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照因素对水稻品种苗期褐稻虱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人工气候箱及温室自然条件下研究了光照对品种抗性、植株生势及耐害性和褐稻虱生存、发育的影响。光照不足造成品种苗期抗性减弱甚至丧失,其原因是由于植株的生势减弱导致受飞虱为害后的补偿能力下降。中抗品种耐害性丧失和抗级品种的拒虫性减弱。在短光照生长条件下和长光照条件下,飞虱取食高抗品种的植株,其吸食量若虫生存率和发育进度,均无显著差异,表明高抗品种的抗生性在短光照条件下仍能保持。短光照条件下.如果接虫前或后予以充足的光照条件,或将接虫秧龄提高到4片叶,品种的抗性水平则可保持。  相似文献   

2.
水稻品种(组合)对褐飞虱抗性的田间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褐飞虱大发生的2007年单季稻期间,以TN1作为感虫对照,在浙江省金华市评价了48份水稻品种(组合)的田间成株期抗性表现。结果表明,16个品种(组合)表现为田间成株期感虫,其他32个品种(组合)具有中抗以上水平,其中丙04-123、Ⅱ优845、宜香845、中组14、嘉兴优04-1和IR36等品种(组合)达高抗水平。在持久抗性方面,除高抗品种外,秀水09、新嘉优99、嘉优22-5、秀优0969、宁04-81、丙04-103、丙04-08、丙04-123、R4101、丙04-132、丙05-129、丙05-227、浙粳23和浙粳22等品种(组合)具持抗性。试验表明,成株期田间褐飞虱抗性评价对生产实践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秀水620对褐稻虱抗生性的研究及其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测定了秀水620对褐稻虱的一些抗生性指标,从实验室所得的各种参数来估计褐稻虱的种群趋势指数和内禀控制率;同时调查了秀水620对褐稻虱的田间控制作用。(1)抗生性作用中. 秀水620品种上褐稻虱分泌蜜露的面积为感虫品种秀水48的37.8%;饲养一代后,刚羽化的成虫体重比感虫品种上的成虫体重显著减轻。秀水620品种上,成虫平均产卵量为191粒/♀;秀水48品种上为3l6.2粒/♀;IR64品种上仅87.5粒/♀;在秀水620、IR64品种上的存活率比秀水48品种上存话率减少约50%,羽化率明显比秀水48品种上低。(2)褐稻虱种群趋势指数,秀水48为139.6,秀水620为30.30,IR64为19.09;秀水620对褐稻虱的内禀控制率为0.7829,IR64为0.8632;秀水620对褐稻虱田间控制率为77.23%。  相似文献   

4.
水稻抗褐飞虱遗传和育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水稻抗褐飞虱基因资源的鉴定及其分布特点、水稻抗褐飞虱主基因定位和QTL分析、水稻抗褐飞虱遗传的“基因对基因”关系以及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虫机制与褐飞虱对抗虫品种的适应等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简述了抗褐飞虱基因的育种利用现状,并对今后抗褐飞虱遗传和育种利用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1982~1985年在辽宁省丹东市前阳水稻试验站对用三个田间抗性亲本配成的六个组合(银河/蒙古稻、蒙古稻/银河、誉锦/蒙古稻、蒙古稻/黎明、银河/水原300粒和银河/京越1号)的F_1、F+2和F_3代的表现做了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单位叶面积上的侵染点数和感病病斑数、病斑在单位时间内的扩展速度、发病叶面积百分率(DLA)以及穗颈瘟百分率在F_2和F_3的分布都为连续正态或偏态分布,变异位于双亲之间,很少有超亲现象,证明这种田间抗性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广义遗传力(平均)和狭义遗传力(平均)分别以单位叶面积上的感病病斑数(h_B~2=79.5%)和穗颈瘟百分率(h_N~2=65.3%)最高。各性状的亲子相关都达显著水平。文中提出,育种中田间抗性的选择,低世代(2—4代)以DLA为指标,高世代(5代以后)以感病病斑数和病斑扩展速度为指标。对叶瘟和穗瘟抗性的选择应分别进行。  相似文献   

6.
