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辽宁省阜新县1976-2012年赤松毛虫越冬死亡率数据及同期气象站的温度、降水量、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与逐步回归相结合等方法,确定影响赤松毛虫越冬死亡率的关键气象因子,并建立赤松毛虫越冬死亡率的预报模型,两种方法建立的模型都通过了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冬季温度是影响赤松毛虫越冬死亡率的主要因子,其次是日照时数和温湿度的配合情况。仅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方法Ⅰ)所建模型得到的拟合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75,D2(越冬死亡率模拟值与实际值相对差值的平方)均值为0.58,而采用主成分与逐步回归相结合方法(方法Ⅱ)建立模型得到的拟合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76,D2均值为0.62。利用两种方法对2009-2012年松毛虫越冬死亡率进行模拟预测,其中2009,2010和2012年方法Ⅰ预测准确率在70%以上,方法Ⅱ的预测准确率在80%以上,表明方法Ⅱ所建模型的拟合及预报准确率均高于方法Ⅰ,但由于两种模型的适用条件不同,在各气象因子数据容易获取的情况下,应选用方法Ⅱ,反之则可选用方法Ⅰ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归纳了近几年来对辽宁省喀左县农作物主要害虫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及其预测模型的研究成果;对2002年农作物主要害虫发生趋势进行了预报;并提出若干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南疆和东疆地区棉田棉蚜发生规律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系统观测和大田调查资料,分析了化防与非化防条件下不同生态区域棉蚜的消长规律及差异原因,提出了便于在农业气象服务中应用的棉田棉蚜始见期的气象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4.
拉萨地区油菜白锈病发生发展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拉萨1988-1990年油菜白锈病和同期的气象要素进行了相关分析,6-7月平均气温高,夜间温度大,日较差小,阴雨寡照和空气湿度大,有利于白锈病的发生发展;提高地表温度,可减轻白锈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马尾松毛虫的有虫面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和方法,选取与马尾松毛虫发生量相关关系密切的8个气象因子作为样本的输入特征,建立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与气象因子的BP网络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BP模型,具有令人满意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当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15个,输入因子数为8个时,18组有虫面积的平均拟合精度为100%,相关系数为1.0000,2组预留有虫面积的平均预测精度为96.85%,预测准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6.
通过1991~1995年地理、分期播种试验,建立地膜棉花花铃期发育速率与温度、日照及耗水量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各自的动态范围及其交互作用,鉴定出花铃期适宜温度、日照及耗水量指标:花铃期适宜温度为18~20℃以上,需≥0℃积温1400℃·d;适宜日照时数为7.8~10.2h/d,累计日照时数需580~640h;适宜耗水量为1.9~2.5mm/d,花铃期需耗水131~172mm。通过霜前花率与吐絮后≥0℃积温模型,确定了达到不同霜前花率的积温指标。另外,通过定株挂牌试验,建立棉铃干物质积累模型,确定的达到正常铃重所需积温指标与利用发育速率模型所确定的积温指标吻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两个年度的播期与菌种正交试验结果,南京地区的最佳播期为A_1(9月下旬)和A_5(2月下旬),优良平菇菌种为B_1佛罗里达,B_2上海东平。播期和菌种组合A_1B_2、A_1B_1和A_(?)B_1具有明显优势,产量和生物效率均较高。在大田小棚人工管理条件下,适播的温度指标,秋季为棚内科中温度30℃,换算成大气温度为24—25℃,春季为料温6℃,即稳定上升到1℃的气温.分析南京33年的历史资料,各旬气温变化平稳,没有奇异特征。因此,选用优良平菇菌种,根据当时温度情况,适时播种是能获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地区玉米螟发生的气象条件适宜度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荣盛  陈素华 《中国农业气象》2011,32(3):471-474,436
利用内蒙古地区1971-2005年的气象数据和玉米螟发生资料,结合玉米螟的生理气象指标,运用相关分析方法选取影响玉米螟发生的关键气象因子,假设玉米螟发生的气象条件适宜度为各气象因子确定的适宜等级与相应权重乘积的总和,建立了内蒙古地区玉米螟发生的气象条件适宜度预报方程;2006-2010年的试报结果表明,预报等级与实际发生程度基本一致,说明所建立的预报方程可以用于当地玉米螟发生程度的预报和预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本地气象条件的分析、试验研究结果和大面积调查,证明了徐淮棉区棉田10月20~26日拔杆,对棉花的品质和产量影响均较小,而后作可适期早播,麦套棉每hm~2可增收小麦750~1500kg,每hm~2纯收入增加450~1050元。  相似文献   

10.
黄瓜果实增长与气象条件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试验的基础上,研究黄瓜果实增重与气象条件的关系.通过资料分析,得出黄瓜果实增长的函数关系式为:Y=0.3309x~(1.3807);黄瓜果实增长量与增长期内的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降水均呈抛物线相关;黄瓜果实增长的昼夜变化规律是白天大于夜间、下午略大于上午.最后还讨论了齐黄瓜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11.
齐齐哈尔市玉米螟发生量的预测预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齐齐哈尔市玉米螟发生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找出玉米螟发生量的影响因子。最终得出玉米螟发生量的定性、定量预报模式,通过试报,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2.
