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我市共套葡萄袋 90余万个 ,分别于 6月 2 4日、 6月 2 5日、 6月 2 6日进行套袋。套袋 1~ 2天后发现部分果园套袋葡萄受阳光直接照射果穗肩部部分果粒变褐色 ,后经鉴定确认发生日灼。经对我市连山区塔山乡、台集屯镇、龙港区北港镇及兴城市南大乡等 15个葡萄园调查。日灼危害程度 ,重者 1/2果穗受害 ,轻者果穗 1~ 2果粒受害。后经对比试验表明 ,套袋果穗日烧百分率的 2 0 % ;未套袋葡萄果实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日灼现象。在同样管理条件下 ,不同产地厂家生产蜡质袋均发生了日灼 ,但发生程度不同 ,天津、山东产果袋日灼发生比例平均为…  相似文献   

2.
梨小食心虫在田间主要寄主上的转移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梨小食心虫在转移寄主过程中选择性及转移性的特点,选择梨小食心虫主要被害寄主——桃树、梨树,分析梨小食心虫的危害习性。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桃园、梨园诱蛾峰数、诱蛾量均有差异,在果树生长前期(7月1日以前),桃园诱蛾量明显高于梨园,7月1日以后梨园诱蛾量明显高于桃园;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梨园梨小食心虫数量显著高于桃园。不同管理模式下,8月不套袋梨园日平均诱蛾量显著多于套袋梨园,分别为131.25、70.75头。在新梢期,桃树蛀梢率显著高于梨树,达11.13%;果实成熟期,桃蛀果率显著低于梨。  相似文献   

3.
根据套袋梨园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越冬情况,经过多年系统防治和观察,总结出套袋梨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套袋梨园梨木虱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木虱(PsyllapyrisugaForster)属同翅目,木虱科。近几年来在山东烟台的部分梨园发生与为害严重.2010~2012年.我们在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建立了26.67hm2套袋梨示范园.品种主要是新高.发现梨木虱同样为害套袋梨.为此.我们对套袋梨园梨木虱的发生与为害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通过试验总结提出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发展优质无公害梨果品,是大势所趋,实行套袋是防止农药污染,减少农药残留,有效预防黑星病、黑斑病、轮纹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几年来,几个梨园用纸袋作了小面积套袋试验,有的袋内钻入黄粉虫受了危害,有的发生了日灼病,果个变小,口味淡,纸袋价贵等,效果甚不理想。2001年春,在0.13公顷树势中庸的40年生老梨园和0.26公顷树势健旺的5年生新梨园,分别进行了套塑膜袋。套袋前对老梨树主干、中干主枝刮除老翘皮,以消灭越冬病虫,并按生石灰12份,食盐2份,大豆面0.5份,水36份的比例配制涂白剂,对主干、中干主…  相似文献   

6.
高温对套袋苹果灼伤影响因子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 年 6 月 19~29 日,持续 11 d(天)的高温天气对陕西省白水县套袋苹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日灼伤害。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果实日灼伤害的发生,摸清其发生规律,给套袋苹果生产制订切实可行的防御方案,6 月 29 日白水县果树研究所在县内3个不同生态区(东南区、中部区、西北区)各设立3~5个点,进行果实日灼抽样调查。通过调查和参考各项气象指标,掌握了高温天气套袋苹果日灼的发生规律及形成原因。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调查品种为盛果期红富士、秦冠苹果,株行距3 m×4 m,树势中庸,管理水平较好。果袋种类有:①外灰内红双层袋;…  相似文献   

7.
梨果套袋是改善梨果外观品质、减少病虫害和降低农药残留的主要技术措施。若果实套袋前病虫害防治不力、套袋操作不当,易引发袋内梨黄粉蚜发生。入袋的黄粉蚜受到纸袋的保护,用药剂防治效果差,常引起梨园大量落果,甚至绝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6.67hm。梨园套袋梨果黄粉蚜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了综合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郭萍萍 《西南园艺》2004,32(1):24-24
果实套袋栽培能减轻果实的多种常见病害,降低农药在果实中的残留量,提高果实外品质,但也会诱发一些潜在病虫害,在套袋栽时必须注意防治。1套袋易诱发的病虫害日灼病:套袋后,袋内温度高于袋外2.5~3.7℃,往往容易烫伤果实,使之发生不同程度的日灼。这与袋的种类、质量有关。苦痘病、痘点病、水心病等生理缺素症:据调查,普通富士与短枝富士在套袋后,苦痘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3.4%和18.6%左右,而不套袋的则为4.6%和7.7%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套袋后影响了果实对钙的吸收。另外,在施氮肥多的情况下也容易加重发生。梨粉介壳虫:在刚套袋的1~2年一般不发…  相似文献   

9.
果树套袋栽培能减轻多种常见病虫害,降低农药在果实中的残留量,提高果实外观品质,但也会诱发一些潜在病虫害的发生,在套袋栽培时必须注意防治。 一、套袋易诱发的病虫害 1.日灼病 套袋后,袋内温度高于袋外2.5℃~3.7℃,往往容易烫伤果实,使之发生不同程度的日灼。这与袋的种类、质量有关。 2.苦痘病、痘点病、水心病等生理缺素症据调查,普通富士与短枝富士在套袋后,苦痘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3.4%和18.6%左右,而不套袋的则为4.6%和7.7%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套袋后影响了果实对钙的吸收。另外,在施氮肥多的情况下也容易加重发生。 3.梨…  相似文献   

