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发病情况华北地区某养猪场,饲养母猪218头,1995年8~9月间,产仔53窝,产仔后5~36h内发生仔猪黄痢竟达13窝,共117头;7~15日龄仔猪发生白痢的7窝,61头。兽用链霉素、氯霉素,痢特灵等灌服或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氯霉素等,结果患黄痢的仔猪死亡32头,死亡率为3.65%,白痢病猪虽  相似文献   

2.
仔猪黄白痢是猪场经常发生的猪大肠杆菌病。笔者在广东清远市某两个万头猪场中遇到一次仔猪黄白痢 ,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1 998年 6月份 ,清远市的两家万头猪场由于饲养管理不善 ,环境卫生差而发生严重仔猪黄白痢。据统计 ,6— 1 1月两家猪场共分娩 81 7窝 91 50头仔猪 ,其中 1— 2日龄发生黄痢 1 2 7窝 ;4— 7日龄发生黄痢 1 76窝 ,而 1 0— 1 5日龄发生白痢 1 0 9窝 ,发病窝数占总分娩窝数的50 4% ;死亡仔猪 1 1 2 6头 ,占总分娩仔猪1 2 3%。从发病情况看以发生黄痢窝中死亡 2~ 3头的为多 ,…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对门诊病例以及南昌周边猪场的疫情状况分析总结发现随着寒流迫至 ,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有大幅上升趋势。仅南昌某猪场 2 0 0 2年 10月份仔猪黄白痢发病率达 70 %以上 ,当月就死亡 84头 ,占仔猪死亡总数 113头的 74 3%,损失惨重。在此期间 ,该场技术员曾用过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痢菌净、氟哌酸等药物进行治疗 ,但效果不佳 ,治愈率仅 70 %左右。统计死亡仔猪的情况如下 :7日龄以内死亡 4 7头 ,占总死亡数的 5 5 9%;8~ 15日龄死亡 2 3头 ,占 2 7 4 %;15~ 30日龄 ,死亡14头 ,占 16 7%;30日龄以上几乎没有死亡。据此 ,…  相似文献   

4.
中药消痢散对仔猪黄白痢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由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在临床上,仔猪黄痢以1~5日龄内仔猪发生的剧烈腹泻,排出特异腥臭气味的黄色水样粪便并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仔猪白痢以10~30日龄内的仔猪出现下痢、排灰白色粘稠样粪便为主.尤其在农户猪舍环境差的一些地区,这类病常年不绝,特别在气候寒冷季节,几乎窝窝发生,发病率高,常引起大批仔猪生长发育不良或死亡,对养猪业的发展影响严重.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中药消痢散防治仔猪黄、白痢病46窝(360头),治愈303头,治愈率达84.17%. 1 症状 仔猪出生后数小时至5日龄内多发生黄痢,一窝仔猪中有1~2头突然表现身体软弱,倒地昏迷死亡,其它仔猪相继发生腹泻,呈黄色酱状、水样粪便,内含凝乳小片,肛门周围多不留粪迹,易被忽视,终因脱水、昏迷而死亡.仔猪白痢多发生在10~30日龄、多见于10~20日龄的排白色酱状、糊状粪便,气味腥臭,病仔猪逐渐消瘦,发育迟滞,拱背,皮毛粗乱.  相似文献   

5.
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的防治是一大难题,笔者在近二年来的临床实践中,应用猪白细胞干扰素、氟哌酸注射液为主要药物治疗仔猪黄白痢,收到良好效果。据统计,其治疗黄白痢仔猪12窝,107头,治愈104头,治愈率为97.19%。现简要介绍如下: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中亭村某瘦肉型母猪基地场,饲养“长大”母猪198头,于1998年3月5日,有12窝6~15日龄仔猪,发生黄白痢,死亡5头。笔者按仔猪体重,每头用5%氟哌酸0.8~1.2ml肌注,每天2次,连续2~3d,同时用“四川世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猪白细胞干扰素,每头注射1000Iu,每天1次,连续3d。同时每头仔猪用口服补…  相似文献   

