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扩增了自2006-2009年间从河南省不同地区分离的9株PRRSV株NSP2和GP5编码基因,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9株分离株NSP2全长2 850~2 937 bp,编码950~979个氨基酸,GP5基因全长603 bp,编码200个氨基酸,与CH-1a株比对,其中有7株分离株的NSP2基因均出现30个氨基酸的缺失。对9株分离株NSP2和GP5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并绘制进化树,结果表明,9株河南分离株都属于美洲型毒株,对9株PRRSV分离株NSP2和GP5基因同时进行序列分析,比较其变异结果是否一致,为进一步探寻PRRSV流行株遗传变异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种植方式可以在不增加灌溉耗水量的前提下,利用植物个体间的正相互作用关系和群体适应特点来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河西走廊黑河中游边缘绿洲区1穴1株、1穴2株和1穴3株种植方式对青贮玉米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穴2株和1穴3株的地上生物产量均高于1穴1株,1穴2株最高,鲜重为102.9 t/hm~2,比1穴1株提高了29.4%;1穴2株与1穴1株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1穴3株与1穴1株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同样,1穴2株和1穴3株的地上生物产量水肥利用效率也均高于1穴1株,1穴2株的水分和氮肥利用效率也均最高,分别为9.3 kg/m~3和342.9 kg/kg;1穴2株与1穴1株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1穴3株与1穴1株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河西走廊边缘绿洲区,采用1穴2株的种植方式能显著提高青贮玉米的地上生物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优质油菜单双株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优质油菜单双株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3个不同密度的单双株对比试验,其结果为:同密度下双株产量均比单株产量高。双株最高为5000株,产量为182.2kg/667m2;其次是4000株,产量为169.4kg/667m2;第3是3000株,产量为148.3kg/667m2。单株最高为5000株,产量为154.4kg/667m2;其次是4000株,产量为140kg/667m2;第3是3000株,产量为113.3kg/667m2。综合产量最高为双株5000株,其次是双株4000株,第3是单株5000株。  相似文献   

4.
表型轮回选择和混合选择改良小麦群体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吴兆苏等(1984)创建的小麦基础群体中,采用不同的选择方案,对不育株和可育株分别进行两轮选择。结果表明两轮选择显著地降低了可育株和不育株群体的株高。可育株群体株高的下降速率大于不育株群体。单株产量和单株穗数没有得到显著的改良。相关性状穗长、千粒重等出现负向间接选择效应。轮回选择通过选株间的互交,维持了不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大麻雌雄株之间的差异及为大麻全雌、全雄、雌雄同株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火麻一号’、‘汉麻5号’和‘汉麻2号’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大麻雌雄株之间原茎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雌株的原茎产量比雄株高出18.18%~24.56%,差异显著;雄株的株高和节数分别比雌株高出了3.08~5.86 cm、0.28~1.92节,株高差异显著;雌株的茎粗和穗长分别比雄株高出了0.05~0.08 cm、3.35~4.90 cm,穗长差异显著;雌株的根长略高于雄株,而雄株的工艺长度比雌株高出了3.26%~5.55%,差异显著;雌株的茎干重、根干重分别比雄株高出了22.16%~27.06%、21.97%~31.91%,茎干重差异显著;雌雄株的节数、穗长及叶干重与雌雄株单株的原茎重呈负相关关系,雌雄株的株高、茎粗、根长、工艺长度及根干重与雌雄株单株的原茎重呈正相关关系。纤用工业大麻高产栽培技术及高产育种要以雌雄株比值小,叶少、节数少、穗短、株高和茎粗适中、工艺长度长、根干重及单株原茎重大作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抗腐霉利的核盘菌突变抗性株与亲本敏感株的生物学及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突变株与亲本株对碳、氮源的利用情况和对pH值的要求有一定差别:突变株分别以在乳糖为碳源和缺氮处理的培养基中以及pH值为6~7时生长最快,而亲本株在乳糖为碳源和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以及pH值为5时生长最快。