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潜叶蝇是水稻苗期一个重要虫害,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革,插秧期的提前,使水稻潜叶蝇由过去只限于秧田为害变为移栽后本田前期为害为主,严重影响了水稻苗期的正常发育和秋后产量。一、生活习性水稻潜叶蝇在东沟县是以成虫在杂草中越冬,每年4月末气温稳定在7~9℃时开始活动,5月中旬进入产卵盛期,在秧苗和杂草上产卵繁殖,并喜欢把卵产在秧苗和杂草稀少的地方。潜叶蝇完成一个世代需32~33天,一年能繁殖4~5代。对水稻秧苗危害较重的是越冬  相似文献   

2.
根据在奉化市观察,发现板栗球蚧一年发生一代,以若虫在板栗枝条的裂缝、叶痕、芽基处越冬,3月下旬出现成虫, 4月下旬产卵,5月初开始孵化,孵化盛期在5月10日左右,危害虫态为若虫、成虫,危害时期若虫5~10月,成虫3~4月,固定在枝干、叶背面吸食汁液,11月越冬,雌成虫平均产卵900粒左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室内饲养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北地区亚洲飞蝗的生活史及主要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洲飞蝗在东北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越冬蝗卵6月上中旬开始孵化,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蝗蝻发育历期为28~35 d,每个龄期历时5~7d,7月上旬末期开始羽化为成虫,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约7d雌雄两性开始交尾,7月下旬为交尾盛期,交尾约14 d后雌性开始产卵,产卵一直延续到9月末.生态环境条件对亚洲飞蝗的取食、蜕皮、羽化、交尾、产卵等生长发育及繁殖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1990—1992年观测表明,大青叶蝉越冬卵孵化盛期与梨花盛开,沙枣、柳树展叶等物候吻合;秋季成虫产卵盛期与新疆杨叶片变色、沙枣成熟吻合。阿克苏地区大青叶蝉各世代、各虫态出现的期距差异较小,第一代成虫出现的始盛期到产卵始盛期的期距为28—32天,平均30天。越冬卵开始孵化所需积温为0℃以上400日度。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透测法报成虫发生期。用以上各种方法预测各虫态发生期。秋季林地成虫密度可测报杨树树干上的产卵量。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1999,(2)
据观察,板栗球蚧在浙江省奉化市一年发生一代,以若虫在板栗枝条的裂缝、叶痕、芽茎处越冬,3月下旬出现成虫,4月下旬产卵,5月初开始孵化。孵化盛期在5月10日左右,危害虫态为若虫、成虫。危害期若虫5~10月,成虫3~4月。固定在枝干及叶背面吸食汁液。11月越冬,每一雌成虫平均产卵900粒。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一、葱斑潜蝇又称潜叶蝇,叶蛆。幼虫终生在叶内曲折穿行,取食叶肉,叶面上可见到迂回曲折的蛇行隧道,叶肉被取食后,只留两层白色透明的叶表皮,严重时,一叶被多条虫危害,叶肉被大量取食,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1、发生规律。1年发生3-5代,以蛹在被害大葱叶内和土中越冬。5月上旬为成虫发生盛期,成虫在傍晚把卵散产在大葱叶片组织内,卵呈白色,4-5天后孵化出幼虫,即开始在叶内取食危害,6月份为危害盛期,老熟幼虫在隧道一  相似文献   

7.
<正>一、葱斑潜蝇又称潜叶蝇,叶蛆。幼虫终生在叶内曲折穿行,取食叶肉,叶面上可见到迂回曲折的蛇行隧道,叶肉被取食后,只留两层白色透明的叶表皮,严重时,一叶被多条虫危害,叶肉被大量取食,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1、发生规律。1年发生3-5代,以蛹在被害大葱叶内和土中越冬。5月上旬为成虫发生盛期,成虫在傍晚把卵散产在大葱叶片组织内,卵呈白色,4-5天后孵化出幼虫,即开始在叶内取食危害,6月份为危害盛期,老熟幼虫在隧道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龙井地区1984—1989年间五年的调查资料,经协方差分析和卵量消长回归方程的进一步验证,研讨了稻小潜叶蝇成虫发生进度和日期关系的数学模型P=0.9038 0.1381X。根据这个模型,认为龙井地区稻小潜叶蝇田间成虫发生始盛期(累积频率15.8%)为5月27日,高峰期(累积频率50%)为6月4日,盛末期(累积频率84.2%)为6月11日。据此建议,调查其成虫的时间应由原来5月5日—31日改为5月20日—6月15日,产卵调查应由原来5月10日—6月4日改为5月20日—6月19日,而且大面积药剂防治应在6月上旬进行。  相似文献   