6.
中药治疗仔猪黄白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 ( EIEC)引起。其中仔猪黄痢常发生于仔猪出生后 1周以内 ,以1~ 3日龄居多 ,常整窝发病 ,发病率在 90 %以上 ,死亡率可达 1 0 0 %。仔猪白痢多发生于 1 0~ 30日龄仔猪 ,以 1 0~ 2 0日龄者居多 ,发病率可达 30 %~80 %。笔者于 2 0 0 1年春季在西平县用六一散治疗 8窝 92头仔猪黄痢 ,治愈 86例 ,治愈率达 93.48% ;治疗 2 0窝 2 4 0头仔猪白痢 ,治愈 2 34例 ,治愈率达97.5 0 %。1 临床症状1 .1 仔猪黄痢患猪多为 5日龄以内仔猪 ,发病初期有 1~ 2头突然死亡 ,然后波及整窝。病猪多精神不振 ,挤堆 ,排黄…  相似文献   

7.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仔猪下痢为特征的传染病。但感染此菌也由于不同的日龄而呈现不同的病型 ,生后数日可发生仔猪黄痢 ,也叫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 2~ 3周龄发生的叫仔猪白痢。仔猪黄痢发病率高达10 0 % ,且病死率很高 ;白痢发病率达 6 8 3% ;黄白痢病死率达 6 2 %。笔者在畜禽良种养殖场一年来观察研究 ,针对黄白痢发病因素及其有关引起发病原因 ,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 ,取得明显效果。从 2 0 0 1年 10月至 2 0 0 2年 9月间 ,产仔4 96胎 ,平均产仔 11 6头 ,共产仔 5 75 3头 ,仔猪发生黄痢 5 5 2 3头 ,发病率达 96 % ;白痢…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10头母猪产前注射仔猪黄白痢苗,同时产后分别在2日龄和18日龄投喂仔猪白痢散,各一个疗程.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仔猪黄白痢的发生,有效率达94.77%,试验证明采取上述措施能有效地控制仔猪下痢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辽西地区某养猪场,饲养母猪218头,1995年8~9月间,产仔53窝,产仔后5~36 h内发生仔猪黄痢竟达13窝,共117头;7~15日龄仔猪发生白痢的7窝,61头.曾用链霉素、氯霉素,痢特灵等灌服或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氯霉素等,结果患黄痢的仔猪死亡32头,死亡率为3.65%,白痢病猪虽无死亡,但生长发育迟缓.我们改用诺氟沙星(氟哌酸)胶囊给病仔猪灌服,除有个别仔猪死亡外,绝大部分病猪在1~2天内治愈.  相似文献   

10.
<正> 社员罗细毛喂养一头约150斤的白母猪。1982年10月份第一窝产仔8头。4日龄起先后全部患白痢。治疗时,口服呋喃西林片和土霉素片,注射氯霉素和黄连素针剂。结果死亡7头。1983年3月17日产第二窝8头仔猪。5日龄,仔猪全部发生白痢,这次采用口服黄连素,肌注母猪血液。结果治好7头,死亡1头。40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区某养猪场,饲养母猪218头,1995年8~9月问,产仔53窝,产仔后5~36h内发生仔猪黄痢竞达13窝,共117头;7~15日龄仔猪发生白痢的7窝,61头。兽用链霉素、氯霉素,痢特灵等灌服或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氯霉素等,结果患黄痢的仔猪死亡32头,死亡率为3.65%,白痢病猪虽无死亡,但生长发育迟缓。我们改用诺氟沙星(氟哌酸)胶囊给病仔猪灌服,除有个别仔猪死亡外,绝大部分病猪在1~2d内治愈。  相似文献   

12.
仔猪下痢是仔猪哺乳期和断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指黄痢、白痢、红痢和水肿病。黄、白痢各种日龄仔猪均可发生。黄痢发病月份多为4~7月,最高发生在5月份;白痢多发生于7~10月份,最高为10月份。黄、白痢的发病日龄多在1~3日龄、7~14日龄及断奶后的一段时间内;红痢各种日龄猪均可感染.但比黄、白痢发生的少;猪水肿病多发于5~15周龄的  相似文献   

