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蕾期喷施烯效唑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蕾期喷施不同浓度烯效唑,结果表明:初蕾期喷施15~75mg·kg-1烯效唑,能降低棉株高度、主茎节间长度,增加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提高棉花产量。其中以喷施60mg·kg-1烯效唑处理增产效果最好,较喷施清水增产皮棉161.5kg·hm-2,提高12.6%;较喷施200mg·kg-1缩节安增产皮棉40kg·hm-2,提高2.8%。  相似文献   

2.
1 前 言马铃薯种植在我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常年种植面积达3300hm2,但由于高山区种植马铃薯容易遭受“倒春寒”和晚霜的危害,致使单产一直徘徊在9000kg/hm2左右。为了充分利用地膜的优越性,避开冻害的影响,提高单产,我们进行了地膜覆盖试验。 福建省农业厅部署的冬种攻关课题 收稿日期:1999-02-182 材料与方法21 供试品种德友1号(本地当家种)。22 试验地点寿宁县南阳镇溪南村,海拔542m,土壤类型灰沙泥田,肥力中等,前茬水稻,排灌方便。23 试验方法马铃薯采用高垄双行密…  相似文献   

3.
除草地膜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 言除草地膜是国内新近开发的一种新型地膜,应用该类地膜可以省去喷施除草剂除草的环节,从而起到省工省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为验证除草地膜的除草效果,总结有关技术经验,为今后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于1998年初在马铃薯上进行了除草地膜的应用效果试验。2 材料与方法21 试验材料地膜为2000mm×0008mm双面除草地膜,2000mm×0008mm普通超薄地膜; 收稿日期:1998-09-12马铃薯品种为东农303。22 试验方法试验在宁波市农科所农艺室露天大棚内进行,前作秋豌豆…  相似文献   

4.
MS全脱水培养基培养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效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前 言培养基是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培养的关键环节,通常采用的是以琼脂为凝固剂的琼脂培养基。然而,大批量生产试管苗采用琼脂培养基成本较高,且市售琼脂质量不稳定,影响了试管苗的繁殖效果。因此试验研究新型的高效低耗培养基是批量生产质优价廉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首要任务。我们于1998 收稿日期:1999-02-15年在甘肃省贫困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快繁中心庄浪分中心组培室进行了新型培养基的引进和试验工作。2 材料与方法2-1 供试材料本试验所用的材料为引进马铃薯品种K133脱毒试管苗。2-2 试验设计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毕节地区1997年推广喷施多效唑对马铃薯产量效益评估王文秀蔡丽荣聂晓文(贵州省毕节地区农技站551700)1前言马铃薯、玉米分带套作是我区主要种植方式,年播种面积80000~90000hm2,总产1.3亿~1.5亿kg(折原粮),在我区粮食生产中占有...  相似文献   

6.
金线莲组织培养与人工栽植研究:Ⅲ.壮苗生根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表明,以增殖培养的苗,切割成有2-3节,叶片3-4片,高3-4厘米的茎顶节段为材料,经培养6个月,培植体每株平均净增高6.9厘米、叶3.63片,根3.92条;切取有小叶2-3片、高2-3厘米,无根的上苗,经培养3个月,培植体株平均可净增高3.38厘米,叶3.29片,根2.5条,鲜重达0.5克,采用1/2MS+NAA4ppm+iba1ppm+活性炭0.3%的组合,对金线莲试管苗快速生长和生根有  相似文献   

7.
醇素菌(BM)技术从1994年开始进入中国,迅速在农牧业生产上产生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让会效益,而被有关专家称为“第二次农业技术革命”。酵素菌叶面喷酒剂是进口日本酵素菌原菌种,加入各种营养物质,经发酵精制而成的纯生物液体肥料,内含有益细菌、酵母菌、放线菌等三大类二十多种有益微生物。为试验其在茶叶上的喷施效果,于1998年3月-1999年3月进行了一年的喷施试验。结果记明,该产品对茶叶的增产及捉高茶叶的含糖量,改善茶叶品质及茶园土壤环境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1.供试茶园:闽仙山茶厂所属福…  相似文献   

