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质量标准》2008,(1):54-54
据悉.日前在海南省召开的热作行业标准审定会上《木薯》等26项热作行业标准通过审定。这些标准涵盖了热带作物种子(苗)、生产技术规范、病虫害防治、产品、检测方法等方面,对完善我国热带作物标准体系.规范热作产业从品种选育到产品采收以及质量检测全过程.优化我国热作产业链.提高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析我国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促进热作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及热作产业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高热作产品的国内外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热带农业》2004,(1):19-20
农业部农垦局副局长龚菊芳在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指出,随着我国兑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承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推进,既给我国热带作物事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和考验。热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加快实现热作产业增效、热区农民增收、热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新一届热作学会一定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拥有丰富的热带作物品种资源和较高的育种技术水平,培育出的热作新品种多表现出丰产、抗逆等优良品质,对满足市场需求、提升热作产品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热区农业综合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的一年,我国热区的农民和职工增收、热作产业增效、热作产品竞争力增强,热区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具体表现在,主要热作产品产量和出口幅度均有较大增长,热区农民收入也有较大提高。2004年,全国热带、南亚热带作物总面积786万公顷,与上年持平,但热作产品总产量比上年增长3.5%,达到13935万吨。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适应热带作物育种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中央财政从2008年起实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已初步建立了主要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规范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和评价的标准,加强了种质资源圃的基础建设,建立了一支从事热带作物种质保护工作的稳定队伍,加快了热带作物品种选育进程,为热带作物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2009年,农业部组织专家对2008年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进行了考核评审,授予儋州橡胶树种质资源圃等9个圃为农业部第一批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圃。对热作种质资源圃进行授牌管理,提高了种质圃的规范管理水平,对加快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有效保护和创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海南热带作物种子种苗的质量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提高热作种子种苗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垦》2007,(2):46-46
自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大规模开发我国的热作资源以来,在国家有关部委和热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热作主管部门的积极组织和推动下,热区各地加大了热带作物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热作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热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品种单一到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和产品多样化的历史性转变,热带作物种植面积由1986年的253万公顷发展到2005年的780万公顷,年总产量由1986年的4100万吨发展到2005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主要农作物品种实行审定制度,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实行登记制度。国家和各省(市、区)大多制订了《主要农作物品种推广应用前省级审定操作规范》或《品种审定条件与程序》等,多个省区参照主要农作物审定的条件和程序组织了热带作物(水果等)品种审定。从实际操作中看,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中存在一些问题。全国热作品审委员会正在制订有关的品种审定规范22种,期望能够规范品审工作。而《规范》的质量对于热作品种审定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11,(11):14-14
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月18日在海口挂牌成立。该工程中心依托热科院组建,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服务于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的热作产业,以橡胶、香蕉、菠萝、胡椒和香草兰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良种繁育、高产栽培、营养与病虫害防治和产品加工等工程化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成果转化为重点,通过自主创新和对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解决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中急需技术,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热带作物产业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1.
自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大规模开发热作资源以来,热区各地加大了热带作物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已进入了世界热作生产大国的行列,多种热作产品的产量、品质和科技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热作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推进热作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引导从事热作生产的农民及企业选择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推进热带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实现热作产业跨越式发展,根据农业部《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农科教发[2004]10号),结合我国热带作物的生产实际,在热区各省(区)推荐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论证,农业部于2006年3月确定了“十一五”期间第一批30个热带作物主推品种和10项主推技术。其中:  相似文献   

13.
小麦种衣剂质量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农药行业标准,结合小麦种衣剂特点及企业生产实际,对研制的小麦种衣剂进行质量检测,经对其pH值、悬浮率、成膜性、包衣均匀度、脱落率及低温稳定性等质量指标检测。结果表明,该种衣剂(10%吡虫啉.4%农抗120)各项指标均符合生产标准,产品的稳定性、成膜性及安全性均较好,符合种衣剂剂型要求。  相似文献   

14.
《热带农业科学》2009,29(11):F0004-F0004
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于2007年4月经科技部批准,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组建,是我国唯一的热带作物领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服务于我国海南、广东、云南等热区八省区的热作产业。  相似文献   

15.
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慧坚  方佳  孙好勤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5):173-179,182
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迅速,热带、南亚热带作物总产值、进出口贸易总量逐年上升,国际地位逐步提高。主要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热作产品需求逐年增长,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热作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地位继续提高;贸易额不断增长,进出口贸易逆差不断加大;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中的作用将不断增强;通过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在外交战略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作为我国热带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热作工程中心")探索出了一种以多种作物为对象,由多种类型科研单位共建,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农口科研院所类国家工程中心运行新模式。文章从技术研发与集成、人才培养与引进、成果转化与推广、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总结分析了该模式的成效,指出该模式能增强热作工程中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和水平,塑造热带特色旅游品牌,提高重要热带作物产品竞争力等,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科学数据共享标准化建设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构建热带作物科学数据制作、管理及服务等方面信息共享技术标准的必要性,提出了热带作物科学数据元数据、数据分类与编码、数据采集、数据质量管理等技术标准规范,初步形成了热带作物科学数据共享技术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为加强热带作物品种管理,促进热带作物选育种成果审定和转化应用,推动热带作物产业持续发展,经报农业部农垦局(南亚办)批准,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与中国热带作物学会联合成立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开展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工作。10月31日,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海口市隆重召开。品审会的成立,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我国种业发展意见》的一项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热作品种审定规范化工作的正式起步,对我国热作产业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现将李伟国局长和潘显政主任在会议上的讲话,以及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的通知与第一届委员会委员组成名单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热带、南亚热带作物是我国农业产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国内生活需求和保障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全国、各省主要热带作物及2012年我国进口最大的2个热带作物的生产、贸易情况,为热作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2011年,我国热作面积排前三的是广西、广东和云南;热作总产值排前三的是广东、广西和云南;热作进出口占农产品进出口的比重偏高,特别是进口比重偏高,容易导致我国物资安全,特别是战略物资安全。2012年,国内天然橡胶市场量增价跌;我国积极推动油棕生产技术研发,努力挖掘油料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20.
《四川农业科技》2011,(11):57-57
农业部2010年启动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创建工作,四川省大力推进荔枝、芒果、龙眼等热带作物生产实施标准化生产,已有8个热带作物生产企业通过各项指标考核,成为全国第一批热带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园。2011年,又有6个热带作物生产企业取得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创建单位(待认定),示范园创建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