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正飞 《齐鲁渔业》2002,19(2):20-20
草鱼的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是草鱼的三大病害。其发病时间长,对草鱼危害极大,尤以2龄草鱼最易发病,而且常以2种或3种病并发。一些养鱼户采用土霉素加维生素C防治草鱼“三病”,取得了特别好的效果,治愈率达到100%。 用药方法是:在草鱼“三病”始发期,  相似文献   

2.
杂交草鱼种养殖试验目前,草鱼的养殖由于病多,死亡率较高,尤其是草鱼出血病与烂鳃、肠炎、赤皮三病并发,使草鱼成活率大大降低。草鱼种更是如此,成活率普遍在20%-30%左右。1995年,我场从湖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草鲤杂交草鱼种进行养殖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  相似文献   

3.
《内陆水产》1980,(4):38-39
草鱼最大的弱点,是抗病力差,易患肠炎、烂鳃、赤皮等三病,而且发病率高。我县每年因发“三病”而死亡的草鱼,约占全县总养殖草鱼数量的30%以上,它主要危害当年鱼种。我县地处丘陵山区,广大群众素有养殖草鱼习惯。因此,开展草鱼“三大病”在我县流行情况的调查和防治试验,促进成鱼高产、稳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中、西、草药综合防治鱼病六至九月,是鱼类增重的关键时期,也是鱼病的流行季节。塘鱼吃得多、生长快,而鱼粪的分解和食物残渣的腐烂发酵也容易引起水质恶化,导致鱼病流行。特别是草鱼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三症”并发,死亡率可达90%以上。因此,在盛...  相似文献   

5.
我省传统的养殖草鱼方法一般为每年的 5、 6月份从南方引进水花或乌仔,经发塘培育后转为鱼种培育,经越冬后的春片再以不超过 5%的比例进行套养,养殖周期为 2年。由于存在“三低” (发塘成活率低、培育鱼种的成活率低、越冬成活率低 ),长期以来,我省的草鱼种一直比较紧缺,严重地制约了草鱼的生产。 1999~ 2000年,我们与美国大豆协会合作在哈市金山堡渔场进行了淡水池塘 80∶ 20模式主养草鱼试验,重点探讨北方寒冷地区采用池塘 80∶ 20模式及利用浮性颗料饲粒养殖草鱼的可行性,从而为我省大面积养殖草鱼提供技术基础。  一、材料…  相似文献   

6.
草鱼出血病是草鱼养殖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草鱼患发该病后,大部分养殖户不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滥用药物,使病情加剧,常常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水产动物疾病门诊技术基础,谈谈该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淡水渔业》1977,(1):25-26
草鱼是广大群众最喜爱的养殖鱼之一,经济价值高,但草鱼易患烂鳃、肠炎细菌性疾病,流行地区广,发病季节长,危害性大。目前亦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烂鳃、肠炎病往往并发,当前,在病因学尚未完全研究清楚的情况下,治疗宜采用外用和内服的综合治疗方法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8.
地锦草治疗草鱼肠炎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点状气单胞菌引发的肠炎病是草鱼常见多发病,常与烂鳃、赤皮病并发,对当年草鱼种的危害最为严重,死亡率最高可达90%以上.一直是草鱼种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山东省泰安市水产研究所在草鱼种培育中,每年7~8月份均发生此病。过去常用磺胺和呋喃药物内部服用与含氯消毒剂外部消毒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草鱼厌食症是指草鱼在养殖适温范围内无任何生理疾病时,突然不吃草或显著减少吃草量的反常现象。笔者在鱼病门诊也经常遇到渔民求诊治疗草鱼厌食的方法。渔民描述:鱼没有出现死亡,只看到鱼在水中一群一群正常游动,鱼不浮头,也没有其他任何病症、病兆,早几天吃草好好的,突然吃草量大减以致不食。现将出现此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出现此症的塘口,一般pH值偏低,pH值多在5.5~6.5之间,水体呈酸性。在酸性水中,鱼鳃分泌粘液增多,粘液沉淀覆盖在鳃上皮细胞之上,影响鱼的呼吸,酸性水还能使鱼类血液pH值下降,降低其载…  相似文献   

10.
影响鲢、鳙、草鱼鱼苗发塘成活率的因素近几年从南方购进的鱼苗,发塘成活率在我地区(佳木斯〕始终不高,一直徘徊在20—30%之间,好的达到40—50%。甚至只在10%左右或全军覆灭。笔者根据几年的生产经验以及各场发塘的情况,总结出以下几点因素是影响鱼苗发...  相似文献   