8.
以福建、广西、台湾金线莲组织培养瓶苗为供试材料,在海拔20米,6-9月份平均气温25.5-28.8℃地区的人工荫棚下,金线莲试种初步获得成功.对人工栽培进行了技系统的试验比较,结果表明:(1)瓶苗素质对移栽成活保存率有很大影响.健化的壮苗自1992年11月种植至1993年7月长达8个月成活保存率达96.6%;(2)广西和台湾金线莲比福建金钱莲适应性略强.前二者93年7月栽植至94年3月生育期8个月。历经越夏和秋冬后成活率仍达87.5、80.4%;(3)3—12月份均可人工栽植;(4)用5份蛇木屑+1份石,3份蛇木屑+1份腐植土+1份炭化稻壳为基质,栽植14个月后保存率达90%;(5)ABTI、2、3号生根粉对生根都有明显促进作用,以200ppm浸泡30分为佳;(6)叶片喷施高效稀土液、1/4MS、ABT3号.碧全可分别提高株鲜重102.9、71.3、59.2、47.9%;(7)试种点栽植周年的组培植株开花率仅为1.5%;(8)台湾金线莲试种生长15-16个月,每株鲜重可达1.1克以上.  相似文献   

9.
七份苎麻野生资源的核型及GiemsaC—带带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采用F-BSG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七份苎麻野生材料进行染色体核型及GiemsaC-带带型研究,结果表明:七份材料中1-1、1-2的染色体数目众多,分别为56和42,其余5份材料为28,均为近端着丝点型,核型公式1-1为2n=56-56st,1-2为2n=42=42st,其余5份材料均为2n=28=28st。臂指数均大于75%,N.F.值与染色体条数相等,1-1,1-2,1-3的梁色体长度比大  相似文献   

10.
试验设在海南三亚和广东乐昌两种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探讨培矮64S制种“九二0”的最佳用量和喷施方法。结果表明:用量在300~450 g/hm 2 之间较为合理;喷施方法以分3 次喷施效果为佳。综合试验整体结果是:“九二0”用量360 g/hm 2,分3 次喷施,第1 次在抽穗5% ~8% 时喷90 g/hm 2,接着第2 天喷180 g/hm 2,第3天喷90 g/hm 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1-6割龄RRIM600不同割胶制度比较试验的结果表明,1-3割龄以采用s/2d/3割制,4割龄后转化为s/2d/2割制为好,胶树茎围增长快,死皮轻,后期产量也高。  相似文献   

12.
稻粒黑粉病是影响杂交稻繁殖。制种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之一,有效地控制稻粒黑粉病的发生,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1992年,我们从浙江农业大学引进防治稻粒黑粉病的新药克黑净,在珍汕97A繁殖田进行防治效果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分述如下:1试验概况试验安排在我市三台县栏河乡二村一社。试验设两组:试验1设克黑净喷施2次,第1次在不育系齐穗后2天喷施(7月15日),隔3天后喷施第2次(7月18日);试验互设克黑净盛花期喷施1次(7月16日)。喷药时间16:00~18:00,每次亩用药量80g+水20kg(具体使…  相似文献   

13.
烯效唑对雾培马铃薯脱毒小薯繁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雾培马铃薯植株叶片喷施烯效唑研究表明:5 ̄20mg·L-1的烯效唑可显著降低株高,增加茎粗,扩大叶面积,增加根系和匍匐茎长度,同时,降低植株地上鲜重和整株鲜重。说明烯效唑具有控上促下的作用,可促进叶片光合产物更多向植株的地下部分输送,有利于小薯膨大和产量的提高。叶片喷施5 ̄15mg·L-1烯效唑均可提高马铃薯小薯产量,其中以5mg·L-1增产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14.
1 前 言脱毒后的种薯,在继代繁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重新感染病毒,逐年积累加重,最后完全失去使用价值。因此,在脱毒薯继代扩繁中,能否控制和减轻病毒侵染,在最短的时间内繁殖出大量可以满足大田生产的优良种薯,是充分发挥脱毒马铃薯增产潜力的关键。本试验是1998年在宣威市农技中心东山马铃薯基地进行,对7个不同规格的脱毒种薯进行切芽快繁比较,目的是对各规格种薯在快繁使用中提出比较合理的意见,为脱毒马铃薯繁育体系建设提供依据。2 材料与方法2-1 供试材料“合作88”脱毒薯不同规格种薯,平均单薯重是336…  相似文献   

