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滴灌施药就是通过滴灌管将药剂输送至作物根系周围土壤中的一种施药方法,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和植物保护需求精准、适时、适量用药。目前,黄胸蓟马是国内外香蕉产区上的重要害虫,常隐匿在花蕾为害。常规喷施杀虫剂时,由于花蕾的阻隔作用很难有效防治,通过土壤滴施内吸性杀虫剂可以精准防控。因此,滴灌施药在黄胸蓟马防治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滴灌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滴灌施药在农作物害虫防治上的研究进展、香蕉黄胸蓟马为害及防治现状,分析香蕉黄胸蓟马滴灌施药防治存在的问题,展望滴灌法施药在香蕉黄胸蓟马防治上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旨在为滴灌法施药技术在防治香蕉黄胸蓟马上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香蕉黑星病的农药防治,目前主要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三唑类杀菌剂及相关混剂,简述了防治香蕉黑星病主要农药的使用技术和方法,强调农药防治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轮换用药、合理混用、避免药害。  相似文献   

3.
农药安全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安全使用技术,主要包括处置剩余农药和农药包装物、注意用药时期和农药安全间隔期、掌握施药技术、确定防治对象与对症下药、掌握喷施农药时间、把握用药量与施药次数、选好农药品种、禁止乱用农药等,以期促进农药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4.
2003~2004年我们针对超级稻大田生产病虫发生特点,开展了新的药剂防治技术研究。试验所选的超级稻组合:2003 年为两优培九,2004 年为88S0293。研究结果表明:新的药剂防治技术与常规施药技术相比,超级稻全生育期花费的农药成本相当,但可减少农药的施用次数2~3 次,大幅度减少农  相似文献   

5.
张月  张群  林靖凌  吕岱竹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173-4174
对比了4种不同套袋方式下丙环唑在香蕉上的残留降解情况.按推荐施药剂量1.5倍施用1次,不同时间间隔多次采样并测定丙环唑残留量.套袋方式下施药,丙环唑无初始沉积量;不套袋方式下施药,施药后也不套袋,丙环唑的降解半衰期是12.7d,施药后套袋,丙环唑的降解半衰期是17.1d.香蕉套袋可以有效阻挡农药在蕉果上的附着,从而降低丙环唑在香蕉上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21,(11)
正1精准施药术分析森林维护过程中,精准施药技术使用能使农药的施药准确度大幅度提升,并且使农药对于森林所带来的伤害有效降低,使整体施药对病虫害综合性防治。在具体技术应用过程中,应用视觉传感设备,通过相应设备对森林实际情况综合性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对农药剂量的配置方案更加详细制定。  相似文献   

7.
农药科学使用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使用农药是病虫害防治中非常重要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防治对象、防治时期,选择对口农药、确定施药适期、适量用药,并采用恰当的施药方法及合理轮换农药种类,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药效,减少副作用,有效发挥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上的威力。同时,在施药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用药,预防发生人畜中毒和农药残毒。  相似文献   

8.
粉尘法施药在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上应用,具有省时省力、防效高、效益显著等特点,并能克服喷雾法和烟剂的弱点,提高保护地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从其原理、常用农药及防治对象、施药器械、施药时间、施药方法、施药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了粉尘法施药防治保地蔬菜病虫害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010年通过对陕西省白水县三个苹果生产重点乡镇300个果农农药使用情况和10个村施药器械的调查,发现果农在使用农药中普遍存在农药使用量偏高,施药器械落后,缺乏有效的防治组织,施药技术较低,监管不到位等5方面的问题,据此提出了加强绿色食品、无害化果品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统防统治,做好苹果病虫害防治新农药、新器械推广,组建农药残留监测机构,实行无公害果品认证制度等4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雨季施药应掌握以下几点原则。1.明确防治对象,对症施药。由于农药品种很多,特点各不相同,而为害农作物的病虫害种类也很多,习性更是各不相同。因此选择农药品种必须充分考虑防治对象、作物种类及生育期,做到对症施药。如果误用或错用农药,往往起不到防治作用。2.掌握施药时期,适时施药。每种病、虫害都有其最佳防治时期,因此选择施药时间应当考虑病虫害的发育期、作物生长进度和农药品质,做到适时用药,提高防治效果。同时还应注意尽可能地避开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期。3.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和用量。