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退耕还林是灵石县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介绍了该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成就,提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总体构想与实施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和切入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通过全面分析安徽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目的意义和建设条件,提出了全省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总体构想,并指出保障退耕还林工程顺利进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西部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以会泽县、清镇市为例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从毁林开荒到退耕还林是对单纯追求物质文明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否定,符合社会发展方向,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西部退耕还林工程给工程实施区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工程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受到各种因素的挑战,全面评价工程实施所产生的现实影响是提高决策科学性的必要前提。论文根据工程的特点建立西部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取得评价的基础材料,以会泽县和清镇市为例,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3方面对退耕还林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在探明实施中制约工程有效性和持续性的社会变量的基础上,提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
《新疆林业》2003,(1):14-14
《退耕还林条例》已正式颁布,井将于2003年1月20日正式实施。这是依法规范退耕还林、加强生态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对确保“退得下、还得上、不反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选再造秀美山川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云南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彪 《林业调查规划》2004,29(Z1):130-132
阐述退耕还林的背景与云南实施退耕还林的工作进展,针对云南省实施退耕还林所面临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以构建云南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加强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自2002年以来,肥东县已连续8年实施退耕还林,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造林18.76万亩,享受国家政策性补助1.514亿元,到2019年结束,还将享受1.46亿元。还将继续实施8年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预计新增造林而积5万亩。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推动了我县林业的跨越式发展,使森林资源总量迅猛增加,森林覆盖率大大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然而,自取消农业税以来,因退耕还林而引发了一些问题,已经引起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状况,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的高度,着眼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认真搞好退耕还林是云南会泽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应当与特定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支柱产业的培育有机结合.以文安县为基本单元,研究和探讨退耕还林与文安县产业发展的关系,明确退耕还林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取向.界定生态约束条件,从而使退耕还林工作纳入县域可持续发展总体框架,最终实现全县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县域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黄福奋 《广西林业科学》2004,33(3):161-162,165
在石山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应着眼于改善生态状况,结合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路子。在充分考虑石山地区自然条件、民族生产生活习惯、农民文化素质以及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把握好工程技术标准各项环节,恢复和改善山区生态状况,促进山区经济发展。通过对百色市石山比较集中的县(区)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石山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发展思路,对石山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林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为了给国家林业政策与工程实施提供切实保障,我国将退耕还林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保证决策措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新疆林业》2002,(2):6-7
1.新疆实施退耕还林的目的是什么? 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恢复林草植被,减少风沙危害,增加农民收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条件。2.实施退耕还林应坚持什么原则? 答: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和“政策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3.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总要求是什么? 答:“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4.实行退耕还林的措施是什么? 答:“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5.退耕还林实行责任制的内容是什么? 答:实行省级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连云港市地形、地貌、土壤及社会经济情况的分析,认为在该市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改善地方生态环境,扩大地区林业资源,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保障退耕还林顺利的实施,文内还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理解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的基础上,从环境、经济、社会、智力四大系统的支持能力入手,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云南省鹤庆县、贵州省织金县和四川省朝天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一般水平,其中经济系统对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支持能力最弱;在探明实施中制约工程有效性和持续性的社会变量的基础上,提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今年,我省将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国家安排给我省的退耕还林任务为20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10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10万公顷。为把今年的退耕还林任务落到实处,要切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提高思想认识,落实目标责任全面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性措施和切入点,是全省各族人民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是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关键。我们要珍惜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切实把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工作和“德政工程”、“富民工程”,纳入各级…  相似文献   

15.
在中西部地区大规模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中西部生态环境状况。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着眼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晋西黄土丘陵区主要由黄土残垣沟壑区和丘陵沟壑区两大地貌类型组成,是华北地区生态极度脆弱区,在该区实施退耕还林,以粮食换林草,  相似文献   

16.
乌拉特中旗退耕还林工程从2000年试点旗县开始,三年间累计安排退耕还林任务46.2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万亩,荒山荒地造林33.2万亩。累计得到上级退耕还林钱粮等补助折款为4390万元,通过三年的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已经为当地农民脱贫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为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7.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工程的实施已取得显著成效,为全面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和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两大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同时,有些地区需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退耕还林(草)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 (草 )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 ,在西部大开发中率先实施 ,意义十分重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考察了退耕还林 (草 )的实践 ,认真分析了退耕还林 (草 )的实施难点 ,提出了退耕还林 (草 )以沟系为实施单元系统规划、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而实施的一项宏伟的生态建设工程,它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和保障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县去年下半年开始实施这项工程,总任务2466.7公顷。工程实施以来,上至县委、县政府,下至农民群众都非常拥护。去冬今春短短4个月就完成了第一期造林任务866.7公顷,今年的1400公顷的退耕还林任务,明年2月底前全部完成造林。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拿出钱粮换老百姓退耕还林,政策性强,要求严,目的也是只有一个,就是真正把“耕”退下来,把林造上去并管好成林。俗语说:“三分在造,七分…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加强"三农"工作、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针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和落实,结合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麻栗坡县森林资源及退耕还林的实施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供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