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积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宜葡萄生长,经济收入可观,但近2年来病虫害侵害严重,对主要的病害(根癌病、霜霉病、白腐病)和虫害(金龟子、粉蚧、天蛾)等防治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影响湿地松粉蚧种群密度因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影响湿地松粉蚧种群密度因子的初步研究*顾茂彬陈佩珍关键词湿地松粉蚧、种群密度、环境因子湿地松粉蚧(OracelaacutaFeris)[1]于1988年由美国传入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后,迅速繁殖并向四周扩散,目前此虫已分布到开平、新会、恩平、鹤山、...  相似文献   

3.
何标 《云南林业》2000,21(1):19-19
草履蚧(Drosicha Corpu Lenta Kuwena)属同翅目绵蚧科,又名草鞋虫。此虫分布较广,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及云南等地均有虫害发生。此虫危害的对象主要为核桃、梨、柿子、苹果、杏、桃等果树。革履蚧雌成虫和幼虫刺吸嫩枝幼芽汁液,果树被害后树体衰弱,发芽迟,叶黄枝枯,果实发育不良,并影响产果量和品质,被害严重的果树,往往枝条或全株枯死。1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约 10mm,椭圆形,扁平,草鞋状,无翅,体背稍隆起,黄褐色至赤褐色,多皱纹。体缘、腹面橘黄色,体表面略露白色蜡粉,触角、足、…  相似文献   

4.
白蜡绵粉蚧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尹风琴,韩志兴,吴晓刚,贾月梅,刘海光,肖秋玲(承德农业学校067411)白蜡树是我国中、北部地区的园林绿化主要树种,在河北省和承德市有大量栽培,主要作为市区行道树和避署山庄内的绿化树种之一。而白蜡绵粉蚧(Phenacocc...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保山精品咖啡产区小粒种咖啡主要病虫害种类和危害程度,于2019年8月—2021年8月对该产区的病虫害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危害小粒种咖啡的病虫害有14种,其中,病害有6种,以咖啡叶锈病危害最严重;虫害有8种,蚧壳虫种类最多,危害最严重,分别为咖啡绿蚧、咖啡盔蚧、弗州龟蜡蚧、堆蜡粉蚧、咖啡根粉蚧。在保山精品咖啡产区咖啡叶锈病、蚧壳虫类害虫是小粒种咖啡的主要防治对象,为此提出了科学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印度小粒种咖啡种植者日历一月收获进行采收和加工。月底前摘光所有成熟果实。种植园收获之后,开始修剪和管理咖啡植株和荫蔽树,在新开垦地里进行除草和覆盖。虫害防治粉蚧为害严重的植株喷杀虫剂(每200L水中加入300ml喹恶磷、25%乳油或300ml杀螟松、...  相似文献   

7.
警惕湿地松粉蚧在我省传播蔓延据广东省林业厅森防站、省林科所和华南农业大学等的报道:近年因引种湿地松良种接穗传入广东的一种新害虫一一湿地松粉蚧Oracellaacuta(Kobdell)Ferris,已列入广东省森林害虫检疫对象。该虫主要危害湿地松,也...  相似文献   

