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象草收获时往往具有较高水分,单独青贮发酵品质不佳。为提高象草青贮品质,研究了不同水分吸附材料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和好氧稳定性的影响。处理设为对照、分别添加象草鲜重10%的米糠、小麦粉、干豆腐渣和麦麸。青贮60 d后分析发酵品质和好氧稳定性。结果表明:所有添加处理均比对照显著增加了青贮原材料的干物质(DM, P<0.01),降低了缓冲能(P<0.05);青贮后,所有添加处理均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P<0.01)。添加小麦粉显著增加了丁酸(0.81% DM)和氨态氮(NH3-N, 14.40% TN)含量(P<0.05),而其他添加处理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干豆腐渣的处理丁酸和氨态氮含量最低,分别只有0.04% DM和9.75% TN。添加小麦粉和干豆腐渣对青贮饲料好氧稳定性改善效果最佳。综合比较分析营养特性、青贮发酵品质和好氧稳定性,添加干豆腐渣的处理青贮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
添加剂对红豆草鲜贮或晾晒后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不同含水量和添加剂对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青贮品质的影响,为红豆草青贮饲料的调制提供科学依据。将红豆草分为2组,其中1组以鲜样进行青贮,分别设对照、添加甲酸(6mL·kg-1)和蔗糖(2%)处理;另1组晾晒后进行同样的处理;袋装密封青贮360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晾晒处理能够改善红豆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晾晒后青贮可以显著降低乙酸含量(P<0.05),极显著地降低青贮饲料中氨态氮含量(P<0.01)。添加甲酸能够极显著降低红豆草青贮饲料的pH、乙酸和氨态氮含量(P<0.01),提高乳酸的生成量(P<0.01)。晾晒可以极显著地增加青贮饲料中干物质(DM)含量(P<0.01);添加甲酸可以显著降低青贮饲料中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P<0.05)。与原料相比,青贮之后硝酸盐含量显著下降,而亚硝酸盐含量增加。红豆草在单独青贮时因较高的缓能值和低含量的碳水化合物(WSC)而不易调制为优质的青贮饲料,通过添加甲酸可以显著改善红豆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3.
不同添加剂对高粱青贮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不同高粱青贮饲料质量影响,以4个高粱品种的全株为青贮原料,设清水对照和分别添加乙酸(0.3%)、丙酸(0.3%)和尿素(0.5%)4个处理,袋装青贮60天后取样,测定其发酵品质与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添加乙酸处理显著提高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P<0.05);添加丙酸处理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和氨态氮含量,却显著提高乳酸含量(P<0.05);添加尿素处理显著提高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及乳酸含量(P<0.05)。不同品种高粱青贮饲料的发酵质量存在差异,添加剂和品种对青贮的发酵品质有交互作用。其中,品种大力士和乐食青贮饲料品质优于天农青饲1号和乙醇高粱;添加乙酸、丙酸和尿素可以改善高粱青贮饲料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添加绿汁发酵液、乳酸菌制剂和葡萄糖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6个处理组:即对照组(无添加剂),绿汁发酵液组(FJLB),乳酸菌制剂组(LAB),葡萄糖组(G),绿汁发酵液+葡萄糖组(FJLB+G),乳酸菌制剂+葡萄糖组(LAB+G);在青贮第3,7,14,30天开窖,取样分析发酵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AB处理对发酵品质影响不大,FJLB处理显著(P<0.05)降低了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P<0.05)提高了pH值、乙酸、丁酸和氨态氮含量,使发酵品质变差,而G、LAB+G和FJLB+G处理均显著(P<0.05)提高了青贮早期的乳酸含量,在整个青贮过程中保持较高的乳酸/乙酸值,并显著(P<0.05)降低了最终青贮饲料的pH和氨态氮含量,但与G处理相比,LAB+G和FJLB+G处理没有显示出更优的效果。综上所述,添加葡萄糖可促进同型乳酸发酵,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优于接种乳酸菌。  相似文献   

5.
