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脓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脓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刘瑞田,陈如明(济南军区医学研究所,250014)绿脓杆菌(Pseudomonasaeruginosa)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家畜、家禽等都可被感染发病,特别是集约化饲养的鸡群,往往感染严重,可发生败血症、肺炎、关节炎甚至死亡等,给...  相似文献   

2.
禽绿脓杆菌感染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绿脓杆菌感染症研究进展谌南辉,花象柏(江西农业大学牧医学院)1926年Kaupp和Dearstyne首次从禽类分离到绿脓杆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A),其后陆续在一些国家报道过禽类PA感染症。我国报道较早的是傅先强等(19...  相似文献   

3.
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引起鸡急性眼病及败血症的诊断张云倩,孙祖良(江苏省南通市农业局兽医站226000)我们曾见过鸡感染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和鸽感染绿脓杆菌而引起眼病、败血症的报道,尚未见过由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同时引起鸡急性眼病及败血症的...  相似文献   

4.
绿脓杆菌外毒素A受体结合亚单位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防治绿脓杆菌感染造成的细胞坏死及多器官衰竭,本试验克隆了含绿脓杆菌外毒素A(PEA)结合亚单位(Ⅰ区)和部分跨膜亚单位(Ⅱ区)编码309个氨基酸的约1000bp的基因片段,以正确阅读框架将该片段置于原核高效表达T7启动子下游,构建了高效表达质粒pET-EAB。转化宿主菌BL21(DE3)、HMS174(DE3)、HM174(DE3)plysS和BL21(DE3)plysS后,经IPTG诱导4h,均表达了外源目的基因蛋白,其中BL21(DE3)和BL21(DE3)plysS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宿主菌。经SDS-PAGE分析,外源蛋白分子量约34000,与PEAⅠ区和部分Ⅱ区基因所编码的蛋白理论估计值相符,命名为PE34。凝胶薄层扫描显示,PE34含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56%。Western-bloting检测证明PE34为所需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无菌大鼠深二度烫伤感染模型机体炎性反应,试验利用无菌大鼠分别建立深二度烫伤损伤模型和烫伤后绿脓杆菌感染模型,比较这两种模型和SPF级大鼠深二度烫伤模型在愈合过程、炎性反应及病理变化等方面的异同。20只6周龄雌性Wistar无菌大鼠,在超净工作台内采用恒温恒压烫伤仪94℃作用8 s造成大鼠深二度烫伤,随机分为2组,一组伤口感染浓度为1×105 CFU/mL绿脓杆菌菌液0.5 mL,一组不做处理,创面保持无菌状态,SPF级Wistar大鼠在同样条件下烫伤,创面不做处理。分别观察3组大鼠的伤口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和愈合时间,并在烫伤前(0 h),烫伤后24 h、3 d和7 d时,取血清,检测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α(IL-1α)、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的变化。结果显示,感染绿脓杆菌大鼠组开始结痂所需时间显著长于SPF级大鼠组和无菌大鼠组(P<0.05);而脱痂及愈合所需时间显著变短(P<0.05);感染绿脓杆菌组大鼠烫伤24 h时,皮下组织中可见淋巴细胞,有慢性炎性反应;3 d时,真皮深层有化脓性感染,横纹肌周围可见大量炎细胞,烫伤7 d时,皮下组织中有轻微血管扩张充血,化脓性感染减轻,无菌烫伤大鼠与SPF级烫伤大鼠皮肤在烫伤后一周内有轻度炎性反应。3组大鼠烫伤后,血清GM-CSF、IL-1α及TNF-α水平均较烫伤前显著升高(P<0.05);烫伤24 h时,感染绿脓杆菌大鼠组和无菌大鼠组血清IL-1α水平显著高于SPF级大鼠组(P<0.05);无菌大鼠组血清GM-CSF水平显著高于SPF级大鼠组和感染绿脓杆菌大鼠组(P<0.05);烫伤3 d时,染绿脓杆菌大鼠组和无菌大鼠组血清IL-1α水平显著高于SPF大鼠组(P<0.05),无菌大鼠组血清GM-CSF水平显著高于染绿脓杆菌大鼠组(P<0.05)。综上所述,无菌大鼠对烫伤刺激反应迅速强烈,血清中炎性因子迅速升高,SPF级大鼠深二度烫伤后炎性反应缓慢;无菌大鼠深二度烫伤伤口感染1×105 CFU/mL绿脓杆菌,脱痂时间和愈合时间反而缩短。  相似文献   

6.
鸡绿脓杆菌与鸡伤寒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诊断柴家前,徐海花,牛钟相,唐珂心(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山东某种鸡场饲养的28加只种鸡出现死亡,持续5周左右,死亡率达25%左右。我们对发病、死亡鸡进行了系统的诊断,确诊为绿脓杆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7.
育成鸡绿脓杆菌感染的诊治李世权(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1993年7月9日,北道区西山坪乡李某散养的127只110日龄育成伊莎母鸡接种鸡新城疫Ⅰ系苗,次日发病93只,3日后开始死亡,共死亡34只,经诊断为绿脓杆菌感染,报告如下:-、发病情...  相似文献   