9.
由于水稻潜叶蝇对不同颜色有不同的趋性,本研究主要利用黄色诱虫板诱杀水稻潜叶蝇成虫,并且分期调查诱虫板诱虫数量。结果表明,6月4日诱杀水稻潜叶蝇成虫数量最多,为16 128头;说明6月4日左右是稻田防治潜叶蝇的最佳时期,水稻潜叶蝇主要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内饲养和室外观察的方法对吉林地区的长翅燕蝗生活史及主要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吉林地区长翅燕蝗1a发生1代,卵在土里越冬,越冬蝗卵翌年5月上旬开始孵化,5月中旬是孵化盛期,蝗蝻发育期为30~35d,每个龄期历时6~7d,6月上旬开始羽化为成虫,6月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约1周雌雄两性开始交尾,雌雄交尾约2周以后,雌性蝗虫开始产卵,产卵一直持续到7月末。长翅燕蝗所处的生态环境,对长翅燕蝗的各项生命活动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1发生 枣树龟蜡蚧在北方地区1年1代,以受精雌虫在枝条上或老皮裂缝下越冬.次年3~4月虫体发育后在枝条上吸食,4月中旬成熟.6月初开始产卵,气温在23℃左右时为产卵盛期.孵化后母体收缩干死在蜡壳内,6月中旬开始孵化出若虫.虫卵自6月底~7月中旬为孵化期,7月中旬为孵化盛期.  相似文献   

12.
豆杆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在我省1年发生5代,以蛹和少量幼虫在豆杆中越冬.5月上、中旬陆续发蛾产卵,成虫分别于6月中下旬、7月中旬、8月上旬和9月中旬盛发.产卵以上部叶片为多,卵产于叶背近叶脉处.幼虫孵化后,立即潜入表皮下食害叶肉,并沿叶脉入叶柄,再蛀入茎杆髓部咬食.一般以离地面20~30厘米的茎部受害较重,大豆苗期易死苗;中后期为害,叶柄易脱落,茎杆上部枯死.如遇雨水过多,易诱发病菌生成,造成结英不饱满,影响豆类的产量和质量.各代在豆杆内化蛹羽化,杆上留有羽化孔.  相似文献   

13.
稻秆潜蝇在重庆市已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该虫在重庆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3代幼虫越冬.越冬代幼虫在3月下旬化蛹,4月中旬至下旬为第1代成虫期,5月上旬为产卵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期,6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2代成虫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上、中旬为产卵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幼虫期,8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3代成虫期为9月上旬至下旬,并迁至越冬寄主上产卵,10月初至11月底孵化为幼虫进入越冬期.成虫羽化后1~2 h即可交配,但多数于羽化后1~3 d才交配.交尾后越冬代于4~9 d,第2代于3~7 d后产卵,一般1叶仅产1卵,偶有数粒.单雌产卵量2~81粒不等.成虫寿命为20 d左右.  相似文献   

14.
①落叶松鞘蛾在豫西山区一年发生代,以幼虫带着筒巢在短枝上、小枝基部、树皮裂缝中越冬。翌年4月10日前后开始活动,4月下旬到5月上旬为危害高峰期,5月中旬为化蛹盛期,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7月上旬为幼虫孵化盛期,9月末幼虫开始缀鞘,10月上旬陆续入蛰。②落叶松鞘蛾在林缘、林间空地及郁闭度小的林分虫口密度高、危害较重,郁闭度大的林分虫口密度较低、危害轻。③落叶松鞘蛾成虫只能交尾一次,单雌蛾平均产卵19枚,最高可达到40枚。幼虫期主要特征明显分为孵化、潜叶危害、制鞘及负鞘危害、扩大筒鞘等一系列的变化。落叶松鞘蛾幼虫在林内呈聚集分布型。该虫具有潜叶危害性和暴食性。④采用P=Po×E×[F/(m+F)]×(1-m)可推算下一代的发生量。⑤研究总结出在加强检疫,科学育林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积极采取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栗链蚧是板栗重要害虫,属同翅目链蚧科。在陕西省山阳县1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栗树枝干表皮越冬。4月中旬越冬成虫开始产卵在介壳下的尾部,4月下旬为产卵盛期。5月上旬卵开始孵化,若虫出壳。雌成虫边产卵边孵化,繁殖率高,孵化期长达50 d左右。经过20~25 d出现雌雄分化,雌虫群集在枝干上,经交尾后6月下旬开始产卵,卵期6~8 d。第二代若虫发生在7月上旬。9月份以后受精  相似文献   

