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仙客来的育种及优良种苗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育种和筛选●新品种的引进和选育为充实仙客来种质基因库和更新品种,我所分别从荷兰、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引进了一批品种。除从中筛选出一些可推广的优良品种外,我们还反复进行了育种试验,并取得了可喜成果。我们主要采取以下三个育种途径: 1、杂合基因型育种:遗传规律表明,亲缘关系较远且生态地理和生态特性等差异大的种间杂交,在生长势和抗逆性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可获得较大程度的杂合基因型,能产生最大的杂种  相似文献   

2.
恢保互转的原理及其在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工作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章强 《种子》1989,(2):30-31
  相似文献   

3.
牧草育种是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晓云  毕玉芬 《种子》2004,23(6):58-60
本文对现阶段国内牧草育种工作的重要性、育种工作现状以及今后的总体思路、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提出加快我国牧草育种工作是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需要转变管理机制,加大科研力度和投入,培植育种机构和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为我国牧草种子产业化提供良种.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农业结构大调整中,种草养畜正在进一步兴起,怎样选择适宜对路高产优质的牧草饲料良种是用户最关心的热点.本文结合现实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用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秋蚕豆育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豆是世界主要豆科作物之一 ,有 70多个国家大约 4 0 0多万 hm2 栽培面积。中国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 ,约有 140多万 hm2。春秋蚕豆两大类型中 ,秋蚕豆以云南省面积最大 ( 1999年播种面积 2 1.84万 hm2 )、单产高 ( 172 1kg/ hm2 ) ,总产量 37.58万 t。多年来 ,云南省农科院及大理州农科所把云南蚕豆作为主要的研究作物 ,开展地方种品种评选鉴定、系统选育、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及规范化模式栽培研究等项工作。在高产 (高的单产 8599.95kg/ hm2 )、抗病、优质育种及规范化模式栽培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自“七五”至“九五”期间 ,育成了以…  相似文献   

6.
相国根  杨朝全 《种子》1990,(5):62-62
棉花品种遗传基础复杂,又是常异交作物,一个优良品种育成并在生产上应用后,很容易产生变异性状或变异株,使群体纯度下降,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因此,棉花良种繁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棉花良种繁育方法上,解放初期学习苏联经验,  相似文献   

7.
欧行奇 《种子》2002,(6):73-74
详细论述了小麦育种家种子的特点和它的几种主要生产方法,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同时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对今后小麦新品种繁殖和推广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谢静 《种子世界》2004,(8):40-41
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豆科牧草,它不仅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饲料,而且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的重要绿肥作物之一。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加强和扩大了苜蓿的种植面积,仅新疆地区2004年的种植面积就要求力争达到40万hm^2,它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棉花优良种子是棉花增产增收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优良品种在棉花增产中的贡献率在 30 %以上。繁育生产优良品种 ,提高种子质量 ,对确保我国棉花生产、推进棉种产业化进程、提高棉花及其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1 良种繁育历史回顾1988年以前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成果转化与经营推广工作是自发的种子生产销售阶段 ,育种家、技术人员、课题组、推广组各自为战进行棉花新品种生产销售 ,无偿服务 ,种子销售不以盈利为目的 ,以推广面积、社会效益为考核指标。 1989~1996年 ,是有组织的种子生产、销售阶段。成立科…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玉米地方种质资源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20年来,我国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玉米杂交种的亲本自交系,主要集中在唐四平头、旅大红骨、lan-caster和ReidYellowDent等四大种质类群上,玉米育种的种质基础狭窄和遗传脆弱性已成为人们十分担心的问题,为了开发新的种质资源,扩大玉米遗传育种的种质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育种家对热带、亚热带及美国等外来种质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引进、改良驯化和导入利用等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我国十分丰富的地方种质资源,其优良种质虽然在玉米育种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目前利用较少。充分开发地方种质资源、进行种质扩增和杂交种选…  相似文献   

