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水稻旱育秧苗在四川盆地三种土壤(灰潮土、红棕紫泥、老冲积黄泥)上的生长适应性和营养状况。表明旱秧因受水分胁迫作用,较水秧植株矮小、分蘖弱、生长慢、根系少,但根细而分枝多、根毛多;从生长状况比较,旱秧在老冲积黄泥上适应性最好,灰潮土次之,红棕紫泥最差;施敌克松、硫磺、铁肥和锰肥对旱秧生长有促进作用,但作用大小因土而异。旱秧较水秧锰吸收显著减少,铁吸收也有减少但不如锰显著,严重缺  相似文献   

2.
在严重缺锰土壤上进行旱育秧培育供试植株,在分蘖末期淹水处理使水稻秧苗缺锰症基本消失后施入3水平用量较大的铁,锰,硼,铜,钼5种微量元素肥料,观察铁,锰,硼,铜钼大量施用时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猪粪对缺锰土壤上水稻旱育秧苗生长的影响及猪粪在淹水后秧苗缺锰症恢复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不施锰肥的条件下旆用高量猪粪处理,旱育秧功仍表现严重缺锰症状,但较不施猪粪自理有所减轻,更没有出现猪粪加重植株缺锰的情况;在施锰和不施锰条件下,随猪粪用量的增加,旱育秧苗的分蘖和地上部干重均明显增加,因此猪粪可促进缺锰土壤上旱育 生长;在淹水后猪粪可以使土训氧化还原电位下除更快,土壤Mn^2  相似文献   

4.
锰肥     
锰是植物正常生长所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在已知的几种微量元素中,土壤中锰的供给情况受土壤条件的影响最为突出,植物缺锰现象也较为普遍,在缺锰的土壤上施用锰肥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水稻锰毒与铁素营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水稻锰毒与铁素营养关系,并探讨了过量锰对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地上部是生长介质中过量锰对水稻危害的主要部位;过量的锰增加铁在水稻根系的沉积,减少铁的吸收,改变体内铁的分布,降低铁的活性,诱发水稻缺铁胁迫;过量锰缺铁胁迫的水稻正常代谢受阻,叶片叶绿素、蛋白质含量减少,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项研究对湖北省14种主要成土母质及其发育的土壤,按土属布点,共取表层土壤样3346个,剖面样305个和岩石样40个,分别测定锌、铜、锰、硼、铁含量取得数据21,967项,查明全省土壤锌、铜、锰、硼、铁含量,全量分别平均为83、27、596、80、35000ppm,有效量分别平均为0.65、1.11、29.7、0.33、37.1ppm,低于缺乏临界值的耕地共2460万亩;研究得出本省近代河流冲积物发育的土壤大多缺锌;酸性结晶岩发育的土壤缺硼;褐色粘土发育的土壤缺锰,红、黄壤缺铜,石灰土缺铁等。综上,编绘出土壤有效性锌、硼、铜、锰、铁缺素分布图,指导粮、棉、油、果等作物的微肥应用,常年施用面积800余万亩,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武鸣县一菠萝园菠萝植株全部失绿黄化,经诊断为锰过量导致生理性缺铁。经施铁肥后,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叶片分析和土壤分析进一步证明,过量锰导致菠萝植株体内Mn/Fe比高达7.8,为正常植株的3倍以上。锰的绝对含量为正常植株的4倍以上。锰铁平衡的严重失调,引起生理性缺铁,因而出现失绿黄化症。对于菠萝来说,当Mn/Fe比在5以上,便可能诱发缺铁失绿。  相似文献   

