物》2005,26(1):28-28
据鄱阳湖保护区11月8日的水禽统计资料显示,在保护区越冬的候鸟数量已达53300多只,其主要种类和数量是:白鹤296只、白枕鹤9只、灰鹤61只、白头鹤9只、东方白鹳2只、小天鹅4800只、白琵鹭1378只、雁类34583只、野鸭类11258只、凤头麦鸡267只。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绍春  刘浩  古彦昌 《野生动物》2011,32(2):83-86,110
为了掌握黑龙江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和认识保护区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查阅资料、鸟类环志和鸟类救护的方法对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有鸟类20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有东方白鹳、白头鹤、丹顶鹤、金雕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有白枕鹤、苍鹰、鸳鸯等33种,鸟类多样性极其丰富。在鸟类保护工作方面,目前虽然保护区已经开展了大量的保护工作,但仍然存在经济发展与鸟类保护相矛盾、人为干扰严重、自然资源利用过度和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保护区在今后鸟类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方面的科学意见。  相似文献   

8.
正东方白鹳是鹳形目,鹳科,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大型濒危涉禽,CITES附录Ⅰ物种,IUCN红色物种名录中的濒危物种,全球野生数量仅为2500只左右。主要繁殖地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我国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山东黄河三角洲、长江中下游也已形成繁殖亚群。由于东方白鹳配偶选择性较强,对饲养环境要求较高,因而进行笼养繁殖难度较大。在国内,上海动物园于1984年首次人工繁殖东方白鹳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于有忠 《野生动物》2005,26(5):27-28
东方白鹳(Ciconiaboyciana)是国家一级保护珍禽,是世界濒危物种之一。现将在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东方白鹳连续几年的观察情况报道如下。一、环境背景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的北部边缘,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东部地区,属中国草原带东缘,是草原带生物多样性较高的部分。地理坐标为北纬44°15′30″-45°17′15″,东经121°41′  相似文献   

10.
<正>东方白鹳属鹳形目(Cieoniiformes)鹳科(Ciconiidae)鹳属(Ciconia)的大型涉禽[1]。我国是东方白鹳繁殖和迁徙的主要活动地点,因此我国是世界上东方白鹳人工圈养最多的国家,在这方面做的研究也最多。截至2013年底,我国学者发表的关于东方白鹳的论文共有100余篇,发表的研究报告大多集中在种群数量及分布、种群恢复、生理生化、繁殖生态、圈养行为方面。有人对笼养东方白鹳的春季行为和时间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通辽西拉木伦公园1986年饲养2只雌雄东方白鹳,1996年第1次产卵,经孵化成活1只小鹳,后因多种原因夭折.1998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雌鹳产卵2枚,孵化出雏2只,在饲养员的精心照料下,现在2只幼鹳生长发育正常.据了解,白鹳在笼养的环境里繁殖成功尚不多见,对研究东方白鹳在人工饲养繁殖技术方面有一定的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东方白鹳属于大型涉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型大,形态优美,易饲养,易繁殖,是动物园重要的观赏珍禽之一。野生东方白鹳常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性情宁静且机警,飞行或步行时举止缓慢,休息时常单足站立。属候鸟,在东北中、北部繁殖,越冬于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蚌埠市地处我国南北气候分  相似文献   

13.
东方白鹳国内圈养种群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珺 《野生动物》2011,32(5):273-276
应用种群管理软件SPARKS 1.5及PM 2000 v1.214对东方白鹳的国内圈养种群进行统计分析。在有记录的36 a人工圈养的历史中,野外捕获个体在1975~1999年间是构成圈养种群的主要部分,自1984年首个圈养个体出生后,圈养出生个体数量以年平均增长率15.10%速度增长,至2000年取代野外捕获个体数量,成为目前种群发展的主要力量。截至2009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61家动物园或机构圈养了375只东方白鹳个体。种群周期增长率λ=1.0311,性别比例为雄性:雌性=0.927 8,现有种群中能够繁殖的个体共25只(雄性13只,雌性12只);种群遗传多样性指标GD=95.44%,平均近亲系数F=0.031 6。为了保证东方白鹳国内圈养种群的自我维持,促进种群的健康发展,建议开展未知性别个体的性别鉴定工作、建立种群发展规划并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4.
<正>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国际重要湿地,也是候鸟的主要栖息地以及全球候鸟迁徒的主要途经地。每年秋末冬初(10月),从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我国东北、西北等地飞来成千上万只候鸟,直到翌年春(4月)逐渐离去。如今,这一地区有鸟类15目35科164种,繁殖鸟114种。  相似文献   