我国主要稻区褐飞虱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明确目前褐飞虱对常用药剂的抗性现状,以便制定防治褐飞虱的科学用药策略,于2010-2011年间,在室内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了我国主要稻区19个褐飞虱种群对五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结果表明,2010年全部监测种群对噻嗪酮均处于中等水平抗性(RR为11.3~23.4倍),2011年除广西桂林、江西上高2个褐飞虱种群为中等水平抗性(15.3~19.7倍)外,其他80%监测种群均已达高水平抗性(40.7~119.7倍),抗性明显上升;两年19个褐飞虱监测种群对吡虫啉均为高到极高水平抗性(82.3~1935.8倍),与2006-2009年相比,吡虫啉抗性有再次升高趋势;2010年褐飞虱对噻虫嗪的抗性为低到中等水平抗性(6.1~14.4倍),2011年除广西桂林种群为低水平抗性外,其他8个种群均为中到高水平抗性(12.8~62.3倍),较前一年明显上升;两年18个监测种群对毒死蜱均处于敏感到低水平抗性阶段;对吡蚜酮的抗性2010年7个监测种群为敏感-低水平抗性(1.9~5.1倍),2011年全部褐飞虱监测种群均已达中等水平抗性(15.7~25.4倍),暗示随着吡蚜酮的大量广泛使用,褐飞虱对其抗性较高,需要引起生产上的密切关注。为科学治理水稻褐飞虱,应严格执行无交互抗性的杀虫剂间的合理轮用或混用。  相似文献   

7.
选用50%烯啶虫胺可溶性粒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9.7%乙虫腈悬浮剂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褐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使用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4 g,药后1 d和3 d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分别为25.70%、81.22%,速效性稍差,但7 d和14 d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达97.06%、88.32%,明显优于其他药剂,持效作用突出;每667m2使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 g和9.7%乙虫腈悬浮剂31 ml,药后14 d的防效均达86%以上;3种药剂防治水稻褐飞虱均具有较好的防效性和持效性,且对水稻安全,在生产上可作为防治水稻褐飞虱的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8.
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抗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应用改良苗期群体筛选法,对小粒野生稻进行了抗性鉴定,并根据褐稻虱在抗性品种上的生存率、发育进度、蜜露分泌量、群体建立、虫体重量变化、卵巢发育程度、产卵量和稻株的受害级别等指标与感虫对照品种TN1上的差异显著性作比较,综合评定了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的抗性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的抗性级别为0级,属高抗褐稻虱。在小粒野生稻上,褐稻虱的生存率为18%,蜜露分泌量为6.04 mm2,群体建立为21.8头/对,体重增量为-0.33 mg,卵巢发育为2.9级,产卵量为29.67粒/雌;而在感虫对照品种TN1上,褐稻虱的生存率为82%,蜜露分泌量为46.8 mm2,群体建立为217.0头/对,体重增量为2.27 mg,卵巢发育为4.8级,产卵量为229.3粒/雌。由此可知,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的抗性机制为抗生性和非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苗期抗性不同的水稻品种成株期对褐飞虱的抗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浙江富阳评价了汕优63(含Bph1)、IR42(含bph2)、IR56(含Bph3)和TN1(感虫对照)以及新近育成的杂交稻中浙优1号、国稻6号等苗期抗性不同的水稻品种成株期对褐飞虱的抗性。结果表明,苗期中抗(5级)以上的水稻品种在成株期均表现出明显的抗性;苗期高感(9级)的水稻品种成株期亦感虫,但田间虱烧出现时间和虱烧程度有所差异。苗期高感的中浙优1号田间“虱烧”发生时间比同样高感的TN1晚5 d,推测中浙优1号对褐飞虱有一定的耐受性,这是在苗期鉴定中不能体现的。因此,应重视对苗期感虫的优良水稻品种的成株期抗性鉴定。  相似文献   

10.