10.
南方梨冷藏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材料与方法  果实生长期是否套袋的试验 :1999年 8月 18日以桐庐镇大丰村“五·一”果园的套袋与未套袋黄花梨参加试验。内套自制聚乙烯薄膜的纸箱包装 10kg鲜梨作样本单元 ,重复 10次。冷藏至 2 0 0 0年 2月 3日。不同成熟度的试验 :2 0 0 1年以钟山乡仕下村施炳潮梨园的黄花梨供试验。设未熟 (适当早采 ,即 8月 15日采摘 )、完熟 (8月 2 0日采摘 )和过熟 (8月 2 8日采摘 )等 3种成熟度。以内套调气透湿保鲜膜 (天津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 )的纸箱包装 9 2 5kg鲜梨作样本单元 ,随机抽样 ,重复 10次。冷藏至 2 0 0 2…  相似文献   

11.
2011—2012年对黄金梨铁头病的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进行观察,并对影响铁头病发生的梨园土壤类型、砧木种类、树龄、果实着生部位、叶面肥、果实套袋、激素等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认为黄金梨铁头病是果顶细胞发育障碍的生理性病害,其发病程度受综合因素的影响,果实套袋、氮肥过量、砧木不良、树冠郁闭、使用膨果素处理及树体缺硼、钙、硅等中、微量元素等均能加重铁头病的发生,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在我省不少梨区都有栽培,由于在红壤丘陵栽培常发生裂果,而使该品种发展受到制约。为此,笔者于1998年在金溪县红壤开发区梨园进行了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试验园地为红壤丘陵果园,试材为棠梨砧新世纪梨,供试树分两组,即1989年春植的10龄树和1994年春植的5龄树。各树龄梨园管理水平一致,植株生长结果大致相同。试验用果袋为河北省石家庄果树研究所研制的LB4型梨果袋,以不套袋为对照,10龄树重复3次,5龄树重复5次,单株小区,随机排列。10龄树均疏为单果,5龄树疏为1~2果。5月15~16日套袋…  相似文献   

13.
<正>梨果套袋是改善梨果外观品质、减少病虫害和降低农药残留的主要技术措施,随着该技术的推广,梨果套袋逐年增多。但由于套袋前防治不到位、套袋操作不当,以及套袋改变了果实表面的微环境,套袋后易诱发梨黄粉蚜等害虫的发生,而入袋的黄粉蚜由于受到纸袋的保护,用药剂进行防治很难奏效,从而引起梨园大量落果,个别果园甚至绝产,给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在县林业局果树基地及周围几个村的梨园内经过多年的细致观察、试验,初步掌握了梨黄粉蚜的发生规律,总结出了梨黄粉蚜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赣中地区梨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使用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捕梨小食心虫成虫,总结了梨小食心虫在赣中地区梨园从生长发育期到采摘期的发生规律。比较了性诱剂与糖醋酒液、频振式杀虫灯的诱杀效果,进行了梨小食心虫的预测发生期化学农药防治和幼果套袋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第1代成虫发生高峰期明显,采用预测发生期化学防治效果较好;第2代和第3代成虫之间的界限不明显,相互重叠,宜采用幼果套袋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果树》2017,(Z1):60-61
鸡爪病主要发生在套袋‘黄冠’梨上,在每年7、8月果实近成熟期或成熟期,遇到适宜的气候条件即发生症状。河北省辛集市自2001年大面积引进‘黄冠’梨以来,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鸡爪病,由于没有一套系统有效的防治措施,导致果农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2017年鸡爪病发生严重的梨园,发生率在50%以上。为此,我们多年深入多个果园进行调查,基本掌握了‘黄冠’梨鸡爪病的发生规律,并对其发生原因做了详细的研究分析,从施肥、修剪、生草、套袋、疏果等方面提出了初步防治建议,为‘黄冠’梨鸡爪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06年7月上中旬,笔者在陕西乾县城关镇高习村、阳峪镇田家坳村、陈家洼村等处调查果树病虫害时,发现梨黄粉蚜在个别套袋梨园已造成毁灭性灾害,其中一个果园已摘掉被害果2000多个,果农非常痛心。  相似文献   

17.
孙蕊 《山西果树》2016,(4):36-37
近年,梨黄粉虫在河北辛集梨园严重发生,通过实地调查,认为其大发生的原因为:气候因素、重视不够、基础管理不到位、生态原因、防治时期不当、用药不合理,应通过加强休眠期、套袋前、套袋后虫入袋前的管理进行防治,同时要结合生态防治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8.
套袋梨黄粉蚜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套袋是改善鸭梨外观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但套袋后诱发了梨黄粉蚜大发生,给梨主产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此于1996~1998年对套袋鸭梨黄粉蚜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田间调查,提出了梨黄粉蚜的综合防治技术。1梨黄粉蚜的发生规律梨黄粉蚜俗称黄粉虫,属同翅目...  相似文献   

19.
梨木虱(Psylla pyrisuga Forster)属同翅目木虱科.近几年来在山东省烟台市的部分梨园发生与为害严重.2010-2012年,我们在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建立了26.7 hm2套袋梨示范园,品种主要是‘新高’,发现梨木虱同样为害套袋梨.为此,我们对套袋梨园梨木虱的发生与为害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通过试验总结提出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富士套纸袋是生产高档果的必要措施。近几年套袋数量不断增加,但摘袋后不可避免地出现日灼,据2004年调查,严重园片日灼率接近20%,给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为了避免日灼,生产上提倡两次摘袋的方法,但费工费事。笔者通过近3年的调查、试验,总结出一些防止日灼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