二者在不同温度下生长情况基本相似。在相同的渗透压条件(葡萄糖浓度)下,突变株对渗透压较亲本株更为敏感。亲本株对低渗透压(1%)表现敏感,突变株对高渗透压(> 4%时)表现敏感。通过测定相对电导率,发现在相同处理时间内,突变株电导率均高于亲本株,并随着处理的延长,二者的电导率均升高。用不同浓度腐霉利处理或饥饿处理时,突变株与亲本株PAL活性均增加,但突变株PAL活性始终高于亲本株。表明突变株的抗药性与其渗透调节、电解质渗透和相关酶活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腐殖酸用量对烤烟生长及产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2005年在昆明宜良做了不同腐殖酸用量对烤烟生长及产量品质影响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一定量的腐殖酸能促进烟株生长和增加烟叶产量。在所有的处理中,产量提高最多的是施用腐殖酸8g/株,增幅15.8%,其次是施用12g/株,最低的是16g/株。对于烟叶产值和上中等烟比例,施用腐殖酸12g/株>16g/株>8 g /株>4 g /株>对照。尽管施用12g/株的产量和产值均不错,但烟叶中糖份和淀粉含量偏高,对品质不利;而增施腐殖酸到16g/株不但产量产值没有增加,反而降低了烟叶的质量。综合烟叶产量和品质,效果较好的是施用腐殖酸8g/株的处理。总之,施用腐殖酸能促进烟株生长和增加烟叶产量,但不是越多越好。  相似文献   

8.
苦荞麦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苦荞麦株高、千粒重等遗传力较高,早代进行选择效果明显;株粒重等遗传力低,应放宽选择标准,增加选择世代。株粒重虽然与产量高度相关,但遗传变异系数较小,直接选择效果差。可通过选择株高、株粒数和千粒重来达到提高株粒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宜香1A繁制种时杂株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株影响种子纯度,进而影响种子质量。了解杂株和杂株的形成原因,分辨杂株和掌握去杂的方法,对提高技术水平、指导繁殖制种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结合宜香1A生产的主要环节,谈谈杂株的成因与防止对策。  相似文献   

10.
棉花株高动态模拟与预测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冠文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211-216
【研究目的】为棉花高产栽培提供科学、实用的株高动态模拟模型、诊断指标和预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传统的日期-株高法和创新的叶龄-株高法、叶龄-相对株高法对两年6点棉花超高产试验中的株高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叶龄-相对株高法模拟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用此法所制定的株高诊断指标,有广泛的适用性和灵活性;根据该方法提出的株高预测方法,简便、实用、可靠。【结论】叶龄-相对株高法不仅适用于对棉花株高的模拟、预测和诊断指标的制定,也可在其它作物上试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比较软枣猕猴桃雌雄株间光合特性差异,以野生软枣猕猴桃成龄雌雄株为试材,利用CI-34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了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雌株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而雄株为三峰型,雌雄株均出现“午睡”现象;软枣猕猴桃雌株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是单峰型,而雄株为双峰型,雌雄株“午睡”现象不太明显;雌株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而雄株为三峰型;雌雄株细胞间隙CO2浓度日变化曲线趋势基本一致,均出现3次高峰,但出现的时间和峰值具有显著差异;雌雄株叶面温度日变化均为双峰型,但高峰出现的时间和峰值均有较显著差异。软枣猕猴桃雌雄株间光和特性日变化在趋势和数值上均具有显著差异,可以作为性别鉴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设6个密度梯度,每hm~2分别为5.25万株、6.00万株、6.75万株、7.50万株、8.25万株、9.00万株,研究不同密度对金科玉3308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密度为7.5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综合分析,金科玉3308在中等肥力有灌溉条件的种植区,种植密度以6.75万~7.50万株/hm~2最为适宜,群体最为合理,最有利于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3.
