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广山坡地水平沟机械播种应注意的问题天水市自1990年开始山坡地水平沟机械播种技术的试验推广。1993年推广面积为0.25万公顷,累计推广0.56万公顷。根据多年试验,与传统撒播及普通机播相比,具有土壤蓄水性好、肥料利用率高、防寒抗旱、作物出苗早、出...  相似文献   

2.
山地水平沟机械播种技术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汪利林天水市自1990年引进水平沟播机,开始山地水平沟机械播种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1993年推广面积为3.72万亩,累计推广8.44万亩。根据多年试验与观察.从总体来看,沟播与传统撒播及普通机播相比,具有土壤蓄...  相似文献   

3.
<正>我团原有地膜棉播种机分二种模式,即用60厘米地膜播四膜八行和用90厘米地膜播三膜九行.从每年出苗情况使我们发现同等条件同一时间播种,用90厘米的地膜比用60厘米的地膜早出苗2—3天;就是在90厘米地膜内,中间行比边行也要早二天出苗.而且发育长势明显好于边行.这一现象给我们启示,即地膜覆盖面积越大地温提高越快、保墒能力越强,出苗越早.集多年地膜棉生产的经验,棉花要丰产“早、密、矮、匀”是关键.为探索提高棉花单产,1990年我团就用2BF—24播种机播种,用1.8米幅宽的地膜,采取人工铺膜的方式进行小区试验.经过两年的观察试验对比,宽膜植棉具有出苗早、缩行增株、抗旱节水、减少机耕作业层次、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为推广这一种植模式,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我们决定改制宽膜播种机.由于1.8米幅宽地膜不利与机具配套改装,而且又浪费地膜;所以采用1.5米幅宽地膜,在2BMG—9型悬挂地膜机的基础上,改制成2BMG—10型悬挂地膜机(图1).即用两幅1.5米宽的地膜,每幅膜下播五行,膜内行距30厘米.通过使用,深受广大农工欢迎.  相似文献   

4.
棉花生长适宜土壤湿度,根据试验,由于作物生长、发育不同,特别是肥力基础的不同,要求不同土壤湿度。经1957—1959年三年连续测定,不同生育期、不同肥力基础上生长的适宜土壤湿度指标是:1.播种至出苗期,此期土壤湿度,主要是使棉田适时播种,提早出苗,达到苗全、苗壮,根据测定,土壤湿度过大过小均不利于播种、出苗,当湿度在60—70%范围内时,基本能保证全苗,大于75%以上,同期播种后出苗逐渐减少,遇多雨年份还会造成苗烂现象,低于60%以下,由于水份不足出苗亦不整齐,因此以60—70%范围作为此期土壤湿度界限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5.
山旱地沟铺膜(播机是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经多年试验研究成功的一种山旱地冬小麦种植机械,2007年5月通过了天水市科委组织的新产品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机具有一机多用的功能,在技术上达到了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自1987年实施以来,至今已经整整十个年头了,10年来,江苏省农机部门分别在三麦、水稻、棉花及鱼虾养殖等方面承担了8个项目,它们是: 机械化综合技术示范推广’87—’88年 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机械化综合增产技术’88—’89年 三麦机械化综合增产技术’90—’91年 三麦机械化综合增产技术’91—’92年(实施两年) 粮油作物农机、农艺结合增产增收技术’92—’94年(实施三年) 城郊鱼蟹肉副食规模生产机械化增值技术’94—  相似文献   

