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堆肥对土壤阳离子型微量元素可溶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丹 《山地研究》1998,16(3):224-229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对春小麦生长和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马琨  杜茜 《农业环境保护》2000,19(5):312-314
利用垃圾堆肥作为肥料,采用大田试验对春小麦生长和土壤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堆肥用量的春小麦试验中,每公顷施150t最好,产量增幅达25%。施堆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供应力,土壤容重下降,偏碱性土壤pH向中性点靠拢。土壤重金属Cu、Zn全量,随堆肥用量而递增。作物体内Cu、Zn浓度有增加的趋势,表现为根系>籽粒>茎叶。  相似文献   

3.
蚯蚓堆肥浸提液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蚯蚓堆肥浸提液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蚯蚓堆肥浸提液理化性质呈梯度变化,对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与纯无机营养液体系相比,蚯蚓堆肥浸提液对番茄、小白菜及水稻幼苗的地上部生长、根系生长和活力、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添加浓度为 7.5%蚯蚓堆肥浸提液的应用效果最佳;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盐分浓度相应增加,则抑制了育苗生长。综上,在无机营养液中添加浓度 7.5%的蚯蚓堆肥浸提液能够不同程度促进幼苗的生长,具有良好的壮苗效果,为蚯蚓堆肥浸提液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不同的蚓堆肥浸提液对烟草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蚓堆肥浸提液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猪粪蚓堆肥和餐余废弃物蚓堆肥为原料,获得不同蚓堆肥浸提液,以改良的霍格兰营养液为对照(CK),进行不同浓度蚓堆肥浸提液的烟草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蚓堆肥浸提液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烟草幼苗的生长发育,且随着蚓堆肥浸提液添加比例的增高,烟草育苗效果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质量浓度为7.5%的蚓堆肥浸提液的综合效果最好,且7.5%质量浓度的餐余蚓堆肥浸提液的育苗效果整体优于猪粪蚓堆肥浸提液。7.5%质量浓度的餐余废弃物蚓堆肥浸提液的株高、茎粗、SPAD值、G值、壮苗指数、根系活力较对照(CK)分别提高118.06%、207.05%、19.28%、450.00%、600.00%、150.00%,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分别提高272.23%、449.25%、700.00%、613.51%,适合作为优质的蚓堆肥浸提液原料。总之,7.5%质量浓度的蚓堆肥浸提液均适合应用于烟草育苗,且以餐余废弃物蚓堆肥浸提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大量元素归还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了杉木人工林(Cunninghamia lanceolata)凋落物养分归还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试验设计为4种处理,分N0(对照)、N1、N2、N3共4种处理,N沉降量分别为0,60,120,240kg N/(hm2.a)。每处理重复3次。通过3a监测发现,经N0、N1、N2、N3处理,N元素平均年归还量分别为8.49,8.51,9.57,9.37kg/hm2,P分别为0.74,0.68,0.73,0.72kg/hm2,K分别为3.57,3.93,4.02,3.98kg/hm2,Ca分别为6.81,6.96,6.76,7.12kg/hm2,Mg分别为2.12,2.22,2.08,2.30kg/hm2,相对于N0处理,各水平的氮沉降处理在3a时间里表现为提高凋落物N归还量的作用,但是增长幅度有下降的趋势,对P元素归还有抑制作用,对K、Ca、Mg元素先期表现为促进其归还量的作用,但在后期逐渐有呈抑制的趋势。各处理凋落物5种元素归还量均在2,4,7月出现3个明显的归还高峰期,最大值均出现在7月份。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不同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堆肥(以下简称垃圾堆肥)施入这膛田土壤后,土壤理化性状、作生长效应及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等情况。阐述了垃圾堆肥对土壤环境容量影响因素,为制定垃圾堆肥施入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施用污泥堆肥对作物和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张桥  黄焕忠 《土壤与环境》2000,9(4):277-280
污泥中的有机质、营养成分可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有机肥源,但污泥中重金属是制约污泥农用的重要因素,为检验污泥堆肥施用后对作物及土壤的影响,文章对污泥与稻草或木屑堆肥的产品进行了盆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污泥与稻草或木屑的堆肥作为肥料施用于萝卜(Brassica campestris)和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产量明显提高,部分堆肥产品增产效果优于化肥,且后效明显。堆肥施用使土壤中有机质、各养分含量增加,微生物活动增强、数量增加,然而作物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对土壤环境容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不同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堆肥(以下简称垃圾堆肥)施入农田土壤后,土壤理化性状、作物生长效应及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等情况。阐述了垃圾堆肥对土壤环境容量影响因素,为制定垃圾堆肥施入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探究兰州百合试管鳞茎膨大培养基最佳配方和培养条件,解决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以兰州百合鳞片诱导形成的小鳞茎为试验材料,研究光暗不同培养条件下蔗糖和大量元素对兰州百合试管鳞茎生长和膨大的影响。在光照(12 h/d光照)和黑暗(24 h/d黑暗)条件下,设置不同质量浓度蔗糖(90 g/L、120 g/L、150 g/L)和不同浓度的大量元素(MS、2MS、3MS)组合处理,培养60 d后测定其鳞茎直径、鲜重、叶长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蔗糖和大量元素均对兰州百合试管鳞茎生长和膨大有显著的影响,且两者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光照条件下鳞茎生长指数和鳞茎鲜重百分比均大于黑暗条件。根据生产实际,推荐适合兰州百合鳞茎膨大的组合为2MS+蔗糖120 g/L+NAA 0.2 mg/L,培养条件为1 500~2 000 lx下光照12 h/d。  相似文献   

