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水土保持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资源是一切生物繁衍生息的根基,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水土保持通过因地制宜,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布设各项措施,严格实行预防、修复、治理、保护,防止盲目无序的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有力地推动了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生态文明的涵义入手,分析了水土流失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当前,气候变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关注的生态环境危机,究其根本原因,是地球水土生态的改变和破坏。因此,保护和修复水土生态的原真、多样、清洁和完整,应从保护纯天然水土生态、保护和修复自然水土生态、建设和再生人工水土生态三方面,协调和处理好人与水土生态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3.
人类对生态文明的选择,是当代人类在探索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下来的。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居于重要地位。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们不断克服改造生存与发展环境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这种文明观强调的是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倡生态建设,强调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产品,倡导文明适度的消费方式和生态文明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4.
巴中市巴州区在"长治"工程建设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确立了"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家园"的总体思路,将治理水土流失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效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和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幅度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率,基本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子。介绍了巴州区具体的工作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5.
建设生态省是吉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吉林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全新发展模式,也是吉林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该省把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作为生态省建设的主线和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最佳途径,按照  相似文献   

6.
"两山"理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思想,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满足人们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基于此,探究广西林业现状及其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职责,浅析广西林业如何成为美丽中国建设事业中的排头兵、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林业生态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林业的生态建设就是利用自然的森林资源来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而要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林政资源管理工作。基于此,对广西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和林政资源管理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对策,以期推动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关于辽东山区水保生态修复中生态移民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控制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干扰,发挥生态的自我繁衍和修复能力,可加快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改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移民是生态脆弱区长远得到保护的需要、治本之策,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生态移民实施的模式主要有区域性农村居民点整体迁移,实现无人区管制的模式、缩并零散村屯,建设中心村的生态移民模式。移民搬迁政策性极强,不可避免会出现移民安置、耕地占用及恢复发展等问题。地方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确保生态移民的顺利进行。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及其相关政策是确保生态移民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今年1月31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动员大会在南昌隆重举行,这标志着该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以后正式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探索,即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建设一个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创新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巨大进步,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不断出现,生态危机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众多学者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从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出发,要完成这一目标,实现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已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王亮 《水土保持研究》2011,18(3):272-275,280
以盐城市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RS和GIS相关技术分析保护区的1988年、1998年、2008年近20a的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相应生态承载力变化和空间分异特征,结合生态足迹效率对生态补偿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保护区成立以来土地利用相对稳定,变化主要集中在耕地、草地、水域和滩涂湿地。1988年、1998年、2008年保护区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为1.116 2hm2/人、1.478 3hm2/人、1.669 1hm2/人;以2008年保护区的生态足迹效率和生态农业足迹效率为基准,综合直接收益损失补偿、基于生态承载力的静态评价补偿和动态评价补偿分析,比较合适的补偿标准为户均补偿2 347.47元/a、人均补偿670.71元/a。在江苏沿海大开发的背景下这种定量的生态补偿模式,可以为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生态补偿提供合理的参考模式,引导滩涂资源生态补偿的科学进行,促进盐城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脆弱生态区作为人地系统的一种地域类型,是自然特质较为敏感的不稳定区域,因区域环境生态退化导致的资源性贫困,使地区社会长期陷入了PPE怪圈的桎梏当中。如何使脆弱生态区走出发展困顿,迈向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今社会反贫困研究和生态综合治理研究的中心所在。文章通过对脆弱生态区人地关系矛盾的机理研究,在综合分析脆弱生态自然与社会经济现状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了生态综合治理模式;并依据产业经济学及产业生态的理论,运用结构对应分析方法,构建了生态产业化的结构框架与组织路线。在此基础上,依照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探讨了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模式推广的技术路线及其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鲁西南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的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以鲁西南地区为研究对象,对2006年生态足迹分为生物资源足迹、化石能源足迹、生态环境污染足迹3部分进行实证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鲁西南2006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3.166 hm2,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为0.411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2.755 hm2,人均生态足迹已经远远超过人均生态承载力,表明鲁西南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和强度甚高。  相似文献   

14.
以海南省为例,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计算海南省2012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其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关系,力求为处理海南省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分析表明:海南省2012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574 7 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153 6 hm2,生态足迹是其生态承载力的1.37倍左右。对区域生态供需平衡关系进行分析,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处于1.1~1.5区间,存在赤字问题,生态承载状况超载,并提出了海南省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捷友谊农场农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景观格局关系到农田生态健康和生产力水平,该文以河北省中捷友谊农场不同时期的农田规划图与现状图为信息源,对农田景观格局动态进行描述,用景观指数对农田景观进行分析,研究了农田的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边界密度、斑块周长面积比、斑块形状指数、分维数等景观指数及相互关系,农业生产力对其影响,揭示出农田景观格局随着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由零散变为集约,逐步构成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特征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息烽县生态环境现状及人为活动的实际调查结果,分析了贵州省岩溶山区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特征以及人为活动的特点,探讨了该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人为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江西省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对认识、保护和改造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江西省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表现特征,结合生态环境潜在脆弱性、胁迫脆弱性、现实脆弱性,提出了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江西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动态评价.研究表明,江西省生态环境脆弱性总体趋于缓和,2000年与1985年相比,变化主要集中在由较高脆弱性向较轻脆弱性转变,总面积为102 820.49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61.61%.同时,根据生态环境脆弱性现状和发展趋势,讨论了生态脆弱性分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建设陕西生态省的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循环经济的理论,指出循环型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理论范式,是建设陕西生态省目标的重要内涵。从自然与人文环境两方面解构建设陕西生态省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制约因素,认为自然环境是制约其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人文环境是加剧性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应选择正确的循环经济模式,并从理念、管理和服务的层面上构筑支持体系,推进循环型经济发展,为建设陕西生态省提供最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生态足迹内涵的界定及其提出背景、研究进展的概括,阐释生态足迹模型的原理及计算方法。以陕西省及其10个市(区)为例,分别估算陕西省及分市域的人均生态足迹。结果表明,陕西省2004年人均生态足迹为2.5998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8512hm^2,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地区生态承载力的限度,处于不可持续状态。陕西省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中对耕地的需求量最大,化石能源用地和草地次之。表明该区人的生活消费以主粮为主,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生物资源的消费量以农产品为主。在各市区的生态足迹供需均衡量中,西安、咸阳、榆林和宝鸡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大于全省均值(2.5998hm^2),渭南、安康、商洛和杨凌地区皆小于该省人均生态足迹。基于上述分析,提出陕西省应大力发展经济,积极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构建的生态对策和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的植被恢复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总结,并探讨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的生态对策和途径。基于该地区现代生境和植被退化的基本特征,总结植被恢复与构建的6项生态原则,提出植被恢复的途径:实施封禁措施充分利用天然植被的自然恢复力,采取人工促进措施,加速天然植被恢复进程,选择现有生态经济价值较高的本土种和归化种等多年生植物构建生态经济群落。对今后有关植被退化、恢复与构建尚待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诸如:小尺度空间异质性对植被恢复产生的生态效应;在肥沃农田与天然植被之间的生境上,构建的生态经济群落,形成生态缓冲区;认识天然植被植物繁殖对策与干扰的关系,以太行山低山丘陵区陡峭悬崖之间的平台地段受人类干扰较轻的自然群落作为植被恢复的参照目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