16.
甘薯天蛾在太和县1年发生4代,以蛹在土下10厘米左右深处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每晚7~11时为活动盛期。成虫产卵有较强的选择性,叶色浓绿生长茂盛的薯田产卵多,卵多散产在甘薯叶背面的边缘,也可产在叶正面和叶柄上,平均1头雌蛾可产卵1500粒,多者达2800余粒。成虫趋光性强,也善于飞翔,在环境条件不适宜时,能迂飞远地繁殖危害。干旱时成虫趋向低洼潮湿地块或落雨地区,连续降雨湿度过大时则飞向高地,常形成区域性危害。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白桦食叶害虫中带齿舟蛾(Odontosia arnodiana(Kardakoff))的生物学特性。该虫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每年发生一代,以蛹在枯枝落叶层下越冬。成虫于翌年4月中旬开始羽化,4月30日前后为羽化盛期,5月中旬羽化结束,雌蛾寿命为7-11d,雄蛾寿命为6-14d。成虫羽化后1d左右即可产卵,卵多产于白桦1-2年生的枝条上,单雌产卵量为168粒,最高可达600粒。卵期长为30d左右。5月中旬始见初孵幼虫,6月初为幼虫孵化盛期。幼虫共5龄,历期50d左右,最长可达60d。老熟幼虫于6月下旬开始下树,7月上旬开始化蛹,7月下旬全部化蛹结束。蛹期长9个月。同时研究了中带齿舟蛾大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豆秆黑潜蝇成虫在羽化后的第2天就有交尾,多数个体在羽化后3—4天内交尾,成虫产卵始迄期有5、6天,9天,少数个体长达24天,33天。产卵量在个体间的差异很大,最多的产卵396粒,雌成虫有卵巢小管16—26根,每小管的含卵粒数,最多达13粒.田间正在交尾雌虫的卵巢发育程度,个体间差异十分明显.成虫产卵对于不同生育期豆株有明显选择性.在V(?)植株和R_1、R_2植株上产卵为多.在野生大豆上产卵较少.成虫都产卵在豆叶背面距叶片基部(1厘米左右)的叶脉(主脉、支脉都可以)附近叶肉组织内.白天活动时喜欢趋集开白花的芝麻田。  相似文献   

19.
苏茶 《农家致富》2023,(6):28-29
<正>一、发生规律绿盲蝽在长江中下游茶区1年发生4~5代,以卵在豆类、茶树茎梢、树茬、剪口、杂草内越冬为主,越冬卵在3月底4月初孵化,4月上中旬为若虫孵化盛期,若虫孵出后均集中在新梢顶端危害尚未展开的幼叶,若虫期平均长达27天,成虫期30天以上。其生活隐蔽,爬行迅速,成虫善于飞翔,晴天日间多隐蔽在茶丛内,夜晚、晨昏爬至芽叶开始活动危害。至5月上中旬第一代成虫羽化后则陆续飞出,迁至其他植物上。10月中旬前后,最后一代绿盲蝽成虫回迁到茶树上产卵越冬。  相似文献   

20.
为摸清麦黑潜叶蝇在天津市的发生规律和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麦黑潜叶蝇一年发生1代或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4月上旬羽化出土为害。成虫为害高峰期为4月上旬,雌蝇用粗硬的产卵器刺破麦叶;形成一行行的淡褐色针孔状斑点。幼虫为害盛期为4月下旬,百株有幼虫可达20~42头。幼虫潜食麦叶上半部叶肉,并形成袋状白色透明虫道。幼虫约8d左右老熟,老熟后爬出叶外入土化蛹越冬,化蛹率为54.5%左右。麦黑潜叶蝇为害可使小麦减产12.5%~1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