7.
管燕燕 《农业工程》2020,10(5):90-93
针对传统地膜覆盖需要人工放苗、出苗错位、容易板结及出苗率低等问题,研制一种农艺农机相结合的膜下播种机械。分别采用膜上滚筒播种、播种铺膜不打孔及播种铺膜破膜3种种植模式进行玉米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播种后铺膜破膜方式种植的玉米相对出苗率最高,达90%以上。各试验因素中,膜下覆土厚度和膜上覆土厚度对出苗率影响最大,膜下覆土厚度2 cm、膜上覆土厚度2 cm时玉米的出苗效果最好。结合当地降水量进行喷淋试验,在相同雨量的情况下,膜下播种抗板结能力远超传统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8.
甘肃东部地区,地处黄土高原西边缘,干旱缺水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为使有限的降雨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保持农作物持续稳定增产,我省积极地示范推广“两沟”栽培技术,即以2BFG—6谷物施肥沟播机和2BFX—1山地水平沟播机为主的机械栽培技术。从试验示范沟播小麦的效果表明,小麦机械沟播能使开沟、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蒜种种植方位对大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大蒜机械化种植装备的研发应用及其直立种植性能指标的确定提供依据,以杂交红蒜为试验对象,对蒜种种植方位进行单因素田间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芽尖向上30°以上种植的大蒜在蒜薹长度和蒜头产量与水平种植差异不显著,但出苗早,出苗齐整,植株高大,建议芽尖向上30°以上作为衡量大蒜种植机械直立种植的指标。芽尖向下种植的大蒜出苗晚,出苗不齐整,与水平种植相比,出苗率低4%,蒜薹长度短6.9%~15.2%,蒜头产量减产8.4%~15.1%,蒜头的横径较小,大小不一致,形状不规则,立直种植时应尽量避免芽尖向下种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更好地开展区域性作物生长季气候干旱预测,指导春玉米高效节水补灌生产。【方法】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方法选取了与干旱指数最相关的因子,利用阜新市阜蒙县1965—2019年逐日气象数据,探索建立了粒子群算法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PSO-WNN),将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水分亏缺指数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精度,并利用模型模拟预测未来5 a干旱发生情况。【结果】通过模型验证,春玉米5个生育阶段(播种—出苗阶段、出苗—拔节阶段、拔节—抽雄阶段、抽雄—乳熟阶段、乳熟—成熟阶段)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419、0.0174、0.0481、0.0297、0.0421,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402、0.9853、0.8990、0.9575、0.9177,且预测结果与实际干旱等级相符。【结论】文中构建的模型适用于阜新地区春玉米干旱预测,未来5 a该地区春玉米在播种—出苗阶段可能无旱或轻旱,出苗-拔节阶段可能发生中旱甚至特旱,生育后期干旱程度逐渐减弱,拔节—抽雄和抽雄—乳熟两个阶段出现轻旱概率较高,乳熟—成熟阶段出现干旱的概率较低,程度较小,表明未来几年该地区春玉米生产应该更多关注出苗—拔节阶段的旱情。  相似文献   

11.
选取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降水距平百分数为干旱指标,进行不同生育阶段旱情等级的划分;基于信息扩散理论分析贵州省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干旱灾害风险。结果表明,干旱灾害风险发生的概率以播种—出苗期最高,出苗—拔节期最低;播种—出苗期、抽穗—灌浆期发生特旱的概率较高,出苗—拔节期发生轻旱的概率较高;拔节—抽穗期、抽穗—灌浆期、灌浆—成熟期、全生育期发生中旱的概率较高。贵州省中部播种—出苗期旱灾风险较高,西北部出苗—拔节期、全生育期旱灾风险较高,西南部拔节—抽穗期旱灾风险较高,北部出苗—拔节期旱灾风险较高,东部抽穗—灌浆期、灌浆—成熟期、全生育期旱灾风险较高。应用信息扩散理论进行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非晶合金变压器挂网试验节电效果的分析朱永晖甘肃天水市北道区电力局741020非晶合金变压器挂网小区试验,是国家科委“八五”重点攻关项目。由冶金部电力部实施,天水市北道区甘泉变电站111线路供电区列为全国两个试验小区。之一。通过共同努力于1995年8月...  相似文献   

