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甘孜州青稞育种已经历了50年,以甘孜州农科所为主,引育成品种25个。青稞生产统计数据表明,解放初期(1950年)全州青稞平均产量仅570kg/hm^2,2004年达到2494.5kg/hm^2,产量提高了4.4倍,不同时期育成的品种一般都比当时大面积生产种增产8%~20%,最高可达63%。对同期的青稞增产作出了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白城市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25万hm~2,占粮食作物面积50%左右,总产13亿kg,占粮食总产的70%。因此,提高玉米产量对提高我市粮食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生产实践证明,推广优良杂交种是玉米增产的首要措施。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我市玉米育种中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旨在对进一步明确我市育种目标,选育新的优良自交系和配制新杂交种,使之产量水平有更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赵克明 《玉米科学》1993,1(1):079-081
山西省发展玉米生产有较大的优势,建国42年间,无论是面积、总产、单产都稳步增长。玉米种植面积60余万公顷,占粮食作物面积18%,总产占粮食总产30%以上,预计2000年玉米总产可占粮食总产1/2。玉米产量增长过程中品种的遗传改进的作用居首位。改革现行育种体制,改进育种方法,提高种质利用的针对性,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行实质性的协作攻关,组织优秀队伍,发挥技术优势及育种材料优势,有限经费合理使用等措施是提高育种水平所必需的。在商品流通领域中,玉米育种的特点是水平和时间的竞争,竞争的落脚点是品种开发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了解“植乐”在玉米上的增产效果及在各地适应性,梨树县1995年开始引进、推广“植乐”,效果明显。1996年扩大了试验示范“植乐”面积,总试验示范面积350公顷,其中玉米面积为300公顷,经秋后田间测产玉米平均增产幅度为14.44%,不仅提高了玉米产量,而且对玉米倒伏、贪育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且试验示范情况对全县11个乡(镇)、6个玉米品种(吉单159、丹玉16、锦试12、丹703、四单19、掖单19)在15个点进行了试验示范,采用对比方法,每个处理不少于1亩,以喷清水为对照。2结果与分析21对产全的影响经15个点的田间实测,喷洒…  相似文献   

5.
甘孜州青稞育种已经历了50年,以甘孜州农科所为主,引育成品种25个。青稞生产统计数据表明,解放初期(1950年)全州青稞平均产量仅570kg/hm2,2004年达到2494.5kg/hm2,产量提高了4.4倍,不同时期育成的品种一般都比当时大面积生产种增产8%~20%,最高可达63%。对同期的青稞增产作出了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6.
植抗4号玉米杂交种由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于1989年育成,亲本组合为选34×八苏。1996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预审,1998年通过决审,命名冀单32o1产量表现该杂交种1992年参加河北省夏玉米早熟组预试,6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每公顷产量8269.skg七对照冀单17增产17.6%,居第1位。1994年、1995年参加河北省夏玉米早熟组区试,7个试点全部增产,均居第2位,比对照分别增产19.7%和对.l%。其中1994年在滦县原种场每公顷产量8151.Okg,在安国原种场每公顷产量7966,5kg,比对照分别增产6.O7%和30.5%。1996年、1997年在保定、…  相似文献   

7.
王桂玲 《中国稻米》2008,14(2):38-39
龙粳15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采用有性杂交和系统育种技术路线培育而成的水稻品种,2006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早熟、优质、抗病等特点。预备试验平均产量7441.8kg/hm^2,比对照品种合江19号增产26.4%;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653.4kg/hm^2,比对照合江19号增产6.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075.5kg/hm^2,比对照合江19号增产10.9%。  相似文献   

8.
玉米蛋白质品质的遗传及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蛋白质品质的遗传及育种研究王立秋(河北省张家口农专农学系)玉米光合速率高,增产潜力大,在世界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较低(10%左右),在禾谷类作物中,玉米蛋白质评分最低,仅为41分。其蛋白质组成特点是醇溶蛋白比例大(占总蛋白...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玉米育种与良种推广中某些问题的探讨李凤海(辽宁省农科院玉米所110161)玉米是辽宁省的重要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自1969年大面积推广单交种以来,玉米单产不断提高,对增产粮食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是,近几年来,新品种的...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专用复合肥增产效果与推广应用高秀兰,肖千明,娄春荣,孙文涛(辽宁省农科院土肥所110161)杨茹(凌海市农业中心121200)玉米是辽宁省主栽作物之一,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使玉米产量不断提高,确保在本世纪末粮食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黄观音等新品种三明点区域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7年在三明市小蕉布开展了乌龙茶新品种区域试验,对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鉴定评价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1)黄观音、金观音、新选206种后第4-6年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种肉桂、铁观音增产28.8%-35.6%、48.7%-56.6%、47.3-55.1%,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1995-1997年鉴定加工品质,黄观音、金观音乌龙茶品质达到金桂、铁观音的水平,新选206接近或  相似文献   