15.
东方白鹳     
东方白鹳为大型涉禽;目前仅存3000只左右,在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ICBP的鸟类红皮书(1981)中,已被列为濒危种,并被我国列为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东方白鹤成鸟达1米以上,形似鹤象鹭,喙粗大侧扁;长而直,黑色;头颈和背部白色,尾黑色;腿细而高,跗 红色;足具4趾;分布在同一水平上,前3趾间借不发达的蹼相连;翼长而大;翼展可达2米以上,其远端的飞羽呈黑色;飞行时头颈向前伸直,双腿向后伸,休息时常单脚站立 并将喙插入翅膀内;雌雄个体较难辨别;主食鱼类;也吃蛙及昆虫等。 东方白鹳主要繁殖在中国和俄罗斯…  相似文献   

16.
1993年8月28日,伊春市西林区两位青年在汤旺河边获得一只白鹳。9月23日,这只白鹳因体质衰弱饲养条件不好,死于伊春市林科院资源馆。经鉴定,为东方白鹳(Ciconiaciconia)从毛色上看为雏鸟,度量如下单位,gmm)体重体长:嘴峰翼长尾长附跖,性别22201050225480275265雄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量极其稀少,l987年7月伊春市南叉区曾发现一只,由伊春小林。Ik科‘判状资源论制成林议和本现什m春小林仆从?;许资源状)1小X5年1O川一X汽十一叩{V旧一十米尼卜_yi]]--J为草甸内山v现H广1%f3幻I’】州卜卜如1)P数川;,九二哈丁…  相似文献   

17.
袁东芹 《当代畜牧》2013,(24):27-29
曹妃甸区的湿地是众多鸟类繁殖、迁徙、生活地之一,近年来,经常有野生鸟类中毒死亡的报告。本文介绍了对东方白鹳的救治过程,通过分析病例临床症状,初步判断为呋喃丹中毒。通过注射阿托品和维生素C,病例症状逐渐消失,最后痊愈,确定判断正确。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东方白鹳呋喃丹中毒的救治程序和救治技术,说明了农药对野生鸟类种群的危害性,并提出一些预防野生鸟类农药中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东方白鹳与家禽消化器官形态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东方白鹳,鸡,鸭和鹅各4只,采取主要消化器官,进行常规组织学观察与测量,与家禽比较,东方白鹳食管长,无素囊,食管粘膜上皮薄,食管腺不发达,腺胃体积大,肌胃较小,小肠较短,但十二指肠发达;大肠较短,其中盲肠退化,肠壁内充满了淋巴组织;胆囊呈梭形,肝管和胆囊管分A,B,C三型,胰岛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19.
东方白鹳的繁殖生态与幼雏的驯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文发  赵和生 《野生动物》1990,(2):16-17,27
东方白鹳(Ciconia ciconia boyciana)属鹳形目鹳科,涉禽,晚成鸟。是国家一类保护对象,春季在我国东北和苏联境内繁殖,冬季在我国长江中下游越冬。近年来在北戴河对其迁徙数量调查中发现,总数仅三千多只,实为珍稀鸟类。为了解其繁殖生态与幼雏的生长发育规律,我们于1987、1988年春对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内的东方白鹳作了观察研究,现整理如下: 一、自然概况兴凯湖自然保护区位于兴凯湖东北,从太阳岗至龙王庙区间的湖岗以及东侧大片芦苇沼泽地,平均海拔67米。属寒温带,年平均气温为3℃,年降雨量为503mm。冬季多为西北风,夏季则多为西南风。保护区内有松阿察河、瞿麻子河、地河等,大小湖泡达14个,主要有莲花池、南大泡、东大泡子  相似文献   

20.
雷进宇 《野生动物》2005,26(2):28-29
洞庭湖是中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一块重要的湿地。1982年湖南省建立了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1994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紧邻历史文化名城岳阳市,是"国际湿地公约"收录的中国21个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为中国湿地水禽的重要越冬地、繁殖地、停歇地。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