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农业人口大国,农业不仅是我国迈向工业化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还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的增多和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耕地面积的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目前特有的社会现象。这关系着农民是否能够持续增收,还关系着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采取策略加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而劳动力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劳动力出现了转移现象,降低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成本,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增长,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由于我国人口数量较多,在转移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理想中的效果相差甚远,从而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农村劳动力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业科技普及的提高,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依法有序地引导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有偿租赁等土地有效流转形式,把有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影响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证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且农民回流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也给农村发展带来难题,如导致农村人才不断流失和农村留守人员问题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农业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从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原因入手,以岑巩县为研究对象,对其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以及特征进行分析,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论述了其对农村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并从提高土地利用率、扶持第二、三产业、加强教育培训以及合理投资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现今农村大量劳动力主要的转移形式就是于不同区域之间流动,而劳动力大量转移根本原因在于区域发展的较大差距,当前中西部与东部具备较为突出的发展差距,以2015年人均GDP来衡量的话中西部与东部差距集中在1比2.2之间,然而农村劳动力向东部发达城市如上海、深圳等转移并不具备就业基础,由此发展区域经济(英文简称RES)和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英文简称TOEA)就成为了政府重要工作之一。而本文基于此就发展RES和农村TOEA关系进行着手分析,之后探讨发展RES进而带动农村TOEA途径,以期为后续关于农村TOEA以及RES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西部人力资本结构的现状分析,认为西部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技术技能培训是制约其向城镇转移的主要因素,提出通过进一步完善西部农村教育体系、加强西部农民培训和加大西部农村教育及培训投入等途径来提升西部农村人力资本结构,加快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8.
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西部人力资本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西部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技术技能培训完善西部农村教育体系、加强西部农民培训和加大西部农村教育及培训投入等途径来提升西部农村人力资本结构,加快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9.
广东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经营管理素质、专业技术水平5个方面对广东农村劳动力进行全面分析,并从农村劳动力素质的角度来探讨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提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 渠县有133万人口,劳动力60万个,人均耕地仅占520米~2,常年剩余劳动力近25万个,就业矛盾十分突出。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县委、县政府精心组织,科学引导劳动力转移,每年转移23万人左右,仅劳务收入一项每年全县达到9亿元,人平782.6元。农民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县农房改造率达到58.7%。1998年,农民群众自愿投资1200万元,建设小康庭园、富裕文明新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容量、多层次的转移,我们做到四个结合: 1.转移与产业化结合切实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可以就地消化农  相似文献   

11.
陈成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2):232-236
近年来,创业潮、县域经济与特色乡镇的发展、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家庭因素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 动力选择就地转移。实证研究发现,性别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域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倾向 选择异地转移,女性更倾向于就地转移;未成年子女对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家中有未成年子女 的家庭更可能选择就地转移;而职业技能培训对就地转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更 倾向于异地转移。当前,要促进四川省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就地转移,应加快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升 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吕蕾  彭荣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3003-3005
分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并提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明显的作用,但同时也造成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直接的后果就是粮食面积缩减、产量减少。通过加大农民培训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合理转移和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全面提升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4.
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关键—浅论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而要如期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认真研究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确保农民收入较大幅度增长,缩小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跟上整个经济社会前进步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艰巨性和紧迫性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转移难度加大,就是新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不仅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会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从山东的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  相似文献   

15.
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重点阐述了劳动力转移后对农业生产及农村社会生活产生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是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农村经济。而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劳务收入已经成为河南"三农"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描述了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经济和社会效果,找出了制约转移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搞好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策略,对于河南新农村建设工作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学界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所展开的系列研究和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对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与培训相关的研究和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供给与需求、内容与模式、问题与对策、成效与满意度、政府在培训中的职责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与启示,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6036-6120
分析了四川省农村劳动力省内外转移数量的变化情况,认为省内转移数量持续上升,而省外转移数量持续下降。指出劳动力大量省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转入地经济发达,就业渠道广,而省内经济快速发展、省外转移成本过大以及家庭因素则促进了劳动力省内转移。对四川省农村劳动力省内外转移决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事非农工作的时间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域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从事非农工作的时间越长的劳动力,更可能选择省外转移;从事非农工作时间越短的人,越可能选择省内转移。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农村劳动力的自发转移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路。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化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三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临沂市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临沂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非农产业和小城镇为载体,以劳务输出为重要渠道,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1979~2001年,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29.1万人,占全市农村总劳动力的26.3%,比全省高出4.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转移5.87万人,年均增长11.94%。 临沂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1.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向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