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富阳食用菌产业以蘑菇为主,香菇、平菇、金针菇、草菇、黑木耳等有少量栽培,但起步晚,规模小。 1食用菌发展历程与现状 1.1蘑菇富阳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栽培蘑菇,分布在东洲街道、新登镇两大片。1989年生产规模达到历史最高点,栽培面积116.7万m^2,成为浙江省最大的蘑菇生产县。但是由于当年菌种及菇房大规模爆发的螨害,又有金黄色葡萄球状菌事件,致使富阳蘑菇出口受阻,面积骤降,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培养料发酵、发菌管理及出菇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利用黑木耳栽培废料即黑木耳菌糠栽培双孢蘑菇的新技术,以期为黑木耳菌糠的利用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秋季蘑菇出菇结束后,在冬季堆料、播种发菌,冬春季出菇,这后一茬就是冬季栽培蘑菇。一年栽培两茬蘑菇,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力资源,提高菇房的利用率,延长鲜菇的供应期。本试验是在冬季栽培蘑菇中进行覆土材料比较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温蘑菇属高温型双环蘑菇,目前主要有"夏菇93"和"夏秀2000"两个品种,出菇温度范围为25~34℃,最适出菇温度27~32℃,子实体能在38℃下继续生长,适合于我国夏季高温季节栽培,夏季气温持续3个月在25℃以上的地区均能栽培。由于高温蘑菇栽培期为菇房(棚)夏休期,可利用已有的蘑菇房(棚)栽培,提高栽培设施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巴西蘑菇又名小松菇 ,商品名姬松茸。福建省自 1992年引种至今 ,产品一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栽规模逐年扩大 ,栽培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 ,产量和产品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本文着重介绍巴西蘑菇规范化高效优质栽培技术。1 标准化菇房的建造 菇房以座南朝北方向为佳 ,保湿、保温性能要好 ,空气流通、无直射阳光、保持内外部环境整洁。一座标准菇房的栽培面积为 15 0 m2 ,占地面积为宽 7m,长 11m。实际生产中一般为 2~ 4座甚至更多座的连体菇房规模栽培 ,省料 ,且省占地面积 ,每座菇房占地宽仅为 5 m,长 11m。其结构主要是借鉴蘑菇规范…  相似文献   

6.
朝鲜栽培双孢蘑菇开始于1963年初。蘑菇栽培面积迅速增加,1967年菇床面积比1965年增加了十倍。随着栽培面积的增加,由于缺少混合肥料、技术条件,以及采用劣质菌种和菇房不足等,致使蘑菇栽培屡遭失败。通过实践和改进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漳州市台商投资区角美镇是全国双孢蘑菇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全镇2018年农法栽培双孢蘑菇面积达3 746 663平方米,菇房8 146座,平均每座种植面积460平方米。农法栽培蘑菇培养料以使用杏鲍菇菌渣和牛粪配方为主,占80%以上。2018年该镇推行由配备有环保设施的培养料厂集中生产一次发酵料11 682吨,供应农法栽培菇房种植双孢蘑菇12万平方米,社会和环保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岩金火 《食用菌》2007,29(5):40-40
以蘑菇标准化栽培技术为基础进行周年性即一年分春季、夏季、秋冬季(三季)栽培蘑菇。两年来笔者以三座经改造的标准化菇房为试验房,三座为对照房进行蘑菇周年性栽培  相似文献   

9.
董作为  张作卷 《食用菌》2002,24(3):25-26
苍南县是浙江省蘑菇重点产区 ,为充分发挥我县菇农技术、资源等优势 ,更好地利用夏季闲置的菇房 ,解决夏季鲜菇不足。 1998~ 1999年 ,我县有关部门组织技术骨干 ,在蘑菇主产区——马站镇进行了高温蘑菇菌种引选和栽培技术研究 ,成功地选出“夏菇 93”和“新登 96”两个适宜当地栽培的高温蘑菇菌株。现将高温蘑菇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栽培方式 传统的塑料大棚栽培为低棚栽培 ,生产期遇上高温 ,菇房上层及四周气温较高 ,上层高温多湿 ,下层偏干 ,致使培养料偏干 ,相对湿度又过大 ,限制了高温蘑菇的均衡高产 ,相当部分的成菇还染上细菌性斑…  相似文献   