8.
外界铁浓度调控缺磷植物铁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洁雪  闫明科  薛彩雯  沈仁芳  兰平 《土壤》2018,50(5):866-873
磷和铁都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缺磷和缺铁都会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前期研究表明缺磷会导致植物铁吸收基因的表达量下降,但这种下降与外界铁浓度是否相关还不清楚。本文检测了缺磷和正常磷条件下不同铁浓度对植物铁吸收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缺磷导致植物主根生长受到显著抑制,但该抑制现象和铁浓度显著相关,在铁浓度下降到一定范围后该抑制作用消失。qPCR结果显示,缺磷显著诱导缺磷响应基因IPS、SPX3、PHT1;4表达量增加,且这种表达量增加仅受缺磷诱导,和铁浓度无关。缺磷也显著诱导铁吸收相关基因FRO2、IRT1和CYP82C4的表达量下降,但这种下降具有明显铁浓度依赖性。随着铁浓度升高,缺磷诱导的铁吸收基因的表达量下降幅度随之增大,这可能是由于缺磷导致培养基中铁的有效性增加所致。本研究结果为土壤磷、铁肥料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锌锰铜及其配合在冬小麦上的效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试验结果表明,锌、锰、铜及其配合能增加小麦株高和分蘖数,提前成熟;能增加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促进向籽粒中分配。在严重缺锌、中度缺锰而不缺铜的石灰性土壤上,放锌、锰、铜肥分别比对照增产17.7%、7.5%和8.5%。在增加小麦株高,干物质重和籽粒产量上,锌-锰、锰-铜、锌-铜存在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缺磷对不同作物根系形态及体内养分含量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以水稻、 小麦、 玉米和大豆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短期缺磷(2周)诱导根表沉积铁氧化物是否为水稻特有的性质,以及缺磷对不同作物根系形态及其吸收钾、 钙、 铁、 锰、 铜、 锌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供磷和缺磷处理并没有影响小麦、 玉米和大豆3种作物根系的颜色,而缺磷处理水稻根表沉积了铁氧化物而呈红(黄)棕色,且铁氧化物不均匀地富集在根细胞壁的孔隙中; 缺磷促进了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根系的生长,分别比供磷处理伸长了11%、 11%、 20%和11%(P0.05)。此外,缺磷胁迫下水稻根表铁氧化物增强了钙、 铁、 锰、 铜和锌在根表的富集而成为其进入根系的缓冲层。缺磷处理水稻根中铁浓度明显高于供磷处理(P0.05),而地上部铁的浓度仅为磷营养正常水稻植株的18%,这说明缺磷诱导的铁氧化物促进了根系对铁的吸收但抑制了铁由根系向地上部的转运。短期缺磷对其他养分在水稻根中和地上部的浓度没有明显影响。对于其他 3 种作物,短期缺磷没有明显影响钾、 钙、 铁、 锰、 铜和锌在其根表富集及在植物体内的浓度。因此,在供试的4 种作物中,由于磷胁迫诱导根表形成铁氧化物是水稻特有的性质,铁氧化物的沉积可促进铁的吸收但抑制了铁向地上部的转运,而短期缺磷并没有影响其他3种作物对钾、 钙、 铁、 锰、 铜和锌养分的吸收和转运。  相似文献   

