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兔豆状囊尾蚴病是因兔食入污染有豆状带绦虫的节片和卵的饲料后,六钩蚴便从卵中钻出,进入肠壁血管,随血液到达肝脏开始发育,在肝内穿行15—30天后,钻出肝被膜,进入腹腔,在肠系膜、胃网膜等处生长、发育为豆状襄尾蚴致使发病。因此,兔为豆状带绦虫的中间宿主,犬、猫和狐狸等野生动物为终末宿主。我市养兔业的发展虽历史悠久,但本病的发生尚属首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1年2月19日,我市养兔户杨某从本市养兔专业户黄某处购入30~40日龄杂交兔38只,于2月21日下午突然发病死亡5只,体重1kg左右,并立即将全部病死兔送本站进行病理剖检,以求诊治。2月21日晚上和22日又分别死亡3只和1只,30多日龄,体重不足1kg。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畜主反映的临床表现、病理剖检,诊断为兔豆状囊尾蚴病。并用丙硫咪唑片及时治疗,大部分康复,共死亡9只,死亡率为23.69%。1病原及其生活史豆状囊尾蚴寄生于兔的脏器,主要在肝脏和网膜上,呈球形,似绿豆或黄豆样水泡,透明,其中… 相似文献
3.
一、发病情况2001年2月19日,福建省邵武市养兔专业户杨某从本市养兔专业户黄某处购入30~40日龄杂交兔38只,21日下午突然发病死亡5只,全部都是40多日龄的,体重约1kg左右。杨某立即将全部病死兔送本站进行病理剖检,以求诊治。21日晚上和22日又分别死亡3只和1只,但都是30多日龄、体重不足1kg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畜主反映的临床表现、病理剖检变化,诊断为兔豆状囊尾蚴病。并用丙硫咪唑片及时治疗,大部分患兔康复。二、临床症状豆状囊尾蚴少量寄生时常无明显病状,大量感染时可出现肝炎和消化道… 相似文献
4.
5.
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的幼虫豆状囊尾蚴引起的一种绦虫病,主要寄生在兔的肝脏、肠系膜和腹腔内,小如豌豆,透明,直径10~18毫米,内含1个头节。现把该病的诊治体会介绍如下,希望能引起养殖户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正>养兔生产是投入小、见效快的饲养项目,可更好的利用青草、叶类、农作物秸秆等饲料。兔的饲养方式可采用地面平养或笼养,不需过多的劳力。但在养兔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兔传染病、寄生虫的防治,这些疾病一旦发生将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2005年秋季到2006年春末,洛宁县部分养兔户所养兔只发生豆状囊尾蚴病,大部分成年兔食欲减退,腹围增大,精神不振,嗜睡,逐渐消瘦,最后衰竭而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豆状囊尾蚴是豆状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主要感染家兔等兔形目动物.豆状囊尾蚴病是家兔寄生虫病中较普遍和较严重的一种,由于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未能引起养殖户的足够重视,因而临床用药不规范,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了中国养兔业的发展.因此,作者综述了兔豆状囊尾蚴病的病原形态、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致病性、诊断与免疫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兔豆状囊尾蚴病的防控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寄生在兔体内的豆状囊尾蚴,是豆状带绦虫的中绦期,主要寄生在兔的肝脏、肠系膜和腹腔内,其包囊很小如豌豆。笔者曾遇见兔豆状囊尾蚴继发巴氏杆菌病的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遵化市张北庄葛某饲养了80只獭兔,其中成年兔20只,2月龄幼兔60只,自2001年1月3日开始发病,2月龄幼兔呈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有的下痢,腹部膨大,成年兔渐渐消瘦。1月10日幼兔开始零星死亡。畜主怀疑新近购进的饲草(秕谷)有问题,于是停用,并大群饮用维生素C及多维葡萄糖,治疗无效。至1月20日幼兔死亡15… 相似文献
10.
养兔生产是投入小、见效快的饲养项目,可更好的利用青草、叶类、农作物秸秆等饲料。兔的饲养方式可采用地面平养或笼养,不需过多的劳力。但在养兔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兔传染病、寄生虫的防治,这些疾病一旦发生将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下面将1例豆状囊尾蚴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家兔养殖是现下畜牧业发展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投资少、见效快,广受农户青睐,尤其是缺乏资金的贫困户。因此,兔病的防治就尤为重要。兔豆状囊尾蚴病是豆状带绦虫的幼虫引起的,寄生于家兔的腹腔膜上,很少寄生于胸腔,最常寄生在家兔和野兔的大网膜上。本病分布很广,有时可引起兔大批死亡,其中以1—2月龄的幼兔死亡率最高。豆状囊尾蚴呈囊状,一般有豌豆那样大,呈半透明的膜,内含透明的液体,囊壁 相似文献
12.
兔豆状囊尾蚴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小利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5,13(4):14-14
2004年秋季,山西省阳城县某兔场饲养的肉兔、獭兔出现一种以腹胀、水泻、精神萎靡,后肢瘫痪并引起死亡的疾病,经诊断为兔豆状囊尾蚴病. 相似文献
13.
家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的幼虫(即豆状囊尾蚴)寄生于家兔的肝脏、肠系膜和腹腔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2012年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门诊部共接收2例囊尾蚴病例,发病多与场内饲养猫或犬有关。兔场内老鼠多,很多场内饲养了猫来防治老鼠,殊不知猫传染疾病的危险性也非常大,兔囊尾蚴病就是与犬、猫等肉食 相似文献
15.
肉兔豆状囊尾蚴病的诊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豆状囊尾蚴病是豆状带绦虫(Taenia pisiformis)的中绦期豆状囊尾蚴(Cysticercus pisiformis)寄生于兔或其它啮齿类动物的大网膜、肝脏、肠系膜和腹腔内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本病发生广泛,感染率高,对不同年龄和品种的兔均易感染。肉兔轻微感染时,没有明显的症状,严重感染时,不仅使肉兔生长受阻.肉质变味,偶尔还能引起死亡.给养兔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柳州市融安县某养兔户的育成兔400多只,从50日龄开始零星发病,后死亡数逐渐上升,给养兔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在使用磺胺类药及球虫药等治疗无效后,来到我站化验室就医,确诊为兔豆状囊尾蚴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发病情况本县紫山镇某兔场,饲养獭兔近300只。2006年秋季开始发生一种以腹胀、水泻、精神萎靡、逐渐消瘦为主要病症的疾病,个别病兔甚至后肢瘫痪并引起死亡。起初发病有20多只,至2006年12月求诊时发展至120多只,病兔大多为1月龄以上幼兔,至60日龄时的病兔死亡率达50%。 相似文献
18.
獭兔豆状囊尾蚴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Taenia pisi-formis)的中绦期豆状囊尾蚴(Cysticercus pisiformis)寄生于兔的肝脏、肠系膜和腹腔内引起的疾病,因其囊泡形如豌豆而得名。成虫豆状带绦虫寄生于犬、猫科动物小肠内,乳白色,体长60~200cm,最大宽度4.8mm,有200~400个节片。头节为小 相似文献
19.
(一)发病情况 本县紫山镇某兔场,饲养獭兔近300只.2006年秋季开始发生一种以腹胀、水泻、精神萎靡、逐渐消瘦为主要病症的疾病,个别病兔甚至后肢瘫痪并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20.
(一)发病情况 江苏省滨海县界牌镇某养猪场,饲养生猪17缺.2007年7月29日有7头50日龄仔猪突然发病,畜主用抗生素和退热药物治疗,不见获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