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小菜萝卜是岱山县名特优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具有早熟、适应性强、品质好等特点,深受菜农和消费者的欢迎。但近年来小菜萝卜种子混杂严重,种植面积及品质逐年下降。岱山县农林局通过实施品种提纯复壮,恢复了该品种原有的优良特征特性。现将该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七十年代泗洪枣区因遭受毁灭性的枣疯病危害致使泗洪区98%的枣树染病死亡泗洪大枣母本树是在八二年果树资源普查时发现的优良单株长期生长在枣疯病植株包围之中却未受感染利用该母体树进行无性繁殖并选育出泗洪大枣在十几年的栽培和推广中没有发现一例枣疯病南农大与马文金大枣研究所成立课题组对该枣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了多项成果其中泗洪大枣幼树丰产栽培技术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九四年专家鉴定认为该枣确为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其果型之大为全国已知枣品种之首九五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并在九五年九九年连续荣获江苏省优质水果… 相似文献
5.
6.
李杏地方优良品种简介葫芦岛市(原锦西市)有着悠久的李杏栽培历史,总产量及总株数均列全国第二位。全区栽植李杏树达400多万株,年产量达3万多吨,是全国第二个李杏生产基地县。94年7月,东北、内蒙古三省一区李杏协作会议在连山区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连... 相似文献
7.
翠绿长茄是安徽当涂县地方品种,过去一直作露地栽培,少量作设施栽培,经济效益不高.但近几年来,采用"地膜 大棚"和"地膜 拱棚 无纺布 大棚"两种方式覆盖栽培,已发展成本地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8.
9.
地方优良品种——泗洪大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泗洪大枣 ,原名塘上大枣 ,是江苏省泗洪县地方品种。南京农大与马文金大枣研究所联合对该品种性状进行了系统研究 ,现简介如下。1 来源 70年代 ,泗洪枣区遭受毁灭性枣疯病危害 ,98%的枣树染病死亡。 1982年果树资源普查时 ,发现仅存 2株无枣疯病泗洪大枣母树 ,经无性繁殖发展70 hm2 ,在 10多年的栽培推广中没有发现枣疯病。2 果实性状 该品种果实长圆形 ,果面不平 ,果实纵径 5.7cm,横径 4 .6cm;平均单果重 4 5g,最大 71g。果皮紫红色 ,果肉黄白色 ,肉质松软 ,汁液多 ,味甜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3 0 %以上 ,品质优。果实 9月中下旬成熟。3… 相似文献
10.
11.
12.
<正>宁县曹杏是甘肃宁县极具特色的优良杏品种,其果实硕大,果形美观,色泽艳丽,肉厚多汁,甜酸可口,营养丰富,既能鲜食,又可加工,还作仁用,为杏中珍品,2013年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该品种在陕、甘、宁、青等地均有引种栽培。1品种来源曹杏属宁县"土生土长"的地产优良杏树品 相似文献
13.
14.
邵东县黄花菜栽培历史悠久,过去由于科学种菜水平低,栽培管理粗放,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不合理,混杂种植现象严重,优良品种种植很少且发展缓慢,而茶子花、荆州花、细叶子花等主栽品种抗病、抗旱能力和品质低劣,故单产不稳定,品质难提高,竞争能力下降,经济效益低。为开发利用良种,发展生产,在品种资源调查基础上,作者将所收集的17个好的和比较好的地方品种及从外地引进的3个共20个品种于1981~1985年进行田间比较试验,试图从中选出具有早熟、优质、高产、抗性强的品种,供生产应用,结果如下。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1.供试品种:共20个。分早、中、晚… 相似文献
15.
<正> 李、杏是原产我国的古老果树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结果早,易丰产,果形美观,营养丰富,除供鲜食外尚可加工成多种果品,很受群众欢迎。辽宁省自然条件适宜于李、杏生长发育,李、杏资源丰富。经连续四年考察、品评、鉴定,已从62个地方优良李树品种类型中选出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的几个杏地方优良品种王宝明,童德中,范晓峰(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太原030031)山西省杏树栽培历史悠久,地方品种资源丰富。全省300余个栽培品种主要分布在永济梅杏区、万荣白水杏区、清徐沙金红杏区、原平木瓜杏区、大同哈蜜杏区和阳高京杏区... 相似文献
17.
18.
19.
<正> 杏为我国原产,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不论山地、平地、丘陵、沙荒、旱地及盐碱地都能生长结果。结果年龄早年限长。果实汁液多,肉质柔软,香甜宜人,且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及维生素。尤其成熟期早,恰值水果淡季,故可调节市场供应。因此,近年杏树生产发展很快。秦皇岛市所辖的昌黎、抚宁、卢龙和青龙等县栽培杏树历史悠久,对栽培技术具有丰富经验,经过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了许多地方优良品种。为了适应当前杏树生产发展的需要,现将该地区几个杏优良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经济性状简介如下,供各地果树生产者选择利用。 相似文献
20.
<正> 麦地弯梨又称麦庄梨、四川雪梨,系由四川引入,至今已有70a(年)以上栽培历史。主要分布于云南省云龙县境内的旧州、水井、果郎等乡,年产量约15万k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