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4.
甘蔗脱毒种苗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甘蔗是无性繁殖作物,生产上主要用蔗茎作种,由于多年种植后受到各种病源物的侵染,造成原有优良品种的产量和品质下降。在生产上,危害甘蔗的主要病害有凤梨病、眼点病、黑穗病、花叶病、宿根矮化病等。其中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用一般的化学药剂难以防治,花叶病一般使甘蔗减产10%~40%,宿根矮化病可使甘蔗减产10%~30%,干旱时感病率可达100%。因此,采用甘蔗脱毒培养技术,生产健康种苗,是恢复甘蔗优良品种种性、提高甘蔗生产的有效手段。关于甘蔗种苗的脱毒培养,巴西、古巴等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6.
CMV和TMV病毒的侵染导致密纹片姜产量降低,品质下降,通过茎尖脱毒培养和筛选获得脱毒苗并建立快繁体系,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茎尖接种培养基为MS+6-BA1.0~3.0 mg/L+NAA0.1 mg/L,丛生芽快繁培养基为MS+6-BA2.0~4.0 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培养,获得大量脱毒苗并应用于生产。本方法也适用于黄姜类其它品种的脱毒和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7.
我国马铃薯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己成为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但脱毒马铃薯种薯的普及率还比较低。加快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速度,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益,是当前我国马铃薯生产的关键所在。利用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试管苗,脱毒试管苗的正常生长和快速繁殖,成为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基础环节。 相似文献
8.
植物激素配比对大蒜茎盘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激素对大蒜茎盘愈伤组织再生的各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2,4.D对茎盘愈伤组织的诱导具有主要作用,高浓度的2,4-D有利于大蒜愈伤组织的诱导,但并不利于其增殖分化。MS+NAA 2mg/L+BA 1mg/L培养基适宜于愈伤组织的继代增殖,MS+NAA 1mg/L+BA 5mg/L培养基适宜不定芽的分化,只添加NAA或无激素的MS培养基有利于不定芽生根。 相似文献
9.
10.
文心兰茎尖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心兰茎尖离体培养研究表明:文心兰茎尖在MS 6-BA 3 mg/L Ad 2.5~3.5 mg/L NAA 0.2 mg/L培养基上培养45 d后,茎尖分化出芽的同时也形成较多的原球茎;原球茎在MS 6-BA 2.0 mg/L Ad 0.5 mg/L NAA 0.1 mg/L培养基上增殖速度最快,生物量增殖系数可达8.871 3;来自不同增殖培养基上增殖的原球茎在相同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时,接种后15 d观察,不同来源的原球茎分化率不同, 30 d后的分化率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分化的文心兰幼苗在1/2MS NAA 0.2 mg/L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12.
无籽西瓜茎段组织培养与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籽西瓜(Citrullus lantus)墨童无菌苗的茎段为外植体,对组织培养与嫁接育苗技术研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消毒剂对种胚萌发有一定影响,其中消毒剂二氧化氯250mg/L 处理有利于种胚萌芽,萌发率达82.5%;子叶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2MS +IAA0.2 mg/L+蔗糖30g/L+琼脂7g/L;不同激素浓度对芽丛增殖和单芽生根也有一定影响,其中MS +6-BA0.4 mg/L +IAA0.2 mg/L +蔗糖30g/L+琼脂7g/L继代培养增殖率最高;MS+NAA0.5mg/L生根率最高(96.2%)。 相似文献
13.
影响小麦成熟胚培养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110多个小麦品种的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影响成熟胚培养效果的几个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基因型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引起愈伤组织的生长速度和一次成苗率等性状的明显差异.培养基的成份也起着重要作用,2,4-D是必需的生长素,使用浓度的范围较大,但浓度太高会降低愈伤组织的生长速度,并明显抑制器官分化;0.5~1毫克/升的NAA和GA_3与0.5~1毫克/升2,4-D配合作用对培养有益,一次成苗率较高,同样浓度的ABA仅对根分化有促进作用;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在3~7%有助于愈伤组织生长.另一个影响因子是愈伤组织的继代时间长度,短时间继代培养(不超过一年)能改善愈伤组织的质量并加快其增殖,超过一年的长时间继代培养虽不影响愈伤组织的增长速率,但使绿苗分化率剧烈下降,白苗分化率上升.通过筛选适宜的基因型和调节培养基中的激素,亦获得了较高的绿苗分化频率. 相似文献
14.