含水量及添加剂对高冰草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含水量以及添加蔗糖、甲酸对高冰草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探究优质高冰草青贮饲料的调制方式。试验选用结实期间的高冰草为原料,原料含水量分为鲜贮与晾晒2个处理,添加剂设置对照、添加甲酸、添加蔗糖3个处理。不使用任何添加剂为对照,甲酸添加量为6 mL/kg,蔗糖添加量为2%,袋装青贮360 d。结果表明,高冰草青贮时,原料进行晾晒,青贮饲料的pH显著增加(P<0.05)。晾晒处理减少乳酸(P<0.05)和氨态氮(P<0.01)的生成,增加乙酸的生成(P<0.05)。添加甲酸能够极显著降低高冰草青贮饲料的pH(P<0.01),提高乳酸的生成量(P<0.01),减少乙酸的生成(P<0.05)。添加蔗糖能够显著降低高冰草青贮饲料的pH(P<0.05)和乙酸的含量(P<0.01),提高乳酸生成(P<0.01)。添加甲酸或蔗糖都能够极显著降低高冰草青贮饲料的氨态氮含量(P<0.01)。晾晒、添加甲酸或蔗糖对高冰草青贮饲料的CP、NDF、ADF、Ash、EE等养分含量和干物质保存率没有显著的影响,并且对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也没有显著影响。与原料相比,硝酸盐含量下降48%~53%,亚硝酸盐含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
丙酸、乳酸菌添加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张静  玉柱  邵涛 《草地学报》2009,17(2):162-165
本试验旨在评价丙酸、乳酸菌及两者组合添加对意大利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青贮发酵品质及残余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的影响。试验共六个处理:对照、乳酸菌(LAB)、0.4%丙酸(PA4)、0.5%丙酸(PA5)、0.4%的丙酸+乳酸菌(PA4+LAB)和0.5%的丙酸+乳酸菌(PA5+LAB),以鲜重为基础。结果表明:经过30d青贮发酵,各处理组间DM含量差异不显著,各添加组pH值与对照相比有下降趋势,乳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且PA5及其组合添加显著(P<0.05)高于PA4及其组合添加,但在相同PA添加量下,单独或组合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对照组的乳酸/乙酸与LAB组间差异不显著,PA单独或组合添加组显著(P<0.05)高于对照和LAB处理组,但PA单独添加组又显著(P<0.05)高于PA组合添加组;PA单独或组合添加组乙酸、丁酸含量及氨态氮/总氮显著(P<0.05)低于对照和LAB组,丙酸及残留WSC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和LAB组;PA单独添加后残留WSC含量明显高于(P<0.05)PA+LAB组合添加;丙酸添加能有效地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性,减少对WSC的消耗,促进乳酸菌发酵,改善意大利黑麦草青贮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7.
西藏青稞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旨在将青稞秸秆与黑麦草以不同比例混合青贮,评价其发酵品质,筛选出适宜的混合比例。试验设青稞秸秆单独青贮(对照组)、80%青稞秸秆+20%多年生黑麦草混贮(L组)、60%青稞秸秆+40%多年生黑麦草混贮(M组)及40%青稞秸秆+60%多年生黑麦草混贮(H组)4个处理。青贮后第7,14和30天后打开青贮窖,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青稞秸秆与黑麦草混合青贮显著(P<0.05)提高了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P<0.05)降低了pH值和干物质含量,M和H组在乳酸产生的同时乙酸含量显著(P<0.05)提高,混贮组氨态氮/总氮略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均显示较低的丙酸和丁酸含量。从秸秆利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建议以40%黑麦草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试验在青稞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以6∶4混合的基础上,添加3%,4%和5%的糖蜜,旨在进一步改善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为西藏地区青稞秸秆青贮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青贮前14天,糖蜜添加组乳酸含量快速增加,pH值迅速下降。对照组pH值未能降至4.2以下,而糖蜜添加组均在4.0左右,乳酸、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乳酸/乙酸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氨态氮/总氮均低于对照组,且添加3%糖蜜已达到优质青贮饲料标准。青贮第60天糖蜜添加组有较高的粗蛋白含量,较低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各组体外降解率均高于青贮材料。综合考虑,在青稞秸秆和黑麦草以6∶4混合的基础上添加3%的糖蜜可获得优质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添加糖蜜和尿素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即无添加(对照)、4%糖蜜组(M)、0.4%尿素组(U)、4%糖蜜+0.4%尿素组(MU),添加比例以鲜重为基础。在青贮后第3,7,14,30 d开窖,取样分析其发酵品质。结果表明:对照发酵品质在青贮后期(14~30 d)下降;U组主要发酵产物是乙酸和丁酸,且pH和氨态氮/总氮值显著高于对照(P<0.05),发酵品质最差;M组和MU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保持高而稳定的乳酸/乙酸值和低的丁酸含量(<0.3 g·kg-1 DM);与对照相比,仅MU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M组和MU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单独添加4%糖蜜或与0.4%尿素组合添加均能提高象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促进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降解,组合添加4%糖蜜和0.4%尿素提高了象草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0.
