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  相似文献   

2.
罗华 《湖南林业》2008,(3):29-29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自然与自然、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方面成果的总和。它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反映了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上世纪50年代世界各地掀起的“绿色运动”、60年代的生态农业,70年代的生态工程等又为生态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实践基础,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是人类保护环境和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所得到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在环境污染、资源约束、生态退化的背景下,倡导和发展生态文明显得就尤为重要。环境保护和良好的生态创建离不开环境设计的融入,因此,基于生态文明观念展开的环境艺术设计也就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综合需求。  相似文献   

4.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态文明及其基本特征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良性运行的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它是人类物质、精神和制度的成果的总和,是一种新型的文明。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态文明产生的必然性21世纪将是生态文明的世纪,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危及人类生存的深刻反思的结果。这是人类社会孕育着生态文明的内在因素。其次,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为生态文明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第三,随着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战略的高度,生态文明的时代已经到来。造林绿化在改造生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减轻污染、美化环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绿化已成为新时期生态建设的重点。临夏乡村绿化还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提到造林人们就知道上山栽树,提到绿化就想到城市的园林绿化,忽视了乡村这么一大块领域的绿化。乡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生态与文明的关系时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可见,人类社会文明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日趋文明的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着力创  相似文献   

7.
建设生态文化是人类实现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生态文化的建设要求人们从精神形态上转变思维方式,在全民全社会树立生态价值观、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从物质形态上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把开发、利用和保护三者统一起来;从制度形态上强化生态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建设,规范、约束人们和社会团体的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党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良好社会的高度重视。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和主力军,其工作面对大自然,承担着生产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重大任务,具有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发展林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现实选择。发展现代林业需要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既要靠法治,也要靠德治,要法德并举。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担负着重要责任,必须对职工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道德教育。一、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迫切要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道德。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从自然界中索取物质和能量,以维持生存和发展。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李垚栋  张爱国 《绿色科技》2012,(10):153-154
指出了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体现生态的词汇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生态文明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得以提升。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问题不仅是大自然的问题,更是人的问题,是涉及到人类能否持续发展的大问题。要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社会走上生态文明的良好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物质文明     
正物质文明是人类文明建设创造的物质成果的总和。人类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即在自然物质生产的基础上,主要通过社会物质生产,把自然物质变为社会物质,为人类提供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所生产的物质。它是人和社会存在和社会建设的基础,又是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它来源于自然物质,因而具有自然性;同时它又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初,贵州省作出“生态立省”的重大战略举措,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全面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生态立省”建设中要注重和培养新发展意识的文明观——生态文明观,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史上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是当代环境与发展形势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生态化形式。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益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段深刻论述,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独立的文明形态从文明多样性的角度看,人类从野蛮过渡到文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常常表现为多层次性、多形态性、多系统性。从社会经济形态看,人类创造了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从地域和生…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当今,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开展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场所。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是新时期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与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5.
《湖南林业》2014,(9):14-15
人类社会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传统工业文明,走向现代生态文明,几千年的历程中,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与实践不曾停息。而现代以来,在探索与物质世界密切相关的经济增长和以自然世界为本体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之中,发展与治理是否要同步的争论与抉择也持续升温。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态,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作为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文明,生态文明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明确人类社会必须在尊重生态的基础上与自然界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8.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态,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其核心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状况支撑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人类对自然生态严重破坏而导致的恶果,使人类逐步认识到人类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人类文明才能持久和延续。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状况支撑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人类对自然生态严重破坏而导致的恶果,使人类逐步认识到人类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人类文明才能持久和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