13.
正怀远县自2003年开始应用水稻旱直播技术,目前应用面积已达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的90%左右。但是,近几年田间自生稻、稆稻乃至杂草稻逐年增多,不但影响产量,而且对水稻品质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对此,笔者于2020年开展了"不同耕翻深度对直播稻田间自生稻等出苗的抑制作用"试验研究。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机械。动力机械:纽荷兰T140-4和久保田904型轮式拖拉机;耕翻犁:龙丰L-1LYFT-360液压翻转调幅犁;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准确、高效地估算冬小麦地上生物量(Dry aerial mass,DAM)的方法,获取了2013—2014年和2014—2015年2个生长季的冬小麦试验数据,采用植被指数反演叶面积指数(LAI),以遥感反演LAI作为遥感与SAFY(Simple algorithm for yield estimates)模型之间的耦合变量,利用主成分分析的复合型混合演化(Shuffled complex evolution with PCA,SP-UCI)算法优化出苗日期(D0)、有效光能利用率(ELUE)和衰老温度(STT) 3个敏感参数,对冬小麦全生育期进行动态生长模拟。结果表明,2014—2015年和2013—2014年冬小麦全生育期模型模拟地上生物量R~2、RMSE和NRMSE分别为0. 887、1. 001 t/hm~2、19. 41%和0. 856、1. 033 t/hm~2、19. 86%。研究表明,耦合高光谱遥感与SAFY作物生长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冬小麦长势的动态变化,对冬小麦地上生物量估算精度较高,可为遥感监测冬小麦长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叶红 《当代农机》2023,(10):23-26
<正>因玉米种植面积位居三大粮食作物之首,在农业中受到广泛重视,与之相关的玉米收获机市场也备受行业关注。今年以来,玉米收获机市场经历了自2017年以来的最大下跌过程。体现在数据层面,1月、1—2月、1—3月、1—4月、1—5月同比分别下跌90%、80%、40%、30%、25%以上,虽然跌幅逐月收窄,但也创下多年未有的持续下跌过程。反映到品牌上,无论一流品牌,还是二流、三流品牌,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反映到品目上,3行以下、3行、4行、5行、5行以上机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反映在区域方面,黄淮海、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天水市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天水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引进了国内主流品牌植保无人机,针对新旧两种类型苹果园开展无人机植保试验,通过分析汇总试验数据,为无人机植保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们农机研究所经多方考查研究,先后从吉林省四平联合收割机厂、辽宁黑山县农机修造三厂引进了IGW—2型、IG—2型灭茬机,又从吉林省双辽农机修造厂引进了ILG—4—75/55型灭茬垄作机,并分别进行了试验,结果如下: 1、IGW—2型灭茬机该机与小四轮和手扶拖拉机配套使用,二行作业,适应最小行距为580mm。经试验,灭茬程度为98%,碎茬率为90%,耕深为100—200mm,地表的植被覆盖率为40%,地下的植被覆盖率为60%,  相似文献   

18.
以家用微波炉为微波发生器,试验研究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草种掩埋深度对草种萌发抑制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 250 W微波辐射90 s可以抑制88%杂草种子萌发,而1 000 W微波辐射需要180 s,微波辐射功率小于1 000 W,对杂草种子萌发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于土壤的蓄热效应以及草种掩埋深度对杂草种子萌发出苗的综合影响,杂草种子掩埋深度在4~6 cm,杂草种子发芽出土率低,抑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旱作沟播机械化技术是近年来在我省推广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将传统的种植经验与现代农机措施有机结合.改干旱浅山平播为水平沟播.其增产效果显著。为了验证此项技术的适应性,我们在青海省互助县西山、威远、台子,民和县的新民、马营、巴州等乡镇进行了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沟播与平播相比,亩增产25-30公斤以上.增产幅度20%左右,增产效果较为稳定。干旱年份更加明显。如西山乡王家村1994年沟播小麦亩产达到363.7公斤.平播亩产265.3公斤,沟播  相似文献   

20.
1994年,太仓市在水稻收割机械化方面,一次引进农友—90型联合收割机32台,投产31台,作业面积达1611亩,5台机组作业面积超过了百亩,受到农户的普遍欢迎。 水稻收获机械化是我市粮作机械化全过程中难度较大的一环,是农户迫切希望解决的一个问题。经过多年来的实践,由原来单一的服务方式,逐步形成了一个以用户需求出发,推广、销售、财政和生产厂家协同服务的办法,使今年农友—90型联合收割机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进展快,工作深入,效果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