11.
张翔宇  李海  梁海燕  宋晓强  张知 《种子》2021,(1):134-137
依托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支持,在山西省晋北糜黍主产区,通过"三圃"制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单株选择—株行圃选择—株系圃选择—原种圃繁殖),通过科研+公司+基地+农户的良种繁育模式运作,确保了糜子新品种繁育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在推广上,通过科研+种业公司+农资服务部的合作推广模式,实现了技术支撑、生产保障和基层推广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棉花(Anemone vitifolia)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纤维是纺织原料的重要来源,棉花生产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恶化,世界棉花生产一直受到病害、虫害、干旱、盐碱环境等生物和非生物的胁迫和制约,对全球棉花的产量和纤维质量都造成持续性的危害,国外研究人员通过常规育种技术结合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等手段创制和培育了一系列的抗性种质资源和品种,改良了棉花的纤维质量,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本研究对国外棉花抗病、耐旱、耐盐、抗虫及纤维改良育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对中国棉花抗性及纤维改良育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专用棉育种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1991~1993年国家联合科技攻关中,我国育成各类专用棉新品种11个,累计推广面积40万公顷,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和超过了当地常规推广品种,标志着我国棉花育种达到新的阶段。本文对4种专用棉育种的理论问题及发展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
浅析禾草内生真菌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外对内生真菌研究的不断深入,内生真菌在增强禾草的抗逆性、提升其农艺性状等方面均得到了证实.本文从禾草内生真菌的作用、国外利用禾草内生真菌进行牧草和草坪草的育种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利用内生真菌进行禾草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国内外蛋氨酸的研究近况,总结了蛋氨酸在动物饲料以及人类临床上的应用、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方法、生产菌种、蛋氨酸的生物代谢合成途径以及产蛋氨酸菌种的选育方法,重点阐述了蛋氨酸菌株选育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综述了我国近20年来棉花分子育种在理论基础、技术方法、育种机理以及新品种培育等方面研究取得的成就及新进展,并讨论了棉花分子育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铜仁秋季甘薯生长规律,对湘紫1号、湘幅1号、紫薯2号3个品种进行了秋繁试验.结果表明:湘辐1号产量最高,单产为1087.4 kg/667 m2;其次是紫薯2号,单产为630 kg/667 m2;再次是湘紫1号,单产为585kg/667m2.除湘辐1号有少量中薯外,其余均为小薯,单薯重130g.  相似文献   

18.
大花蕙兰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花蕙兰为兰科兰属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本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大花蕙兰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对核型分析、亲本选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转基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以组织培养为主要手段,开展兰花多种途径育种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针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川、渝麦区育种方向及审定品种与生产实践需要之间的矛盾,从生产发展、市场经济和人民需要出发,分析了当时审定小麦品种较多而推广应用较少的现象,总结了小穗小粒红皮种推广速度慢,农民不愿种植,大穗大粒白皮种推广速度快的原因。提出了“选育商品型高产优质抗病大穗大粒耐穗发芽白皮小麦新品种”的育种新方向。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培育出了‘绵阳25’、‘绵阳26’、‘绵阳27’、‘绵阳28’、‘绵阳31号’、‘西科麦1号’、‘西科麦6号’等白皮小麦新品种,这些品种成为了四川省小麦第6次大更换的当家品种。为四川省和中国的小麦育种、小麦生产及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以上品种的推广种植,表明白皮小麦品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不亚于红皮小麦品种,而在商品价值、推广速度方面明显优于红皮种。由此认为,突破传统红皮小麦品种容易选育审定的束缚,将市场经济、人们需求、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选育商品型高产、优质、抗病、大穗大粒耐穗发芽小麦新品种将是西南麦区小麦育种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小麦冬春轮回选择育种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江苏淮安地处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上(33°33′ N),冬季低于5℃的天数达112天,所有冬小麦都能通过春化,1月(最冷)平均气温在0.2℃以上,春小麦也可以安全越冬。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利用中国独有的太谷核不育小麦、矮败小麦以及冬春性小麦品种在淮安地区开展冬春轮回选择育种,把轮回选择交配圃中生产的具有很高潜在育种价值的材料向全国更多地方的小麦育种单位提供,建立供种与优良材料部分返还制度,把冬春杂交、轮回选择和穿梭育种的优越性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投入小,效益高的小麦育种体系,并成功培育出了一系列小麦新品种,为提高小麦育种成效、丰富小麦育种手段开辟了新途径。总结了国内外轮回选择育种方法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并将以解决淮北地区小麦迟播、早熟、高产间矛盾;构建抗赤霉病轮回群体,创造出优异的赤霉病抗源;以轮回群体为材料诱导小麦单倍体育种;加强同国外科研单位的合作,引入国外优良种质资源,丰富群体的遗传变异;加强与矮败小麦育种体系单位的协作等方面的研究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以期培育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