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红壤性水稻土在多熟制下的土壤肥力平衡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不同方式多熟种植物条件下,对红壤性水稻土进行肥力平衡定位观察研究,从(1979-1984年),结果中,明确了采用麦(油)稻稻轮作制不仅经济效益高,而且收获量也好,此外,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其他复种方式如麦稻稻连作和麦(肥)稻稻轮作物也都有较好效果,各处理区的土壤肥力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稻/牧草-鹅农牧结合模式农田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1999年田间试验研究表明,冬种黑麦草养殖菜鹅的稻/牧草-鹅农牧结合生产模式在不施除草剂的情况下能控制田间冬季杂草,实施该模式后翌年冬闲时田间杂草群落密度仅为稻/麦对照模式的8.88%,且冬季田间杂草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看麦娘”、“猪殃殃”、“大巢菜”分别占15.38%、30.77%和30.77%,即单子叶杂草所占比例明显低于稻/麦复种连作田。该模式比稻/麦复种连作方式土壤总N、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高23.13%、27.10%、31.25%、98.37%和46.73%,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且可减少除草剂、杀虫剂施用量,降低土壤有毒物的残留。总结了该模式的系统耦合技术并提出该模式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植模式下茬口对小麦季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下茬口对小麦季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豆茬在土壤养分、酶活性方面优于苕茬,但不同的间套作条件下土壤肥力存在差异:(1)有机质表现为豆茬>苕茬,成熟期苕茬以三熟>四熟,豆茬以净作>套作;速效磷以豆茬持续降低,苕茬先降低再增加,成熟期以苕茬>豆茬,苕茬又以三熟>四熟,豆茬以麦/高/豆含量最高,达184.97 mg/kg.碱解氮、速效钾、全钾在小麦生长的旺盛季则始终表现为豆茬>苕茬.(2)土壤酶茬口效应一致,同一茬口间的差异受种植模式的影响较大,成熟期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表现为豆茬>苕茬,苕茬以三熟>四熟,豆茬磷酸酶活性则以麦/高/豆>麦/玉/豆>麦-豆,蔗糖酶活性则相反.  相似文献   

4.
稻田多熟制中轮作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九年定位试验的结果表明,水稻、小麦及稻田不两熟、三熟复种方式,轮作与连作比较,未表现出增产效应。油菜轮作,因能明显减少草害和菌核病危害,故增产显著。同时,试验结果表明,季节茬对不同稻型水稻产量的影响很显著。其影响由大至小依次为双季早稻、中稻、双季、晚稻。  相似文献   

5.
麦、玉、豆新三熟种植模式取代了传统的麦、玉、薯种植模式,成为了东塔镇近几年来主要的种植模式之一。新模式具有抗旱、减灾、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保护性耕作和轻型栽培等特点。通过三台县东塔镇农业服务中心在东林村、东江村、白蝉村连续3年种植情况来看,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基于此,结合三台县东塔镇的实际特点,对丘区旱地新三熟种植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水浸提液对胡麻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浸提液生物测试法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土壤水浸提液对胡麻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土壤水浸提液对胡麻种子萌发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高浓度处理比低浓度处理抑制作用更强,且抑制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胡麻连作胡-麦间作撂荒小麦连作,说明胡麻连作更能产生连作障碍,自毒效应明显;2)不同处理土壤水浸提液对胡麻幼苗的苗鲜重、根鲜重、根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高浓度主要抑制苗鲜重、根鲜重和根长,低浓度主要抑制根鲜重、根长,胡麻连作和撂荒处理对幼苗生长抑制要大于胡-麦间作和小麦连作处理;3)不同处理土壤水浸提液对胡麻影响的综合效应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小麦连作高浓度处理比低浓度处理抑制作用变化不明显,且综合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胡麻连作撂荒胡-麦间作小麦连作;4)不同种植模式处理土壤可以减轻胡麻连作产生的化感效应,处理顺序为小麦连作胡-麦间作胡麻连作。综上所述,胡麻连作障碍问题确实存在,合理的作物布局有利于改善由于胡麻自身化感物质积累所造成的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7.