8.
介壳虫是城市园林植物的主要虫害之一,除了直接为害,还会引起煤污病,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为了解广州市园林常见介壳虫的种类、发生特点,为制定绿色防控技术提供数据支撑,分析2016—2022年广州市主干道和主要公园绿地为害园林植物的介壳虫的调查与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广州市园林植物常见介壳虫主要种类有5科18种,分别为绵蚧科、粉蚧科、蜡蚧科、盾蚧科和绒蚧科,其中埃及吹绵蚧、扶桑绵粉蚧、木瓜秀粉蚧和苏铁白轮盾蚧4种为害程度为重度;主要为害园林植物的叶片、树干、枝条。针对广州市城市园林常见介壳虫的发生情况,目前常用的综合防控措施包括加强监测预警、精准化学防治、绿色生物防治和加强日常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9.
芽枝状枝孢霉和蜡蚧轮枝菌防治湿地松粉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芽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cladosporides(Fres.)Derrues和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lecanii的孢子液2.5×107/ml和1.7Xl07/ml防治湿地松粉蚧Oracellaacula(Lobdell),试验结果为:在室内,用芽枝状枝孢霉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2.7%和85.o%,用蜡蚧轮枝菌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7%和65.9%;林地每公顷喷孢量为33×1012和16.5×1012个孢子防治湿地松粉蚧,用芽枝状枝孢霉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5.2%和81.0%,用蜡蚧轮枝菌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7%和99.5%。初步认为上述两种菌在湿地松粉蚧防治上具有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10.
君子兰粉蚧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白湘云君子兰粉蚧,学名康氏粉蚧,属粉蚧科、粉蚧属,种名待定。它是危害君子兰的主要蚧虫之一。1.形态特征雌成虫体分节明显,虫体长约4毫米,长椭圆形,粉红色,外被白色腊质分泌物;雄成虫长约1.1毫米,红褐色,腹末有两根约为体长...  相似文献   

11.
板栗矢尖蚧、梨圆蚧在禄劝县海拔1500~2000m的板栗种植园内混合发生,两种虫害年均发生3代,其中较低海拔栗梨圆蚧发生严重,矢尖蚧发生较轻;阳坡栗林矢尖蚧危害严重,阴坡栗林梨圆蚧危害严重。对板栗物侯和两种蚧虫生活史的观察得出,药物防治的最佳时间为板栗抽梢现蕾期(4月上旬)及落叶期(11月上旬)。防治试验表明利用速扑杀和氧化乐果喷雾防治两种蚧虫效果良好,其中速扑杀1000倍液防治这两种蚧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空气污染对银杏和白蜡树上康氏粉蚧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周霞  汤档  谢映平 《林业科学》2001,37(4):65-70
研究了在城市空气污染环境中康氏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 在银杏树(Gindgo biloba)、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上种群密度变化,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城市空气中SO2和Pb在树体、虫体、天敌体内的积累量,结果表明:(1)首次确认和发现康氏粉蚧以银杏树为寄主,并造成严重危害。(2)空气污染物SO2、Pb可被树体、虫体和天敌吸收,并在体内积累。(3)在污染严重的市中心,气温升高,空气污染物SO2、Pb增多,促进康氏粉蚧发育,产卵期提前2-3天,产卵量增加。(4)空气污染程度与树体含污量和康氏粉蚧虫口密度呈正相关,污染愈重树体内S和Pb积累量愈高,在高污染区内银杏树韧皮部和叶片含Pb总量比中-轻度污染区增加10.1%-15.3%,含S总量增加13.9%-22.0%,白蜡树分别增加5.7%-11.9%,及4.5%-7.8%。树体含污量愈高,虫口密度也愈大,在重污染区银杏树和白蜡树上口密度为76.8头/枝及43.1头/枝;中-轻度污染区在两种树上为16.4-2.8头/枝及13.7-2.5头/枝。(5)在重污染环境中银杏树体内氨基酸组分发生变化,有13种氨基酸超过清洁对照区,增幅达24.4%-76.19%,可溶性增加6.46%。(6)康氏粉蚧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大发生,是寄主树种抗虫性下降和营养条件改变,天短种类和数量大量减少,虫体具有较强的抗污染性能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王兵  段元元  吴斌 《国土绿化》2008,(12):46-47
樟白轮盾蚧又名雅樟白轮蚧,属半翅目蚧总科盾蚧科,是樟树重要害虫。陕西省汉阴县城区有香樟2.5万余株,全县有香樟12万余株,以其树干通直、树形端正、四季常绿、适应性强等优点成为街道、小区、渠旁的主要绿化树种。自2006年以来,樟白轮盾蚧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成为陕南地区城区香樟的重要虫害,严重影响城市绿化建设。部分县、区甚至因为虫害严重而更换行道树种,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牙克石市区花木栽培发展迅速,但缺乏预防虫害知识,使“五小”害虫即蚧壳虫、蚜虫、粉虱、蓟马和红蜘蛛的危害日益严重。经过几年调查研究,找出了“五小”害虫的发生、发展特点及防治措施,为今后牙克石市的花木栽培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蜡蚧轮枝菌用湿地松粉蚧连续复壮2~3次后,用其防治湿地松粉蚧,杀虫效果可提高12.3%以上,筛选出轮枝菌复合剂的最优配方为轮枝菌0.3亿/ml加机油乳剂1:28.6(机油乳剂:水)及适量增效剂、悬浮剂及轮枝菌0.25亿/ml加机油乳剂1:80及增效剂。悬浮剂,它们室内杀虫效果分别为92.8%和83.5%。林间采用轮枝菌151亿/hm2加机油乳剂0.75kg/hm2和轮枝菌15万亿/hm2加机油乳剂3.75kg/hm2,喷洒量为10kg/hm2,越冬代粉蚧(成虫)的死亡率分别为48.5%和71.2%,第一代粉蚧(若虫、成虫)的死亡率分别为99.3%和92.7%。越冬后期喷菌,第一代的虫口密度比未喷菌区下降52.7%;采用液、固双相发酵工艺生产的轮枝菌含孢量达55亿/g,比前人用高梁、小米作培养基密封培养的产孢量(4.1亿/g)提高了12.4倍,成本为3.38元/kg,此工艺流程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一、谢花后到套袋前 主要病害有:轮纹烂果病、斑点落叶病、红点病、黑点病、炭疽病、苦痘病;虫害有:康氏粉蚧、红蜘蛛、白蜘蛛、棉铃虫、金纹细蛾。  相似文献   

