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青峰 《河南农业》2014,(21):40-41
##正##一、小麦病害种类介绍(一)小麦锈病小麦锈病分为条锈、叶锈、秆锈3种。小麦锈病是典型的高空、气传病害。能以夏孢子随季风往复传播侵染,条件适宜时可造成病害的大面积流行。多雨、多雾或结露条件下,病害发生重;氮肥过多、大水漫灌、群体密度大、田间通风透光不良等都利于锈病发生。(二)小麦白粉病该病是目前我国小麦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以叶片受害为主,严重时在茎秆、叶鞘、穗上也有发生。叶片  相似文献   

2.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锈病包括条锈、叶锈、秆锈三种。其中条锈病是曲靖市小麦生产的第一大病害,严重制约了高产优质小麦生产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小麦条锈病在本地的症状特征,发生发展规律和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小麦锈病作为一种主要的小麦病害.严重影响着小麦产区的质量和产量。小麦锈病根据侵染、发病部位的差异1分为条锈、秆锈和叶锈3种。四川、重庆地区以小麦条锈病为主。早春3~4月温度适合条锈病的发生,当早春气温偏高时,叶锈和秆锈也有可能严重发生。小麦锈病一旦发生后,直接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病菌与小麦争夺养分,还能影响水分蒸腾。  相似文献   

4.
2002年伊犁河谷小麦锈病出现较历年偏早40天以上,3月29日在田间首次查到小麦条锈病为历年最早。冬小麦锈病流行始于5月下旬中期,5月底条、叶锈开始混发。春麦田锈病的发生晚于冬小麦1月有余,其锈病流行始于6月下旬。据统计,伊犁州直属(包括兵团农四师所属团场)小麦锈病发生面积占播种面积的81.4%,防治面积占发生面积的百分之百。小麦锈病造成的综合损失率达14.4%。其中,地方小麦锈病直接造成的产量损失达4521.880屯。  相似文献   

5.
小麦锈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锈病是我国发生面积最广、危害最重的小麦重大病害。西北、西南和黄淮海麦区是锈病主要流行区,流行年份受害小麦可减产30%以上,甚至绝收。20世纪50年代以来,锈病的大流行在我国发生了9次,给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准确把握小麦锈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对小麦生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小麦锈病根据其侵染、发病部位的差异分为条锈、秆锈和叶锈。四川、重庆地区以小麦条锈病为主。早春3—4月温度适合条锈病的发生,当早春气温偏高时,叶锈和秆锈也有可能严重发生。小麦锈病一旦发生后,直接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病菌与小麦争夺养分,还能影响水分蒸腾。  相似文献   

7.
防治小麦锈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文业 《新农业》2011,(7):20-20
小麦是河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3200多万亩。受综合因素影响,小麦条锈病在河北省连续两年偏重发生,因此必需对小麦锈病的防治高度重视。1.危害小麦锈病有条锈、叶锈、秆锈3种,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常造成严重损失。小麦3种锈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以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而严重,其次为秆锈和叶锈。  相似文献   

8.
蒋卫宁  李萌 《农家科技》1999,(10):13-14
<正> 1999年是四川省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年,发病面广,危害严重,一般麦田减产20%左右,重病田减产50%以上,有的甚至颗粒无收。小麦锈病分条锈、叶锈、秆锈三种,其病程的长短、发生危害的程度与春季气温、土壤湿度和施肥、种植密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春季气温适合、土壤湿度大、雾露天气多,利于锈病的发生和流行,偏施氮肥、种植密度大、生长繁茂的麦田易发病,尤以条锈病发生危害最严重。三种锈病由于发病适温不同,从病菌侵入到发病的时间各异:条锈菌  相似文献   

9.
1小麦锈病在伊犁河谷发生危害状况1.1基本情况2002年—2003年,伊犁河谷小麦锈病发生严重。据伊犁州测报部门春季调查,2002年较历年偏早40天以上,3月29日在田间首次查到小麦条锈病,为历年最早;2003年小麦锈病于4月29日在麦田查到,比历年偏早15天左右。冬小麦锈病流行则始于5月下旬,5月底条叶锈开始混发。春麦田锈病的发生则晚于冬小麦1月有余,其锈病流行始于6月下旬。这两年昭苏县、伊宁县、新源县中度偏重发生至大发生;巩留、尼勒克、特克斯、霍城等县  相似文献   