不同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不同青贮玉米的品质影响,以5个品种的全株玉米为青贮原料,分别设对照与添加绿汁发酵液(0.2%)、乙酸(0.2%)、丙酸(0.2%)处理,袋装密封青贮,贮藏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乙酸可显著降低玉米青贮饲料的pH值(P<0.05),添加丙酸显著降低粗蛋白(CP)含量(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因添加乙酸和丙酸显著下降(P<0.05);不同品种玉米青贮的pH值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青贮饲料感官评定和实验室分析结果,说明添加乙酸、丙酸可以显著改善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中原单32、农大86和农大95青贮饲料品质优于农大108和农大高油115。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砂仁精油(Amomum villosum Lour. essential oil,AVEO)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分别在紫花苜蓿中添加了0.5% AVEO和1% AVEO进行青贮,以添加等量蒸馏水的紫花苜蓿为对照组(CK),在15 d和30 d开袋取样,并对青贮的发酵参数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VEO显著降低了紫花苜蓿青贮的pH值(P<0.01),提高了干物质含量、干物质回收率和真蛋白含量(P<0.01)。此外,在青贮第15 d,1% AVEO显著减少了紫花苜蓿青贮中的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在青贮第30 d,1% AVEO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青贮的乳酸的含量(P<0.05)。因此,添加AVEO对紫花苜蓿进行青贮有利于改善紫花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2.
添加剂对玉米秸秆和莴笋叶混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青贮原理,将干玉米秸秆与水分含量较高的废弃莴笋叶进行混贮,分析不同添加剂对二者混贮品质的影响。设置了对照组(CK)、德氏乳杆菌组(LD)、甲酸组(FA)、复合添加剂组(LD+FA)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连续贮存50 d,每间隔10 d对干物质和木质纤维组分含量、发酵品质及微生物数量进行分析,比较筛选适宜的添加剂。结果表明,50 d贮存期内,与CK组相比,FA组的干物质损失最小,且添加甲酸青贮后显著降低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酸性洗涤木质素、氨态氮/总氮含量和青贮pH(P<0.05),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V-score评分表现良好;LD组的干物质损失、氨态氮/总氮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青贮pH均高于4.2,V-score评分表现最差;LD+FA组在前30 d的贮存品质较好,之后氨态氮/总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贮存品质变差。从延长贮存时间和提高贮存品质等角度考虑,甲酸可以作为干玉米秸秆与莴笋叶混合贮存的添加剂,但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不同晾晒时间和青贮时间对全株青贮玉米发酵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玉米(Zea mays L.)青贮品种“曲辰9号”为试验材料,将乳熟末期的青贮玉米全株收获粉碎后,在阴凉处分别晾晒0(对照,CK)、1、2、3、4 d,然后在塑料桶(5 L)中分别进行青贮,待青贮60、90、120 d时进行发酵品质的评定。结果 青贮玉米的含水量随着晾晒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在晾晒2、3、4 d后含水量显著(P<0.05)低于CK;用晾晒2、3、4 d的全株青贮玉米原料进行青贮,pH值显著(P<0.05)高于CK,晾晒2 d青贮120 d处理除外。晾晒时间对乳酸、丁酸、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产生显著(P<0.05)影响,青贮时间仅对乳酸、丁酸产生显著(P<0.05)影响,其中,乳酸含量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丁酸含量在原料晾晒之后明显增加。CK处理中,青贮90、120 d的NDF含量显著(P<0.05)高于青贮60 d处理。利用氨态氮、乙酸、丙酸、丁酸开展V-Score分析,晾晒导致青贮玉米发酵品质降低,试验中品质较优的青贮为原料粉碎后未经晾晒的处理(CK)。结论 在未经晾晒处理下进行青贮60 d的青贮玉米,综合品质较高。在青贮玉米原料含水量为74%时,不建议粉碎之后通过晾晒降低含水量再青贮。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单宁酸和乳酸菌单独以及组合添加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青贮品质和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本试验以晾晒至含水量约为55%的初花期紫花苜蓿为青贮原料,设无添加剂为对照组(CK),单宁酸(Tannic acid,TC)、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和单宁酸+乳酸菌(Tannic acid+Lactic acid bacteria,TL)为添加剂处理组。青贮60 d后开袋取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添加剂处理组均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值、乙酸和非蛋白氮含量(P<0.05),干物质和真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添加剂处理组均能促进瘤胃丙酸生成,提高微生物蛋白产量(P<0.05);与TC处理组相比,TL处理组能够减轻TC处理组对青贮饲料干物质降解的抑制作用。综上,单宁酸和乳酸菌组合添加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品质的调控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以第2茬初花期(10%植株开花)刈割的紫花苜蓿为原料进行青贮,针对甲酸添加剂和青贮时间设计两因素试验,甲酸添加剂浓度为3(A1)、6(A2)和9 mL·kg-1(A3),以不添加作为对照(CK),分别在发酵30、60和120 d开袋分析。结果表明,适量的甲酸添加剂和适当的青贮时间能够改善青贮品质,甲酸添加剂能够显著降低青贮的pH、氨态氮/总氮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值(P<0.05);除粗蛋白(CP)外,青贮时间对青贮原料的其他营养品质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所有处理中,甲酸添加剂浓度6 mL·kg-1(A2),青贮时间60 d,苜蓿青贮效果最佳;甲酸添加剂和青贮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粗脂肪(EE)含量(P<0.05),对其他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6.
