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查哈阳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黑龙江省四大灌区之一的查哈阳灌区在黑龙江省率先进行水价改革、组建灌区用水者协会的实践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灌区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灌区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分形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不同类型灌区发展不均衡,致使多年来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实现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均衡稳步提升,本文对黑龙江省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年度分形特征进行研究,利用位序-规模法对黑龙江省样点灌区灌溉水利用率的分形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2009—2014年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年度分维值D在5.26~6.25区间内,且呈现出由多分形向单分形逐步过渡的结构特点,表明黑龙江省不同类型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率有逐渐趋于均衡分布的态势;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在均衡发展情况下的最大值分别为:大、中型灌区D_1=4.58时,η1=44.44%,小型灌区D_2=4.79时,η2=53.81%;纯井灌区D_3=6.98时,η3=70.41%;全省灌区D=5.13时,η=57.03%;渠系衬砌率和灌区工程配套率对大、中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的影响程度远高于其他因素,小型灌区渠系衬砌率影响程度最大,蒸发蒸腾比影响程度最小;田间渗漏量对纯井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率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3.
针对灌区农业供水价格测算工作代价较高、农业水价低于实际供水成本、农业水价与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化过程脱节、农业水价动态调整参考依据不足等问题,考虑农田灌溉用水的商品属性,以黑龙江省木兰县香磨山灌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收集年鉴统计数据,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引入到灌区农业水价改革问题研究中.结果表明,在2004-201...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但单位面积水资源占有量较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针对灌区普遍存在的水资源分配问题,以查哈阳灌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大系统多目标方法建立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应用MATLAB语言编制程序进行模型求解,研究探讨黑龙江省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解决了多水源多用户的水源分配问题,可以使决策者选出最佳均衡方案合理调配利用灌区水资源,从而使有限的水资源和水利工程发挥更大效益,对加强灌区水资源的现代化管理意义重大.研究成果可为同类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但单位面积水资源占有量较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针对灌区普遍存在的水资源分配问题,以查哈阳灌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大系统多目标方法建立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应用MATLAB语言编制程序进行模型求解,研究探讨黑龙江省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解决了多水源多用户的水源分配问题,可以使决策者选出最佳均衡方案合理调配利用灌区水资源,从而使有限的水资源和水利工程发挥更大效益,对加强灌区水资源的现代化管理意义重大。研究成果可为同类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黑龙江省不同规模灌区的用水情况,实现灌区用水科学管理以及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选取黑龙江省不同规模典型样点灌区80个,计算GINI系数,得到不同规模与水源类型灌区灌溉用水量与灌溉面积的匹配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灌区用水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规模灌区灌溉用水量与灌溉面积的匹配度自流引水灌区均优于提水灌区,纯井灌区的匹配度较差.灌溉用水量与灌溉面积的匹配度同时受到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其中管理因素和工程因素对匹配度具有正面影响,自然因素中当年降水量对匹配度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兴电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为例,阐述了兴电灌区改革的过程和做法,分析了灌区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灌区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灌区输水系统适宜性的内涵,初探灌区输水系统的适宜性。以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蛤蟆通灌区、江川灌区及依兰县倭肯河灌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基于AHP-熵权法的模糊物元模型进行灌区输水系统适宜性评价。构建了灌区输水系统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输水渠道衬砌率是影响灌区输水系统适宜性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表明蛤蟆通灌区输水系统的适宜性为Ⅱ级,倭肯河灌区和江川灌区输水系统的适宜性为Ⅲ级。研究结果对今后灌区的建设以及节水改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深化灌区改革 加快灌区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临沂市灌区改革的主要做法为:改革管理体制,建立起“公司 用水者协会 农户”的新型管理体制,转换灌区运行机制,促进灌区良性发展;改革收费办法,强化依法收费,建立完善的收费机制;改革投入机制,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改革水价,实现灌区自身的良性循环。通过灌区改革,灌溉效益不断提高,如灌溉水费年收入较改革前增加了629.15万元,年工业水费增加了292万元等,并提出了下一步灌区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悦来灌区地处寒带,是省内大型灌区之一。分析了该灌区原有的水利工程条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冻土地区冻害直接影响冬季节水防渗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并实施了节水灌溉技术,取得良好效果。为冻土地区的节水灌溉工作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多数灌区供水体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围绕水权探讨改革措施。指出模糊水权是灌区用水的制约因素,概述灌区水权改革历程,分析水管理部门、灌区管理机构和用水户的关系,提出应保障灌区用水转让权、明晰水权与灌区资产权利关系,为灌区供水体制管理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 0 0年 7月 2~ 5日 ,中国灌区协会在湖南省岳阳市铁山灌区召开了大型灌区改革研讨会 ,来自全国 5 0多个灌区和 15个省水利厅的代表共 2 0 0多人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得到了世界银行和英国国际发展部的资助 ,世界银行驻华代表瑞丁格先生、英国国际发展部潘霓女士及世行特邀专家美国教授詹姆斯先生参加了会议 ,对会议作了很高的评价。代表们对大型灌区的改革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就全国大型灌区的改革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与会代表一致认为 ,灌区改革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灌区发展的根本出路 ,也是巩固灌区续建配…  相似文献   

13.