17.
用牙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cladosporisides(Fres)Derrues的孢子液防治近年新传入广东的湿地松粉蚧Ora-cellaacuta(Lobdell)。室内试验的校正死亡率为82.7%~92.7%;林间试验,每公顷喷孢子量16.5×10 个,20天的防治效果80%以上。因此,芽枝状枝孢霉防治湿地松粉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国内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枝干病害和虫害种类、分布、危害状况的文献进行收集,其中枝干病害18种,常见有油茶半边疯(Corticium scutellare)、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植物、油茶肿瘤病、地衣苔藓害(Parmelia sp.)、枝枯病(Pestalotia funerea)、褐斑病(Pestalotiopsis guepini)、灰色膏药病(Septobasidium pedicellatum)。枝干虫害126种,常见有黑跗眼天牛(Chrenoma atritarsis)、茶天牛(Aeolesthes induta)、丽星天牛(Anoplophora elegans)、油茶织蛾(Casmara patrona)、茶梢尖蛾(Parametriotes theae)、茶木蛾(Linoclostis gonatias)、咖啡木蠹蛾(Zeuzera coffeae)、相思拟木蠹蛾(Arbela baibarana)、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橘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和日本卷毛蜡蚧(Metaceronema japonica)。对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进行汇总。依据广东省油茶产业的现状,提出油茶枝干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湿地松粉蚧在新侵入区的种群数量消长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湿地松粉蚧Orcella acuta (Lobdell)在广东南部新侵入区湿地松林内的发生和消长研究表明该蚧多为一年4代,5月下旬或6初为发生高峰期,世代间发生量变动幅度大;在同一林分,该蚧能持续性,对松林造成危害;降雨和初春温度影响虫口密度和高峰期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对湿地松粉蚧Orcellaacuta(Lopbdell)在广东南部新侵入区湿地松林内的发生和消长研究表明该蚧多为一年4代,5月中下旬或6月初为发生高峰期;世代间发生量变动幅度大;在同一林分,该蚧能持续发生,对松林造成危害;降雨和初春温度影响虫口密度和高峰期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