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三都县2009年稻飞虱进行系统监测,并对其优势种群、迁入峰期、各月虫量变化、田间危害情况及发生原因等进行分析,得出全年优势种群为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白背飞虱最高迁入峰期出现在5月11—17日,田间主害代为第3、4代,最高峰期出现在6月10日,达大发生程度;褐飞虱田间主害代为第4、5代,高峰期出现在8月5日,达大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2011年三都县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特点,分析了该虫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灯光诱捕和田间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和分析了2009~2013年贵州道真县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在道真县1年可发生6代;不同年份间灯下白背飞虱始见日基本一致,集中于5月上、中旬;5年中灯诱白背飞虱高峰日和单日发生量存在差异,2012年最早出现高峰日,单日诱虫量达17650头,2013年高峰日诱虫量仅为130头;全年灯诱总虫量在不同年份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年份早栽田白背飞虱发生量与晚栽田的基本持平,2010年白背飞虱发生高峰日集中在7月中旬和8月中旬,2011年和2012年白背飞虱发生高峰日集中在7月中旬;两种类型田中白背飞虱长翅型成虫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4.
三都县褐家鼠种群数量动态与繁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清褐家鼠种群数量发生动态及繁殖规律,采用每月定时、定点在住宅区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分类鉴定,体外测量,记载性别、怀孕率、胎子数、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等数据.通过对1990-2008年19年的系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都县住宅区害鼠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总鼠数的50.34%;褐家鼠不同季节均有发生,6月为种群数量最高峰,平均捕获率为3.76%;全年均可繁殖,在4月和10月出现2个繁殖高峰期,平均怀孕率为39.47%和28.46%;种群性比(♀/♂)为0.83.多年平均怀孕率为19.45%,平均胎仔数6.38只,多年平均睾丸下降率39.35%;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每年春季(3月)和秋季(8-9月)是住宅区灭鼠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5.
宁乡县白背飞虱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虫情测报灯和田间虫情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分析了2008~2010年宁乡县回龙铺镇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动态.结果表明:2008至2010年白背飞虱灾情有逐年增强趋势;早稻田间白背飞虱若虫、成虫数量呈“翘尾型”,晚稻向背飞虱田间若虫数量呈“昂首型”,成虫呈现“首尾双峰型”;全年白背飞虱种群数量高峰主要集中在早稻灌浆期-乳熟期和晚稻拔节期-孕穗期以及蜡熟期.  相似文献   

6.
灯光诱集白背飞虱种群的发生动态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得出白背飞虱灯下种群在惠水县的动态变化规律,更有效地进行白背飞虱的预报及防治。采用普通白炽灯灯诱法对惠水县白背飞虱进行诱集,根据近五年灯诱数据分析了该县白背飞虱灯下始见日、始盛日、高峰及末见日。结果表明:惠水县白背飞虱始见日为4月中、下旬,始盛日出现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末见日为8月中、下旬或9月下旬。始见日、末见日的早晚与各年气候差异有关;通过对贵州和邻近相关省份始见日、末见日的比较分析认为,惠水县为我国白背飞虱春夏随西南气流向北迁飞及秋末随偏北气流向南回迁的经由地,但回迁途中并不在惠水降落。  相似文献   

7.
经过连续3a的田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双季晚稻田稻飞虱田间种群消长曲线基本上为双峰型,发生盛期从9月中旬到10月上中旬;近年来稻飞虱混合种群中白背飞虱发生数量比率增大,在混合种群的发生趋势中起主导作用;稻飞虱混合种群与白背飞虱发生年度间表现为每6a出现1个高峰。  相似文献   

8.
三都县近50年干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三都县近50年的月降雨距平百分率的计算,分析三都县干旱的分布特征,包括出现频率、干旱类型与时空分布,并对造成当地干旱的成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介绍2012年建湖县白背飞虱的发生特点,并对其重发原因进行分析,包括外来虫源迁入早、迁入量大、迁入峰次多、部分田块发生重与农户重视程度不足、使用药剂不对路等。  相似文献   

10.
三都县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因子分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的方法,对2000~2006年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月中旬大量迁入,极端最高温偏低,7月上旬平均气温偏高,降雨量6月下旬偏多,7月下旬偏少,以及5月下旬糖醋排诱虫偏多,6月上、中旬田间虫量虫情基数偏多,是稻纵卷叶螟大发生最主要的气候因子和虫情因子。历年田间虫量与峰日虫量呈y=axb指数增长。  相似文献   

11.
三都县柑橘溃疡病发生症状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溃疡病是国内外检疫对象,总结了柑橘溃疡病的发生症状,分析了其在三都县流行的原因,并从农业防治及化学防治2个方面介绍了其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贵州省思南县1990~2009年白背飞虱灯诱数据可以看出,该地区白背飞虱各年的始见期集中在4月中、下旬,高峰期多出现在7、8月份,年种群消长动态以单峰型和双峰型混合出现,但以单峰型为主导,达85%。运用灯诱白背飞虱数量季节性消长及年度间虫量的变化特点来分析其发生动态,可见总体虫害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生较轻,进入21世纪呈现出加重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13.
《农技服务》2019,(3):32-33
为黔南州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治提供参考,于2013~2018年对水稻白背飞虱的发生与危害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2013~2018年水稻白背飞虱的发生面积每年均在7万公顷以上,全年迁入峰次为2~5次,危害盛期是每年的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建议采用改善耕作制度、严密虫情监测、推进绿色防控和科学化学防治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三都县1996~2006年稻飞虱灯光诱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点在稻区采用灯光诱测法,每天对监测点的飞虱进行收集,分类鉴定,统计稻飞虱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三都县稻飞虱主要有白背飞虱和褐飞虱2种,白背飞虱为优势种,褐飞虱相对较少,白背飞虱占总飞虱量93.84%,褐飞虱占6.16%,不同年度虫量变化大,当年发生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5月份为全年主迁入峰期,峰期虫量占全年总虫量70.94%,始见期为3月、4月,白背飞虱早见于褐飞虱,终见期2种飞虱基本一致,均为10~11月份。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三都县柑橘大实蝇的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从农业防治及化学防治2个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防治该虫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分析了引起小麦白粉病的病因,并提出综合的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稻纵卷叶螟是三都县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分析三都县2000~2005年稻纵卷叶螟监测结果,针对稻纵卷叶螟在三都县的发生危害规律,提出预测预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胥瑞  何娟 《农技服务》2007,24(2):42-43
阐述了白背飞虱的危害、爆发原因、发生规律及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19.
繁昌县白背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繁昌县近20年的灯下和田间白背飞虱数据进行分析,明确其发生特点,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以为当地白背飞虱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唐化冰  陈廷弟 《农技服务》2013,(12):1281-1282
总结了黎平县白背飞虱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防治白背飞虱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