查哈阳灌区水稻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黑龙江省查哈阳灌区2006年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4种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经过对4种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的分析,初步确定出适合查哈阳灌区的水稻水分生产函数模型为Jensen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查哈阳灌区水稻的敏感指数累积函数,为该地区水稻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优化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鸭河口灌区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评审论证会即将结束。会议收获很大。水利部农水司选择鸭河口灌区进行综合改革试点,非常符合灌区发展的实际。从河南省大型灌区来看,多数建于cd-70年代,运行几十年来,由于没有抓住技术改造和管理运行机制改革这个关键,工程老化带来效益的衰减严重,机制不活影响了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通过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综合改革,既解决了工程问题,又改革了管理运行机制,提高了灌区综合效益,推动了灌区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农村和农业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完全符合党的十I届三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合理制定管理策略改善灌溉水质。【方法】以黑龙江省2017年5—8月295个测点的16项水质监测指标为基础,以《地表水水质评价标准》(GB 3838—2002)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为依据进行等级分类,采用Office以及ArcGIS软件分析了黑龙江省灌溉水质(主要指地表水)指标时空变化特征。【结果】①黑龙江省灌溉用水的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污染物类(BOD5、COD和高锰酸盐指数)和面源污染类(氨氮、TN和TP)指标,其中仅有60.9%~76.7%和68.6%~78.3%测点的灌溉水质中COD和高锰酸盐指数能够达到III类标准以上;而面源污染类指标的表现较差,且TN和TP指标的超标问题较为严重;②时间变化方面,随着生育季的进行,有机物和面源污染类指标的劣类水测点均呈现逐渐增多趋势,且这一现象在TN和TP指标上表现更为明显;③空间变化方面,农业面源污染类指标的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佳木斯和七台河市,涉及的灌区主要包括鹤立河灌区、金沙灌区、三合灌区、孟家岗灌区和万家灌区。【结论】黑龙江省灌溉水质主要受农业面源污染类指标影响,且以TN、TP为主。制定合理的水肥管理策略是改善黑龙江省灌溉水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按照国家水利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宁夏引黄灌区全面推行了农业水价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结合灌区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灌区水价改革、灌区供水成本及管理处收益现状,分析水价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立分灌区、分作物的阶梯水价标准及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组织管理、基础建设的具体建议,旨在为宁夏引黄灌区进一步落实水价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浅论山东省灌区改革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山东省灌区的改革与发展对策,在概括分析了山东省灌区现状及改革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灌区改革的发展思路与对策,以期对充分挖掘灌区潜力,发挥其最佳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新疆额敏灌区运行管理现状及运行机制改革措施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灌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是促进额敏灌区可持续发展,增加边境团场经济实力,实现管理运行良性循环的必经之路。额敏灌区现行管理体制在机构设置、管理体制、水费计收等运行管理方面存在诸多值得商榷之处,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灌区的发展。通过对现行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灌区开展农业节水健康发展的运行机制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9.
鸭河口灌区地处豫西南南阳盆地腹部,汉水流域唐白河之间,是河南省最大的自流灌区,是全国十大灌区之一。灌区自1970年运行以来,为南阳农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灌区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管理体制滞后,经营机制不活,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严重制约了工程效益的发挥和灌区经济的发展。1997年以来,管理局领导针对灌区实际,大胆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按市场经济要求转换经营机制,有效地促进了灌区水利事业的发展与进步。1改革进展与成效一年多来,鸭河口灌区的改革由于受到省厅及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各项工…  相似文献   

20.
前言黑龙江省的一些老灌区大都始建于日伪时期。当时渠首拦河坝多为柳石结构的简易坝,后经多年维修,加筑石料,逐渐演变成目前的简易堆石坝。建国后,国家投资将一些老灌区的渠首改建成永久性拦河坝,但因国家财力有限,目前仍有许多老灌区的渠首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