11.
《内陆水产》1994,(6):20-20
用井岗霉素治疗青、草鱼细菌性肠炎烂鳃、赤皮等病,有十分显著的效果。不论是单发症或多发性的并发症,一般都能达到药到病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草鱼常发疾病主要是"老三病",即肠炎、赤皮和烂鳃。但近年肝胆综合症、出血病和细菌性混发病成为草鱼新三病,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我们最近成功治愈了当地的几起草鱼新三病混合病,现将其中一户发病情况及治疗过程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草鱼是人们常见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也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可口菜肴,由于其生长快、个体大.既可饲草,又可喂精料而深受广大养殖者的欢迎,然而草鱼病多,且常发并发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发展.下面就草鱼的"老三病"并发症的综合防治谈谈个人的粗浅做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淡水渔业》1975,(10):19-20
草鱼夏花鱼苗毛细线虫病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病害。它与车轮虫并发,能使大批鱼苗死亡。我场近来出现此病较为严重,对它的防治进行了初步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宋长太 《水产养殖》2004,25(5):12-13
由于草鱼在养殖过程中,过多使用精饲料、抗生素药物,使草鱼品质普遍下降。草鱼市场行情虽好,但必须注重质量的改善,还草于草鱼,走健康、环保、安全的生产养殖之路。为此,我们进行了池塘主养草鱼、搭养鳙鱼生态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在新疆主养草鱼模式中,存在最突出的问题是:在草鱼进入快速生长期时,易发生原因不明的陆续死鱼现象,草鱼只要发病就会死鱼,轻者死鱼10%~30%,重者造成全池草鱼死亡。发病年龄一般在2~3龄,1龄鱼也有零星发病现象,2龄鱼直接养成商品鱼的模式中发病现象更突出,发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草鱼是鲤科鱼类中生长快的种类之一,而且其食性较杂,从草、树叶、秸杆、油菜皮到配合饲料,草鱼都能摄食。其饲料利用率很高,饵料系数较低。因此在河南省草鱼的养殖量较大,是仅次于鲤鱼的主要养殖品种。然而,由于草鱼三病及出血病(合称草鱼四病)的发病率较高,死亡率居高不下,给草鱼的养殖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广丰县中小型水库采取以草鱼为主、鲢鳙为辅的投饲精养模式越来越多。水库主投草鱼,一方面水库水质清新,满足了草鱼的生长环境条件,草鱼生长快,发病率低;另一方面,水库消落区可种植大量黑麦草供草鱼食用,大大降低草鱼的饲养成本。但是,水库库底大多凹凸不平,传统拉网难以对草鱼有效捕捞;即便在库底平坦区域,采用拉网围捕草鱼,一般在三次以后,草鱼就很难捕到。对精养水库草鱼实行有效捕捞(捕大留小即轮捕),不但可解决水库养鱼需水和农田灌溉耗水的矛盾,而且可以提高水库草鱼产量和销售价格,大大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马贵华  许明 《水产养殖》2009,30(3):36-37
为防治草鱼“新三病”,提高草鱼成活率,在外用杀菌消毒渔药的基础上,使用黄芪多糖、维生素K,粉、恩诺沙星、板蓝根和维生素C等药物添加饲料,分别在3座水库进行投喂,开展草鱼“新三病”的初步治疗试验。结果为水库1的草鱼在用药后的第3天没有鱼发病死亡。水库2的草鱼5月25日用药,5月29日完全病愈,没有出现草鱼“新三病”复发现象。水库3的草鱼在用药后第4天完全病愈,之后没有复发。表明在草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黄芪多糖、维生素K,粉、维生素C,可提高草鱼的抵抗能力,达到治疗草鱼出血病的效果。添加恩诺沙星可有效地杀灭病原菌,达到治疗草鱼烂鳃病的功效。添加适量的板蓝根对草鱼有保肝利胆作用。  相似文献   

20.
雌核发育抗病草鱼池塘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雌核发育抗病草鱼系湖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采用雌核发育方法培育的草鱼新型品种,旨在解决常规草鱼鱼病发生率高、鱼种成活率低的问题。为验证雌核发育抗病草鱼的抗病能力.在湖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笔者开展了雌核发育抗病草鱼与常规草鱼池塘养殖对比试验。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