农药的施用一般应选择晴天的早上或傍晚,切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微电子捕获方法(GC-μECD)建立可同时检测香蕉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方法,为香蕉的食用安全提供保障。【方法】香蕉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经乙腈溶液萃取分层,乙腈相浓缩后过弗罗里硅土柱净化,采用丙酮—正己烷溶液5mL淋洗,淋洗液经氮吹仪吹干后,用正己烷定容至5mL,供GC测定。将13种标液混合稀释成1.000μg/mL,六六六、滴滴涕、氯氰菊酯、氟氰戊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稀释为0.005、0.010、0.020、0.040、0.080、0.100、0.200μg/mL,百菌清为0.005、0.010、0.020、0.040、0.080μg/mL,配制成混合标准溶液,以峰面积为纵坐标、质量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图。香蕉样品中加标浓度分3个水平:六六六、滴滴涕为分别0.005、0.010、0.050mg/kg,百菌清、氯氰菊酯、氟氰戊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为分别0.010、0.050、0.100mg/kg进行回收率试验。根据最低加标浓度基线噪声的3倍换算各分析物的最低仪器检出限。【结果】各曲线呈良好线性关系,仪器检出限为0.5-5.0μg/L,回收率为70.4%-118.7%,相对标准偏差为2.45%-11.50%。【结论】GC-μECD方法可同时检测香蕉中13种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且具有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操作简单方便、分离效果好、回收率高、重现性好等优点,适合香蕉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微电子捕获方法(GC-μECD)建立可同时检测香蕉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方法,为香蕉的食用安全提供保障。【方法】香蕉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经乙腈溶液萃取分层,乙腈相浓缩后过弗罗里硅土柱净化,采用丙酮—正己烷溶液5 mL淋洗,淋洗液经氮吹仪吹干后,用正己烷定容至5 mL,供GC测定。将13种标液混合稀释成1.000 μg/mL,六六六、滴滴涕、氯氰菊酯、氟氰戊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稀释为0.005、0.010、0.020、0.040、0.080、0.100、0.200 μg/mL,百菌清为0.005、0.010、0.020、0.040、0.080 μg/mL,配制成混合标准溶液,以峰面积为纵坐标、质量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图。香蕉样品中加标浓度分3个水平:六六六、滴滴涕为分别0.005、0.010、0.050 mg/kg,百菌清、氯氰菊酯、氟氰戊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为分别0.010、0.050、0.100 mg/kg进行回收率试验。根据最低加标浓度基线噪声的3倍换算各分析物的最低仪器检出限。【结果】各曲线呈良好线性关系,仪器检出限为0.5~5.0 μg/L,回收率为70.4%~118.7%,相对标准偏差为2.45%~11.50%。【结论】GC-μECD方法可同时检测香蕉中13种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且具有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操作简单方便、分离效果好、回收率高、重现性好等优点,适合香蕉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本研究通过对新型农药控失剂与农药减量混用进行试验,以柑橘为研究对象,调查全年病虫害防治效果。使用新型农药控失剂与农药减量混用应用试验区与农户常规用药区防效基本一致,农药残留低,对作物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香蕉褐足角胸叶甲药剂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彩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527-9529
[目的]寻求能有效防治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农药。[方法]以威廉斯B6为供试香蕉品种,选用18%杀虫双水剂、30%敌百虫乳油、48%乐斯本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50%辛硫磷乳油、2.5%敌杀死乳油6种农药,采用单用或混用叶面喷洒方式对褐足角胸叶甲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参试农药对褐足角胸叶甲均有一定防治效果,以生物农药1.8%阿维菌素2 000倍液+18%杀虫双300倍液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 药后1、3、5 和7 d对褐足角胸叶甲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100.0%、98.0%、96.2%和95.7%。阿维菌素分别与杀虫双、辛硫磷和敌杀死等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及菊酯类杀虫剂混用能明显提高对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防治效果,药效也更持久。