一个普通野生稻资源SB1对三化螟、褐稻虱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化螟Scirphaga incertulas是亚洲稻区的主要害虫,具有多发性、钻蛀性为害特点,药剂防治技术难度大,造成损失重。寻找抗源、培育抗螟品种是最理想的防治方法。6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搜寻抗源活动,在数万份地方稻种资源或野生稻中,仅找到极少对三化螟抗性1~3级的材料。我们从80年代初开始先后筛选了2200多份品种资源,发现引自澄海县的一份普通野生稻Oryza sativa L.f.spontanea Roschev(代号SB1)对三化螟褐稻虱Nilaparvata lugéns有明显抗性,1990~1991年参照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方法及抗性评级标准,采用笼罩等量接虫,抗感对比法,对SB1抗性机制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六十年代中后期,在南亚、东南亚、东亚和南太平洋群岛等地,褐稻虱(BPH)Nilaqar-Vata Lugens(Stal)虫口猛增,上升为水稻的主要害虫。它不仅直接为害水稻,而且是水稻草丛矮缩病毒的传播媒介。伴随着褐稻虱的猖獗,水稻草丛矮缩病大流行,加重了对水稻生产的威协。据1977年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召开有关科学家座谈会保守的估计,上述地区的一些国家,如印度、印尼、菲律宾、日本、南朝鲜以及我国的台湾省等,由于褐稻虱猖獗和水稻草丛矮缩病的流行,造成稻谷损失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株系94-42-5-1对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的抗性及其遗传规律。94-42-5-1高抗稻褐飞虱生物型2、印度潘特纳加生物型和越南九龙江生物型,其抗性均达到高抗1级,具有对稻褐飞虱抗谱广、抗性强的特点,是在AA染色体组稻种资源中发现的高抗稻褐飞虱抗源之一。抗性遗传分析表明,94-42-5-1对潘特纳加生物型的抗性为1对隐性基因遗传,对九龙江生物型的抗性受2对互相独立的隐性重复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3.
水稻品种抗褐稻虱的改进筛选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鉴定水稻抗褐稻虱的改良苗期集团筛选法(MSST),该方法可有效地鉴别中抗品种,同时可在室内进行,用虫量邵,方法简便。采用MSST方法对国际水稻研究所收集保存的部分水稻种质进行了筛选鉴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OsRRK1(Rop-interacting receptor-like kinase 1)蛋白是水稻中第一个被研究的类胞质受体激酶RLCKⅥ家族蛋白。在调控水稻叶片的卷曲和对褐飞虱的防御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其调控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试图进一步探究OsRRK1基因抗褐飞虱的机理。方法 利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分析OsRRK1蛋白与OsLecRK(lectin-like receptor kinase)、OsLecRK1、OsLecRK2、OsLecRK3的互作关系,OsLecRK是抗褐飞虱基因BPH15区间的候选基因,是水稻先天免疫系统中一个重要成员,既参与水稻先天免疫反应,包括对褐飞虱、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又参与水稻的发育过程。OsLecRK1OsLecRK2OsLecRK3的基因簇组成抗褐飞虱基因BPH3,含BPH3基因的水稻具有广谱、持久的抗虫性。同时利用DNAMAN软件分析OsLecRK蛋白与OsLecRK1、OsLecRK2、OsLecRK3的同源性。结果 DNAMAN的分析结果显示OsLecRK与OsLecRK1、OsLecRK2、OsLecRK3的同源性都很高,蛋白一致性在50%以上;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OsRRK1与OsLecRK、OsLecRK2和OsLecRK3互作。结论 OsRRK1通过与抗褐飞虱基因BPH15BPH3候选基因的相互作用参与水稻抗褐飞虱过程。  相似文献   

15.