苹果初花期与温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长武县苹果物候观测资料和相应气象资料分析了温度对苹果初花期的影响,主要结论为:(1)当日平均气温为10℃左右时苹果开始进入初花期;(2 )用“定日逆序的积温”法研究得出:苹果初花期早晚与上年冬后的积温有负相关关系,其中与当年春季以来≥5℃积温关系最密切;(3)用“非定日逆序的积温”法研究得出:与花前2 6 6 - 2 77天(上年7月中下旬前后)的逆序积温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较稳定  相似文献   

13.
以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气象站1985-2006年的地面气象观测和牧草观测资料为基础,研究当地主要牧草——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L.)的生育期持续时间及其与水热条件的关系,分析了各生育期开始时间及与前期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若尔盖草地早熟禾整个生育期持续时间在125~176d,平均为144d,其中草地早熟禾营养生长期持续时间为79~111d,平均为92d,生殖生长期持续39~64d,平均为49d;草地早熟禾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及整个生育期长短与≥0℃的积温呈负相关,与降水呈正相关,而积温是制约其生长季长短的主要因子;草地早熟禾返青期在3月26日-4月16日,展叶期在5月2日-16日,抽穗期在6月30日-7月16日;草地早熟禾返青期提前或推后与前期≥0℃积温的关系不明显,其余生育期开始时间与前期积温有一定关系,前期积温偏小,生育期有推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北移冬小麦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移冬小麦主要栽培品种北移1号在原种植区与北移区两地生长发育差异的比较分析,总结出冬小麦北移后生育期表现为越冬期与灌浆期延长,苗期、返青—拔节期、拔节—抽穗期缩短的“三短两长”特点,由此使营养生长有效期、营养生长至生殖生长的过渡期缩短,生殖生长期明显延长。根据北移冬小麦越冬前干物质累积的情况及含水量变化规律,提出将抗寒锻炼的过程划分为准备阶段、发展阶段和适应阶段。冬小麦在北移区幼穗分化时间较原种植区缩短,但比当地春小麦延长5d左右,并且抽穗期提前,使冬小麦的灌浆期处在有利时期,为干粒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咖啡黑果病是思茅地区咖啡的主要病害,本文通过田间调查分析,发现:思茅地区湿度高、温度适宜有利于炭疽、褐斑菌的萌发与侵染,黑果病的发生和危害在小粒咖啡种植区既普遍又严重;按湿度和温度条件,把思茅地区侵染性咖啡黑果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划分为休眠期、潜伏期、危害期三个阶段,在危害期内又可划分为两个高峰期,第一高峰期出现在6—9月,第二高峰期出现在11月中旬-12月上中旬;利用每旬的降水、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降水的中期预报,得到了滚动制作黑果病趋势预报的方法,经过6a的田间实际检验,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云南玉米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试验和观测,分析了云南春夏秋冬四季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生产、干物质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不同发育期的光能利用率及四季光温分布与各季玉米生长发育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四季玉米不同发育期生产的干物质量与日照时数和叶面积指数的乘积呈显著正相关;(2)籽粒干重占总干物重的比例与各季播种玉米灌浆期≥10℃积温呈正相关;(3)春玉米的产量受制于灌浆期的光合产物,而其它播期的玉米产量则受库容小或运输不畅的限制;(4)播种期的安排应因地制宜,只有将灌浆期安排在光、热条件较好的时段,才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7.
3年研究结果表明:旱育秧苗移栽后,分蘖温度低,日平均气温达到11℃早粳1号已开始分蘖。旱育秧的主茎分蘖强,有效穗多,每穗实粒多,产量高,增产幅度达10%左右。太阳辐射和温度对有效穗和穗粒数影响较大。梅雨初期“阴害”对早籼品种的抽穗扬花和灌浆初期危害较大。文中考虑气象和作物群体因素而建立的水稻产量统计动态模式,由有效穗、每穗粒数、空壳率和千粒重4个子模式组成,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推算历年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时间,利用华北地区63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分析每个节气期间平均气温、最高/低气温、≥0℃积温的线性变化趋势;基于春分、秋分日计算分析研究区各站点无霜期的终/始日与春分/秋分日差值和无霜期≥0℃积温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华北平原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最高为大、小暑节气,最低为小、大寒节气.无霜期由北向南递增,终霜日平均发生在春分节气,沿纬度方向由南向北推迟,初霜日平均发生在霜降节气,沿纬度方向由南向北提前.1961-2014年华北地区二十四节气内热量资源(气温、≥0℃积温)均呈现上升趋势,冬春季的节气升温幅度大于夏秋季.雨水节气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增幅在二十四节气中最大,分别为0.63、0.74和0.53℃·10a-1.最低气温增幅大于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对气候增暖的贡献较大.近54a来研究区无霜期内≥0℃积温平均增加442.8℃·d.气候变暖同时延长了华北地区的无霜期,研究区无霜期气候倾向率平均为3.9d·10a-1,该变化由初/终霜日的变化共同作用引起,且春季终霜日提前(气候倾向率为2.1d·10a-1)比秋季初霜日推迟(气候倾向率为1.9d·10a-1)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