作者于1991年5月在陕西省华县绵阳19号小麦大田中发现一株雄性不育株,长势正常,性状同绵阳19号。以绵阳19号可育株授粉,1992年在田间成47株,其中25株雄性不育,22株雄性可育。于是再以8种材料测交,并以绵阳19号回交,1993年田间成617株,其中290株为雄蕊高度退化无花药型雄性不育,327株育性正常。不育株与可育株之比,经卡平方显著测验符合1:1比率,并且杂交一代优势非常明显,单株产量达40~75克。凡1992年的可育株后代,1993年均表现性状整齐一致,无育性分离。因此,可基本肯定此种雄性不育为显性核雄性不育,并受一对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4.
六倍体饲草型小黑麦株高形成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六倍体饲草型小黑麦株高形成特点、明确其株高形成基本规律,以两种类型共6个六倍体小黑麦基因型为试验材料,对其株高、各节间长、株高构成指数、株高形成动态及其对外源赤霉素反应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六倍体饲草型小黑麦的株高极显著高于兼用型小黑麦,其差异主要由于上部节间长度导致,各节间长中L1对株高的直接贡献最大,L2次之。两种类型小黑麦的株高构成指数间无显著差异。株高形成的动态表明饲草型小黑麦的株高形成最快时期较兼用型晚10天左右。饲草型小黑麦株高对外源赤霉素的敏感性较兼用型小黑麦敏感,且以抽穗期较拔节期更敏感。可见两种类型六倍体小黑麦在株高形成特点具有较大差异,这对饲草型小黑麦的栽培技术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内生假单胞菌诱导棉花抗蚜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采用胚轴切断扦插法诱导棉株产生抗虫性。该方法是在棉花2片真叶期,将其根茎在下胚轴处切断,接种假单胞菌,扦插使其生根。通过该机械损伤及菌处理,诱导棉株产生系统抗性。实验设菌诱导扦插株和无菌诱导扦插株两项处理,以自然生长棉株作对照。诱导棉株扦插时,接种假单胞菌(PseudomonagladioliD-2251)的抗利福平突变菌株。生根后取其根、茎、叶组织,检测其体内接种菌菌量,结果发现诱导菌能够在棉株体内定殖,其浓度高低顺序为:根>茎>叶;诱导后,棉株体内单宁含量在各生长期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菌诱导株和无菌诱导株的变幅分别为30.78%~289.99%和3.88%~139.69%。除盛花期外,各生长期酚含量也有所提高,菌诱导株和无菌诱导株的变幅分别为2.60%~36.22%和1.32%~26.16%;温室条件下,对诱导株上的自然感蚜状况进行了调查;5叶期,菌诱导和无菌诱导棉株的百株蚜量分别降低74.95%和43.51%,有蚜株率分别降低67.84%和54.98%;7叶期,百株蚜量分别降低35.98%和17.21%,有蚜株率分别降低32.24%和17.21%。  相似文献   

16.
追肥次数对有机烟的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有机烟生产的合理追肥次数,2012年在贵州省福泉市进行了相同追肥量下不同追肥次数对有机烟叶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追肥次数对烟株在大田生育期影响不明显;4次追肥的烟株农艺性状极显著高于2次追肥的烟株,烟株田间长势最好;追肥次数增加有利于烟株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指标提高;从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看,4次追肥的烟株产值和产量最大,上中等烟比例较高,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追肥次数的增加,有利于烟株大田生育期缩短,有利于烟株农艺性状提高,有利于烟株光合指标增大,有利于提高烟叶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7.