水稻新品种(系)对褐飞虱抗性的筛选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改进的苗期集团筛选法,测定了1999 ~2002年国家和浙江省水稻育种攻关项目的769个水稻新品种(系)对褐飞虱的抗性反应。结果表明,在769个品种中筛选出抗级为0~5级的品种93个,其中长持抗期(LD)、中持抗期(MD)和短持抗期(SD)级的品种分别有3、13、77个。同时对1999~2000年和部分2001年苗期抗级为0~5级的47个水稻品种进行成株期持抗期鉴定,发现苗期与成株期LD、MD、SD相一致的品种分别有3、3、15个;苗期为SD、成株期为MD的品种有3个,成株期无持抗期的品种有21个;苗期为MD、成株期为SD的品种有3个。试验进一步表明,利用水稻苗期和成株期的受害级别(5级)和持抗期长短(MD~LD)来评价耐褐飞虱水稻品种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稻褐飞虱致害性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杭州褐飞虱田间种群在抗虫品种ASD7上强迫饲养多代后致害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致害性的群体,在ASD7上饲养4代后,均可转变成能为害ASD7的ASD7种群。反之,在无抗性胁迫的感性品种TN1上连续饲养7代,ASD7种群对ASD7的致害性逐渐减弱,最终退化为TN1种群。这表明褐飞虱的致害性是可变异的,水稻品种抗、感虫特性是其转化的诱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创制兼抗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水稻恢复系,【方法】分别以抗褐飞虱材料B5(携带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及携带白背飞虱抗性位点qsI-4的籼型恢复系福恢7011为供体亲本,以骨干恢复系福恢676为轮回亲本,应用低世代分离群体田间表型结合单株鉴定与高世代稳定株系室内筛选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并对抗虫株系及其测交后代进行考查和农艺性状分析。【结果】选育出聚合Bph14、Bph15和qsI-4的恢复系材料3份,携带2个抗虫基因的恢复系材料3份。其中6份恢复系的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均表现中抗以上。通过抗性鉴定和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分析筛选出具有生产应用潜力的恢复系材料2份。【结论】为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抗性聚合新种质的创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创制兼抗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水稻恢复系,【方法】分别以抗褐飞虱材料B5(携带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及携带白背飞虱抗性位点qsI-4的籼型恢复系福恢7011为供体亲本,以骨干恢复系福恢676为轮回亲本,应用低世代分离群体田间表型结合单株鉴定与高世代稳定株系室内筛选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并对抗虫株系及其测交后代进行考查和农艺性状分析。【结果】选育出聚合Bph14、Bph15和qsI-4的恢复系材料3份,携带2个抗虫基因的恢复系材料3份。其中6份恢复系的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均表现中抗以上。通过抗性鉴定和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分析筛选出具有生产应用潜力的恢复系材料2份。【结论】为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抗性聚合新种质的创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9.
聚合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抗性基因创制杂交水稻恢复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创制兼抗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水稻恢复系,【方法】分别以抗褐飞虱材料B5(携带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及携带白背飞虱抗性位点qsI-4的籼型恢复系福恢7011为供体亲本,以骨干恢复系福恢676为轮回亲本,应用低世代分离群体田间表型结合单株鉴定与高世代稳定株系室内筛选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并对抗虫株系及其测交后代进行考查和农艺性状分析。【结果】选育出聚合Bph14、Bph15 和qsI-4的恢复系材料3份,携带2个抗虫基因的恢复系材料3份。其中6份恢复系的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均表现中抗以上。通过抗性鉴定和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分析筛选出具有生产应用潜力的恢复系材料2份。【结论】为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抗性聚合新种质的创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20.
35个水稻品种抗稻曲病的田间抗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自然诱发与人工辅助接种相结合的方法测定35个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田间抗病性。结果表明:35个品种中,无高抗品种;抗性品种有9个,占25.72%;中抗品种10个,占28.58%;中感品种11个,占31.43%;感病品种3个,占8.58%;高感品种1个,占2.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