于西藏中部生态条件下,就麦类作物轮作、麦油轮作对土壤化学和生物性质的影响以及农田养分平衡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化学和生物学过程具有显著不同的影响。轮作周期内春青稞→春油菜、春小麦→春油菜轮作对以细菌为主导的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的绝对增长量分别达3.05~3.06g/kg,0.06~0.07g/kg,0.01~0.26g/kg。麦类作物间,春小麦→春青稞轮作对土壤肥力亦具明显的恢复作用;春小麦→春小麦连作、春青稞→冬小麦轮作土壤微生物区系构成不甚协调,土壤细菌数量明显较低,0~30,31~60cm土层有机质、全氮、全磷总体呈不同程度的退化趋势。在较高外源钾投入条件下,不同轮作方式的土壤钾素均呈不同程度的亏缺状态。  相似文献   

8.
三七连作土壤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子龙  王文全  杨建忠  崔秀明 《土壤》2010,42(6):1009-1014
为明确三七连作的障碍效应,以不同连作年限及不同空间分布的土壤为基质,通过发芽和幼苗生长试验,研究了连作土壤对三七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新土相比,连作土壤处理下三七种子萌发的最大速度加快,种子的发芽势变化不大,而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快速发芽期则明显呈降低或变短的趋势;②随土壤连作年限的增加,三七幼苗的成苗率和株高均显著下降(p0.05);③与根区外土相比,根区土和根区下土显著降低了三七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对种子萌发的最大速度也呈降低作用,但却使三七幼苗的地上生物量明显增加。连作土壤对三七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均表现明显的障碍效应,化感(自毒)作用可能是造成三七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许斌  牛娜  赵文瑜  缪建  赵耕毛 《土壤》2020,52(1):81-89
本文以天然型黑色和黄色藜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盐碱度对两藜麦品种生长、抗氧化系统和无机渗透调节离子的影响,解析了不同藜麦品种对盐碱胁迫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盐碱胁迫促进了两藜麦品种根系的生长,但明显抑制了茎叶生长,抑制程度:黑色藜麦品种黄色藜麦品种。高浓度处理下,黄色藜麦品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急剧升高,且不同处理下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高于黑色藜麦,表明黄色藜麦品种具有更强的清除活性氧能力。盐碱处理前后离子选择吸收参数K~+/Na~+有明显差异,处理前黑色藜麦K~+/Na~+高于黄色藜麦,处理后K~+/Na~+差异逐渐缩小;在高浓度处理下,黄色藜麦K~+/Na~+显著高于黑色藜麦。由此可见,黄色藜麦耐盐碱能力强于黑色藜麦品种,更适合在滨海盐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0.
耕作方式对新垦沙地农田杂草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调查的方式,研究了黑河中游边缘绿洲新垦沙地农田杂草分布状况,并对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杂草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调查中共记录杂草16种,隶属10科。新垦沙地农田杂草群落基本组成为藜(Chenopodium album)+牛筋草(Eleusineindic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与当地传统的地膜覆盖、秋耕和玉米连作耕作方式相比,秸秆覆盖、减少秋耕和玉米-大豆轮作均可增加农田杂草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群落优势度(P0.05)。与当地传统耕作方式相比,秸秆覆盖可增加杂草群落中牛筋草优势度比,降低藜和反枝苋优势度比;减少秋耕可增加狗尾草、反枝苋、灰绿藜(C.glaucum)和米瓦罐(Silene conoidea)优势度比,降低牛筋草优势度比;玉米-大豆轮作可增加米瓦罐优势度比。不同耕作方式对偶见种杂草在田间的分布和组成影响不明显。可以看出,新垦沙地农田杂草物种较少,群落组成单一;不同耕作方式对新垦沙地农田杂草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组成有明显影响,进一步深入研究对沙地农田杂草合理防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淮麦28     
《农业信息探索》2010,(5):37-37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09品种来源:周麦13/新麦9号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新麦18晚熟1天,比对照周麦18早熟1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浓绿色,分蘖力较强,成穗率偏低。株高93cm左右,株型紧凑,旗叶宽长、上冲,叶色深绿,植株有蜡质,株行间透光性好。穗层不整齐,穗大穗匀,结实性好。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8日,重庆市科委组织相关专家对我院特色作物研究所承担的“西南丘陵山地旱地新三熟技术体系研制与应用推广”项目中的“麦、玉、豆”模式小麦田间生产进行了测产验收。专家组现场查看了设在永川区板桥镇的6.9hm^2项目示范片的整体生产情况,询问了种植户的生产情况,选取了上、中、下三类具有代表性的示范地进行田间测产验收。在“麦、玉、豆”模式小麦种植面积约占50%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3.
