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寻找防治重要检疫性害虫刺桐姬小蜂的有效药剂和施用方法,采用了打孔注药、喷雾法和药剂灌根3种不同施药方式,不同化学药剂防治刺桐姬小蜂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喷雾法防治刺桐姬小蜂效果明显优于打孔注药和灌根法,16%喹硫磷·丁硫克百威EC(乳油)喷雾处理防治效果优于其他防治药剂喷雾处理,16%喹硫磷·丁硫克百威EC稀释200倍喷雾处理10d和15d后刺桐姬小蜂成虫羽化率分别为2.79%和9.41%,成虫死亡率分别为97.21%和90.60%。采用喷雾法施用16%喹硫磷·丁硫克百威EC后1d和10d,叶面中残留的喹硫磷含量分别为287.45和221.57mg·kg-1,丁硫克百威的含量分别为225.64和187.62mg·kg-1,药剂的残留量与防治效果和持效性相关。生产上,防治刺桐姬小蜂可采用16%喹硫磷·丁硫克百威EC稀释200倍喷雾处理,其防治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气相色谱法测定番茄中5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番茄中灭线磷、二嗪磷、地虫硫磷、倍硫磷和喹硫磷共5种有机磷农药的气相色谱FPD检测器测定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氮吹浓缩净化、定容过滤后,经DB-1701P柱气相色谱分离,FPD检测器检测,基质标准溶液定量。结果表明,灭线磷、二嗪磷、地虫硫磷、倍硫磷和喹硫磷5种有机磷农药在0.05~1.00 mg/L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不低于0.999 98,待测5种有机磷农药在0.20 mg/kg和0.50 mg/kg 2个水平加标回收率为89.8%~98.2%,相对标准偏差为3.5%~7.9%。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检测结果准确,而且灵敏度高,适合基层检测机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用 9种药剂对不同发育进度的三化螟的卵进行处理 ,比较药剂的杀卵活性。结果表明 :对 6d的卵 (黑色卵 )活性最高的是敌百虫 ,其次分别为喹硫磷、甲胺磷、哒嗪硫磷、乐斯本和三唑磷 ,活性最低的是杀虫丹和锐劲特 ;对 3d的卵 (黄色卵 )活性最高的是喹硫磷 ,其次分别为哒嗪硫磷、乐斯本、三唑磷、甲胺磷和倍硫磷 ,活性最低的仍然是杀虫丹和锐劲特。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喹硫磷(EKalux)在甘兰、白菜上的残留动态、检测方法及其安全使用试行标准。在甘兰、白菜的莲座期喷洒12.5克/亩和25克/亩(有效成分)药液,药剂消失较快,施药后弓天分别消失76%和82%,13天残留量降到0.1ppm,半衰期分别为1.3天和2.1天,在推荐使用药量(12.5—25克/亩)下施药1—3次,间隔期为14天,全株残留量低于0.1ppm。参照国外规定喹硫磷在甘兰上的允许残留量为0.2毫克/公斤,安全使用试行标准暂定为;用50克/亩25%的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使用1—3次,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要间隔14天以上。  相似文献   

5.
有机磷杀虫剂   乙酰甲胺磷:高灭磷、杀虫灵。乐果:乐戈。伏杀硫磷:左罗纳、伏杀磷。辛硫磷:倍氰松、倍腈松、肟硫磷、脯肟磷。喹硫磷:喹硫磷、喹磷、爱卡士、克螨蚧。杀扑磷:速扑杀、速蚧克。毒死蜱:乐斯本、氯吡硫磷、杀死虫蓝株、陶斯松、新农宝。水胺硫磷:羧爱磷、增效水胺硫磷、灭蛾净。 拟除虫菊类杀虫剂   敌杀死:溴氰菊酯、凯安保、溴氰苯醚菊酯、二溴苯醚菊酯、凯素灵 (卫生用 )。速灭杀丁:氰戊菊酯、杀灭菊酯、中西杀灭菌菊酯、敌虫菊酯、百虫灵、戊酸氰酸酯。功夫: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灭百可、安绿宝、兴棉…  相似文献   

6.
喹噁硫磷(quinalhpos),化学名称为0,0——二乙基——0——2喹噁啉基硫代磷酸酯。是四川省新近发展的高效、低残留、广谱性有机磷杀虫剂,对同翅目、双翅目主要害虫及大多数鳞翅目害虫的幼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我们应用省化工所研制的25%喹噁硫磷乳油防治水稻螟虫、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等害虫均获得良好防治效果。1984年我们在成都桂溪永兴村进行了喹噁硫磷在水稻上残留和消解动态的研究,以了解其在水稻中残留(量)和消解动态,为安全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喹硫磷在柑桔上的残留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桔结果期喷施800~1000倍液,最多喷3次,最后1次喷药距收获期15~30天,检测其残留量,桔肉中未检出,但桔皮中残留量较高为1.896~2.694mg/kg,在综合利用桔皮时应考虑其残留问题。  相似文献   

