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中国林化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界定出8类主要林化产品,采用GL指数和Bruelhart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2个角度对中国林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算与分析,得出中国林化产品贸易额增长迅猛、贸易逆差逐年扩大、贸易集中度高、产业内贸易水平低的结论,提出中国林化产品产业内贸易提升的高级生产要素培育战略、规模经济与加强管理战略、天然橡胶和棕榈油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与维谢格拉德集团农产品的贸易现状及结构特点,其次运用GL指数对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算,最后利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SITC Rev.3下中国与维谢格拉德集团2000—2016年农产品贸易数据,构建双向固定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维谢格拉德集团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趋势愈发明显;各分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国别及品种差异性显著。此外,平均市场规模、贸易不平衡显著阻碍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提升;人均收入差异、贸易开放度、贸易竞争力和生产技术水平差异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的作用方向不同,模型回归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特征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运用格鲁贝尔-劳埃德(G—L)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对近年来中日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与日本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结构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特别是以低水平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在此基础上,对中日农产品贸易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俄罗斯互为最大邻国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且同为农业大国,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进一步加强农业领域的合作提高农产品贸易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中俄农产品贸易特点的基础上,采用HS分类法,运用2006—2016年数据通过G-L指数、Bru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Thom&McDoellw边际垂直和水平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特点以及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俄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低下,贸易的增量主要来源于产业间贸易,并对此提出了进一步提升中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108-112
中美两国均是世界主要农产品生产与贸易大国,中美农产品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增长速度逐年递减,且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利用GL指数和Bruelhart指数对2010-2019年的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分析,得出两国产业内贸易的水平不高,在二十四类农产品中,产业内贸易为主的农产品占比较小,大部分农产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且产业内贸易水平波动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6.
严跃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705-4706
以江苏省农产品为研究对象,结合2002~2007年的数据,分析了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和贸易绩效。结果表明,江苏省农产品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农产品贸易绩效不良,因此,应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在2001-2010年大体上得到了稳步的增长,且其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逐年增加,由2001年的11%增长到2010的16%,东盟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随着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不断发展,同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本文运用格鲁贝尔-洛伊德(G-L)指数和布吕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对2001-2010年中国和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而且贸易增量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但产业内贸易水平在保持平稳中有所上升.最后,通过对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GL指数测算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并运用BI指数、HI指数分析中国与各国之间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特征,最后运用计量模型探究影响产业贸易水平的因素.结果表明,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且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食品及活动物类产品上,阿富汗、沙特阿拉伯、意大利、巴基斯坦、德国等国家与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对于产业内贸易类型,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及产品类别之间均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产品质量的差异是我国与沿线各国之间农产品发生贸易的重要原因.此外,回归模型表明双方贸易不平衡程度、地理距离、贸易开放程度、外商直接投资均对农产品贸易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贸易不平衡程度呈现负向影响;而地理距离对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贸易开放程度仅对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仅对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正式签署,中国农产品出口迎来了新机遇。近年来,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规模呈明显上升趋势。运用GL指数、BI指数和MIIT指数测算2006—2022中国与RCEP国家农产品贸易指数,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双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与RCEP国家农产品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且双方产业内贸易增量源自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货物贸易结合度、市场开放度差异、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市场规模差异和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对中国与RCEP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货物贸易结合度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的加强以及中国向西开放战略、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中吉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文章利用G-L指数、Bruelhart指数,选取2005-2010年中吉农产品贸易数据,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对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分析,并运用相关模型探讨了影响中吉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吉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贸易增量以产业间贸易带动为主,开放度、要素禀赋差异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标分析中国与中亚5国2004—2013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结构。从整体来看,中国与中亚5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且产业内贸易增量全部来源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分国别来看,中国与各国农产品贸易均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从4大类农产品上看,中国与中亚5国第二类农产品(植物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而另外3类农产品主要表现为产业间贸易。  相似文献   

12.
我国松香对外贸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松香生产及出口的第一大国,具有显性贸易竞争力很强、产业内贸易水平很低、出口价格指数远远低于进口价格指数、贸易条件有待改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等特征。针对上述特征,对我国松香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升级、规模效应和产业集群、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中1992—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具有递进关系的GL、BI、TM和TC指数就中国与南亚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构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与南亚农产品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波动性较大,易于转化为产业间贸易,总体上中国与南亚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呈现不稳定性的增长发展态势。中国与南亚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较明显,在贸易结构方面总产业内贸易和总产业间贸易呈现"低—高—低"和"高—低—高"的态势,且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因此,应从多方面提升中国与南亚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4.
采用HS2002商品分类法,运用2002—2013年数据通过GL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哈(分别指中国、哈萨克斯坦)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中国农产品对哈竞争力状况和中哈产业内贸易结构等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哈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低下,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发展为主,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增量主要来源于产业间贸易,中国的农产品竞争力较低,竞争力有待加强。并提出进一步提升中哈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把握我国花卉产品贸易增长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促进我国花卉产业间贸易,加快产业内贸易,采用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的中国花卉产品贸易数据,利用GL指数、GL修正指数、Aquino指数、Bru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及Thom&McDowell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对2002—2011年中国主要花卉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水平与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主要花卉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总体较低,贸易方式还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国主要花卉产品贸易的增长由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共同推动;产业内贸易方式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提出了继续发展中国主要花卉产品产业间贸易及加快发展产业内贸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的相关数据,运用G-L指数与TC指数分别测度产业内贸易程度和国际竞争力水平。在分析2005—2012年中国水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和国际竞争力变动趋势的基础;剖析中国水产品产业内贸易与国际竞争力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干腌熏鱼、鱼制品、甲壳软体制品等一直保持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其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而鲜冷藏冻鱼与鲜冷藏冻腌甲壳软体等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但其国际市场竞争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中挪两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计算两国的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竞争力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结果表明:中挪两国贸易结构朝有利于发挥双方比较优势的方向转变;两国具有贸易竞争力的产品差异较大,产业间贸易互补性较强,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但上升趋势明显。总体而言,中挪两国贸易互补大于竞争,两国通过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合作,贸易潜力巨大。中挪建立自由贸易区,有利于进一步巩固中挪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形式以及加强中挪在高技术领域合作,加快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8.
由于蔬菜产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现已成为世界蔬菜生产和贸易第一大国。在测算了中国蔬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后,选取中国与17个贸易伙伴国的蔬菜进出口数据,构建一个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以此实证分析对中国蔬菜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贸易距离对产业内贸易影响显著,且呈现负相关关系;平均市场规模对中国蔬菜产业内贸易有促进作用;另外,APEC和CAFTA地区虚拟变量分别指如果"是"亚太经合组织或东盟成员国则取值为"1","不是"则取值为0,在回归结果中该变量对产业内贸易影响较大,且是正相关。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中国蔬菜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8):101-104
运用产业内贸易(G-L)指数与TC指数,选用(UN Comtrade)数据库提供的海关编码为HS01~HS24的数据,对2002~2012年间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从近年来福建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情况出发,先采用G-L指数、MIIT指数从静动两方面分别测算福建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状况,再采用指数测算与福建高新技术产品主要贸易伙伴的产业内贸易状况,发现福建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有波动增长的趋势,但是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结构的发展尚不均衡;与高新技术产品主要贸易伙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也不高,总体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