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技服务》2017,(11):22-23
秀珍菇是全世界广泛栽培的食用菌,是广大群众喜爱的蔬菜,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秀珍菇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根据秀珍菇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活习性,可采取三种组织分离方法对秀珍菇进行组织培养,通过了解其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展望秀珍菇的生产及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用桉树皮废弃物栽培秀珍菇。结果显示:桉树皮栽培秀珍菇的生物转化率为79.9%。因此,桉树皮适合栽培秀珍菇,利用桉树皮栽培食用菌具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秀珍菇是江山市主栽食用菌品种之一,但江山市秀珍菇生产实际存在品种多,各品种生产力水平相差极大,为了筛选出品质好、抗逆性强、产量高、效益好、适合江山市生产的秀珍菇品种,我们设计了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夏季栽培秀珍菇不但可弥补高温季节市场空缺,而且因秀珍菇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人们青睐,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秀珍菇是一种变温结实性的食用菌,出菇适宜温度为20~25℃,在炎热夏季栽培,要想安全出菇,确保优质稳产高产高效,必须选择优良菌种和采用科学原料配方,做好低温处理、催蕾护蕾、适时补水等袋栽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秀珍菇作为珍稀菌类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以其外观秀丽、食用口感好,配菜鲜艳等优点,赢得消费者的亲睐。多年的生产经验表明不同的配方、不同的管理方式生产秀珍菇,直接影响其生物学效率,和产品的商品价值。笔者从调整配方,提高PH值,在高温时节,采取强制出菇手段,获得了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改良秀珍菇栽培技术,提高秀珍菇生物学转化率和品质。[方法]从菌料选择及配方、菌棒构造2个方面,改良秀珍菇栽培技术。[结果]改良后的配方不仅保留了常规栽培中配方所体现的所有特性,而且整体提高了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较大程度地提高了秀珍菇的出菇率。[结论]该研究为秀珍菇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先后荣获“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县”、“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江苏省食用菌产业基地县”等多项荣誉。灌南县种植的食用菌主要有纯白金针菇、杏鲍菇、秀珍菇、白灵菇等中高档品种.现将苏北地区秀珍菇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利用农业剩余物栽培食用菌已经成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单纯型格子法,优化出可替代木屑和棉籽壳进行秀珍菇菌丝培养的"农业剩余物"配方.利用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三种农业剩余物做主料培养秀珍菇菌丝,测定菌丝生长速率和各种酶活数据,运用SPSS和Design-Expert软件分析各主料交互作用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的...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自古被称为“山珍”。目前我国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约有60余种,位居世界首位。有大家熟知的平菇、香菇、金针菇、蘑菇、木耳、凤尾菇、银耳、鸡腿菇、竹荪、大球盖菇等,另外珍稀的猴头菌、姬松茸、杏鲍菇、白灵菇、长根菇、秀珍菇等已形成产业。除人工栽培食用菌外,我国还大力发展了以灵芝、冬虫夏草、茯苓等为代表的药用菌产业和以松茸、牛肝菌、块菌、羊肚菌、鸡枞等为代表的野生食用菌产业。一、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意义食用菌集美味、营养、保健、绿色于一休.  相似文献   

10.
秀珍菇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进程.宁河县紧紧围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依托试验示范基地,积极引进食用茵新品种——秀珍菇,并在潘庄镇齐心蔬菜种植园区示范成功,填补了天津市特种食用菌规模化生产的空白。文章主要介绍了秀珍菇的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在基质中添加不同含量的亚硒酸钠,观测硒对秀珍菇生长周期和子实体硒含量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基质中硒含量的增加,秀珍菇生长周期延长,秀珍菇子实体中硒的含量显著增加并与基质中硒含量呈正相关,当基质中硒为100mg/kg时,秀珍菇中硒含量可达18.85mg/kg。富硒秀珍菇适宜作为补硒源药物开发。  相似文献   