13.
仔猪黄白痢病是仔猪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严重地影响了仔猪的生长与育成。仔猪黄痢病又称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是造成1~7日龄仔猪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仔猪白痢病的病原包括致病性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孢球虫等,是8~30日龄仔猪生长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前我场临床上用抗菌素疗法进行治疗,但价值高,疗程长,效果低,1992年,我场应用了湖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的复方氯化钾注射液治疗仔猪黄白痢效果显著,使用方便,价格低,疗程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不同补铁方法对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不同日龄 (3 ,6,9日龄 )补铁、不同补铁剂量和补铁次数对仔猪增重和白痢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初生仔猪在 3日龄时 ,一次性补铁 1 50mg/头效果较佳 ,35日龄仔猪断奶时增重较 9日龄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一次性补铁 1 0 0mg/头 ,虽能显著提高仔猪增重和降低白痢发病率 ,但其效果不如 1 50mg/头组 (P <0 0 5)。 2次补铁更能充充分发挥仔猪的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15.
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发的仔猪肠道急性传染病,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1],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1 发病情况2019年3月武鸣区双桥镇某养猪场发现有23头6日龄~10日龄的哺乳仔猪患黄痢病,16头断乳仔猪患白痢病。随后又相继有5窝哺乳仔猪发生黄痢病和2哺育栏断乳仔猪发生白痢病。抽测6头病猪的体温分别为:38.4℃、40.5℃、39.2℃、40.1℃、39.3℃、37.8℃。在两天内哺乳仔猪因黄痢死亡11头,因白痢死亡8头。本场兽医曾用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等药物进行治疗,效果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16.
仔猪黄白痢和仔猪链球菌病是哺乳仔猪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但二者混合感染发病,在临床上并不常见。笔者在实践工作中,遇到一起仔猪黄白痢并发猪链球菌病的病例,给哺乳仔猪造成了较高的死亡率。公主岭市某猪场于2012年春季哺乳仔猪陆续发病死亡,经到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检验,诊断为仔猪黄白痢并发猪链球菌病,经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收到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饲养基础母猪70头,自2012年2月开始,大多数哺乳仔猪发生腹泻,以黄白稀便为主,先是3~7日龄的仔猪发病,以后逐渐蔓延至2~3周龄的仔猪。部分仔猪伴发高热、脑膜炎症状。  相似文献   

17.
中西结合防治仔猪黄白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在肠道内产生毒素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 ,仔猪黄痢以 1~ 5日龄内仔猪发生剧烈腹泻 ,排出特异性腥臭味的黄色水样粪便并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 ,仔猪白痢以10 - 30日龄内的仔猪出现下痢 ,排灰白色粘稠样粪便为特征。该病传播迅速 ,发病率和致死率均高 ,对养猪业的发展影响严重。笔者在临床实践中 ,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防治该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几年来 ,共治疗患病仔猪 5 42头 ,治愈 5 15头 ,治愈率达 95 % ;预防仔猪 12 4 3头 ,预防保护率达 10 0 %。1 临床表现及剖检变化 仔猪出生后数小时至 5日龄内…  相似文献   

18.
猪瘟免疫失败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中部某猪场为年生产 50 0 0头仔猪的现代规模化养猪场 ,品种有大约克夏、长白和杜洛克。该场猪瘟免疫程序为 :仔猪 2 0日龄首免 2头剂 ;6 0日龄二免 4头剂 ;后备猪配种前 ( 9月龄 )免疫 4头剂 ;经产母猪在产仔后2 0d免疫 4头剂 ;种公猪于春秋两季各免疫 4头剂 ;2 0 0 0年开始成年猪免疫剂量从 4头剂增加到 6头剂 ,种公猪由每年两次增加至 3次。 1 998年 8月以前该场生产正常 ,猪群稳定 ;1 998年 8月至 2 0 0 1年 7月三年间两次发生猪瘟 ,猪群及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 发病情况第一次发病从 1 998年 8月 8日开始 ,先是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  相似文献   

19.
仔猪下痢主要发生仔猪在出生至断奶这时期,较多发的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仔猪黄痢多发生于7日龄前的仔猪;仔猪白痢,7日龄至断奶的仔猪易发,约占仔猪死亡数40%~70%,对养猪业的危害较大,治疗困难,损失较大。因此,把握好仔猪下痢的防治,就能有效预防仔猪黄、白痢的发生。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提出如下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其中仔猪黄痢常发生于出生1周以内,以1~3日龄居多,常全窝发病,发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高达100%。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20日龄,发病率可达30%~80%,若不及时治疗,多成僵猪或死亡。笔者用中药"六一散"治疗10例黄痢、20例白痢,治愈率达98%。现报道如下临床症状仔猪黄痢患猪多为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初期有1~2头突然死亡,然后波及全窝;病猪多为精神不振,挤堆,毛乱,排黄色浆状稀粪,很快消瘦,脱水,昏迷,死亡。仔猪白痢患猪多为15日龄后的仔猪,突然发病,腹泻,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稀粪,精神沉郁,畏寒,消瘦,最后多因继发感染而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