8.
试验利用17种药剂,采用浸虫法对稻水象甲成虫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7种药剂对稻水象甲成虫24 h的毒力大小顺序为克百威>巴丹>辛硫磷>氟虫腈>喹硫磷>丁硫克百威>丙溴磷>杀虫双>醚菊酯>三唑磷>甲氰菊酯>杀虫单>蛇床子素>敌敌畏>杀螟硫磷>乐果>马拉硫磷;17种药剂对稻水象甲成虫48 h的毒力大小顺序为氟虫腈>克百威>巴丹>辛硫磷>喹硫磷>丁硫克百威>丙溴磷>杀虫双>醚菊酯>甲氰菊酯>三唑磷>杀虫单>杀螟硫磷>蛇床子素>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  相似文献   

9.
克螨蚧乳油对红蜘蛛及红蜡蚧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喹硫磷加HP-1对柑桔红蜘蛛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表明,喹硫磷与HP-1的最佳配比为9:1,8.5:1.5和8:2。以此比例配成25%克螨蚧乳油,对柑桔红螨蜡蚧具有防效好,用药量少,防治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20%虫酰肼·喹硫磷乳油对水稻的安全性、最佳使用剂量和使用效果,为该药剂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笔者进行了其防治五(3)水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虫酰肼·喹硫磷一号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杀虫和保苗效果,推荐适宜剂量是每667m2用100mL兑水50kg,常规喷雾。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应用50%杀螟松乳剂每亩用药量为25克—50克,对稻田天敌杀伤力的测定,同时进行了25%杀虫双水剂与25%喹恶硫磷乳剂的常规用量与高剂量的用药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常规喷雾法,杀螟松对蜘蛛的杀伤力均低于喹恶硫磷与杀虫双,而对螟虫防治效果,各种不同的施药方法,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2.
淡剑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剑夜蛾[Sidemia depravata(Butler)]在苏州地区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和蛹在草坪草根基部附近浅土层中越冬,世代重叠,整个世代历期为34~35 d,各虫态平均历期为:卵期3~4 d,幼虫整个历期为19 d,1-6龄分别为:4 d,3 d、3 d、2 d,2 d、5 d,预蛹期1d,蛹期6 d,成虫期5 d;成虫灯下始见于4月下旬,7月中旬开始数量突增,发蛾盛期持续到9月下旬.室内药效测定表明,1.5%世扬EC 3 000倍、4 000倍,25%喹硫磷EC1 000倍、15%阿维·毒EC1 5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EC1 500倍,10%除尽EC1 000、2 000倍,均有很高的活性,速效性好;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5%喹硫磷EC、4.5%高效氯氰菊酯EC、1.5%世扬EC、15%阿维·毒EC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黄瓜为例,采用离心法对常见的15种有机磷类农药(敌敌畏、甲胺磷、乙酰甲胺磷、甲拌磷、氧乐果、二嗪磷、乐果、甲基对硫磷、毒死蜱、倍硫磷、水胺硫磷、喹硫磷、丙溴磷、三唑磷、伏杀硫磷)和8种有机氯类及除虫菊酯类农药(百菌清、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进行检测,建立了一个简单、快速的蔬菜中多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经验证,添加标准溶液回收率77.90%~106.34%,10次重复测定的变异系数0.75%~2.84%,有机磷类农药最低检出限0.01~0.05 mg·kg-1,有机氯和除虫菊酯类农药最低检出限为0.000 3~0.003 mg·kg-1。  相似文献   