[结论]阿维菌素不管是单用还是混用对香蕉褐足角胸叶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抹花、疏果、垫把及套袋综合技术对香蕉生产的影响,探寻香蕉提质增效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香蕉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南宁市香蕉主产区选取实验基地,根据香蕉不同生长时期分别进行抹花、疏果、垫把及套袋综合技术处理,分析对比产量、商品果率、果面斑痕及果面机械伤等指标.[结果]与传统种植的香蕉相比,经过“抹花+疏果+垫把+套袋”综合技术处理后的香蕉平均商品果率为98.91%,比对照提高3.21个百分点;机械伤发生率平均为2.45%,比对照大幅降低49.69%;斑痕发生率平均为2.29%,比对照降幅为66.69%;畸形果发生率平均为0.69%,对照为3.18%,差异极显著;平均一级果品率为23.04%,二级果品率为58.12%,分别比对照高18.02和5.44个百分点.[结论]抹花、疏果、垫把及套袋综合技术处理使香蕉小幅增产,可有效控制果面机械伤及畸形果的发生,提高果品商品率,显著提高香蕉产品质量和商品档次,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蕉园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探讨施用糖蜜酒精发酵液对香蕉生长、品质和产量及蕉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广西蕉园推广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技术提供依据。【方法】进行常规滴灌施肥(对照)及在此基础上配施糖蜜酒精发酵液(120 t/ha,锤度7.8)的对比试验,调查不同处理对不同代龄香蕉产量、品质性状、叶片营养元素及土壤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施用糖蜜酒精发酵液的香蕉株高、茎围、青叶数、单果重、果指长度、抽蕾率和单株产量表现均优于常规滴灌施肥,香蕉果皮厚度增加2.4%~5.2%,香蕉收获时间提前3~5 d,组培一代、宿根一代、宿根二代香蕉产量分别为49312.5、53437.5和52875.0 kg/ha,分别比常规滴灌施肥增加5.62%、8.78%和6.82%,纯收益增加5100.0、8137.5和6750.0元/ha。此外,糖蜜酒精发酵液对蕉园土壤具有较好的肥效,土壤全K、速效K、全N、有机质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组培一代香蕉园的土壤全K含量比常规滴灌施肥高0.27%(绝对值),速效K含量是常规滴灌施肥的2.72倍。【结论】在蕉园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用120 t/ha糖蜜酒精发酵液对香蕉生长和产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有利于提高蕉园土壤肥力,即糖蜜酒精发酵液可作为香蕉水肥一体化的一种补充性肥源。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了解新型控释配方肥技术在广西香蕉种植过程中的使用情况,结合在广西获取的技术采用户和未采用户的家庭、生产、技术以及投入产出数据,利用要素替代弹性法测算控释配方肥采用的技术进步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户较未采用户的技术进步贡献率高约13.47%;新增肥料和农药的投入对产出的提高有较大作用,且技术采用者所表现出来的贡献度更高。因此,控释配方肥技术的使用在香蕉生产中的技术贡献,优于传统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碧护"在香蕉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碧护0.136%赤·吲乙·芸可湿性粉剂在福建省漳州市香蕉主栽品种天宝高蕉的喷施试验,表明"碧护"能显著提高香蕉的抗叶斑病力和抗寒力,消除或减轻田间肥害或药害,促进香蕉平衡生长发育,还可明显提高香蕉果实的外观质量和商品性能,而对蕉株及其生长发育均无任何不良影响。"碧护"在香蕉生产上的使用是安全的,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获得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为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提供菌株资源。【方法】以香蕉根际土壤为材料,利用铬天青(Chromeazurol S,CAS)双层平板法和平板对峙法筛选可分泌铁载体且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通过平板对峙法测定拮抗菌株对6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拮抗活性;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明确拮抗菌株的分类地位;通过盆栽试验验证拮抗菌株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对香蕉植株的促生作用。【结果】经CAS培养基初筛,从土壤中分离获得60株可分泌铁载体的菌株,平板对峙法复筛得到5株拮抗作用较强的菌株,其中菌株Gxun-2的抑菌效果最强,平均抑菌率达74.45%,且对供试的其他6种植物病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具有广谱抗菌性。结合菌落形态、生理生化及16S rDNA进化树分析结果,菌株Gxun-2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盆栽试验显示,菌株Gxun-2对香蕉枯萎病具有较好的防病作用,防治效果达84.21%,且对香蕉植株具有一定的促生效果,香蕉苗鲜重较对照增加32.96%。【结论】菌株Gxun-2对香蕉枯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且对香蕉植株具有一定的促生效果,可作为研制香蕉枯萎病生防菌剂的候选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