8.
雏鸡暴发绿脓杆菌病的诊治■王宏伟(新疆石河子市畜牧兽医工作站832000)1996年5月,石河子某养鸡场饲养的4日龄艾维因肉仔鸡,发生一起以头、颈、胸腹部及两腿内侧皮下水肿、淡绿色胶冻样渗出物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诊断为绿脓杆菌感染,现报告如下。一....  相似文献   

9.
雏鸡绿脓杆菌病的诊断高维芳,刘胜启,陈若明(河北省文安县畜牧水产局,302850)我县某种鸡新购入的种鸡发生以急性死亡拉白色稀粪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经确诊为绿脓杆菌感染。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从北京某种鸡场购入1日龄京白“904”雏鸡3000只,在...  相似文献   

10.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在动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在动物上的应用王建元,刘玉年(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含4-喹诺酮母核的合成抗菌药称喹诺酮类(quinolones),萘啶酸和恶喹酸是最早应用的本类药。它们对革兰氏阴性菌有作用,对绿脓杆菌无作用,在体内分布容积有限,称一代...  相似文献   

11.
马和猫的猪链球菌感染DevrieseLA;HaesebrouckF猪链球菌具有复杂的生化和抗原特性(Gottschalkandothers,1989,Devrieseandothers1991),能感染猪、人和其他多种动物,感染反刍动物的病例也有报道...  相似文献   

12.
家禽呼吸道感染与呼吸道病复合症■徐步(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225003)■李臻兴(江西省横岗种鸡场330200)近几年来,家禽呼吸道感染以及呼吸道病复合症(RespiratoryDiseaseCompound,RDC)这一类疾病在养禽场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雏鸡注射疫苗引起绿脓杆菌病蔺祥清李存(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057150)某种鸡孵化场1994年由于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引起绿脓杆菌感染,使出壳雏鸡20%~30%的死亡率,用户和鸡场损失严重。该场孵房卫生尚可,种蛋受精率95%,出雏率92%,弱雏不多。...  相似文献   

14.
一日龄雏鸡败血性绿脓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日龄雏鸡败血性绿脓杆菌病的诊治金美玲,周宏德,朱家新,方兰勇(浙江省畜禽防检站310004)绿脓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和水中,在正常的人盲肠道和皮肤上也可发现。本菌通常不致病,经伤口感染可引起局部的化脓。本病例经未完全愈合的脐孔感染...  相似文献   

15.
3日龄雏鸡感染绿脓杆菌病屈风琴,杨淑琴(哈尔滨市兽医卫生防疫站150016)祝崇荣(阿城市兽医卫生防疫站150300)哈尔滨市道里区养鸡户郝某于1995年7月17日在香坊区某个体孵化场抓罗曼商品雏3800只,运到家中后发现雏鸡聚堆、蔫巴,当夜死亡34...  相似文献   

16.
世界禽病知多少?(下)@张学松¥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世界禽病知多少?(下)■张学松编译(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225003)37.铜绿色假单胞菌感染(Pseudomonasaerugi-nosainfection)各种年龄的鸡都能感染。表现为运动失调,腹式呼...  相似文献   

17.
仔猪人工感染伪狂犬病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人工感染伪狂犬病的病理学观察张桂云甘孟侯*邓同炜李文刚(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450045)猪伪狂犬病(Psuedorabies)是由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属的伪狂犬病病毒(Psue-dorabiesVirus、PrV)引起的家畜及野生动物以...  相似文献   

18.
羊药浴暴发红斑丹毒丝菌感染──羊药浴跛的调查与诊断梁国煦,王焕忠,金家宝(上海汽巴—嘉基禽畜保健有限公司,200335)钱心元,罗玉峰(中国兽药监察所)由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rhusiopathiae原丹毒杆菌)感染,所致绵羊多...  相似文献   

19.
我省虫草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简称“虫草”是虫生真菌中的重要类群之一。特产于我国青藏高原,是冬虫夏草菌蝙蝠蛾多毛孢(Hirsutelahapialinov.)感染鳞翅目蝙蝠蛾(hepialusspp.)幼虫...  相似文献   

20.
新霉素对胆碱可利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消化道微生物对日粮中营养物质的降解将影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Barnes和Kwong(1976)试验说明无菌鼠对胆碱的需要量降低。霍启光(1993)指出抗生素抑制肠内细菌可提高胆碱的利用性。Asatoor(1965)用新霉素抑制鼠肠细菌,结果说明抗生素对胆碱的降解有一定的影响。新霉素是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布鲁氏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链球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巴氏杆菌以及结核杆菌也有效。新霉素口服不经胃肠吸收,对肠道细菌有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