14.
稻纵卷叶螟对几种杀虫剂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1995年用浸虫法测定6种杀虫剂对广西南宁、永福稻纵卷叶螟三龄幼虫的毒力,南宁虫群对杀双的敏感性最低,对溴氧菊酯的敏感性最高,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顺序依次为:溴氰菊酯〉喹硫磷〉三唑磷〉甲胺磷〉氧化乐果〉杀虫双;永福虫群对氧化乐果的敏感性最低,对溴氰菊酯的敏感性最高,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顺序依次为:溴氰菊酯〉喹硫磷〉三唑磷〉甲胺磷〉杀虫双〉氧化乐果。两地虫群对同一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农家顾问》2012,(7):33
蔬菜的安全间隔期为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的天数。安全间隔期除和农药品种有关外,还受农药剂型、农药用量、作物种类、施药环境和施药浓度等的影响。一般常见农药在推荐剂量下的安全间隔期如下。杀虫剂:苏云金杆菌(Bt)没有安全间隔期限制,喹硫磷24天、马拉硫磷10天、倍硫磷14天、西维因14天、敌百虫7天、敌敌畏6天、乐果9天、毒死蜱(乐斯本)7天、氰戌菊酯7天、顺式氰戌菊酯3天、溴氰菊酯7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合湖南地区的水稻二化螟高效绿色的防控药剂,本研究选取金龟子绿僵菌、乙基多杀菌素、四唑虫酰胺、12%甲维·虫螨腈、20%阿维·三唑磷和氯虫苯甲酰胺+喹硫磷等防治药剂进行了田间防效评价。结果表明:施药7天和14天后,金龟子绿僵菌防治效果最佳,达91.17%和96.1%;施药7天后,乙基多杀菌素、唑虫酰胺、12%甲维·虫螨腈、20%阿维·三唑磷及氯虫苯甲酰胺+喹硫磷复配防治效果分别为67.56%、58.88%、53.12%、53.95%和69.64%,14天后防治效果分别为77.95%、84.61%、66.93%、64.10%和84.84%;添加助剂对水稻二化螟防控无明显增效作用。收获期产量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增产效果最好的药剂为金龟子绿僵菌,产量增加81.27%, 达7330.77kg/hm2,其次为氯虫苯甲酰胺+喹硫磷+助剂,产量增加59.36%,达到6444.6kg/hm2,氯虫苯甲酰胺+喹硫磷、12%甲维·虫螨腈+助剂和基多杀菌素药剂处理,增产效果均在40%以上;添加助剂对增产效果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据澳大利亚农药和兽药管理局,澳大利亚自2015年10月以后将禁止使用含有倍硫磷的产品。这标志着对倍硫磷进行最终审查后为期12个月的退市期的结束。现有的库存产品可在现有的条件许可下使用至2015年10月,届时任何未使用产品都将妥善处理。倍硫磷是一种广谱有机磷杀虫剂,在农业、商业和家庭用于防控害虫,以及防除牲畜外部寄生虫。倍硫磷也可用于在建筑内外防除有害鸟类。据APVMA表示,针对倍硫磷的审查最早于1998年针对环  相似文献   

18.
朝鲜球蜡蚧在杭州一年发生一代,以二龄若虫在梅树枝干上越冬,翌年3月越冬若虫开始活动,4月上旬雌雄若虫分别变为成虫或化蛹.4月中、下旬雌虫虫体增大、雄虫羽化.5月上中旬产卵.若由于5月中下旬孵出,5月下旬绝大多数若虫巳固着不动,直至9月下旬10月上旬方进入二龄,11月开始越冬。 每雌平均产卵594.3粒.平均卵期7.25天.一龄若虫期一般在110天以上,二龄若虫期长达7个月之久.雌成虫寿命约45天.雄蛹期14天左右,雄成虫寿命短,仅1—2天即死亡. 5月下旬初孵若虫出壳盛未期,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800倍液和25%喹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的杀虫效果分别达90~99%、91.6%和97~98%.7月上旬一龄若虫覆蜡期,渗透性较强的25%喹硫磷乳油500~1000倍液的杀虫效果达94%以上.12月至翌年2月二龄若虫越冬期,机油乳剂20~30倍的杀虫效果也达80%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丁硫克百威在豇豆播种期、苗期、结荚期使用后的降解代谢,以及可能产生的膳食风险,分别以其在蔬菜上登记的最低剂量、最高剂量、最高剂量的1.5倍3种剂量施药,进行田间模拟残留试验。将采集的成熟豇豆通过乙腈提取、C18分散净化,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检测,测定豇豆中丁硫克百威及其代谢物——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的残留量。结果表明,丁硫克百威、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在豇豆中的定量限均为0.01 mg·kg-1,在0.01~1 mg·kg-1的添加水平下,丁硫克百威、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的平均回收率为72%~105%,相对标准偏差为1.4%~20.1%。丁硫克百威使用后的超标风险主要源于其代谢物——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播种期施药后的豇豆样品均无丁硫克百威及其代谢物检出;苗期以最高剂量的1.5倍施药后,第10天的样品中克百威(含3-羟基克百威)的残留值超出中国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最大允许残留限量(MRL);结荚期2次或3次施药后7 d内克百威(含3-羟基克百威)的残留值超出MRL。结荚期施药时,丁硫克百威在2次施药和3次施药后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较低,小于100%;但克百威(含3-羟基克百威)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较高,以最高剂量的1.5倍2次施药或3次施药后,克百威(含3-羟基克百威)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于药后7 d才降至100%以下。综上,播种期使用丁硫克百威不会导致豇豆中残留超标,可以安全使用;但苗期和结荚期使用丁硫克百威存在极高的风险,应禁止其在播种期以外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8种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丙溴磷、毒死蜱、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喹硫磷、毒死蜱&#183;辛硫磷、氟虫腈、辛硫磷等8种药剂进行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0g/L氟虫腈SC、40%丙溴磷EC、0.8%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10%喹硫磷EC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续期长,可以作为目前防治稻纵卷叶螟的主要农药品种向广大农民朋友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