11.
贵州喀斯特地区草地开垦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明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方式转换对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以贵州喀斯特地区草地及其相应开垦的农田为对象,采用成对设计的方法研究了草地开垦对土壤微量元素(铜、锰、铁、钼、硼、锌)的影响,并探索基于土壤微量元素密度的区域土壤微量元素丰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在土壤剖面上呈表面富集现象,其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草地开垦导致土壤有效态铜、铁、硼和钼的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降幅为4.97%~79.17%,而土壤有效锌含量则增加,增幅为11.76%~46.06%;开垦导致土壤有效锰含量在剖面上的下降速率加快。建立了研究区6种有效微量元素的丰缺评价指标,该指标以土壤微量元素密度为参数,以参数值的不同范围界定微量元素的丰缺程度,消除了微量元素空间异质性对判定结果的影响。根据该评价指标,研究区土壤有效铁、锰处于极高水平,草地开垦导致土壤有效铜、钼、硼的丰度下降,而有效锌的丰度上升;结合微量元素有效性评价指数,整个研究区土壤有效硼处于低水平,不能够满足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该研究结果可为生态脆弱区土地的科学管理和土壤微量元素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对16个花生品种在石灰性土壤上的耐低铁性进行了评价。不同花生品种耐低铁能力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生长过程中叶片活性铁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最终的荚果产量上。溶液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根系Fe3+还原力提高是抗缺铁花生品种适应缺铁胁迫的主要机制,抗缺铁品种铁还原力高峰出现期早于铁敏感品种,且峰值远高于铁敏感品种。同时缺铁胁迫下介质pH值、新叶过氧化氢酶活性也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植烟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重庆市14个县(区)的334个植烟土壤样品的有效态微量元素Fe、Mn、Cu、Zn、B和Mo的含量状况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20%以上植烟土壤缺Mo、Zn,75%以上土壤缺B,有效铁、锰含量较丰富,有效铜极丰富。有效铁、锰、铜、锌含量均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关系,有效钼含量与土壤pH值呈正相关关系,有效硼含量在pH<7.0时随pH的增加而增加,但在pH>7.0时含量下降。植烟土壤中有效铁和有效铜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有效锰、硼和钼与有机质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湖州市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与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本文研究了湖州地区水稻土、红壤和潮土三种主要土壤类型的土壤微量元素Fe、Mn、Cu、Zn、B、和Mo的有效态含量,并对各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的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州市土壤大面积缺钼,部分土壤缺锰、硼,而土壤有效态铜、锌含量比较丰富,土壤有效铁含量则极其丰富。最后对该市水稻土、红壤和潮土三种主要土壤类型的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与成土母质、pH、土壤有机碳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常见铁肥品种及其使用效果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铁是植物正常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铁虽然在土壤中的丰度很高,但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铁很少,导致植物极易缺铁,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的石灰性土壤上,缺铁现象较为严重。利用农艺和生物技术手段解决植物缺铁的效果尚不十分明显,施用铁肥仍是纠正植物缺铁常用的有效方法。国内常用铁肥品种主要有硫酸亚铁为主的无机铁肥和一些有机物与铁复合形成的铁肥(木质素磺酸铁、腐殖酸铁)。乙二胺四乙酸(EDTA)铁肥稳定性相对较低,且EDTA会转化成二酮哌嗪,成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国外推广使用乙二胺二邻羟苯基乙酸(EDDHA)、乙二胺二(2-羟基-4-甲酰-苯基)乙酸(EDDHMA)、乙二胺二(2-羟基-4-磺基-苯基)乙酸(EDDHSA)等新型螯合铁肥,用作土施或叶面喷施。另外市场上也出现了新型缓释铁肥和一些可生物降解螯合铁肥,如亚氨基二琥珀酸铁(IDHA/Fe3+)和乙二胺二琥珀酸铁(EDDS/Fe3+)。本文就常见的铁肥品种及其性质与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保水剂对岩溶石山土壤及金银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西忻城县岩溶石山土壤具有土层浅薄贫瘠、保水性差、易干旱等特点。本试验选用高效农林保水剂、农作物果树抗旱保水剂、稷丰保水剂和旱宝贝MP-3005四种保水剂在移栽金银花扦插苗时施用,探讨了它们对忻城石山土壤物理性状及金银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能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改良土壤结构,从而提高石山土壤持水能力;在石山土壤干旱时,高效农林、旱宝贝MP-3005两种保水剂能够促进金银花二级分枝生长,提高金银花幼苗存活率,保持金银花长势良好,有助于治理荒漠化石山和改善石山地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不同铁制剂与施用方法对矫正花生缺铁黄化症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叶面和土壤施用铁肥以及土施酸化肥料对纠正花生缺铁黄化症的作用效果。在盆栽条件下,叶面喷施黄腐酸铁(FeFA)、土施硫酸亚铁及酸化肥料都可以提高花生新叶中活性铁以及叶绿素含量,促进花生植株的生长;在田间小区栽培条件下,叶面喷施FeFA可以提高花生的叶绿素含量,尿素与FeFA结合使用的作用效果大于单喷FeFA。土施硫酸亚铁在花生生长前期提高了花生叶绿素含量,后期作用不明显。叶面喷施与土施铁肥都可以增加花生产量,土施铁肥的作用效果不如叶面喷施效果明显,酸化肥料对提高花生叶绿素含量及产量没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了在石灰性轻质土上对小麦进行锰,钾肥配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土壤第一是缺锰,其次是缺钾、锰钾肥配施增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明确我国主要麦区土壤有效铁锰铜锌含量分布和影响因素,对了解麦田土壤微量元素供应能力、指导小麦丰产与优质生产至关重要。于2016—2021年连续6年,在我国17个小麦主产省/市采集1 314份耕层土壤样品,参考中国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分级标准,评价了我国麦田土壤有效铁锰铜锌丰缺状况,并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定量分析了主要土壤化学性质对铁锰铜锌有效性的贡献。结果表明,我国主要麦区土壤有效铁含量介于1.8~612 mg?kg-1,平均为49.1 mg?kg-1,8.9%的样本未达到缺铁临界值4.5 mg?kg-1,且主要集中在北方、西北麦区的山西、陕西、甘肃等地,西南和长江中下游麦区有效铁较高。土壤有效锰介于0.1~176 mg?kg-1,平均为22.1 mg?kg-1,低于缺锰临界值5 mg?kg-1的样本占6.9%,缺锰土壤分布在西北、北方麦区的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西南、长江中下游麦区土壤有效锰含量较高。土壤有效铜介于0.1~10.8 mg?kg-1,平均为1.9 mg?kg-1,仅1.8%样本未达到缺铜临界值0.5 mg?kg-1。土壤有效锌介于0.1~26.0 mg?kg-1,平均为1.4 mg?kg-1,14.3%的样本低于缺锌临界值0.5 mg?kg-1,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北方麦区的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省份,云南、贵州等西南麦区的有效锌较高。土壤基本化学性质中,pH对有效铁、有效锰含量影响最大,有效铁是铜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影响有效锌的主要因素是有效磷和有效铜。我国麦田土壤有效铁锰铜锌含量存在较大的区域变异,铁、锰、锌不足主要发生在北方石灰性土壤,南方麦田供应充足,几乎所有麦田土壤有效铜可满足作物铜需求。  相似文献   

20.
水稻和两种野生植物对酸性硫酸盐土耐性及矿质元素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性硫酸盐土是发育于还原性硫化物成土母质的一种恶劣土壤类型,虽然其分布区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水稻生长,但由于土壤条件限制,水稻生产潜力难以发挥。为筛选出适应该土壤的水稻品种,在酸性硫酸盐土(pH 3.69)上种植了240个水稻品种,但是所有水稻品种均未获得经济产量,却发现两种野生植物在该土壤中生长茂盛。经形态和分子鉴定,两种野生植物为野荸荠(Eleocharis kuroguwai)和五棱飘拂草(Fimbristylis quinquangularis)。进一步分析了水稻和两种野生植物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性质、根部和地上部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根际土壤pH、交换性铝和有效锰含量不能解释水稻和两种野生植物耐性差异,锰毒和缺氮亦不是酸性硫酸盐土限制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而植物地上部矿质元素含量与植物耐性差异相关。铝毒、铁毒和较低的养分(磷、钾、钙、镁)吸收是酸性硫酸盐土中水稻生长不良的主要因子。相反,两种野生植物对铝毒和铁毒的耐性较强,对养分吸收能力较强,所以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