麦玉米稻种植体系中玉米秸秆还田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萍萍  陈欣  卞新民  毛罕平 《土壤》1997,29(2):105-106,115
麦玉米稻三熟是针对苏南地区近10年来粮食生产徘徊不前、饲料不足、畜牧业生产发展缓慢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种植方式。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麦玉米稻三熟的土地生产力和经济产出均比现行的麦稻两熟制提高20%-25%。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施用氨基酸肥料对连作条件下黄瓜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黄瓜(Cucumis sativus)的生物学效应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施用氨基酸肥料(AAF)使黄瓜生物学性状得到显著改善,黄瓜的叶绿素增加、叶面积增大、光合作用增强,干重提高;同时,AAF富含优质碳源,施入土壤后使连作土壤的放线菌数量增加1.57~2.18倍,真菌数量增加2.22~8.43倍,尖孢镰刀菌明显减少,真菌/细菌比值显著提高,尖孢菌/真菌比值显著降低,对枯萎病的防治率最高达80%以上.本研究表明,AAF对连作黄瓜生长具有显著促进和调节作用,对连作土壤微生物活性有激发作用,对黄瓜的连作障碍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但是,从生长趋势看,氨基酸肥料应配合施用一定量的无机肥料,才能使黄瓜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15.
连作土壤盆栽大豆的根际酸度和微生物数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作土壤条件下,不同抗性品种的根际微生物变化不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连作条件下,抗病品种绥农10号和抗线2号根际环境pH中性偏碱,不利病原真菌生长;感病品种合丰25号根际则处于偏酸环境,使作物易于感染根腐病。抗性大豆品种绥农10号和抗线2号的根际细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减少;感病品种合丰25号的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战略性肥料管理是综合杂草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土壤中的P也是决定入侵植物生长和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盆栽控制试验,探讨 P 添加对高 N 条件下入侵植物节节麦生长及竞争能力的影响,旨在为冬小麦田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P 添加对高 N 条件下节节麦和小麦的生长发育及种间竞争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高 N 条件下,单种节节麦的株高、叶面积、分蘖数及总生物量均随着 P 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依据上述指标的增幅可知,节节麦对高 N 条件下 P 添加的响应能力大于小麦;此外,随着 P 添加量的增加,节节麦的根冠比不断增加而叶根比则呈持续下降,表明其通过增加对根部的投入以适应高 N 条件下土壤中 P的变化,而这也可能是由于 P 添加引起节节麦对 N 的高需求,而试验中设置的高 N 条件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的结果。(2)单种及混种条件下节节麦株高、叶面积等 7 项指标的可塑性指数均值分别为 0.31、0.48,明显大于小麦的 0.25、0.43,由此表明,节节麦以相对较高的可塑性适应高 N 条件下土壤中 P 的变化。(3)不同 P 添加处理中节节麦的竞争平衡指数值均大于 0,并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这表明高 N 条件下 P 添加提高了节节麦对小麦的竞争抑制作用。综上所述,在当下冬小麦田土壤中含 N 量日益增加的背景下,不科学的 P 肥管理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节节麦对小麦的竞争危害。  相似文献   

17.