12.
《福建农业》2011,(1):35-35
椐悉,总投资3.2亿元、占地5500亩的全国最大秀珍菇食用茵生产基地现已在该县潘庄镇基本建设完成。基地建成新型节能温室218栋。第一批引进试种的300万包秀珍菇已上市,不仅填补了本市特种食用菌生产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LED光照对秀珍菇菌丝降解代谢硒强化麦麸中的促进作用,开发LED在食用菌营养转化代谢方面的潜在优势,以富硒秀珍菇液体种为供试菌株,通过LED间歇照射和遮光2种不同培养方式,研究秀珍菇菌丝对降解代谢硒强化麦麸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LED间歇照射培养,秀珍菇富硒培养组(Se-L)和秀珍菇培养组(CK-L),其麦角固醇含量分别比对应的遮光组(Se、CK)提高14.2%和8.8%;秀珍菇富硒培养组(Se-L)的硒转化效率比遮光组(Se)提高34.3%,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率达42.6%;LED光照间歇照射培养降低了培养产物中的可溶性总糖含量,而使柚皮苷和川皮陈素等酚类物质的含量提高。研究表明LED间歇照射培养可促进秀珍菇菌丝生长,并能提高对硒强化麦麸的降解代谢与硒营养转化作用,是影响培养产物营养品质指标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4.
秀珍菇形态秀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极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市场销量及栽培量逐年上升,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食用菌。庆元东部高山台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生态资源的优势,十分有利秀珍菇的夏季无公害栽培。为此,我们于2004年开始,在庆元县荷地镇连续三年开展了秀珍菇反季节无公害栽培的示范推广,2006年已发展成20万袋的生产规模,菌包成活率达90%以上,单产可达0.25kg/袋,部分农户已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将这一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和认识水平的提高,秀珍菇鲜销市场不断拓展,尤其是超市、酒楼的需求量占有较大份额,要求秀珍菇货源供应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秀珍菇周年栽培并不像全调控工厂化生产的菌类,要做到周年出菇的均衡性,主要通过不同气候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来实现,现将该技术关键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秀珍菇是一种中温出菇,变温结实的珍稀菌类。以投资少、耗能低、产量高、质量好,实现秀珍菇的反季节生产一直是广大菇农追求的目标。人为的创造条件使其生长,技术相对复杂,操作也同样困难,无疑会提高生产成本,因此我们立足于杭州地区原材料及地理资源,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海拔为500m以上的临安顶山开展了秀珍菇反季节栽培技术的研究。通过科学配料、温差刺激、催蕾护蕾、补水增养等措施,达到了秀珍菇在高温季节正常出菇的目的,并突破了秀珍菇反季节栽培的一些技术难题,同时也给欠发达的山区农村提供了一条利用自然优势来脱贫致富的路子。  相似文献   

17.
项本研究以核桃壳、葡萄枝条为培养基添加材料,研究两者对秀珍菇菌丝、子实体生长的影响。通过不同配比的替代结果表明:当添加比例不同或者添加的农林废弃物种类不同时,秀珍菇菌丝生长速率和子实体产量会出现不同的促进或者抑制作用。其中,不同农林废弃物提取液的添加对秀珍菇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整体表现为:葡萄枝条提取液>对照组>核桃壳提取液,其中以添加18%葡萄枝条提取液促进作用最强,18%核桃壳提取液抑制作用最强。不同农林废弃物的添加对秀珍菇子实体产量的影响整体表现为:葡萄枝条>对照组>核桃壳,其中以其中以添加36%葡萄枝条促进作用最强,45%核桃壳抑制作用最强。本研究可为农林废弃物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食用菌的栽培生产提供更广的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引起浙江秀珍菇黄菇病的病原菌种类,通过对病原菌的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鉴定、脂肪酸甲基酯(FAME)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将引起秀珍菇黄菇病的病原菌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研究结果可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栽培料纤维转化与食用菌酚类抗氧化营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福菇(Tricholoma lobayenseHeim)、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和茶薪菇(Agrocybe chaxin-guHuang)为材料,分析其栽培料、子实体、菌糠中的微量营养成分,子实体酚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食用菌子实体的酚类成分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FRAP Value)明显相关(r2=0.9082,P<0.05),子实体酚类化合物的种类因食用菌品种而异,其含量受栽培料纤维组分与食用菌生长阶段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国锋 《山西农业科学》2014,(6):560-562,572
分别比较了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维生素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玉米琼脂培养基和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综合培养基上鲍鱼菇和秀珍菇母种的生长情况,从菌落边缘、菌丝密度、颜色以及菌丝的生长速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分别设计了以芦笋老茎为主料,棉籽壳、麸皮、豆饼为辅料的不同配方培养料,进行了鲍鱼菇和秀珍菇的袋栽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综合培养基是培养鲍鱼菇和秀珍菇母种的最适培养基;添加不同的辅料对鲍鱼菇和秀珍菇的产量有明显的影响;以芦笋老茎为主料、添加棉籽壳和麸皮的培养料能使鲍鱼菇BH,BS菌株和秀珍菇C,D菌株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