In Tibet, it is common practice to make and relocate total mixed ration (TMR) silages before feeding due to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forages temporally and spatially.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 molasses (M) or ethanol (E) on the fermentation quality and aerobic stability of local adaptive TMR silage. After 45 days of ensiling, pH and ammonia nitrogen in inoculated TMR silag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During the first 6 days of the aerobic exposure test, a small fluctuation in lactic acid concentration for all TMR silages was observed, and then silages with ethanol continued this trend, while lactic acid in silage without ethanol sharply decreased until the end of the aerobic exposure period. Meanwhile, pH gradually increased along the aerobic exposure; silages treated with ethanol showed lower pH after 9 days of aerobic exposure. The population of yeast gradually increased during 6 days of aerobic exposure, after that an accelerated rise was observed in TMR silages without ethanol. The combinational beneficial effect of L. plantarum and ethanol was found in combined addition of ethanol and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ilages (EL), indicated by intermediate fermentation quality and higher aerobic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7.
以分别晾晒4h、8h、12h和24h后调制的紫花苜蓿青贮为主要原料,添加8%豆粕和22%玉米粉后进行二次青贮,室温贮藏45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添加豆粕和玉米粉能显著改善晾晒4h、8h后青贮的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再次青贮的发酵品质(P<0.05),而对于晾晒12h、24h后青贮的紫花苜蓿青贮饲料,添加组的发酵品质普遍较差;第二次青贮后,氨态氮占总氮的百分含量随着晾晒时间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晾晒4h、8h后青贮的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再添加玉米粉和豆粕调制混合发酵饲料是可行的,其中以晾晒4h后青贮的紫花苜蓿青贮饲料为原料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青贮密度和青贮时间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本试验以第二茬初花期(10%植株开花)刈割的紫花苜蓿为原料,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设计青贮密度550,600和650 kg·m-3以及时间30,60和120 d,对不同处理青贮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乙酸和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含量外,青贮密度和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苜蓿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P<0.05);与密度为650 kg·m-3的处理组相比,密度为600 kg·m-3的处理组青贮30和60 d后,乳酸和干物质(Dry matter, DM)含量增加,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 WSC)含量减少;在密度为600 kg·m-3下,与青贮30 d相比,青贮60 d的样品中乳酸、乙酸、DM,CP和粗脂肪(Ether extract, ...  相似文献   

19.
旋扭山绿豆(Desmodium intortum)是一种优良的多年生热带豆科牧草,本研究分析了其营养成分和乳酸菌、葡萄糖添加对其青贮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青贮试验设有6个处理,即对照(无添加),添加乳酸菌(LAB)、1%葡萄糖(1%G)、2%葡萄糖(2%G)、乳酸菌+1%葡萄糖(LAB+1%G)和乳酸菌+2%葡萄糖(LAB+2%G)。结果显示:旋扭山绿豆的粗蛋白含量(20.75%)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7.19%)较高;青贮60 d后,对照处理发酵品质较差,pH在4.7以上;单独添加乳酸菌显著降低了pH和氨态氮含量,增加了乳酸含量(P<0.05);而单独添加葡萄糖的两个处理pH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降低了氨态氮含量(P<0.05);乳酸菌和葡萄糖混合添加处理均使pH降至4.1以下,乳酸含量超过6%,显著优于其他处理(P<0.05),但两混合添加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添加乳酸菌和1%葡萄糖是改善旋扭山绿豆青贮发酵品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高水分全株玉米(Zea mays L.)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细菌群落的影响,本试验以乳熟期的全株玉米为原料,设置对照、添加苯甲酸钠和植物乳杆菌3个处理,青贮60 d后,测定其营养成分、发酵指标和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和苯甲酸钠均能使高水分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细菌群落发生一定变化,并以乳杆菌属细菌为优势菌群(>70%);2种添加剂均未降低高水分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细菌多样性;与对照相比,用植物乳杆菌处理高水分全株玉米青贮后,其氨态氮含量呈显著增加的趋势(P<0.05),用苯甲酸钠处理的高水分全株玉米青贮后,pH值升高(P<0.05),有机酸含量降低。因此,2种添加剂对高水分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