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孢菇又名白蘑菇、洋蘑菇,营养价植极高,市场前景较好。利用麦秸畜禽粪种植双孢菇投资少、效益高,具有很大发展潜力。满城县是粮食生产大县,具有丰富的麦秸资源,气候也适合双孢菇的生长,2008年满城县双孢菇种植面积1520亩,现结合该县生产实际,总结双孢菇种植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麦秸鸡粪栽培双孢菇工厂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双孢菇生长所需的外界条件,并重点介绍麦秸栽培双孢菇的技术,主要包括备料配制、堆制与发酵、建菇房及菇床、播种、管理及采收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介绍麦秸和鸭粪生产双孢菇实用技术,包括栽培原料选择、培养料堆制、第2次发酵、播种、覆土、子实体发育阶段的管理、适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山东省冠县双孢菇栽培已有多年历史,栽培原料主要是麦秸秆、玉米秸秆、稻草等农作物的下脚料及牛羊等动物的粪便。冠县小麦、玉米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为双孢菇栽培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利用小麦、玉米秸秆作原料,既节约成本,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一举两得,深受农户欢迎。现将双孢菇栽培管理技术总结介绍如下。1双孢菇形态特征及生长的环境条件1.1形态特征双孢菇经过长期选育有白色、棕色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双辽市双孢菇产业发展良好,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双孢菇的主要栽培原料是麦秸、玉米秸秆、稻草等农作物的下脚料,还有牛粪等动物粪便。双辽市的玉米秸秆、稻草等资源十分丰富,为双孢菇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所以非常适合双孢菇的  相似文献   

6.
一、培养料配方 以栽培100平方米双孢菇计算,需备优质干麦秸1500公斤、干牛粪1500公斤、磷肥50公斤、石膏50公斤、石灰粉75公斤。  相似文献   

7.
遵化市近年来利用废弃作物秸秆(小麦秸、玉米秸)及动物粪便发展特色食用菌(双孢菇)产业,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平均亩效益10万元以上。遵化市怡众特色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区就是专业生产双孢菇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8.
双孢菇是人工培育的食用菌,其营养价值高,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有“素中之肉”之称,市场前景广阔。其栽培管理要点如下:1 培养料的配比(每100平方米菇床的用量)麦秸2 250千克或稻草1 500千克、干鸡粪750克(或牛粪750千克、猪粪750千克、石灰粉175千克、尿素  相似文献   

9.
<正> 一、无公害双孢菇生产的一些要求 1.环境质量要求 生产基地的选择要远离有“三废”污染工厂的地区,远离家禽养殖场,远离生活垃圾场,其环境质量应符合GB/T18407.1—2001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2.原料、产品要求 麦秸、牛粪、水必须达到无公害生产要求,化肥用量不能超标。生产的双孢菇不能用硫磺熏蒸。  相似文献   

10.
麦秸加牛粪培育双孢菇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麦秸加牛粪栽培双孢蘑菇不仅投入少、效益可观,而且变废为宝.治理了目前农村普遍存在的牛粪等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其栽培技术如下。 1配料 栽培双孢菇100米^2,需要麦秸1500千克、牛粪1250千克、磷肥40千克、石膏40千克、pH值为7.5~8.0的石灰50千克。  相似文献   

11.
双孢蘑菇是一种草腐菌.其最好的碳源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分解产物;适宜的氮源为尿素、铵盐和多种氨基酸.大通县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北部,耕地5×104hm2,人口43万,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也是全国五百个粮棉生产大县之一,有丰富的麦秸和畜牧业养殖粪便,推广利用麦秸、牛粪做主料进行双孢菇栽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大通地区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双孢菇生产技术相对简单、投入少、效益高 ,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一般每棚占地 10 0平方米 ,投资 6 0 0元 ,纯收入 390 0元 ,经济效益显著。下面介绍一下双孢菇高效栽培技术要点。1 培养料的堆制1 1 培养料配方 栽培双孢菇堆制培养料的全过程需 2 5天左右。建堆时间应在播种期前 2 5天进行 ,一般在 8月中下旬至 9月上中旬期间播种。以栽培10 0平方米计算 ,培养料的配方为 :新鲜干麦秸15 0 0公斤 ,干牛马粪 6 0 0公斤 ,磷肥 2 5公斤 ,尿素 15公斤 ,石膏粉 2 5公斤 ,生石灰粉 2 5公斤 ,碳酸钙 12公斤 ,碳酸铵 2 5公斤。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高…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通过在日光温室内栽培双孢菇,重点对栽培方式、播种时期的研究分析,总结出夏季凉爽地域栽培双孢菇的高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高产的技术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季节,菜籽饼和追肥对双孢菇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原材料要新鲜,播种量要大,采用混播,光照要暗;发茵期的温度和出菇期的湿度调控是关键环节。双孢菇单产可达15kg/m^2以上,日光温室栽培双孢菇,生物学效率达到4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双孢菇也称蘑菇,又称白蘑菇、洋蘑菇。其质白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世界第一大宗食用菌。双孢菇属于草腐菌。目前我国栽培双孢菇的原料在北方地区主要是木质化程度低的稻草、麦秸、玉米秸秆。我国盛产棉花,棉花产量约占世界的1/4,年产棉秆的数量很大,因其木质化程度较高,无法还田,所以只能被堆弃燃掉,  相似文献   

15.
覆土是双孢菇生产所特有的一项技术措施,就是在双孢菇培养料表面覆盖一层土粒,用来防止培养料中的水分过度蒸发,稳定培养料的湿度;改善培养料的通气状况,促使菌丝体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土粒对菇体能起到支撑作用;覆土层中有一种球形菌丝微生物,它能利用双孢菇菌丝体产生的挥发代谢物而大量繁殖,这些微生物又产生许多能刺激双孢菇原基形成的激素类物质,从而促进双孢菇子实体的大量形成。本文介绍了双孢菇覆土的作用和覆土时的注意事项及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6.
<正>据调查,当前,农民朋友在秸秆利用方面仅限于初步加工,大多将秸秆粉碎之后直接还田,在深加工和利用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其实,麦秸还是种植双孢菇的主要原料之一。近年来,双孢菇(又名"白蘑菇")以其营养丰富、极富  相似文献   

17.
双孢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含量高、味道鲜美等特点,长期使用有疾病、延年益寿之功效,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近几年我县发展双孢菇很快,但在双孢菇生产中,由于技术水平、生产管理等原因,我县的双孢菇生产并未取得希望的辉煌。现将双孢菇生产中的几个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当前双孢菇母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长势为试验指标,以黑小麦为主要原料,并辅以一定量的马铃薯、腐熟麦秸、葡萄糖及蛋白胨,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双孢菇母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试验获得的优化配方为:配制1000mL培养基加马铃薯100g、黑小麦300g、腐熟麦秸100g、葡萄糖20g、蛋白胨1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1g。在该配方下,无论是菌丝生长速度还是菌丝长势,均优于PDA综合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双孢菇的产量主要集中在秋季,因此,双孢菇生产的秋季栽培管理很重要。文章介绍了双孢菇秋季水分、温度、空气等因素调控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协调通风换气、保湿、调温三者之间的关系,创造适宜蘑菇生长的环境,促进多出菇、出好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互助县双孢菇的发展情况,分析双孢菇在互助县发展的优势及生产市场,阐述了互助县双孢菇高产栽培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加强了对双孢菇高产栽培的技术,提高产量,双孢菇成为互助县特色支柱产业和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一个突破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