16S rRNA与Vitek-32对临床感染猪肠球菌鉴定结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旨在研究两种常用的细菌分型方法对感染猪的肠球菌鉴定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对从河南洛阳、济源、许昌、南阳等地送检病猪体内分离到42株革兰阳性球菌分离纯化后,分别用16S rRNA基因序列和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其进行鉴定。【结果】Vitek-32对42株分离菌中的34株鉴定到种的水平,分别是粪肠球菌(E. faecalis) 10株、屎肠球菌(E. faecium) 2株、铅黄肠球菌(E. casseliflavus) 22株;另有8株未成功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42株分离菌成功进行了鉴定,分别为粪肠球菌12株,屎肠球菌30株。通过对两种方法鉴定结果比较发现,Vitek-32鉴定的10株粪肠球菌中除1株被16S rRNA鉴定为屎肠球菌外,其余9株均相同;Vitek-32鉴定的2株屎肠球菌与16S rRNA鉴定结果相同;Vitek-32鉴定的22株铅黄肠球菌除了1株被16S rRNA鉴定为粪肠球菌外,其余全部被鉴定为屎肠球菌;8株未被Vitek-32鉴定的肠球菌中,16S rRNA将其鉴定为2株粪肠球菌和6株屎肠球菌。【结论】在感染猪的肠球菌分型鉴定中,Vitek-32对粪肠球菌鉴定结果与16S rRNA比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75%);而对于屎肠球菌的鉴定结果与16S rRNA比较出现了较大的差异(93.3%)。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大白菜CMS7311雄性不育发生与其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关系,利用间接酶联免疫( ELISA)测定法比较了大白菜雄性不育株花蕾和可育株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在花蕾发生过程中,不育株和可育株内源激素IAA、ABA、GA3、ZR以及JA含量变化均呈现差异。以花蕾纵径2.0~2.9 mm时期为转折点,前期不育株花蕾IAA含量小于可育株花蕾,而后期相反;同样的转折点,不育株花蕾ABA含量的下降趋势呈开张的“V”字形,前期下降快,后期下降放缓,这与可育株中变化趋势不同。不育和可育株花蕾中GA3含量变化都是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所不同的是不育株花蕾中GA3含量变化幅度较可育株小且始终低于可育株。不育株中JA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剧烈变化趋势,且始终高于可育株花蕾中的JA含量。在不育株不育发生的初始阶段,ABA和JA分别上升了12.47%和16.18%,而IAA、ZR和GA3分别下降了14.00%,23.04%和45.68%;IAA/ABA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但在花蕾发育早期不育株中的比值小于可育株,而后期正好相反;其余IAA/GA3、IAA/ZR和ABA/GA3等3类激素比值均表现为下降趋势,且不育株中IAA/GA3和ABA/GA3比值都明显大于可育株。由于大白菜CMS雄性不育主要发生在花蕾发育的早期,推断GA3的缺乏,导致各激素间的平衡关系失调,可能与CMS7311雄性不育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周金仙  钱国双 《种子》2007,26(10):78-79
采用人工授粉方法,对5种不同营养类型的烟株进行杂交制种,以研究不同营养类型烟株对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养类型的烟株其种子产量和质量差异显著,处理间相比,以偏憨烟株种子的产量质量最高。因此,在烟草不育系杂交制种中,适当提高种株的营养水平,将制种烟株培育成偏憨烟株,可有效提高种子的产量和质量。这对烟草不育系杂交制种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食荚豌豆雄性不育突变体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国内首例豌豆雄性不育突变体的不育度、遗传特点及稳定性进行研究。观察发现:在生育前期。不育株外部形态特征与正常株没有明显差异;现蕾后,剥开花蕾可看到不育株的花药呈淡黄色半透明状。而可育株的花药呈橙黄色。用I2-KI染色法镜检花粉的可染性,发现不育株的花药内没有花粉粒,败育彻底,为典型的“无花粉型”雄性不育。用不育株作母本,与同品系的正常可育株进行姊妹交,F1全部可育,F2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例为3:1。用不育株作母本,其他品系作父本进行测交,同时用其他品系作母本,姊妹交F1作父本进行反交,正反交后代的育性表现一致。F1全部可育。F2可育株与不育株呈3:1分离。结果表明:该雄性不育突变体的不育性是可遗传的,属单隐性基因控制的核不育类型,与细胞质遗传物质无关。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下,不育性状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