陈家坊  武玫玲  何群  刘彬 《土壤》1975,7(6):286-291
苏州地区广大社员群众和干部,在毛主席发出的"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下,认真学大寨,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以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改稻——麦两熟制为双季稻——麦三熟制(双三制),促进了农业大好形势的进一步发展,为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苹果连作障碍发生普遍,严重影响果树生长。研究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对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为阐明连作障碍发生机制和防控苹果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盆栽条件下,以平邑甜茶为试材,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平邑甜茶对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试验处理分为连作土溴甲烷熏蒸 (T1)、连作土高温灭菌 (T2)、麦田土 (T3) 和连作土 (CK) 四个处理。分别在8月和9月份进行两次取样,测定了不同处理间生物量、根系、氮素和土壤微生物的差异。【结果】连作显著抑制了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和根系构型。与连作土溴甲烷熏蒸、高温灭菌和麦田土处理相比,连作土处理9月份幼苗的鲜重分别减少了46.77%、46.50%和27.38%;株高分别减少了41.97%、41.95% 和 23.51%;根系面积分别减少了56.21%、55.72%和48.04%。与麦田土相比,连作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增加了有害真菌数量,减少了细菌数量,降低了细菌/真菌比值。9月份连作土壤真菌数量是麦田土处理的1.76倍,细菌占麦田土的78.77%。连作减少了氮素对各器官的贡献率 (NDff),显著低于连作土溴甲烷熏蒸、高温灭菌和麦田土处理。与连作土溴甲烷熏蒸、高温灭菌和麦田土处理相比,连作土处理9月份叶片组织的NDff分别减少了61.34%、58.65%、57.36%。同时,连作还影响氮素在植株各器官的分配。连作平邑甜茶根系分配了更多的15N,9月份达到42.11%。而叶片组织的15N分配率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处理,并随着连作时间的延长,叶片组织的15N分配率越少,9月份仅占29.25%。连作还减少了氮肥的利用率,显著低于正常水平。9月份连作土氮肥的利用率为13.33%,与连作土溴甲烷熏蒸、高温灭菌和麦田土处理相比,分别减少了67.19%、67.68%、60.39%。连作还影响了根系功能,与溴甲烷熏蒸、高温灭菌和麦田土处理相比,连作条件下幼苗的根系活力分别降低了39.71%、40.64%和26.80%;根系质膜H+-ATP-ase活性分别减少了41.44%、38.24%、25.78%。【结论】土壤微生物是引起苹果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连作不仅抑制了植株生长和根系构型,还抑制了根系功能,减少对土壤氮素的吸收,降低氮肥的利用率,影响各器官氮素的分配。连作使根系消耗过多的营养,减少了对地上部分的供应,进而影响地上部分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适应重庆市潼南县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适应"麦//玉//苕"三熟变"麦//玉+豆//苕"四熟耕作制度改革的大豆后备品种,于2002—2004年选择七个大豆品种(系)开展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潼大豆9906’平均667 m2产量147.8 kg,在丘陵区域中台位地种植表现好,但成熟后必须及时收获、晾晒。‘潼大豆9923’平均667 m2产量140.5 kg,是目前潼南丘陵区域中台位地至以上坡土首选的秋大豆良种。‘黑豆9号’平均667 m2产量135.6 kg,耐旱性差,耐湿性差,不耐连作,在坝地沙壤土、丘陵低台位沙土种植表现较好。‘黑豆4号’平均667 m2产量128.6 kg,耐湿性差,不耐连作,在坝地沙土、坡地中台位地种植表现较好。以上品种(系)均较CK1(塞凯20)、CK2(渝豆1号)增产。‘潼大豆9901’平均667 m2产量117.0 kg,较CK1、CK2减产,适宜在丘陵高台位瘠薄地种植。2013年,‘潼大豆9923’、‘潼大豆9906’在潼南县推广种植面积分别达3760 hm2、1620 hm2。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质量及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轮作藜麦、玉米及连作对马铃薯根系生理及根系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比较了3种种植模式(轮作藜麦、轮作玉米及连作)对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环境、根系生理、根系发育及植株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减轻马铃薯连作障碍、筛选较好的轮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轮作藜麦、玉米明显降低土壤pH,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增强土壤肥力相关酶的活性,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和细菌与真菌数量比值(B/F),降低真菌数量,改善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环境,对植株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表现在马铃薯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根干重、单株薯重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2)轮作藜麦、玉米使得马铃薯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上升,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减少,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表明通过轮作藜麦和玉米使得连作对马铃薯植株造成的胁迫得到了一定程度缓解。(3)轮作藜麦、玉米显著提高了马铃薯根系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和根尖数,说明轮作藜麦及玉米促进了马铃薯根系的生长发育,这与轮作藜麦及玉米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及促进马铃薯地上部分的发育相对应。比较轮作藜麦及轮作玉米的整体表现,以轮作玉米调控马铃薯连作障碍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