12.
青稞新品系87-9-5是甘南农科所1987年用83A-19-1为母本,肚里黄为父本组配合杂交、南繁北育、系统选育而成。1992年参加品种(系)比较试验,平均产量5500.5kg/hm^2,较对照品种肚里黄和长芒青稞平均增产48.4%;1993-1995年参加甘南州青稞联合区试,平均产量3727.5kg/hm^2,较对照甘青一号增产13.9%,居第2位。差异极显著;1996-1999年多点生产示范中平均产量4294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25.38%。该品系生育期110-115d,株高84-116cm,穗长 6.9-9.4cm,穗粒数44-52粒,千粒重42.1-48.8g。籽粒粗蛋白含量11.2%,赖氨酸0.49%,淀偻6.26%。表现早熟,抗倒伏,穗大、粒多,穗脖坚韧,落黄好,较抗大麦条纹病。  相似文献   

13.
玉米新品种通育99引起的育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育99玉米新品种200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吉审玉2006042)。该品种审定以来,在吉林省五年(2006~2010)累计推广面积57.7万hm^2,增产粮食21650万kg,增加经济效益23815万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南方稻区水稻产量差异及增产潜力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我国有近60%的人以稻米为主食。1980年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所带来耕地面积的减少,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安全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挖掘水稻增产潜力,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是发展水稻生产和解决目前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尽管从籼粳交常规育种、株型改良和优势利用等途径培育出不少 高产水稻品种,但根本上未能提高水稻实际产量。  相似文献   

15.
CIMMY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玉米改良的主要任务,是选育适于发展中国家直接种植的玉米改良群体,或可被世界各国间接利用的育种中间材料,以提高世界玉米产量,解决粮食不足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自1980年以来,各国利用 CIMMYT 材料育成的品种和杂交种有170多个,每年直接种植CIMMYT 改良群体的面积在300万公顷以上,年增产玉米60多万吨。  相似文献   

16.
玉米单交种双亲产量构成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单交种双亲产量构成模式分析王生,王奎森,李迎州(铁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12616)高产是玉米育种的首要目标,是玉米育种的重要突破点之一。实现高产有几条途径:一是适当控制生育期,这条途径是有效的,然而又是有限的。就一个地区而言,品种的生育期都有一个...  相似文献   

17.
稻米是我省人民的主要粮食。l982年稻谷总产占粮食总产的85.4%。因此,增加稻谷产量对增加我省的粮食具有决定性意义。 1983年我省粮食总产已达170亿斤。从84年起每年应递增4亿多斤,到1990年才能达到200亿斤的奋斗目标。今后,增加稻谷产量主要应依靠提高单产。在采取综合农业增产措施中、选用稳产、高产良种是增加稻谷产量最活跃的重要因素。以往,育种家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选育高产品种上,确实做出了不少成绩。但出于对抗性育种研究重视不够,因而培育出的品种往往抗性不强,经不  相似文献   

18.
自2009年2月开始.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承担了科技部《中巴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联合研发》项目。为此,公司针对巴基斯坦气候特点.共筛选了19个自主选育的玉米新品种(组合)。于2010年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进行了玉米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由巴基斯坦玉米育种家MobsinRaza先生承担.以期鉴定出集团公司的玉米品种在巴基斯坦的生态适应性及产量性状.为公司玉米品种走出国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国家需求是增产粮食,关键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特别是提高单产的增长速度。实现这一目标亟需对玉米生产的耕作制度进行改革,主要是增加种植密度,东华北地区深松改土,黄淮海地区免耕直播和适当晚收获。玉米耕作制度的改革离不开机械化生产技术,同时也对玉米育种、栽培、植保等技术提出了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0.
苎麻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特产,是我国重要的纺织纤维作物之一,同时也是益阳的大宗经济作物。面积产量在全省、全国占有很大比重,1986~1995年其面积产量分别占全省同期的37.1%和56.4%,占全国同期的14.3%和21.6%。由于前几年(1995~1997)益阳发生较大洪涝灾害,其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1998年又遇到了长江流域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我市苎麻生产基地更是雪上加霜,损失惨重。因此,尽快恢复建设好苎麻生产基地,探讨苎麻生产基地重建措施.保证苎麻纺织企业原料供应已成为当务之急。1我市苎麻生产概况益阳是湖南乃至全国的主要苎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