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耕作栽培措施对苜蓿产草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查阅大量中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评述了栽培密度、刈割方式等耕作栽培措施对苜蓿产草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公农一号苜蓿产草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苜蓿打捆前的含水量对营养价值和产草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高彩霞  王培 《草地学报》1997,5(1):27-32
该试验于1996年5-6月在山东省无棣县神内农牧结合示范中心苜蓿试验区进行。头茬苜蓿于盛花期收割,研究高,低含水量条件下打捆对产草量和粗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研究雨淋对苜蓿干草整株和茎,叶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打捆前含水量的逐渐下降,茎叶比显著增加,叶片损失率增大,其茎叶比与打捆前干物质的含量呈一元非线性相关,相关方程Y=3.5102X^4.963+1.05。干草的CP含量显著降低,NDF,AD  相似文献   

4.
李剑楠 《饲料广角》2014,(16):20-24
苜蓿作为畜牧业最重要的牧草之一,在畜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其需求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提高苜蓿的产草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影响苜蓿产草量的相关性状有株高、分枝数、生长速度和再生性能等。加强相关栽培技术、种子的选择、根瘤菌拌种、栽种密度、施肥技术和刈割措施,对提高苜蓿的产草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旱作草田轮作中苜蓿、红豆草不同播种方式连续5年的产草量测定和7年的栽培试验结果,对苜蓿、红豆草不同播种方式的产出和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旱作条件下苜蓿、红豆草参与草田轮作的最佳播种方式、栽培管理技术及合理的利用年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杂花苜蓿2001年从俄罗斯赤塔州引进后,住海拉尔东山,经过6年的引种栽培试验(2001~2006年)。结果表明,该品种分枝能力强,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播种当年主根为60cm,侧根3~5条,第2年主根深达110cm,分枝能力和根系长度均与植株密度有密切关系,密度大分枝较小,侧根少,主根入土深;耐寒性较强,越冬率高,越冬率达98.4%;抗寒性较强,土壤含水量大于5%时,植株能正常生长,含水量2%~5%时,植株生长缓慢,植株下部出现枯黄现象,含水量低于2%,植株枯萎,根系不死;正常年份年干草产量可达3 600~5 600Kg/hm2,适合呼伦贝尔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潘玲  魏臻武  武自念  张栋  郑曦  陈斐  刘倩  李伟民 《草地学报》2012,20(6):1099-1104
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扬州地区苜蓿(Medicago sativa)不同播种量和施肥水平对产草量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江淮地区苜蓿推荐播种量为18.75 kg·hm-2,氮、磷、钾推荐施用量分别为23,113,68 kg·hm-2时,此时苜蓿的理论产草量可达22858.25 kg·hm-2。单独施用氮、磷、钾肥时,在一定范围内对苜蓿产草量有促进作用,但当超过最大施用量时,对苜蓿的生长反而造成抑制。建议氮肥施用量不超过30 kg·hm-2,磷肥施用量不超过130 kg·hm-2。氮、磷、钾共同施用时苜蓿产草量才能达到最大值;氮肥在苗期、分枝期和初花期对苜蓿植株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磷肥促进苜蓿主枝数的增加,氮钾肥有利于苜蓿侧枝数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杂花苜蓿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俄罗斯杂花苜蓿2001年从俄罗斯赤塔州引进后,在海拉尔东山呼伦贝尔学院试验地,经过6年的引种栽培试验(2001—2006年)。结果表明,该品种分枝能力强,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播种当年主根为60cm,侧根3—5条,第2年主根深达110cm,分枝能力和根系长度均与植株密度有密切关系,密度大分枝较小,侧根少,主根入土深;耐寒性较强,越冬率高,越冬率达98.4%;抗旱性较强,土壤含水量大于5%时,植株能正常生长,含水量2%~5%时,植株生长缓慢,植株下部出现枯黄现象,含水量低于2%,植株枯萎,根系不死;正常年份年干草产量可达3600~5600kg/hm^2,适合呼伦贝尔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苜蓿是高产、优质、富含蛋白质及经济价值高的牧草,在黑龙江省具有较长的栽培历史。苜蓿在草地改良、低产田治理、种植业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的转变中,  相似文献   