15.
苎麻属全雌型无融合生殖种雄花诱导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苎麻属五个全雌无合生殖种为材料,采用叶面喷施GA3、AgNO3、CuSo4等处理,比较其诱导雄花的效果。试验表明:只有施GA3处理才能使春发生性别转变,产生雄花。诱导性别转变的较适时期的为花芽分化至雌蕊原基分化之前,GA3的浓度以10mg/l左右为宜。每周喷施一次,喷施1-2次即可诱导产生少量雄花,喷施8次以上则整株开雄花;诱导雄花花药枚数少于花被数,花粉外观及染色活力正常,而人工测定其萌花率较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农科院茶科所引进高科技生物产品———光合菌肥,为测定其产品的增产效果,于2000年作了初步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处理重复合计比清水(+、-)(%)ⅠⅡⅢ光合细菌肥12.647.326.6726.63+24.09等量清水6.662.3812.4221.46-本文得到李良春、孙荣琴、汪云刚参加部分工作,在此表示感谢。1.1供试材料光合菌肥(昆明元特环保生物有限公司提供)1.2试验地点云南省农科院茶科所茶园1.3试验时间2000年1月-5月1.4供试品种云抗10#333.3、云…  相似文献   

17.
烯效唑喷施方式对无土基质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合理的秧苗调控方式,以华优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烯效唑喷施浓度(C0,0 mL/L,喷施等量清水;C1,25 mL/L;C2,50 mL/L;C3,100 mL/L)和喷施时期(T0,播种时;T1,5 d秧龄;T2,10 d秧龄),研究了不同烯效唑喷施方式对无土基质育秧秧苗株高、叶绿素含量、根系长度、根系数量、根系活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烯效唑显著降低了秧苗株高,喷施浓度越高,控苗效果越佳,喷施时间推迟控苗效果减弱;烯效唑浓度过高会降低秧苗叶绿素含量;喷施烯效唑可显著增加秧苗根长和数量,并增强秧苗根系活力,但浓度过高则抑制根系的生长。综合秧苗株高、叶绿素含量、根长、根数及根系活力等指标,播种后5 d喷施50 mL/L稀效唑(T1C2)对秧苗素质提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黄丘一副区马铃薯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 言马铃薯系地下块茎作物,种植马铃薯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高产优质的块茎。马铃薯块茎产量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地上茎叶生长的好坏,并与茎叶生长有着密切的相互制约关系。本试验主要研究不同品种块茎形成及膨大与茎叶生长的关系,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找出不同熟性马铃薯块茎膨大与茎叶生长的相互关系,结合科学栽培管理措施,促使其各个部分协调发展,对指导马铃薯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 材料与方法本试验分为中熟组和晚熟组两组进行,中熟组选用目前陕北地区主栽品种克新1号为材料,晚熟组选用新审定品种榆…  相似文献   

19.
腐植酸钾在棉花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最优设计方法,对腐植酸钾(HA-K)在棉花上叶面喷施、灌根与产量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腐植酸钾对棉花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皮棉增产2.44%~39.02%,投入产出效率为0.41~15.49元。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叶面喷施>灌根效应,≥1800kg·hm-2皮棉产量的腐植酸钾使用浓度是:叶面喷施415.3~1084.7mg·kg-1,灌根747.0~1253.0mg·kg-1。  相似文献   

20.
扦插繁育优良品种“白芽奇兰”时,常因有大量花蕾形成而抑制茶苗生长,进而影响出苗率。采“用人工摘除花蕾不仅需用大量劳力,还会继续多次长出新花蕾,效果不理想。近年来用除花灵处理扦插苗,有效控制了花蕾的形成,育成的茶苗生长整齐、粗壮,并且当年育苗当年出圃。 1.喷施方法 采用除花灵控制茶苗花蕾,喷施时间宜早不宜迟,第1次喷施应在扦插后20-25天愈伤组织已形成时进行,过后15天再喷施第2次,第3次在插后60天左右喷施。每亩苗地每次喷施的药液配比为2g除花灵兑60kg清水。喷施宜在晴天傍晚时进行,要直接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