11.
以雷琼地区不同发育时序的玄武岩母质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成土年龄对风化成壤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土年龄大的剖面中易溶元素的淋失率高,体现了迁移累积效应;而年轻的剖面中元素迁移率则随成土年龄的变化更加明显。故成土年龄对常量元素迁移率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早期影响显著,当风化成壤作用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成土年龄的影响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2.
沸石作为添加剂对鸡粪高温堆肥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为分析沸石作为添加剂对畜禽粪便高温堆肥氨挥发的影响,以鸡粪和玉米秸秆为试验材料进行野外好氧堆制试验,监测堆肥过程中氨挥发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一定比例的沸石添加剂在堆肥起始2周内对抑制堆体氨挥发效果明显,氨挥发速率显著低于对照,堆肥至第12天,添加沸石处理累积氨挥发与对照相比减少44.2%;堆肥7周内,添加沸石处理累积减少氨挥发损失达26.9%;沸石添加剂主要通过吸附高温堆肥过程中过量的铵态氮达到减少氨挥发的效果;从温度、电导率等指标来看,沸石添加剂促进了高温发酵过程的进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堆肥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堆肥施人重金属Cu、Cd污染土壤后对蔬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堆肥用量下茼蒿品质、产量和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堆肥用量的增加,茼蒿产量、粗蛋白、VC、P和K含量先显著增加后降低,而茼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显著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堆肥量的增加显著降低茼蒿中Cu含量,比对照最多降低35.5%。茼蒿地上部Cd、根部Cu和Cd含量呈先显著降低又上升的趋势。茼蒿地上部Cd含量在堆肥用量为20g·kg^-1时达最低,根部Cu、Cd含量与对照相比最多分别降低20.1%和39.5%。对于污染地区的茼蒿种植,试验堆肥的适量施用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以番茄秸秆为堆肥原料,添加鸡粪和玉米秸秆后调节含水量及C/N,添加3种微生物菌剂进行好氧堆肥,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作用下堆体氮、磷、钾元素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堆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秸秆堆肥经历了升温期、高温期和降温期,霉菌、放线菌和酵母菌混合菌剂(菌剂1)作用下堆体升温快,高温持续时间长,堆肥腐解25 d即达到腐熟,堆肥腐熟后发芽指数最高达115%。与对照相比,添加霉菌、放线菌和酵母菌混合菌剂可使堆体氮素损失率下降27.7%,有效磷增加126%,速效钾增加105%。因此,添加霉菌、放线菌和酵母菌混合菌剂可加快堆肥的腐熟进程,减少营养元素的损失,提高堆肥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泥和污泥垃圾堆肥作为肥源对作物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利用太原市污泥和污泥堆肥分别对谷子、玉米和白菜进行了两年的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施污泥7.5万公斤和污泥堆肥24万公斤时,植物可食部分和茎秆中的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影响污泥与污泥堆肥的重金属向植物体转移、积累的主要因素是:可供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重金属形态、有机质及pH值。在一般情况下,污泥及土壤中的可给态重金属元素含量愈低,有机质和pH值愈高,其  相似文献   