10.
锈病是德宏州小麦的主要病害,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以秆锈为主,70年代后又以叶锈为主,80,90年代“三锈”发生面积不大,危害较轻,近年又有上升趋势。通过流行因素分析,菌源的大量积累,是锈病发生的先决条件;感病品种的大量种植,决定了锈病的发生程度;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利于锈病的蔓延。通过四次抗锈品种的更换,增强了品种的抗病性,遏制了秆锈病的猖獗危害;通过改革耕作制度,减少地麦种植,铲除自生麦苗,切断锈病的初侵染源;通过适时播种,避过锈病的危害;通过及时有效的药物防治,控制锈病蔓延,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1.
到四月下旬为止,全国各地小麦锈病除福建、浙江、苏南发生较重的条锈病外,其它地区尚不严重。广东广西小麦种植不多,四月中旬即行成熟收割,条锈病叶锈病约系一月中旬前后发生,成熟前发生较重的杆锈病,为害产量轻微。福建江西小麦在四月至五月成熟,普遍发生条锈、叶锈及杆锈。江西最初发现在三月上旬,三月缺  相似文献   

12.
<正>小麦锈病包括条锈、叶锈及秆锈,是发生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病害。1危害症状三种锈病的共同症状是,发病初期在叶片、叶鞘及叶秆上形成褪绿黄斑,不久产生铁绿色的粉疮即夏孢子堆,手摸可沾上粉末。后期形成黑色的疮斑即冬孢子堆。  相似文献   

13.
小麦锈病发生广、为害大,近年在我市虽得到一定控制,但远没彻底解决,必须继续警惕。小麦锈病有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三种。其发病特点为:条锈猖獗,叶锈普遍,秆锈成灾。  相似文献   

14.
小麦锈病在全国主要麦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根据发病部位和病斑形状分为条锈、叶锈和秆锈三种。其危害特点是发展快、传播远,能在短时期内大面积流行,减产严重;锈病危害小麦并不局限于发病部位,如叶绿素被破坏,光合作用面积减少只是局部的,其养分被剥夺和水分过多的丧失则是全株性的。  相似文献   

15.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主要有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等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病害之一。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是叶鞘和茎秆,穗部、颖壳及芒上也有发生。小麦条锈病病原为条锈柄锈菌,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通过对临夏广河县小麦大田的调查,了解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再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锈病之一,是一种高空气流远距离传播病害,号称"国病",其发生范围广,传播蔓延快,流行成灾率高。小麦条锈病流行年份可造成作物减产5%~15%,严重时可减产达50%以上,甚至绝收。小麦是射洪县主要小春作物,而小麦条锈病一直是本县对小麦生产影响最严重的病害。一、射洪县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2001年以来,条锈病在我省、我县几度大流行,对小麦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2006年小麦条锈病大发生,发生面  相似文献   

17.
小麦锈病又称黄疸病、麦疸病。包括条锈、叶绣、秆锈3种。锈病是麦类病害中危害最重、流行性强、发生区域广的一种病害。尤其是条锈病,曾多次发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20%~30%。主要发牛在河北、河南、陕西、山东、山西、甘肃、四川、湖北、云南、青海、新疆等地。  相似文献   

18.
<正> 小麦锈病是一种大区域流行性病害,有秆锈、条锈、叶锈三种。国内的大体分布是:东北春麦区以秆锈为主, 叶锈偶尔发生;西北及内蒙古春麦区, 三种锈病均有发生,以秆锈及条锈为主;华北、西北冬麦区以条锈为主.局部地区秆锈、叶锈也有发生;江南地区三种锈病均有,以秆锈危害最大,叶锈发生较为经常;西南地区三种锈病都  相似文献   

19.
<正>一、小麦病虫害的主要种类1.小麦锈病:小麦锈病分为条锈、叶锈、秆锈三种。小麦锈病是典型的高空、气传病害。多雨、多雾或结露条件下,病害发生重。2.小麦纹枯病:小麦发病后,叶鞘、茎秆组织坏死,轻病株穗小粒秕,重病株不能抽穗或形成枯株白穗。冬春气温偏高,雨水偏多,利于纹枯病的发生流行。3.小麦白粉病:以叶片受害为主。病斑多出现于叶片正面,严重时病斑汇合成片,使叶片提早干枯,导致穗小秕粒。4.小麦全蚀病:幼苗发病,根和根茎呈黑色,病苗矮化,底叶发黄;拔节期,根部变黑加重,茎基  相似文献   

20.
小麦锈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分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三种类型,是小麦上发生最广,为害程度最大的一类病害。它的特点是发展快,传播远,能在短期内造成大面积流行。因此锈病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在病情严重程度相同的情况下,三种锈病中以秆锈减产最大,条锈次之,叶锈最小。发病损失率还因品种抗性,气候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