10.
影响苜蓿产草量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影响苜蓿产草量的相关性状株高、分枝数、生长速度和再生性能与产量的相关性,并对影响苜蓿产草量的秋眠性进行了解析,分析了接种根瘤菌、施肥和刈割措施对苜蓿产草量提高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苜蓿种子前期处理、影响苜蓿种子产量的因素(气候条件、密度、灌溉、施肥、授粉、生长调节剂、杂草防治)以及种子后期收获处理等3方面论述了我国苜蓿种子生产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苜蓿种子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施复合肥、尿素、有机肥和灌水等因素对紫花苜蓿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施肥和灌水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的产草量。肥料单施以每公顷施复合肥50kg、尿素50kg、有机肥300kg处理产草量较高;灌水以每公顷灌水lOOt处理产草量最优;组合处理以处理7即每公顷施复合肥150kg、尿素50kg、有机肥300kg和灌水lOOt的处理产草量最高,每公顷产干草11052kg,比对照(不施肥和灌水)增产3694kg。增产50.20%,增产极显0著(P〈0.01)。  相似文献   

13.
在松嫩平原,应用正交试验对苜蓿产量进行行距、灌水、施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30cm行距处理产草量最高,干草产量15389.66kg/hm2;灌水以3次和1次为好;施农家肥22500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磷酸二铵150kg/hm2和施复合肥150kg/hm2处理;施尿素112.5kg/hm2增产效果最佳,平均产干草14673.61kg/hm2;行距30cm、灌水3次、施磷酸二铵150kg/hm2、施氮肥112.5kg/hm2处理产干草19395.83kg/hm2,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奶牛集约化养殖业的蓬勃发展,蛋白质、维生素饲料更显短缺。用高产优质豆科牧草产品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饲料资源的不足,已成为世界畜牧业持续发展中普遍应用的关键措施之一。过去,我国奶牛饲养过程中使用豆科牧草数量很少,大多数奶牛场仍沿用传统的饲养方式,将秸杆等劣质粗饲料与玉米、油渣等精饲料简单混合后饲喂,满足不了奶牛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营养代谢病时有发生,牛奶产量与质量都不高,奶牛的生产潜力得不到发挥。近几年,国家重视发展奶牛业,奶牛饲养管理的科技含量也随之提高,尤其是苜蓿和青贮饲料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给奶牛饲养创…  相似文献   

15.
苜蓿斑蚜危害苜蓿的产量损失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接虫的方法,研究了苜蓿斑蚜的虫口密度与苜蓿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和防治指标.结果表明,苜蓿干草产量损失率(y)与20枝条虫量(x)的关系为y=0.035 9x-5.993 9,相关系数r为0.993 1,二者相关性极显著.按照防治的直接收益与直接成本,确定了宁夏旱地苜蓿和水地苜蓿苜蓿斑蚜的防治指标,旱地苜蓿第一茬苜蓿斑蚜的防治指标为2 100头/百枝条,水地苜蓿第二茬苜蓿斑蚜的防治指标是1 600头/百枝条.  相似文献   

16.
苜蓿斑蚜危害苜蓿的产量损失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接虫的方法,研究了苜蓿斑蚜的虫口密度与苜蓿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和防治指标。结果表明,苜 蓿干草产量损失率(y)与20枝条虫量(x)的关系为y=0.035 9x-5.993 9,相关系数r为0.993 1,二者相关性极显著。按 照防治的直接收益与直接成本,确定了宁夏旱地苜蓿和水地苜蓿苜蓿斑蚜的防治指标,旱地苜蓿第一茬苜蓿斑蚜的防治 指标为2 100头/百枝条,水地苜蓿第二茬苜蓿斑蚜的防治指标是1 600头/百枝条。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研究滴灌条件下紫花苜蓿种子生产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最优株行距配比,旨在为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滴灌条件下苜蓿种子生产提供理论指导。试验以‘甘农4号’苜蓿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滴灌条件下不同株行配比和密度对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每株花序数、生殖枝数、每荚种子数和千粒重是影响苜蓿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每株花序数对单株种子产量的贡献起直接作用,其余3个因子对产量的贡献主要通过每株花序数间接实现。在株行配比和产量回归拟合模型中,株行距为35 cm×100 cm时单株实际产量最高;株行距为15 cm×100 cm时单位面积实际产量最高。因此,在宁夏中部干旱带进行苜蓿种子生产时,建议采用行距为100 cm,株距为15 cm的配比。  相似文献   

18.
19.
从品种选择、合理施肥、耕作方式、播种量、播种季节等环节系统综述了当前国内黑麦草栽培获得高产的技术措施,归纳总结了黑麦草在饲养牛、羊、鹅、兔日粮配制中的最佳添加比例及取得的经济效益,提出了黑麦草在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中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