16.
造纸污泥堆肥对酸性土壤铝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在砖红壤中施加富含铝盐的造纸污泥堆肥后,土壤-作物体系中的铝毒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盆栽初期,添加造纸污泥堆肥各处理土壤中的总酸溶性铝和总单核铝浓度较CK呈显著上升趋势,并随堆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种植时间推移,各处理(除了CK)总酸溶性铝和总单核铝浓度显著降低,且在盆栽结束时各处理总酸溶性铝浓度均低于原砖红壤中总酸溶性铝浓度;在整个盆栽期间,总单核铝是土壤中活性铝的主要存在形态;添加堆肥的各处理玉米植株的根部和地上部分铝含量均显著小于CK,玉米的生长状况均优于CK,说明在酸性土壤中添加造纸污泥堆肥,能起到很好的肥效作用,且不会对玉米生长形成铝毒效应,其中10%为本试验的最佳配比;另外,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结果显示:添加造纸污泥堆肥能有效减缓土壤酸化、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提高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关于污泥及其生物质堆肥的土地利用过程中土壤性质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十分缺乏,难以满足农田土壤氮素保存和温室气体减排的需求。该研究通过在番茄种植过程中添加800 kg/hm2新鲜污泥(S-H)、400 kg/hm2新鲜污泥(S-L)、800 kg/hm2秸秆堆肥(VM-S)和800 kg/hm2猪粪堆肥(VM-M),开展土壤性质、无机氮形态、作物生长以及N2O排放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堆肥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电导率(electric conductivity,EC)(P0.05),其中猪粪堆肥时土壤EC值最大。添加污泥和堆肥都使土壤p H值显著上升(P0.05),最终趋于中性,且VM-M对土壤酸化的抑制效果略优于VM-S。污泥和堆肥处理时土壤NO3--N浓度显著高于对照,且各处理组NO3--N浓度均随时间逐渐下降,NO3--N主要被番茄吸收,部分NO3--N从土壤上层淋溶至下层;NH4+大多数被氧化为NO3-,部分NH4+被植物吸收。在施入的无机氮量相等情况下,VM-M、VM-S、S-H处理组中番茄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为1 515、1 383、1 103 g/株,株高分别为56.8、54.5、51.3 cm,对番茄生长的促进效果为VM-MVM-SS-H,而S-H比S-L多施入的氮肥对番茄生长并未起到明显促进作用(P0.05)。与对照相比,污泥或生物质堆肥都显著提高了土壤N2O的排放(P0.05),各处理组N2O的排放均集中于施肥后的前20天,且土壤N2O的排放通量大小顺序为S-L(0.76 kg/(hm2·a))VM-M(0.95 kg/(hm2·a))VM-S(1.19 kg/(hm2·a))S-H(1.71 kg/(hm2·a))。因此,在进行污泥及其生物质堆肥的土地利用时,应考虑有机肥的种类及其施用量,以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改善土壤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进行污泥的农田利用时可先将污泥与畜禽粪堆肥。  相似文献   

18.
尿素作为补充氮源对西番莲果渣高温堆肥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智  汤利 《农业环境保护》2010,(7):1399-1402
利用西番莲废果渣为基本原料进行堆肥试验,研究了添加尿素及2种微生物菌剂(榕风与福贝)在西番莲果渣堆肥过程中温度、C/N比、总氮(T-N)、水溶性NH4+-N和水溶性NO3--N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加入一定比例的尿素能够增加高温堆肥中〉50℃的高温持续时间、减少最后达到环境温度所需时间;加快堆肥NH4+-N的下降,促进堆肥化腐熟后期NO3--N的累积,增加腐熟后全氮的含量,加快堆肥化进程。在添加尿素的基础上,添加微生物菌剂,显著加快果渣堆肥中C/N比的下降速度,促进堆肥腐熟进程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但两种微生物菌剂之间对堆肥化的促进作用效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张晓花  王克勤  宋娅丽  杨昕  茶联玲 《土壤》2023,55(2):321-330
以滇中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厨余垃圾堆肥(基肥)施用量:不施肥对照(CK)、低施肥量8 t/hm2 (FWL)、中施肥量16t/hm2 (FWM)、高施肥量24t/hm2 (FWH),研究厨余垃圾堆肥施用后土壤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为厨余垃圾堆肥农田推广使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FWH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的p H、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脲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荧光素二乙酸水解酶活性(↑0.39%~89.42%)、土壤细菌OUT数目(↑12.91%)、Chao指数(↑11.20%)、Ace指数(↑11.37%)。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则相反;细菌群落的膜运输和碳水化合物代谢功能均在施肥后显著增强。脲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p H、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指标对土壤细菌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均有影响,其中碱解氮和脲酶活性是调控菌群最主要的因子。  相似文献   

20.
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OM)是土壤有机物中的高活性组分,在土壤养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土壤矿物质的活化及土壤肥力的保持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艺措施可通过内外源同步作用显著影响土壤DOM的含量、组分及性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相关研究中不同农艺措施下土壤DOM的变化,总结了不同耕作管理、种植制度、施肥措施以及新型土壤改良剂等对土壤DOM的影响。分析表明,免耕加秸秆覆盖方式可显著提高土壤DOM含量,与单一耕作相比轮作可提升土壤DOM含量,绿肥配施有机肥较单一化肥施用可显著改善土壤DOM的组成和结构,合理调控热解炭和水热炭等土壤调理剂的施用时间、施用量、C/N等性质可优化土壤DOM结构和性能。本综述分析了农艺措施对土壤DOM的影响效果及作用途径,指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可为今后合理的农艺措施管理和土壤健康调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