几个温敏不育水稻品种组织培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我国特有的温敏不育系籼稻品种安农S-1,及其转育的不育系安湘S和香125S为实验材料,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和再生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和不同的外植体种类愈伤组织的诱导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对成熟种子来说,安农S-1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而对幼胚而言,香125S的诱导率最高.不同的水稻品种所适用的培养基不同,形成的愈伤组织的状态也存在差别,香125S所适用的培养基种类比较广泛,形成的胚性愈伤组织状态最好,也最容易形成.在愈伤组织的分化阶段,添加3 mg/L 6-BA 1 mg/L NAA分化成苗率最高;随继代时间的延长,愈伤组织的再生率下降,形成的幼苗的状态也存在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阿月浑子是中国西部与华北地区极有发展前景的坚果树种,但其微繁技术至今未有突破,以7年生阿月浑子嫁接树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启动培养试验,对MS、改良MS、Q-L4、DKW 4类培养基,BA、IBA、NAA、GA 4种激素与用量,7%次氯酸钠和0.1%升汞溶液与灭菌时间、葡萄糖和蔗糖与用量、叶酸、D-泛酸钙与LH(水解乳蛋白)3种添加剂与用量的培养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确定阿月浑子外植体0.1%升汞溶液灭菌10min 效果最好,最优培养基为1/2DKW+0.5mg/l 6-BA +0.5mg/l IBA + mg/l GA3 +1mg/l叶酸+ 300mg/l LH +1mg/l D-泛酸钙+15g/l葡萄糖+ 6.5g/l琼脂。 相似文献
16.
灯盏花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灯盏花组织培养中不同外植体消毒方法和不同激素及其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继代增殖、生根的影响,并探索了试管苗假植炼苗方法。结果表明:MS+0.5—1.0mg/L2,4-D培养基的灯盏花幼叶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在BA浓度为0—2.0mg/L范围内,浓度越高继代增殖倍数越大,而单株生长则是在MS+BA0.5mg/L+NAA1—2mg/L培养基上最佳;不同培养基上的组培苗均具有较高的生根率,而生根质量则以MS+IBA1.0mg/L+NAA2.0mg/L最好;对生根试管苗进行漂洗、消毒后假植铺有河沙的苗床上,其上建盖有塑料薄膜和遮荫网的小拱棚,并经精心管理,其假植成活率高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用“对话”试验探索植物组织培养机制并建立适用性广的小麦组织培养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小麦为试材,以揭示培养因素与培养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为目标,通过用类似“对话”试验的方法探索了基因型、外植体类型、培养基、培养条件等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不影响愈伤组织的形成,只影响和决定愈伤组织的质量。外植体既影响愈伤组织的形成,又影响愈伤组织的质量。由外植体类型造成的愈伤组织质量差异并不亚于由基因型所造成的差异,但其作用主要表现在离体培养的早期阶段。培养基除了向培养物提供营养外,不同培养基之间的差别更主要地表现为对愈伤组织质量的不同调控效应。一般情况下,2,4-D和NH4+对细胞分裂、愈伤组织生长表现为促进作用;细胞分裂素、NO3-对细胞分裂、愈伤组织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光照具有类似细胞分裂素的效应。温度变化对愈伤组织质量也具有调控作用。各培养因素的作用实际上均转化为生理生化效应。借助这种认识,所有培养因素的作用均可在生理生化水平得到解释。据此,植物组织培养的可预见性和可控性得到大幅度增强。通过本研究,为小麦组织培养建立了有较广泛适用意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药用作物掌叶半夏组织培养及药物成份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药用作物掌叶半夏(PinelliapedatisectaSchott)的种子在附加2,4-D0.5-6.0mg/L+BA0.5mg/L的MS或B5培养基上均能诱导出大量愈伤组织,但2,4-D的浓度变化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长无明显影响,且无分化现象。愈伤组织生长快,分散性好,适于悬浮培养。种子在附加NAA0.1-4.0mg/L+BA0.5mg/L的MS培养基上均能形成愈伤组织并分化出根和芽,随NAA 相似文献
19.
20.
Studies of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her Culture and Somatic Tissue Culture Abilities in Whea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population of thirty-eight doubled haploid lines, developed from the F1 between two wheat parents differing in anther culture and somatic tissue culture responses,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genetical control of responses to these in vitro systems. During anther culture genetic variation between lines was exhibited for frequencies of callus induction., embryo production and embryo regeneration rates. In addition the relative frequencies of green and albino plants was shown to be genotype dependent. However,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requencies of embryo production and the regeneration rate of those embryos suggesting an independent genetic control of these two components. Transgressive segregation for performance was observed for all components indicating that at least two genes are involved in the response of each, and lines for improved performance, combining high ernoryo production rates and good regeneration capacity were identified. No genetic variation for frequencies of callus induction from immature embryos was observed in this cross. However, genetic variation for the regeneration frequencies of plants was observed. Lines with an improved tissue culture response over the two parents were identified.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erformance of lines in anther culture and somatic tissue culture, indicating separate genetical control, and lines with alternative levels of response to the two systems wer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