10.
胡桃肉状菌,是蘑菇栽培中一种竞争性很强的杂菌,同一菇房可连年感染,持续发生,严重影响蘑菇产质量,甚至绝收。据资料,此菌于1929年最早发现在北美的西部和北部,由菌种携带传入我国.上海地区于1960年前后在个别菇房发现,其后逐渐蔓延,福建菇区发生最为普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县利用蘑菇房床栽草菇发展较快,为摸索稳产高产的栽培方法,我们采用各种材料作为“复土”试验,结果以复棉籽壳增产效果最为显著,一般可增产30—50%。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一、菇房准备:利用蘑菇生产结束后的菇房、床架及二次发酵的设备,经清洗消  相似文献   

12.
无粪培养料栽培蘑菇高产关键技术陈国朱(福建省莆田市食用菌开发中心351100)无粪培养料栽培蘑菇高产的关键技术为以下三个方面。1培养料后发酵技术福建省莆田市塑料菇房近年迅速兴起,与原来土墙菇房比较,具有成本低、建造易、保温保湿性好和产量高等优点。为适...  相似文献   

13.
U型土窑洞栽培双孢蘑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U型土窑洞菇房栽培双孢蘑菇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栽培模式,在整个黄土高原地区推广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食用菌技术团队首轮项目运行成效及主要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浙江省食用菌技术团队运行的主要成效:一是开发创新香菇定向出菇和羊肚菌人工栽培2项新技术;二是集成提升双孢蘑菇、秀珍菇"两网、一板、一灯、一缓冲"绿色防控技术和黑木耳小孔出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三是示范推广适合农法栽培双孢蘑菇品种W2000、工厂化栽培兼用型蘑菇品种W192、香菇品种浙香6号、短菌龄型香菇品种庆科212、黑木耳早熟品种丽耳3号、小耳单片型黑木耳品种黑山等6个食用菌新品种,并探明品种特性特点,为因种栽培和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四是示范优化降低用种成本、基质成本、菌棒制作成本和用工成本等4项节本增效新技术;五是示范菌稻轮作、桑枝条利用、菌糠二次利用技术等3项食用菌生态循环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
平菇栽培中虫害发生较多,如菇蚊、菇蝇、跳跳虫、螨类等。其中尤以眼菇蚊、跳跳虫为害较严重,也可为害双孢蘑菇、凤尾菇、平菇、黑木耳、银耳、金针菇、香菇等多种食用菌。眼菇蚊的幼虫蛀食平菇菇  相似文献   

16.
覃效敏 《食用菌》2004,26(3):24-25
为更好地利用夏季闲置的菇房,解决夏季鲜菇不足,在桂东地区栽培“新登96”高温蘑菇取得成功,且不影响秋菇栽培。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研究蘑菇线虫,并摸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治措施,是蘑菇科研和栽培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就笔者对两种蘑菇线虫习性的初步研究报告于后。一、材料与方法材料采自霞浦县、宁德县城郊、洋中等地十八个菇房之床料及菌丝体、覆土、子实体、板缝刮取物、菇房地面表土等。对料样分别用 Barmmann 漏斗法分离,并将标本进行试验室培养观察。  相似文献   

18.
三、栽培场地的要求及消毒(一)菇房新建菇房,宣选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水源方便的地方。菇房以座北向南,东西向为好。菇房要求既能通风换气,又能保温保湿。房顶最好象蘑菇房那样加设拔风筒。房屋南北两面的墙上除开窗户外,还应加设地窗,窗户对准走道。房屋还要求能密闭,便于熏蒸消毒。地面应为三合土或  相似文献   

19.
<正>双孢蘑菇的主要病害可以分为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真菌性病害;虫害有菇蚊、菇蝇、螨虫、线虫等。病虫害的发生与菌种、环境、基质等有关,常见的引发因素有堆肥质量,覆土质量,菌种,环境卫生,以及温、湿、气等环境因子。1双孢蘑菇病虫害的防控措施1.1菇房及环境的卫生与消毒保持菇房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是病虫害安全防控的前提与基础;做好菇场及栽培材料的消毒是病虫害安全防控的重要举措。其中包括:栽培结束后的菇房通入蒸汽,使空气和料温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在福州地区工厂化周年栽培金针菇,普遍采用棉籽壳作为栽培料主料,再生法采收一潮菇后,菌包即废弃作为燃料或有机肥。福州地区金针菇厂家逐年递增,废弃金针菇菌包越来越多。栽培金针菇后培养料(棉籽壳)营养成分并未耗尽,利用其栽培双孢蘑菇,既可节约生产成本,又可以促进废物再利用。1菇房设计[1]一般菇房的边高5~6 m,中高6~7 m,长12~15 m,宽8~12 m。床架排列方向与菇房方向垂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